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充分發揮我省的科教資源優勢。」在2月5日召開的江蘇省政協第十一屆五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江蘇省委書記李強的這句話引來了陣陣掌聲,而「牛鼻子」則成了這次兩會的第一個熱詞,在下午的分組討論會上被委員們頻繁提到。
李強的講話中,不僅僅「牛鼻子」一詞走紅,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熱詞?這些熱詞背後到底蘊藏著什麼?
一次會議曾談論60次的「牛鼻子」
「牛鼻子」,顧名思義代表著影響全局的關鍵,而創新這個「牛鼻子」則被李強多次談論。
交匯點記者注意到,「創新」這個「牛鼻子」被談論次數最多的要數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在提出「兩聚一高」的報告中,「創新」被談及60次,其中重點講到:「聚力創新,大勢使然。」
「大勢使然」,正如今天李強在政協會議上提到的那樣,江蘇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關口,正在從「數量追趕期」步入「質量提升期」,面臨著爬坡過坎、破繭成蝶的重大考驗,迫切需要把「創新之火」燃得更旺。
其實,鼓勵創新的理念並不是黨代會中才提出,早在去年7月5日,李強到任江蘇的第6天,在無錫調研時就提出,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創新驅動發展,在創新發展中構築現代產業新高地。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牛鼻子」,那麼科教資源就是那根又粗又壯的「牽牛繩」。在1月10日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李強就給校長們提出了三個問題: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辦什麼樣大學、怎樣辦好大學」、「不適應新形勢、跟不上新變化」。
再早之前,省黨代會閉幕的翌日,李強就冒雪到南京工業大學進行了調研。政協委員,南京工業大學校長黃維回憶說:「當時書記就勉勵我們堅持以服務地方為著力點,進一步釋放科技創新紅利,儘快將科教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在『聚力創新』方面力爭大突破、實現大成效。」
常言道,方向對了,前路就會更加光明。「聽完李強書記的講話,我認為還要繼續從科研強基、人才引領、文化營造、技術轉移、全球拓展幾方面做好工作,切實使江蘇科教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黃維說到。
用「店小二」的姿態去服務大家的「家底」
在今天的政協會議上,李強要求大家盤活用好厚實的創新「家底」,全面落實創新政策「40條」。
談到「家底」,政協委員,國家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劉海濤表示他們的「家底」來自於18年的創新研發,「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底』,我們才更有信心在物聯網領域擁有國際話語權。」
在去年10月31日召開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劉海濤和他的感知集團大放異彩,李強在會上發表講話時則期望物博會既成為物聯網業內的「華山論劍」,也在物聯網發展史上烙下深深的「太湖印記」。
那次會議上,也走紅了一個詞:「店小二」。李強在會議上所說的:「政府要當好『店小二』,圍繞企業需求提供精準化、具體化服務。」已經成為各級政府服務企業的標準。
在今天政協會議講話中,李強字裡行間也透露著當好「店小二」的態度,他希望大家推動改革和法治兩個輪子一起轉,讓制度環境一年更比一年優。其中特別提到要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繼續發力,「為企業『鬆綁』,為市場『騰位』,為群眾『增利』。」
聽了李強的講話,政協委員,祖籍江蘇常州的香港青年企業家盛品儒倍受鼓舞,「江蘇省政府簡政放權,充分為企業發展考慮,創新開放體制機制,這些新理念與江蘇經濟、創新強省的地位是非常匹配的,對於我們這樣產品迭代很快的網際網路科技來說是天大的利好。」
其實,早在去年11月11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推進會上,李強就要求大家聚焦 「痛點」「難點」問題精準發力,打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攻堅戰。12月2日,專程就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省級機關部門進行調研,在省工商局就商事制度改革發表了看法,強調要以這項改革打開一個缺口,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帶來更大便利。
錨定「富民坐標」,政府要當優質的「產品經理」
上午的講話中,李強著重強調了錨定「富民坐標」,堅持富民導向不動搖、不偏離、不鬆勁。積極回應民生關切,拿出更多財力投向教育、醫療、文化、社保、養老等領域,提供更多公平、普惠、優質的公共產品,把公共服務作為最大普惠,確保低收入群體在內的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堅持精準脫貧、精準扶貧,把功夫用在解決實際問題上,「聚焦富民」具體怎麼做?這個問題其實在李強此前深入基層走訪困難群眾時,已經有了答案。
2017年春節前夕,李強曾到徐州走訪慰問城鄉困難群眾,強調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頭,以紮實舉措加快推動「聚焦富民」,讓人民群眾在新的一年裡有更多獲得感。
在徐州銅山區漢王鎮虎腰村養老服務中心,在詢問30位老人生活問題後,李強表示要不斷改善農村敬老院的設施條件,讓五保老人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李強走訪慰問的足跡不僅僅只在徐州,去年11月28日,在赴宿遷途中,李強臨時要求車輛駛下高速路口,隨機來到淮安盱眙黃花塘鎮蘆溝村,走進村民家中,詢問老鄉種了多少地、全家年收入以及孩子打工等情況。他表示,聚焦富民還必須深入了解和掌握城鄉居民的收入狀況。
面對李書記在上午講話中提出的「富民」新要求,政府部門又將如何落實,當好公共服務的「產品經理」呢?省政協委員、江蘇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侯學元在接受交匯點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的一年,民政工作在託底救助、養老服務、慈善事業、社區建設等方面均作出了探索和嘗試,問需於民,確保弱勢群體一同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目前,江蘇有1717萬老齡化人口,佔江蘇總人口的兩成以上,如何讓他們安度晚年,失能半失能老人如何妥善照顧,是民政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建立了十三個地市社區助餐點全覆蓋的基礎上,未來我們計劃在社區設置更多的文化體育娛樂設施,解決老人普遍存在的孤獨問題。不能簡單地滿足於讓老人吃飽穿暖,還要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對生活無法自理的失能老人,政府要為他們建立專門的護理醫養機構,利用市場活力撬動社會資源。既能讓老人得到應有的照顧,又解除了子女的後顧之憂,這對他們而言就是『雪中送炭』。」侯學元如是說。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記者:唐澄 樊玉立 編輯:朱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