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稿
今天接著講第四十一章,上次講的是: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一次老子根據不同人的智慧分成三種人。但他老人家沒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因為老子主張「存在即合理」,我們身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道理和原因,而且不止一個原因。所以沒必要想不開,和自己過不去,而是應該向古人學習「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己不是現代漢語的自私自利,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修正自己的行為舉止。而且老子最反對形名比較,因為一切都是相對的,都不是絕對的。「咖啡有利健康」這就一個絕對的偽命題,再有利於健康的食物,攝入過量也會中毒。再比如「綠茶咖啡因含量要比咖啡高」也是個偽命題,咖啡因含量與諸多因素有關,如品種、種植海拔、微氣候生態環境、土壤土質、處理方法、烘焙度、萃取方法等等。
所以生活中的「下士」們,就看不清這一點,你有錢有人比你更有錢,你有學問有人比你更有學問,你咖啡技術好總有比你做得更好的。很多人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總覺得自己想要的也一定是大家想要的,於是把別人當傻子,覺得自己好高明,戲弄他人於鼓掌之中,其實是在自欺欺人。更何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更要施於人,只有這樣才會得到的更多,但很多人都耍小聰明,本末倒置了,到最後得不償失。這就是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而我們咖啡業者,更要學習咖啡的精神,咖啡無我、利他。
現在咱們都用微信支付寶了,很少看到紙鈔。但70、80後都回憶一下,想想有一些紙幣,又髒又破,說明那張紙幣最走運,而且會一直走運下去。因為你很迫切把這種紙幣給別人,別人也都想趕快把它用出去,因為它又髒又臭。但是呢,小時候過年收的壓歲錢都是嶄新的,還連著發行編碼的,不捨得用,藏在犄角旮旯裡好幾年甚至會忘掉。再比如我們在淘寶上買東西,都要看銷量如何,為啥?因為人買的多,說明性價比高,而且通貨快,如果是食物的話就會很新鮮,如果是日用品的話,保質期就很長;帥哥美女談戀愛的經驗都相對較多一些;公司招聘都喜歡經驗豐富的,甘願頂雷、背鍋、利用完了就被一腳踢開也沒怨言還不會撕逼的;在酒吧裡點精釀、扎啤,你會先觀察哪個管道出品最多,因為新鮮;咖啡館裡點咖啡都喜歡點最暢銷的,因為流量大,豆子新鮮、設備預熱、沒有千滾水⋯⋯如果看明白這一點,就懂得世間的道了。咱們咖啡業者悟到這個道理,並且可以「勤而行之」,就都能做好咖啡了。但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中士」,所以「或存或亡」,道理都懂,實行起來很難。更何況還有一些「下士」,根本不懂我為啥要給咖啡業者講《道德經》。
這就是上一次講的內容,今天我們繼續往下講。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三)
夫唯道,善貸且善成。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
「建言」用現代漢語解釋就是「格言」的意思。也就是說,老子下面從「明道若昧」一直到「道隱無名」,都不是老子的話,都是引用比老子還早的先人說的名人名言。就好比咱們現在引用喬布斯、索羅斯的話一樣,說明老子在學術上很謹慎,很中肯,實事求是。現在很多人都拿別人的話當成自己說的,骨子裡自己都沒有理解是啥意思,解釋不清楚,說出來嘩眾取寵而已,結果說出來平淡無味,一點薰染力都沒有。一些咖啡業者,在講咖啡沖煮理論的時候,還在拿「大分子」炒冷飯,這個詞是上世紀90年代老Ted提出來的,現在已經叫做「納米級顆粒」了,更何況中間千禧年後還有「細胞纖維板碎片」呢!這和吃別人嚼過口香糖、用別人用過的牙刷、穿別人穿過的內褲沒啥區別,噁心。一些業者知識陳舊,理念不願意更新,這就是佛家所講的「貪嗔痴」三毒,貪圖自己的面子,執念深重,然而咖啡科技是在不斷發展的,新知識進來不接受,對他人好心提出建議產生嗔恨心,事情不好好做,成天勾心鬥角,真是年輕人要講武德耗子為之。世上的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遵守因果法則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對他人的汙衊、陷害、毀謗,遲早是要從別的地方還回來的。所以我們咖啡業者,做人做咖啡,要遵守因果法則,對得起良心。你用10件好事來抵銷一件壞事,對不起,這不是Accounting裡的debit/credit,還能cancel out each other,不是的。道的因果法則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做了什麼事,就會有相應的回報。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老子文章的寫作手法都有韻腳的,每一句都是押韻的韻文,好聽又好記。這是楚國的文化,全盛時期的出國包括今天的兩湖兩廣、江浙滬、兩河、兩山和重慶,籠統地說就是中國南部地區。
一天當中什麼時候最黑?黎明前是最黑的,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片,文學專門的名稱叫做「昧爽」。不是有句話麼,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明道若昧」引申到我們生活中為人處事上,就是事情在成功以前,都會經歷最艱苦的一段。烘焙師或者咖啡師最明白這個道理了,但前提是你是真正愛咖啡的。當我們在為一款豆子找最佳烘焙曲線或沖煮曲線時,研究到最後幾乎絕望,行業裡所謂「瓶頸期」,當自己將要放棄的時候,忽然靈光乍現,發現一爆後的某一點,甚至精確的0.1秒的時候,突然出現一種獨特的風味,於是風味抓住了。這就是「明道若昧」。所以咱們咖啡業者,無論在產業鏈上的哪個環節,當遇到難處的時候,不要退縮,再加把勁,也許下一秒,奇蹟就會出現。但不是僥倖守株待兔哈,而是一直在按照不變的方向努力的情況下。
我們人的感知,往往和世間的大道相違背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看重結果。我們人自私貪婪,患得患失,但是往往我們越想得到的,越會失去。所以真正的光明,好像昏暗一般,為啥?光明有多光明?昏暗有多昏暗?標準是什麼?哪有什麼光明哪有什麼黑暗?都是人痴心妄想而已。拿咖啡來說,什麼是瑕疵?什麼是過萃?什麼是沒烘熟?真正的永恆,是沒有標準的,一旦建立了標準,就不是永恆了,很快會被否定、推翻。這就是佛家的「無常」。
「進道若退」當我們越是在努力用功進步的時候,越感覺自己在退步。寫毛筆字、練手沖、萃濃縮都這樣,一開始覺得自己天賦異稟,可練著練著,天賦沒了,只剩下給自己畫餅了。但是,練毛筆字雖然越練越覺得難看、烘豆子、萃濃縮雖然覺得自己越萃越難喝,那是我們人因為太看重結果給自己造成的假象,事實上自己是在進步的,只要堅持下去,就會有好的結果。
王弼的解釋是引用了老子後面章節裡的話「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自後則人必先之,自下則人必上之」。自己謙卑、不爭、居下、不炫耀的話,眾人反倒支持、推崇你。一名真正求上進的咖啡人,一個真愛咖啡的業者,絕對不會做驚世駭俗、沽名釣譽的事來表現自己有多能耐,而是默默地做好自己。《永嘉大師證道歌》裡說「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意思是我們每天都在進步,每一次進步就好比把髒內衣內褲脫下來,難道還要舉著那些髒內衣褲炫耀嗎?說實在的,咖啡科技日新月異,無論科學怎麼發展,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隨著人類的進步,我們發現了而已。我們有什麼好炫耀的?炫耀真的是為了自己嗎?不,是為了給別人看。所以,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在別人眼裡好像是在退步的,因為他謙卑、不爭、只修煉自己,但其實是一直在進步的,這就是「進到若退」的道理。
「夷道若纇」,「夷」是平坦廣闊的意思,「纇」純手工的絲綢上,細看的話上面都有一些細細的小疙瘩,是在手工編織的時候留下的。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平坦的大道,允許又不平等的存在。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真正的民主,是平腳不平頭。這就是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裡所講的「參差百態乃是幸福本源」的道理。這就是為什麼,我教會高中逼著我受洗,我因拒絕而被開除,因為西方的上帝與我們遙不可及,而釋迦牟尼說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佛性,佛不是在寺廟裡的泥像,而是我們自己的本性。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放棄了來之不易的工作,從事咖啡,因為咖啡和道一樣,無我、利他。咖啡業者,不分階級、性別、年齡、學歷,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三觀和思想境界,做什麼樣的咖啡,正如老子所說,沒有高低貴賤,沒有好壞美醜,咖啡就是眾生平等的具體表現,正所謂「夷道若纇」也!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
「上德若谷」真正德行兼優的人,謙卑到了低谷。他包容一切,不排除異己,不偏私,不沾立場。正如前幾章老子講過「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一個人只有「虛懷若谷」,才能「包羅萬象」。俗話說「滿罐子不響,半罐子響叮噹」,真正有才幹、有學識的人,反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個德才兼備的咖啡業者,不會炫耀自己多麼道德,更不會炫耀自己有多強。這就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國民性,中國文化為什麼源遠流長?中國為什麼在歷史上一次一次的被滅國、被侵略統治,但至今仍然是世界大國?是因為我們是最大的移民國家,所有外來的文化來到中國以後,都化作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大家看凡是一個字的都是咱們自己本土的,桃、李、杏、笙、簫、笛、茶⋯⋯凡是兩個字以上的都是外來的,蘋果、葡萄、番茄、琵琶、胡琴、咖啡⋯⋯世界上最難同化的民族,猶太族,從漢唐時期就來到中原,起初建立的猶太村,現在影子都找不到,為什麼?姓了中國人的姓,因為我們中國人兼容並蓄。一個國家,只要開放移民,必然強盛,想想當初的美國,再看看現在的美國⋯⋯對不對?所以「上德若谷」,咱們咖啡人一定要切記:時刻謙卑、誠實,凡事從自身找原因,這有這樣才能進步,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揮咱們華夏子孫基因裡的優勢,將咖啡文化「兼容並蓄」到我們中國文化當中,造福社會。
「大白若辱」真正的清白與受辱是一樣的。我們小時候和爸媽看電影,或者有孩子的朋友們都知道,小孩子看電影都會問,誰是好人?誰是壞蛋?直到成年了,經歷的事情多了,我們才知道,哪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啊?古人斷定一個人好與壞,是要「蓋棺論定」,但有的時候,屈辱可能要持續好久。孔子、老子、孟子、莊子這些「子」們,生前都是不得志的,都是走死後運的,孔子死了四百年後,漢武帝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看看西方的哲人,蘇格拉底是被毒死的,笛卡兒在瑞典被凍死的⋯⋯再看看咱們的嶽飛,被處死的。要知道清朝以前,中國人不拜關羽的,拜嶽飛的。就是因為雍正說,嶽飛在《滿江紅》裡說「飲匈奴血,吃胡虜肉」,所以勒令禁止拜嶽飛,改拜關公。再看看袁世凱,不稱帝多好,穩坐終身大總統;汪精衛,帥哥一枚,刺殺攝政王,他還是民國第一詩人啊,被清朝抓了,他寫到「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當時是大眾偶像啊,但誰知道他後來建立偽政府做漢奸呢?所以一個真正的明白人,看淡榮辱,清白和冤枉其實都差不多。韓琦不是說麼「譽之將至,謗必隨之」,就是今天的人怕出名豬怕壯的意思。所以華夏想對那些正在在職場上受委屈、頂雷、利用後被拋棄的背鍋俠們說,要想「不負少年頭」,就要忍得住,面對冤枉委屈毀謗,不必解釋。這就是佛家六度之一「忍辱」,放下對「自我」的執著,你不認為它是一種侮辱不就得了!這就是鄭板橋所說的,難得糊塗,更難得的是聰明人裝糊塗。因為我們要想做一番大事業,做一番真正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業,就要受得起被人誤解、他人的詆毀,受不了這個,就不必指望成功了。
咖啡人也是一樣,做咖啡是為了自在,但請捫心自問:「自己到底在不在?」真正的自由自在,不是不切合實際,而是與這個世界「和其光,同其塵」,賺錢與愛咖啡不衝突。當今的中國咖啡人分兩種,一是崇洋媚外,這是自卑;一是國粹排外,這也是自卑。為什麼?因為我們不自信,真正的自信,既不會媚外,也不會排外。在中國做咖啡是給中國人喝的,不僅要傳播西方咖啡文化,還要順應中國人的口味習慣。
往期回顧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A)老子其人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B)道德經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C)全篇主旨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D)道體啟用
跟老子,學咖啡(1.1a)道可道非常道
跟老子,學咖啡(1.1b)名可名非常名
跟老子,學咖啡(1.2a)無名萬物之始
跟老子,學咖啡(1.2b)有名萬物之母
跟老子,學咖啡(1.3a)常無欲觀其妙
跟老子,學咖啡(1.3b)常有欲觀其徼
跟老子,學咖啡(1.4)眾妙之門
跟老子,學咖啡(2.1a)美之為美斯惡已
跟老子,學咖啡(2.1b)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跟老子,學咖啡(2.2a)聖人無為
跟老子,學咖啡(2.2b)功成弗居
跟老子,學咖啡(3.1)不尚賢民不爭
跟老子,學咖啡(3.2 上)無知無欲
跟老子,學咖啡(3.2 下)為無為無不治
跟老子,學咖啡(4.1a)沖而用之或不盈
跟老子,學咖啡(4.1b)淵兮萬物之宗
跟老子,學咖啡(4.2a)挫其銳解其紛
跟老子,學咖啡(4.2b)和其光同其塵
跟老子,學咖啡(5a)天地萬物不仁
跟老子,學咖啡(5b)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跟老子,學咖啡(6a)穀神不死謂之玄牝
跟老子,學咖啡(6b)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跟老子,學咖啡(7a)不自生故能長生
跟老子,學咖啡(7b)無私故能成其私
跟老子,學咖啡(8a)水之「二德」道體
跟老子,學咖啡(8b)水之「七善」道用
跟老子,學咖啡(9a)滿招損,謙受益
跟老子,學咖啡(9b)功遂身退天之道
跟老子,學咖啡(10a)載營魄抱一
跟老子,學咖啡(10b)摶氣質柔
跟老子,學咖啡(10c)滌除玄覽
跟老子,學咖啡(11a)有之以為利
跟老子,學咖啡(11b)無之以為用
跟老子,學咖啡(12a)五色五音五味
跟老子,學咖啡(12b)馳騁田獵難得之貨
跟老子,學咖啡(12c)為腹不為目
跟老子,學咖啡(13a)寵辱若驚
跟老子,學咖啡(13b)貴大患若身
跟老子,學咖啡(13c)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跟老子,學咖啡(14a)執古之道以御今只有
跟老子,學咖啡(14b)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跟老子,學咖啡(15a)微妙玄通
跟老子,學咖啡(15b)猶兮若畏四鄰
跟老子,學咖啡(15c)儼兮若客
跟老子,學咖啡(15d)渙然冰釋
跟老子,學咖啡(15e)曠若谷敦若樸
跟老子,學咖啡(15f)濁以靜之徐清
跟老子,學咖啡(15g)安以動之徐生
跟老子,學咖啡(15完)不欲盈而新成
跟老子,學咖啡(16a)致虛極守靜篤
跟老子,學咖啡(16b)不知常妄作兇
跟老子,學咖啡(16c)容乃公公乃王
跟老子,學咖啡(16完)道乃久歿身不殆
跟老子,學咖啡(17a)太上不知有之
跟老子,學咖啡(17b)百姓皆謂「我自然」
跟老子,學咖啡(18a)大道廢有仁義
跟老子,學咖啡(18b)國家混亂選忠臣
跟老子,學咖啡(19a)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跟老子,學咖啡(19b)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跟老子,學咖啡(20a)唯與阿,善與惡
跟老子,學咖啡(20b)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跟老子,學咖啡(20c)荒兮其未央哉
跟老子,學咖啡(26)輕、重、躁、靜
跟老子,學咖啡(27上)五善
跟老子,學咖啡(27下)聖人不棄人不棄物
跟老子,學咖啡(28a)雌雄、黑白都是代號
跟老子,學咖啡(28b)聖人用之,大制不割
跟老子,學咖啡(29a)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跟老子,學咖啡(29b)去甚、去奢、去泰
跟老子,學咖啡(30上)大軍所處必有兇年
跟老子,學咖啡(30下)物狀則老
跟老子,學咖啡(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跟老子,學咖啡(32A)若守之,萬物將自賓
跟老子,學咖啡(32B)知止可以不殆
跟老子,學咖啡(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跟老子,學咖啡(34)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跟老子,學咖啡(35)執大象天下往
跟老子,學咖啡(36A)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跟老子,學咖啡(36B)柔弱勝剛強
跟老子,學咖啡(37A)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跟老子,學咖啡(37B)不欲以靜天下自定
咖啡道德經(38A)上德不德,下德有德
咖啡道德經(38B)仁、義
咖啡道德經(38C)上禮莫之應
咖啡道德經(38D)處厚去薄,處實去華
咖啡道德經(39A)萬物得一以生
跟老子,學咖啡(39B)至譽不譽
跟老子,學咖啡(40)反者道之動
跟老子,學咖啡(41a)下等人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