深圳全國首發公交服務指數 繪圖:吳文鋒
巴士集團得分82.5分,東部公交得分79.7分,西部公汽得分78.8分
蛇口線得分88分,龍華線得分84分,
環中線得分82.9分,羅寶線得分82.5分,
龍崗線得分81.6分
「紅的」得分87.3分;「綠的」得分80.7分
深圳市交委昨日發布了今年一季度公交服務指數。指數顯示,深圳公共運輸服務指數得分為79.3分,其中出租小汽車服務指數最高,常規公交服務指數最低。
本次是深圳首次發布公交服務指數,目前在全國尚未建立類似的城市公交服務指數評價體系。市交委方面表示,如深圳的「先行先試」經得起社會各界的考驗,下一步不排除將深圳經驗推廣至全國範圍。
蛇口線在軌道線路中得分最高
去年7月,市交委透露,深圳將參考各類交通服務指數的構建方法,首次嘗試從人的角度而非車的角度構建公交服務指數,並建立公開發布機制,將公交服務直接交給市民檢驗。昨日,市交委發布了試運行的一季度公共運輸服務指數。
該指數包含常規公交、軌道交通、計程車3種出行方式,覆蓋「步行」、「候車」、「乘車」、「換乘」4大環節。縱觀上述三類出行方式得分,分值由高至低分別為計程車、軌道交通、常規公交。
分值最高的計程車方面,「紅的」得分高於原關外運營的「綠的」,兩者依次得分為87.3分、80.7分。指數顯示,原特區內崗位聚集區等城市活動頻繁區域,在尖峰時段「紅的」便利性相對較差,坪地、南澳街道打車不便的問題突出。
在軌道交通方面,港鐵集團(龍華線)得分為84分,地鐵集團運營4條線路平均得分為83.8分。其中,蛇口線在5條軌道線路中得分最高,為88分;龍華線得分84分,排名第二;龍崗線得分最低,為81.6分。
得分最低的常規公交統計分為企業、區域以及線路三種方式呈現。其中,巴士集團得分最高,達到82.5分,最低得分是西部公汽,分值為78.8分。按區域劃分,福田區得分最高,為80.31分,大鵬新區得分最低,為68.81分。
在總共調查的402條線路中,排名前5名的線路依次為19(巴士集團)、M234(東部公交)、M308(東部公交)、M296(東部公交)和M266(東部公交);排名最後的5條線路為E6、B671、811、M306、M280,該5條線路均為東部公交公司的線路。
指數擬納入企業服務質量考核
本次公交服務指數調查累計發放問卷近11萬份,收集有效樣本近9萬餘份,最終整體公共運輸服務指數得分為79.3分。「我們認為,只要是高於70分,就說明深圳交通還處於良好的狀態,但一切還要老百姓說了算。」深圳市交委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婁和儒如是評價。
深圳都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深圳公共運輸服務指數的調查分析。該研究院對各公交方式指標細項的得分分析顯示,與企業生產管理、司乘服務相關的指標得分相對較高;在問題項目中,按照單項指標對總體得分的實際影響程度,常規公交主要問題為「車廂擁擠程度、乘客候車時間、步行時間」三方面,軌道交通主要問題為「車廂擁擠程度」,計程車主要問題為「等候時間」。
研究方代表解釋,受訪市民對「影響公交服務的因素」選擇情況,外部因素中,道路交通擁堵對常規公交「等候時間」與「出行時耗」的影響,分別佔到72%和94%,是影響常規公交服務的主要外部因素。
該研究院總監趙學鋼介紹,在去年6月至12月期間,該院曾前後開展6輪問卷調查工作,累計委託派出調查人員2800人次,問詢乘客近9萬人次,最終確定指數指標體系。在調查中,始終是以百姓的關注度為主要考核範疇,從而保證發布數據的客觀和公正性。
市交委公共運輸處方面稱,日後將定期發布公共運輸服務指數,指數的發布不僅能準確反映行業發展的短板與瓶頸,為出臺相關交通政策提供數據支持,相關評分也有望被納入企業年度公交服務質量考核,激勵企業持續改善服務水平。
焦點問答
得分低不一定代表運營方做得不好
南方日報:市民「吐槽」最多的是龍華線,為什麼龍華線得分為84分,在深圳五線中排名第二?相對出行情況好一些的環中線為什麼分數稍低?
市交委:指數是以市民感受作為衡量行業服務的標尺,以市民體驗作為檢驗行業服務的準繩,以市民需求作為改進行業服務的方向。這裡涉及到一個概念,即市民對地鐵出行的耐受度。
通俗地說,本來相對擁堵的線路,一旦情況稍有好轉,就能很大程度地影響市民對該線路的打分;一條本來相對順暢寬鬆的線路,一旦情況稍有惡化,會立刻導致市民對其的評分降低。
由於務工潮的到來,平日運營情況良好的環中線客流有所增加,影響了環中線在市民心中的分數高低,龍華線則通過鼓勵錯峰出行改善市民乘車感受,由此改變了市民對其的印象。
南方日報:在公交線路排名、乘車等候時間排名以及擁擠程度排名中,E6線路均是最後一名,這是否意味著E6線存在不少問題?
市交委:得分低的,不一定代表運營方做得不好。以E6為例,該線路是快線巴士,同時又經過新興起的大運新城片區,隨著片區人口的增多,公交服務跟不上高速的社區發展。本次指數的發布也在提醒我們,要主動發現問題。針對E6線,我們下一步將通過實地調研,考察該線行車路徑、運營設施等方面是否需要改進。(記者/張西陸)
(責任編輯:吳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