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現在農村紅白喜事隨份子錢要比過去有講究,紅事和白事排場都很好,吃得都是好煙好酒美味高檔,海鮮滷製品、牛肉羊肉應有盡有,那隨的份子錢肯定少不了。
據了解,其實份子錢怎麼給,這裡面的學問也大了,尤其南方人在這方面的忌諱很多。
首先,對「四」這個數字非常忌諱,對於單數也不接受,認為白事才給單數,紅事得給雙數。
現在的年輕人給紅包也會給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數字,比如520;湖北人尤其喜愛666、888、999、1888這些數字,福建人比較喜歡1280,2280這些很吉利的數。
北方人的忌諱就沒這麼多,但是一般隨禮也不會給400的,單雙數倒是不是特別在意。
在另外一些地方,待客的時候,基本都是流水席,但上禮也比較多,一般是100-200,甚至更多。收的禮錢多,花出去的錢也多,基本還是不賺錢的。
不過,我個人認為,份子錢不過是一場等價交換,高也好低也好,還要要看當地的具體情況,沒有必要相互攀比,也沒有必要羨慕或者生氣,不管多少,你得到的禮錢,要麼是以前送出去的,要麼將來是要還的,順其自然就好!
調查顯示,華東、華北地區紅包規格普遍更高,浙江和上海當之無愧成了「最講面子」地區,紅包均價達到1000元,江蘇、北京、山東等地區也高達800元。與此同時,以雲南、廣東為代表的西南部、南部地區婚禮紅包的規格相對較低,雲南、廣東只需要100元紅包,即可參加普通朋友的婚禮。西藏地區更顯可愛,200元加上一條哈達便是給新婚夫婦的祝福禮物了。
農村講究「紅事叫,白事到」,白事你只要趕回家,就是最大的禮數。這個一般同村人都有個默契,只要不是太特殊,都選擇與其他在外混的同村人一個標準,免得上禮單時,掃了別人的臉
以前農村鄉裡鄉親,參加喜事也簡單,提前送個被面,送個被套啥的,到時候領著一家老小就可以去大吃一頓了。反正家家都有這天,趕明兒你去他家也這樣。我還是挺懷念過去的,鄉情滿滿,不像現在,農村隨份子都能愁苦老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