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新型遺傳篩查工具或能有效鑑別出流感病毒如何浸潤...

2020-12-22 生物谷


小編推薦會議:2018年(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

2018年4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能幫助鑑別兩個關鍵因子的新型遺傳篩查工具,這兩個關鍵的因子能夠促進流感病毒感染人類肺部細胞,該技術利用了新型的基因編輯工具創建了可修飾細胞文庫,每一種都缺失了不同的基因,這樣就能夠幫助研究人員觀察哪些改變會影響機體對流感病毒的反應,從而鑑別出抗病毒藥物的潛在靶點。

圖片來源:CDC

研究者Julianna Han表示,目前針對流感病毒感染的療法非常有限,然而疫苗常常具有不同的功效,而且流感病毒非常易於發生突變從而使得抗病毒藥物失效;下一波抗病毒治療將會部分針對宿主機體,因此這項研究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有效理解流感病毒所能利用的特殊蛋白和通路。

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來選擇性地剔除某些特殊基因,隨後他們開發出了修飾後的人類上皮肺細胞文庫,這些細胞位於氣道表面,是流感病毒首個感染的目標,而且每一個細胞都缺失了不同的基因,因此研究人員在細胞中製造出了1.9萬個不同的遺傳突變。隨後研究者將這些細胞暴露於H5N1流感病毒中,如果H5N1能夠感染並且殺滅其中一種宿主細胞的話,這就意味著該基因和其產生的蛋白質或許在病毒複製能力上無法發揮重要作用,如果細胞存活的話,意味著修飾後的細胞基因組或許會讓細胞對病毒耐受,其缺失了病毒能夠進行複製並且產生破壞作用的通路。

當將細胞暴露於H5N1五輪後,研究者們留下了一組能對流感耐受的細胞,當他們對這些頑強的倖存者進行共性研究時他們發現了兩個關鍵的基因,其中一個名為SLC35A1的基因能夠編碼特殊蛋白幫助產生細胞表面流感病毒的特殊受體,如果敲除該基因的話,流感病毒就無法吸附到宿主細胞上;另一個名為CIC的基因讓研究人員也非常感興趣,其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負向調節子,其能關閉機體應對外來入侵者時出現的錯誤的細胞免疫反應,當CIC被關閉時,其它產生抗病毒或炎性反應的基因就會激活並且抵禦病毒,這就是為何缺失該基因的細胞會對流感病毒耐受的原因。

但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認為如果永久關閉諸如CIC等基因的方法來作為抵禦流感的手段,一旦感染離去機體就需要特殊的機制來關閉免疫反應,如果沒有及時關閉的話就會損傷機體自身的細胞,這就是常常在自身免疫性障礙中所發生的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講,在腫瘤細胞「泛濫成災」時,特殊的癌症也會利用諸如CIC等負面調節子來抑制免疫反應。

研究者Manicassamy說道,通過關閉CIC,我們就能夠促進抗病毒基因的表達來應對流感,但這也可能會在自身免疫疾病和某些癌症中調節炎性基因的表達;這或許就是一個新的轉折,可能會廣泛適用於除流感以外的其它疾病。當研究人員鑑別出參與H5N1反應的兩個關鍵基因時,隨後他們將細胞暴露於其它病原體來發現更多的共性特點,CIC對於所有流感病毒和多種RNA病毒都非常重要;研究者所開發的新型遺傳篩查工具未來或能用來幫助尋找感染上皮肺部細胞不同病毒的其它相關的宿主基因;下一步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尋找當前可用的藥物來靶向作用這些通路,同時觀察是否這些藥物能夠被重新定向來作用新型的抗病毒療法。

研究者Han表示,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深入研究來理解CIC調節其它抗病毒和炎性基因的分子機制,以及宿主如何關閉CIC?研究者希望後期能夠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闡明CIC如何在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中出現失調。(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Han J, Perez JT, Chen C,et al. Genome-wide CRISPR/Cas9 Screen Identifies Host Factors Essential for Influenza Virus Replication. Cell Rep. 2018 Apr 10;23(2):596-607. doi: 10.1016/j.celrep.2018.03.045

相關焦點

  • Cell Rep:新型遺傳篩查工具或能有效鑑別出流感病毒如何浸潤宿主細胞
    小編推薦會議:2018年(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2018年4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能幫助鑑別兩個關鍵因子的新型遺傳篩查工具,這兩個關鍵的因子能夠促進流感病毒感染人類肺部細胞
  • Nat Methods:新型工具或能鑑別出引發癌症擴散的罪魁禍首!
    2019年4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癌症能在機體遠端「紮根」(癌症轉移)是引發90%實體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轉移是複雜遺傳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研究人員仍然很難對癌症轉移進行深入研究,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thod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設計了一種新方法,其能幫助鑑別出癌症中最危險的遺傳相互作用。
  • 2019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這些研究人員還在12名患者中進行了遺傳、組織學和分子分析,以便確定這些新的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原發性腫瘤的特徵。他們將8例膠質母細胞瘤類器官樣本成功地移植到成年小鼠的大腦中,它們的大腦顯示出癌細胞的快速侵襲性浸潤,並且在三個月後維持關鍵的突變基因表達。重要的是,在小鼠模型中觀察到了膠質母細胞瘤的一種主要特徵---腫瘤細胞浸潤到周圍的大腦組織中。
  • 2019年6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開發出DNA顯微鏡doi:10.1016/j.cell.2019.05.019傳統上,科學家們使用光、X射線和電子來觀察組織和細胞的內部。如今,科學家們能夠在整個大腦中追蹤線狀的神經纖維,甚至可以觀察活的小鼠胚胎如何產生原始心臟中的跳動細胞。但是這些顯微鏡無法看到的是:細胞在基因組水平上發生了什麼。
  • JACS:科學家開發出能夠有效檢測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通過對染料分子進行工程化操作使其靶向作用流感病毒的特殊酶類,研究者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檢測試劑盒,當利用手持燈或藍光指示筆進行照射時,特殊的檢測試劑就能夠釋放螢光。Bradley Smith教授說道,對病毒的培養往往是診斷流感的金標準,但對病毒的培養往往需要花費數天時間;通過靶向作用病毒天然所具有的特殊酶類並且在樣本中對這些特殊酶類進行鑑別,我們就能夠快速有效地對患者機體的流感病毒進行檢測,從而改善患者的療法並且降低抗病毒藥物的過度使用。
  • 2019年終盤點: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這種人類多能性創始人細胞(human pluripotent founder cells)及其鑑別細胞過程的發現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癌變腫瘤的生長,以及人類幹細胞如何制定決策來決定哪些細胞癌變。
  • 多篇文章解讀科學家們如何鑑別出引發疾病的風險基因?
    ,通過對組織中的基因表達情況進行檢測分析不僅能幫助研究者鑑別出與精神分裂症相關的基因,還能發現出現異常表達的大腦區域。,這或許能幫助研究者開發出除標準化療、放療及手術之外新型食管癌個體化療法。【6】Nat Med:科學家鑑別出新型痴呆症風險基因doi:10.1038/s41591-018-0223-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參與痴呆症患者神經變性發病的遺傳過程,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減緩或抑制疾病的進展。
  • Cell Rep:瘧疾是這樣發生的
    2015年12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澳大利亞科學家近日研究揭示了瘧原蟲如何引發機體的炎性反應,相關研究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Reports上,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瘧原蟲如何破壞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
  • Nat Cell Biol:鑑別出減緩並修復致癌DNA損傷的分子機制
    2019年3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保護細胞免於天然DNA錯誤的特殊機制,這種天然DNA錯誤會永久損傷機體的遺傳代碼,並誘發諸如癌症等多種疾病發生。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
    2018年4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聖保羅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索引模式,其能為癌症患者的預後提供相關信息,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
  • Cell: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都知道了哪些?|marion|新型冠狀病毒|...
    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被稱為SARS-CoV-2。我們知道自然界中存在著前所未有的病毒遺傳多樣性,但此次疫情進一步表明,在預測新的致病病原體何時、何地以及如何出現方面存在不確定性。系統發育分析表明,SARS-CoV-2與一組SARS樣冠狀病毒密切相關。然而,目前還不清楚這種病毒來自何處,以及最初是如何傳播給人類的。
  • Cell:新型工具有望加速抗體識別和疫苗開發研究 或能使HIV等多種...
    研究者Georgiev表示,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而且很有可能是行不通的,但如今研究者實現了,他們在短短幾周時間內疚能夠發現一種抵禦HIV的新型抗體。LIBRA-seq工具的開發和確認或能通過測序的方法將B細胞受體抗原特異性聯繫起來。研究者表示,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知道抗體序列,而且也並不知道針對抗體的抗原特異性是什麼。
  • 多篇文章解讀腫瘤浸潤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 research suggests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Cance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癌變腫瘤中免疫細胞的關鍵改變,這或能幫助改善療法的開發,文章中,研究者發現,在乳腺癌中高水平表達的一系列基因或許與惡性癌症類型有關,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者開發診斷和預測癌症患者生存狀況的新技術,同時也有望研究其它常見癌症中腫瘤的行為特徵。
  • 大規模平行篩查鑑定出天然配對的人類TCRαβ庫
    大規模平行篩查鑑定出天然配對的人類TCRαβ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0:33:57 美國GigaMune公司David S.
  • EMBO Rep:胚胎植入前遺傳篩查或可增加女性成功受孕的概率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4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通過體外受精(IVF)製造出的胚胎的健康發育主要依賴於細胞中是否有合適數量的染色體,隨著胚胎植入前遺傳篩查技術(pre-implantation genetic screening ,PGS)的普及,從原則上來講,醫生們在選擇將哪種胚胎植入到母體之前會先對胚胎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量進行檢查;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布朗大學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PGS或許存在嚴重的缺陷性,而這種缺陷性需要進行更多的人類胚胎研究才能夠克服
  • 10 分鐘掌握 5 類兒童病毒性肺炎的鑑別要點
    因此,從病原學角度對兒童 CAP 進行分類與鑑別診斷將更有利於指導臨床治療。本文就兒童 CAP 的常見病原學分類及其鑑別診斷進行總結歸納(病毒性肺炎篇)。 由於該病毒胎傳抗體不能有效預防感染,故本病新生兒期即可發病,流行季節需注意小嬰兒甚至新生兒感染,臨床表現為典型毛細支氣管炎症狀,具體可參考《一文掌握毛細支氣管炎的鑑別診斷》。
  • 華南理工大學研製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篩查試劑盒
    華南理工大學研製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篩查試劑盒
  • Cell解讀!識別腫瘤新抗原靶點用作開發新型的抗癌免疫療法!
    Targe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綜述文章中,來自Lyell Immunopharma公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描述了一種新型方法,其能優化生物信息學通道,利用新一代的測序數據來敏感且準確地預測具有免疫原性的新抗原。
  • 科學家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結構圖
    近日,發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項研究,一個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的結構圖,並描述了他們對病毒的遺傳分析以及所了解到的情況。因此,科學家們繼續深入研究流感病毒。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繪製出甲型流感病毒(IAV)的基因結構圖,並指出這種病毒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
  • Cell:史上最大規模乳腺癌研究成果
    迄今為止有限的治療成功反映出,對於使得大多數癌症在面對應付單一疾病機制的治療時能夠存留下來的複雜分子變化網絡仍缺乏了解。新發現的模式推動未來的治療多年來,世界各地的實驗室一直在開展大規模的基因組學研究,以鑑別促成乳腺癌的許多遺傳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