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國內電視節目中,一個留學生一臉懵逼的問一位學者嘉賓:什麼是科技的任督二脈?因為學者正侃侃而談,目前全球市場,歐美人普遍在忙著印鈔救市,而中國人在推新基建。我們要打通科技的任督二脈。任督二脈是什麼新科技,外國人表示聽不懂?
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任督二脈具體細節也說不清。但要說打通任督二脈,意思都明白。功夫電影裡常有,一個普通人一旦打通任督二脈,立刻變得很厲害的樣子。現實世界中,經常有人說打通科技或經濟的任督二脈,意思好理解,但真正領會其內在意境的人不多,何況外國人。
近年,國內修了很多高鐵,甚至修上了青藏高原。這個國外經濟發達地區都沒有,外國人不理解,在哪些人口不太稠密的欠發達地區,花巨資修高鐵,似乎是一個註定不賺到錢的項目。賠錢賺吆喝到底為什麼?我們能給的最好的解釋,也似乎只有打通任督二脈了。
國內上層對蘋果和特斯拉的支持,招來不少非議。因為這是兩家競爭力超強的國外企業,不抵制就算了,還扶持它們。這讓國內相對弱小的競爭企業情何以堪?蘋果是半導體科技的頂尖企業,市值過萬億美元。除了設計,它整個產業鏈幾乎全在國內。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領頭羊,在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正把其產業中心向國內轉移。很多人看到的是,他們在國內賺走豐厚利潤的同時,還對國內行業形成擠壓。但很多人看不到的是,它們將持續把最先進的產業科技和技術,留在了國內引領全球,起到打通國內科技任督二脈的作用。
網際網路前十幾年,國內網際網路發展模式是拷貝美國,近十來年,全球的網際網路模式是拷貝中國。國內網購、支付、共享、外賣、物流、短視頻等網絡新經濟,逐步在全球全面領先。讀過人們分析的各種理由,無非是說歐美等發達地區傳統經濟成熟,他們拒絕甚至不屑開發這些經濟。真實理由並不如此,全球500萬個4G基站,中國330萬個、美國35萬個,其它合計100多萬個,結果一目了然。我們贏在打通了網絡任督二脈上了。預計我們將在未來5G,擴大這個優勢。
國內充電樁已經換好幾批了。估計早期建的一些,沒用過幾次就報廢了。目前新基建,仍在大力投入建設新的充電樁,規劃的數量,如果歐美是10萬、20萬座,我們就是100萬、200萬座。很多人看到,這存在賠錢或浪費。直到有一天,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把全球遠遠甩在身後時,外國人一定會驚呼:china任督二脈good。
目前全球市場,歐美人普遍在忙著印鈔救市,而中國人在推新基建。不要羨慕他們印錢發錢一時快活,我們加緊新基建吧。一旦我們打通新科技和經濟的任督二脈,全世界都會看到我們真正厲害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