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多動症,還是不夠成熟?注意力不集中就找兒童醫生?提前入學...

2020-12-15 騰訊網

兒童因入學的年頭年份之差,『成熟差異』導致較年幼的兒童容易被誤視為ADHD(注意力不足、多動、衝動)病症,這幾年來已有數個國家的學者從臨床觀察與研究提出呼籲。

《紐約時報》健康版一篇名《是真的多動症,或僅僅成熟度不夠?》的報導。

依年紀4歲到17歲小孩的數據中,發現八月出生的小孩,成為同年級班上年紀最小的小孩,比起九月生的小孩,更容易被診斷為多動症。也就是說,九月出生的小孩,因為多了一整年的身心發展才入學,因而避免被視為注意力不足、多動、衝動等病症的機會。

過去,醫界認為『多動症』是確實的生理缺失,會嚴重影響兒童個人發展跟學校學習且需要藥物治療』單一說法,近年受到多國研究者從生理差異與文化發展觀點的強力質疑。其中,相對年齡的差距會造成確診與用藥的高風險。

繼續凸顯這個重要訊息,作為神經認知發展成熟度的指標,相對年齡的差別,在多動症的診療上,導致兒童跟青少年確診與用藥的風險上,扮演了重要因素。

所以,呼籲家長、教師與醫療三方,都該給同年級較年幼的孩子足夠時間,協助並給予他們機會證明他們的能力。當醫生在診療多動症與開立藥方治療多動症時,醫生必須考慮兒童在同一學年裡年齡差距影響的重要性。

《紐時》這篇報導也提到早在2010年美國發表的一篇研究『多動症診療中相對標準的重要性:以確實出生日為證』就發現入學年齡前一個月出生的孩子,比起晚一個月出生的孩子,被診斷為過動兒的比例為8.4與5.1。

另外,聯盟發起人李佳燕醫師在演講常提的,2012年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也進行一項年齡從6到12歲之間,九十幾萬個兒童的大規模研究,發表論文》,他們發現12月(加國入學出生依據)出生的男孩,比起1月出生的男孩,高了30%被診斷為多動症的。女孩的數據差距更甚,少一年的成熟度差異讓確診率高出70%的可能。

2014年,瑞典也發表一篇《相對不成熟度與過動症關聯》,同樣發現班上年紀幼的兒童比起年長的兒童更容易被確診與用藥,尤其是6歲跟7歲兩年紀的比例差距最為顯著。研究者因此呼籲,成人對於個別兒童的成熟度要給予更大的彈性,如此才能減少對兒童不當的要求,並改善多動症診療的精確度與用藥的正當性。

聯盟也分享一項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與丹麥國家社會研究中心合作,於2015年發表的《時間的贈禮,入學年齡與心智健康》論文,他們在數萬名丹麥兒童的追蹤數據中,也發現延遲一年上幼兒園的小孩,在他們到11歲時,他們在『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的評量,可減少高達73%的程度。即使對象年齡提高到七歲學齡的兒童,到11歲時也有類似的差異。

以色列也於今年二月有一篇《以色列兒童使用過動症興奮劑與班級相對年齡關係》的論文發表,研究者Helga Zo ga同時也對冰島兒童相對年齡做研究,她從數據看,同年紀中最年幼者比最年長者高出20%到100%的比例被確診為多動症。她直指老師與醫生若用同一標準來看待不同年齡的孩子,便導致多動症錯誤確診的風險。

究竟是誰有病?是誰不夠成熟?

這一類研究在警告我們,有許多孩子在發展成長期間,只因成人不夠耐心的對待而被貶低、斥責,進了診間。然而,這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孩子只是需要空間遊戲、需要時間發展。我們需要誠實面對這個問題:孩子或許是不夠「成熟」,但真正「有病」需要矯正的,是一群嚴重缺乏慎重與耐心的成人

相關焦點

  • 觀摩「神獸」網課,老爸不淡定:孩子是注意力缺陷還是多動症
    發育行為科吳玲玲副主任醫師介紹,多動、衝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行為偏差等問題不一定只是單純的多動症,有可能是學習障礙、發育障礙、社交問題或綜合病因。很多時候,這些症狀會交叉存在。一早確診多動症在醫學上的全名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指持續存在與年齡不符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衝動症狀,可造成學業成就、情感、社交多方面的損害。除學習外,在其他場合也會有多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會是多動症嗎?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動,一些「樂觀派」家長覺得是孩子調皮,長大或者多管教下就好了,一些「焦急」的家長會害怕小孩有多動症。其實是調皮還是多動症,是有依據可循的,我們可以通過下面3點進行初步判斷:1、多動是否有目的性?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多動症的表現,5個方法提高孩子注意力
    老師反應給家長很多次,濤濤媽媽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去醫院檢查後,醫生笑著對濤濤媽媽,孩子只是注意力很難集中,幫助他提高一些專注力就好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有哪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是多動症,5個方法提高孩子注意力。第一種方法: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很多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沒辦法提升專注力。
  • 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小動作多?無法安靜……「熊孩子」都是多動症嗎?
    孩子頑皮淘氣難免被貼上「多動」的標籤,上課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小動作多、特別多話、無法安靜……如果孩子明顯比同齡人自控力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多動症。▲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那麼,正常的頑皮好動和多動症有什麼區別?熊孩子都是多動症嗎?孩子為什麼會患上多動症?多動症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又有哪些影響呢?
  • 愛動、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孩子不是多動症,而是自閉症,想區分看這2點
    但父親宋某不太理解,說同小區一個 9 歲的孩子也有愛做小動作、無法靜坐、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被診斷為「自閉症」。 為何兩個孩子有類似的行為,得的卻不是一個病呢?
  • 孩子太活潑,家長分不清頑皮還是多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平常生活有些孩子很活躍,好動坐不住。實際上,他們患有多動症。許多父母仍然不知道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很活躍,伶俐,是孩子聰明伶俐的表現,其實孩子可能患有多動症。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是常見的行為障礙,在醫學上又稱為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一般表現為不能與正常年齡的兒童一樣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容易衝動,有學習障礙,男孩發病率要比女孩高。
  • 孩子太活潑,家長分不清頑皮還是多動症,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兒童多動症是常見的行為障礙,在醫學上又稱為在醫學上又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一般表現為不能與正常年齡的兒童一樣注意力不能集中,好動,容易衝動,注意力集中困難:明顯的注意力集中困難和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稱。無論是上課,做家庭作業還是做其他事情,都很難持久,做事情拖拖拉拉,他們很容易被拋在後面,常常忘記做什麼。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家長們先別著急,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動作多就覺得是多動症了,其實多動症的症狀表現不僅僅是動作多而已。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動症怎麼辦?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具體症狀包括如下:■對吸引其他同齡人的事物很難集中注意力。■由於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很難完成簡單的指示。■很衝動,例如,經常不看路就跑到路中間,打斷別的孩子玩耍,不顧後果地亂跑。■不必要地加快活動節奏,例如,不停歇地跑或跳。■突然不合時宜地情緒爆發,例如,哭泣、生氣地怒吼、打人,或者沮喪。■因為被訓的時候沒有認真聽,導致不良行為屢教不改。如果有以上幾個症狀,您需要找專業兒科醫生就診和評估。
  • 總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其實真正的多動症是這樣的……
    前段時間,糕媽講了娃為啥會調皮搗蛋,很多媽媽都來留言問,自己家娃「一天到晚不停搗亂、大喊大叫是不是多動症?」「不能安靜地坐上一分鐘,手總是不停摳來摳去是不是多動症?」……家裡有個一刻都停不下來的娃,家長們不單管得身體累,更是操心——這麼動來動去,集中不了注意力,以後上學怎麼辦,成績跟得上去嗎?
  •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成績上不去,很可能是這個原因!
    注意力是學習的第一步,沒有注意力就沒有專注力,不專注孩子就無法持續地學習與做事。 注意力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和社會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發展,以及學習成績的高低。有的家長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寫個作業拖拖拉拉半天還沒完,開始還能耐著性子,最後期限一到,秒變河東獅吼:「你給我快點!」但除了催,催,催,再也無能為力。
  • 北京哪個醫院治療兒童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老走神、學習成績一塌糊塗,這是怎麼了?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科陳青主任指出,注意力不集中有可能是多動症惹的禍。  陳青主任提醒別把注意力不集中當小事  陳青主任提醒,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動症的主要表現之一,多動症又稱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表現為與年齡和發育水平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這種不受控制的注意力不集中讓很多家長倍感頭疼,不管是上培訓班還是棍棒教育,孩子還是無法集中注意力。
  • 孩子貪玩好動就是多動症嗎?提升注意力的4個方法!
    導語:五歲的小孩,尤其是男孩子,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如果僅僅因為調皮、亂動、注意力難集中就被貼上「多動症」的標籤,是不是有些言重了?要知道多動症是需要醫生通過各方面的檢查,最終確認的一種兒童行為異常疾病。那麼,怎麼才能判斷五歲的小孩子是不是多動症呢?
  • 兒童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症嗎?家長們應如何判斷?
    爸爸媽媽們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在孩子還沒有長大成年的時候。孩子如果太安靜太內向了,會懷疑孩子得了自閉症。很多孩子非常的活躍,非常的多動,爸爸媽媽們又擔心孩子得了多動症。那麼,兒童注意力缺陷是多動症嗎?2、注意力不集中和易怒等是多動症的典型症狀。
  • 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難以安靜……孩子,你多動了
    被動注意力就是:被外界吸引,因為那樣東西他感興趣而投入關注。比如看動畫、打遊戲。主動注意力,指的是主動地投入精力,有意識地保持專注。比如聽課、寫作業等等孩子需要完成自我調整,主動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的任務。而當孩子難以有效地對自己下達指令,就會出現注意力缺陷。
  • 孩子注意力總不集中,活潑好動或是多動症?想要改善從細節做起
    我和婆婆兩個人看他都不夠,好不容易送進幼兒園,麻煩事也特別多,現在上小學了,被老師反映注意力總不集中,好像凳子上有釘子似的,坐不住,一點也不省心。我現在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活潑好動,還是多動症了,您說我有必要帶他去醫院檢查嗎?其實,類似這樣的疑惑,很多家長都有。
  • 孩子到底是頑皮還是多動症?
    經常聽到家長吐槽,自從孩子開始上學,壓力就開始變大。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各地學校也陸續開學。看著自家的「神獸」終於回歸課堂,家長們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就在前兩天,同事卻跟我抱怨起來:原來,她又被老師約談了。老師說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東瞅瞅西瞧瞧,就是不看黑板。同事說,本以為孩子開學是好事,總比在家強。
  • 孩子在家上網課 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疫情期間,學校延期開學,孩子在家久了,家裡變得雞飛狗跳。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一刻也不願意安靜下來,手還動來動去,便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呀?(圖片來源於網絡)多動症可以簡單地分為四種類型:注意力缺陷型:這類患者注意力缺失,不容易集中精神,非常容易受到環境的幹擾而分心;過動型:這類患者經常處於局促不安狀態,最大的特點之一是非常愛講話;衝動型:這類患者情緒不穩定
  • 孩子經常坐不住,不能注意力集中怎麼治?多動症有什麼治療辦法?
    經常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長時間注意一件事,到處亂跑,這樣的症狀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有,那麼這種症狀就一定是多多動症麼?今天帶你了解多動症!一、什麼是多動症?兒童多動症候群(hyperkinetic syndrome) 簡稱多動症,主要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廣度縮小,不分場合的過度活動,情緒衝動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該病於學前起病,呈慢性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