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督脈26年專家:中醫無打通任督二脈說法

2021-01-13 騰訊網

  張建斌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針灸學會臨床分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文獻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任督二脈經絡圖

  5月23日,甘肅省衛生廳官網掛出「甘肅省醫務人員練真氣 40餘人打通任督二脈」的消息,引發了一系列爭議。

  5月25日,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再次通過微博,表達支持真氣運行學在甘肅全省推廣的決心,稱願意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換來」甘肅中醫的發展和患者受益。

  任督二脈究竟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究竟「打通任督二脈」一說如何而來,對人體健康又會產生什麼影響?昨天,記者採訪了我國研究督脈26年的針灸科專家,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張建斌。

  □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 安瑩/文 路軍/攝

  人體存在「任督二脈」嗎

  甘肅衛生廳的通稿稱:「經過9天的培訓,學員們……感受了真氣在任督二脈中運行的經過,體驗了中醫博大精深的神奇,證明了經絡學說的存在,對中醫產生了信心。」

  那麼人體存不存在「任督二脈」?張建斌說,任脈和督脈都是古代醫者對人體一定認識的表述。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任脈和督脈的理論就建立了。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好幾個地方提到了「任督二脈」。確切地說,最初的督脈是人們對脊柱的認識,任脈是對女性懷孕以後一些生理變化的認識,最終逐漸演繹到男性。比如為什麼男性長鬍子,女性不長鬍子,古代醫者用男女之間任脈氣血的差別來闡釋。這種理論所蘊含的事實,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現代臨床事實,只不過表述的方法不一樣,所應用的語言和術語不同。

  可以說,古人對任脈和督脈的認識有著深厚的臨床基礎和實踐基礎。在理論化之後,任督二脈的概念逐漸抽象。督脈變成了人體背後的一條正中線,一共有29個穴位,任脈則成為人體前面的正中線,包括著24個穴位。

  「任脈」最初是指「妊」

  張建斌介紹,從文字方面來說,「督脈」除了正中以外還涉及到兩邊,比如「督查」這個詞,也暗合著「督脈」的意思,就是站在正中間,往兩邊看的意思。古代醫者把「督脈」脊柱當做最重要的組織器官,有具體的內涵。

  「在很久以前,古人在認識『督脈』的時候,還並不知道有動脈、靜脈等這些西醫術語,他們只是認識到了『督脈』的功能。比如,督脈中間部分出現問題之後,脊柱會出現疼痛、不靈便,督脈的下端出了問題後會引起大小便的異常;督脈的上端異常,會引起頭痛頭暈。這些病候都和脊柱及其周圍的肌肉、神經、血管等組織功能或結構異常有關係。」張建斌說。

  「任脈」最初是「妊」這個字,指的是女性懷孕之後人體前正中線會出現色素沉著,不僅是懷孕,月經周期的變化,人體正中線的色素顏色也會有變化。當時古人很仔細地觀察到了這種細微的改變。在古代臨床積累中,逐漸理論化,構建了「任脈」。

  張建斌認為,現代人不能苛求古人在兩千多年前,就把這些「任督二脈」的解剖知識分析得很詳細。其實,放在兩千多年前,這套理論是非常高明的學問和智慧。

  運用「任督二脈」如何治病

  「任督二脈」也是中醫理論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幾乎每個中醫在看病時都要運用到。在日常的看病中,張建斌就特別關注脊柱的「走向」。幾乎每一個病人的督脈,他都會詳細地記錄。在他的臨診記錄單中,有一張特別的病歷——《督脈臨床應用研究病例分析簡表》,每張病歷上都印著人體的脊柱正、側位圖,通過傳統的手摸心會方法,摸出每個病人脊柱的變化,並與現代影像學檢查相比較、相印證。

  「比如說這位38歲的女患者,她患有睡眠障礙已經六七年的時間了,入睡很好,但有早醒的現象,一般凌晨兩三點鐘她就醒了,再也睡不著,同時還伴有月經周期提前。我在給這位患者檢查『督脈』的時候,發現她很多穴位上有壓痛和反應,這種壓痛不止是局部疼痛,還反射到四肢。對於這個病人採取的治療方式,選擇督脈上的穴位為主,進行針灸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之後,睡眠得到改善,月經周期也在逐漸改善。」古人的「任督二脈」理論,對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是個強大的支撐,特別是「督脈」有很大的啟發。

  打通是指「坐如鐘站如松」

  記者了解到,甘肅省衛生廳如今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也是源於「有41名學員打通了任督二脈」這種說法。在張建斌的「中醫詞典」中如何理解「打通」?張建斌說,在傳統的中醫書方面,沒有見過「打通任督二脈」這個說法。只在金庸的小說中才有,只能說把中醫的理論進行了文學化的處理。這種處理,通俗易懂,老百姓能明白。

  中醫中所謂的「打通」應當怎麼解釋?張建斌的理解是脊柱的「中正」。「坐如鐘、站如松」這不僅僅是禮儀問題,這其實是身體健康的需求。後面的督脈中正了,前面的任脈也就正了。人體的前部是軟組織,就像房子一樣,房子頂梁柱直了,管道就直了。

  張建斌說,臨床發現,現在很多人的脊柱都不夠中正。尤其是現如今很多白領年紀輕輕就出現頸椎、腰椎等問題。從中醫角度解釋就是,「督脈」出問題了。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改變姿勢,以「坐如鐘、站如松」的尺度來要求自己,通俗地說,就是督脈氣血通暢。在糾正的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身體的感覺異常,如局部疼痛、麻木、發熱、螞蟻走的感覺等等。在臨床上用針灸、拔罐、整脊這些方法治療的時候,患者也有這樣的感覺。

  對話

  皇帝的龍椅設計暗合「任督二脈」

  現代快報:「打通任督二脈」究竟是中醫的博大精深還是一種偽科學?

  張建斌:這既不屬於中醫,也無法證明是偽科學。只能說「打通任督二脈」中醫上沒有這個說法,如果說用科普的語言來推廣知識那是可以的,但用科普的語言來追求科學的數據是不對的。但這種科普的語言,是很難進行明確的學術界定的。

  現代快報:「任督二脈」出現問題,用通俗的語言怎麼解釋?

  張建斌:只要打個比方老百姓就能明白了。假如一個人第4、5節腰椎間盤突出了,是整個脊柱的問題,還是脊柱的某一段、某一節的問題?假如僅僅將目光盯在第4、5節腰椎間盤的突出上,可能會忽略許多相關的臨床徵候。如腰椎間盤突出後三四個月,患者會引起偏頭痛。如何解釋?我們會檢查發現「督脈」上腰陽關等穴位出現問題了。因為「督脈」的整體性,會導致脊柱的上下都產生影響,用傳統語言來說,影響了督脈上的氣血運行。用現代生物學分析,就是脊柱的生物力學發生了改變,影響到脊柱的整體,出現頸部的肌肉發生繼發性緊張,患者會引起偏頭痛。兩者都對同一臨床現象進行了解釋,所用語言、術語、方式等不同,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現代快報:為何中醫、武術、氣功鍛鍊中都有「任督二脈」這個說法?

  張建斌:很多時候,武術和氣功鍛鍊也借用中醫的語言和術語,來闡述一些現象。太極拳、八卦掌等與道家有關的武術,都離不開這個理論。就連古代皇帝的龍椅、太師椅的設計都是和「督脈」的生理曲度是暗合的。可以說「督脈」在中醫理論中更加重要。

  延伸

  氣功與「任督二脈」

  在甘肅省衛生廳的網站上也特別提到了「真氣運行法」,也就是所謂的氣功。張建斌告訴記者,在中國傳統氣功鍛鍊方法中,還講究意念,一種心理和意識方面。這是一個複雜的領域。可以說,中醫和氣功有淵源,同時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氣功和中醫都在傳承,不過傳承的人群和方式有差別。從傳統的中醫養生來說,形體和心理都講究。

  中醫和氣功有交叉的部分。在明代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取自於兩部分的素材,一部分是臨床醫療實踐,另一部分就是氣功養身鍛鍊的體驗。

  在氣功中也借鑑著中醫的語言和術語,以「任督二脈」為例,氣功鍛鍊和中醫都用到了這個術語,氣功也要求人的形體上保持脊柱中正。

  即便氣功中有「任督二脈」這個概念。但張建斌還認為,中醫中的「任督二脈」更加具體,兩者有著明顯的分界點。在中醫臨床診斷疾病的時候,醫生更容易把「任督二脈」具體化,具體到每個患者的症候中。張建斌舉例說,比如患者任脈上的「中脘」穴出了問題,可以追蹤到胃是否有問題,這是很具體的,可以說出來,患者也能夠體會到。

  而氣功鍛鍊,面對的是健康和亞健康的人群,很難把這些具體的現象客觀表現出來,只能說是鍛鍊者自身的感覺。這就不容易被旁人所理解和接受。這種感覺有時候顯得太抽象、概念化了,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經絡學與「任督二脈」

  這幾天,很多網友也從討論「打通任督二脈」的問題轉移到對中醫傳統理論——經絡。也有網友質疑,人體是由肌肉、骨骼、血管、神經等組成的,在迄今為止的解剖學研究中,沒有找到任何被稱之為經絡的東西。古人描繪的經絡圖與現代解剖學所發現的血管、神經的分布都不符合。那會不會是因為目前技術手段還不夠發達,發現不了實際上存在的經絡呢?

  張建斌對於網友的看法進行了解釋,經絡其實是一種中醫理論,是對人的生理、病理現象的概括的表述方式。經絡的具體內涵是存在的。比如「督脈」中包含脊柱,這就是經絡的一種展現方式。可以說經絡從一開始就不是解剖的概念,是從疾病的表現,人體各個部位病症的相關性,從很多具體的病症表現中提煉出來的。古代臨床醫生都比較關注「經脈病候」,就是身體不同部位病症和症候之間的聯繫和相關性,這也是中醫整體觀的實踐基礎;倒是當代的「科學」研究,試圖去找「經絡線」,按著這種思維和思路,估計一萬年以後,還是沒有答案的。古人描繪的經絡圖,其實是概念圖、示意圖而已。

相關焦點

  • 中醫大家詳解「打通任督二脈」
    甘肅40名醫生「打通任督二脈」引發微博熱議  □記者 劉坤     5月23日,甘肅省衛生廳官網掛出「甘肅省醫務人員練真氣40餘人打通任督二脈」的消息,在微博上引起熱議。  5月25日,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通過微博,表達支持真氣運行學在甘肅全省推廣的決心,稱願意犧牲自己的政治前途,「換來」甘肅中醫的發展和患者受益。  那麼人體存不存在「任督二脈」?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副院長張建斌接受採訪時說,任脈和督脈都是古代醫者對人體一定認識的表述。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任脈和督脈的理論就出現了。
  • 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小時候看武俠劇,常常聽到男女主角被打通任督二脈,然後功力大增,本來是個低段位的小弱雞,一下子就可以變成一個可以KO一切壞蛋的武林高手。任督二脈被打通了真的可以這麼厲害嗎?是的!真的可以這麼厲害,真的可以這麼神奇!
  • 【「龜鹿二仙膠」,助你打通任督二脈】
    從十歲開始看武俠小說,老陳就老有「打通任督二脈」使得自己功力增進一個甲子的江湖奇遇夢,然後還不知從哪裡學會一句口訣「提會陰,頂百會,舌尖頂上顎,咽津津一口,即可打通任督二脈…」並熟記於心,每天一有時間便會坐在那裡,按照口訣來吐納,運行幾個周天之後,裝模作樣地輕輕吐一口氣,然後痛苦地呲牙,……坐得時間太長了,腿麻,站不起來了…不過倒是學了一樣本事,即使到現在,老陳也可以輕鬆地「五心朝天」,俗稱「雙盤」
  • 「任督二脈」穴位真的存在嗎?打通後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功夫高手打通任督二脈之後,就會變得非常厲害。讓他們的功力大增,所以很多人在小時候經常學古裝劇中俠客的樣子盤膝打坐。後來才知道,那只是古裝裡的情節,現實中的人身上,到底有沒有任督二脈呢?那打通任督二脈之後,又有什麼感覺呢?
  • 貫通任督二脈,給寶寶做這幾個穴位
    山東良醫職業培訓學校:學中醫 到良醫 結緣中醫在良醫金庸老先生推廣了中醫的任督二脈,說的是人體兩條重要的經脈,前後相應,往復循環。打通任督二脈,道家就認為打通的人體的小周天,人就得到升華。為了提升孩子的免疫力,可以選擇督脈和任脈的一些穴位,起到貫通任督二脈的作用,家長可以嘗試一下。第一步:背部捏脊。捏脊是很重要的保健操作,可以調理脾胃,也可以調理肺衛,既可以刺激穴位經絡,也可以滲透臟腑。沿督脈和膀胱經操作,既可以上捏,也可以下捏,以向上捏為主。
  • 練這個道家功法可讓你快速打通任督二脈,疾病,衰老統統一邊去
    人體的任督二脈,是除了十二條經絡以外、屬於八脈道中的人體「物元」組織結構。物元,也就是指單純使用西式外求法但目前還暫時無法準確定義的物體構造。任督二脈是八脈道中在人體最淺表的兩條經脈,生理功能同樣是能量的傳輸路徑。
  • 打通任督二脈與融會貫通
    這篇文章的原本題目為《學習就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過程》,之所以改為現在的名稱,主要因為「學習」二字在網際網路更多的被認為是誤人子弟。當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本質上是不愛學習的。不過,既然是「打通任督二脈」,肯定是有一定好處的。先問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感受過,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呢?」
  • 莊子教你一法打通任督二脈,疏通全身經絡,全是乾貨,受益匪淺
    「緣督以為經」的這個「督」要搞清楚,才能領會莊子這段話的精華所在。這個「督」不是我們今天講的「任督二脈」的「督脈」。「任督二脈」一詞來源於《黃帝內經》。而《黃帝內經》成書於漢朝,比莊子要晚得多。「督」的本意是「總管」、「統領」「正中」「中央」。比如「總督」、「都督」、「巡督」。在三國以前,古代官職帶「督」字的都是中央核心首領。
  • 任督二脈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打通後是不是也能飛簷走壁?
    想必大家都聽過「打通任督二脈」吧!它常出現在武俠小說裡,但它也真實存在。任督二脈是中醫理論的一部分,屬於「經脈」中的「奇經」。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為「十四經」。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共同組成。
  • 打通任督二脈 皇圖特色內功系統爆料
    而在大型MMORPG即時PK攻城手遊《皇圖》當中,同樣存在著特色的內功系統修煉玩法,讓勇士強者們「打通任督二脈」,實現攻防能力的大幅提升! 此外,在《皇圖》當中,內功系統的修煉,能夠幫助勇士強者們打通任脈、督脈、陽蹺、陰蹺等奇經八脈,從而可以裝備「內丹」這一特殊的裝備。
  • 微信打通任督二脈
    按照江湖上的說法,這便是打通了原本並不交匯的「任督二脈」,內力源源不斷,全身氣息通暢,形成「周天」之勢,習武則事半功倍。對於上線已9年的微信來說,任督二脈也在逐步打通,一條主脈是內容和社交,另一條主脈是商業化,二者原本交匯不多,但在近期,微信生態原本相對獨立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快速建立起連接,朋友圈和視頻號、公眾號和視頻號、視頻號和小商店、朋友圈和搜一搜、視頻號和搜一搜,有的是直接打通,有的是間接打通,這讓整個微信生態正在發生一系列奇妙的化學反應。
  • 企航楊彥濤:打通中小企業的發展期與成長期「任督二脈」
    企業發展分為四大周期,發展期、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對中小企業而言,發展期到成長期至關重要,是真正適應市場與用戶,企業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維度擴大的開端,而大部分中小企業因無法跨越而消失,因此打通發展期與成長期的「任督二脈」成為企業能否發展壯大的第一道門檻,企航管理董事長楊彥濤專註解決中小企業發展難題,成為行業內的「老中醫」。
  • 讓網際網路產品打通英語學習「任督二脈」
    日前,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伴魚在北京舉辦「讓網際網路產品賦能教育——產品合作發布會」,宣布與美國著名出版社TCM、美國權威英語教學研究機構TESOL達成深度合作。伴魚將加快引入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內容,持續加強英語教學管理和要求。
  • 意通任督與氣通任督有何區別?
    近讀曲元先生編著的《實用養生法》一書(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書中涉及到如何區別意通任督與氣通任督(也即打通小周天),此乃時下所關注的修煉問題,故可供析疑解惑。聽到初學功者講:「我學功不到半年,任督通了。有人則說,我只練了三個月,任督通了;也有人說,我學功才三周,任督通了。」聽了這些話,實在叫人驚奇。
  • 如何打通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
    文/謝侃大家好,很多同學說,平時看了很多英語(輸入),但是自己就是用不出來(輸出),原因很簡單,沒有打通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Instead, they are willing to live for the present and plan for the future.」只要用好這三個步驟,堅持學習,假以時日,你的英語學習的任督二脈一定能打通,到那個時候,學習速度就會很快。
  • 如何打通書法5體的任督二脈?
    田英章和田蘊章被稱為「二田」,其中田英章被譽為歐楷第一,田蘊章被稱為津門第一,但同時二人也飽受爭議,讚揚者有之,批評者也不計其數。誇讚者稱田英章的結構無人能及,楷書結構嚴謹、標準美觀,相比於當今醜書,田英章和田蘊章的書法才是真正的書法,批評者則認為「二田」的書法太過於甜俗,一點也不高雅,把歐體的險絕給寫沒有了,只剩下平正和呆板,是另一種醜書,俗書。
  • 任督二脈是什麼高科技?外國人表示看不懂
    一檔國內電視節目中,一個留學生一臉懵逼的問一位學者嘉賓:什麼是科技的任督二脈?因為學者正侃侃而談,目前全球市場,歐美人普遍在忙著印鈔救市,而中國人在推新基建。我們要打通科技的任督二脈。任督二脈是什麼新科技,外國人表示聽不懂?
  • 自從被馬雲打通「任督二脈」後,撒貝寧這些年徹底「走火入魔」了
    一直以來撒貝寧都是網絡關注的焦點人物,他已經徹底走火入魔,把自己變得「魔性化」,先是以嚴謹的態度當了20多年《今日說法》的主持人,接著又在各大綜藝節目演繹「凡人」的與眾不同。02追溯根源,撒貝寧在綜藝中「魔性化身」,馬雲打通了他的任督二脈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何當今的撒貝寧能夠在各大綜藝節目中走火入魔呢
  • 人脈就是立業的任督二脈
    越來越多地朋友注重人脈關係,說人脈就是錢脈,人脈就是開闢人生道路的前脈。網上各種人脈理論也是鋪天蓋地,不時出現經驗之談、體悟感想、思考升華等文章。昨天晚上閒來無事,認真查了人脈概念:「人脈即人際關係、人際網絡,體現人的人緣、社會關係,通過各種渠道所達到的領域。
  • 山東代表支招醫養融通 打通醫養結合任督二脈
    同時,醫院醫生評職稱也要「有說法」,目前醫生晉升副高職稱之前,都要有社區醫療機構等基層工作經歷。如果把養老機構也納入,就能實現多方共贏。「醫養健康被列為山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十強產業之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山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仇冰玉代表說,我省醫養健康產業目前正處於起步探索階段,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