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兒童食品種類是越來越豐富了,而且越是色彩鮮豔、味道誘人的小食品對孩子來說越有吸引力。因此有不少商家為了迎合孩子對於顏色、味道的感官需求,在兒童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了各種添加劑。而另一個方面,孩子們的身體還在生長發育的階段,有些代謝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因此對於添加劑的耐受性比成年人要差,也就是說如果長期攝入大量的添加劑,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校園周邊5毛錢食品隨處可見
「六一」兒童節前夕,記者對北京城區和郊區多個小學、幼兒園分別進行了走訪調查。在校園周邊,記者總能發現一個或多個小賣店。在大興區的一所小學外,不到兩百米的距離就有4家小賣店在同時營業。在東城區的一所小學外,記者還看到有小商販推著三輪車兜售各種玩具和小食品。餅乾、飲料、方便麵一應俱全。學生是他們的主要客源。隨機採訪中,不少小學生告訴記者,上學或放學路上,因為肚子餓,他們都喜歡到小攤上買些零食邊走邊吃。
調查中,記者發現有種辣條在校園周邊的小賣店隨處可見。這些辣條、辣片多由麵粉加工製成,一般都是幾十克的小包裝,通常一包5毛錢。像這樣的5毛錢零食,每家小賣店都有很多種,全部堆在一處販賣,主要有油炸麵製品、膨化食品、糖果、小糕點等。這些5毛錢小零食,由於價格便宜,口味濃厚,小學生們非常愛吃。調查中的大部分小學生都表示他們曾經在學校門口買過這些小食品。
記者以每樣5毛錢的價格買回這些種類不同的小食品,發現雖然其中大部分小食品的外包裝上都標註了保質期、食品安全認證標識以及配料等信息,但字跡大多很模糊,有的乾脆沒有配料表。而一種產品名稱為「土豆絲」的調味麵製品包裝袋已經漏氣,包裝內部也已經是油跡斑斑。
據了解,近年來,校園周邊的5毛錢小食品由於存在安全問題,成為了各地監管部門的重點整治對象。2011年,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對市場上銷售的調味麵食製品進行了監測,發現了60種不合格產品。主要問題有合成色素超量添加、增味劑濫用,以及超範圍使用防腐劑。今年四月,四川省質監局對校園周邊的糕點、水果製品、冷飲、膨化食品等兒童喜愛的小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發現有10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色素、增味劑、防腐劑等超範圍添加使用。其中,一種標稱為「流口水」的麻辣麵製品山梨酸鉀項目不合格。
山梨酸鉀是一種酸性防腐劑,能有效抑制黴菌的活性,據專家介紹,山梨酸鉀攝入過量,短期內會對兒童消化系統產生刺激,長期過量攝入則會影響兒童體內鈣的吸收,進一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內一家青少年兒童環保教育機構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9個城市,39所學校,對近兩萬名兒童進行了食品添加劑攝入情況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食品添加劑攝入習慣、頻率、以及家長和兒童對待含添加劑食品的態度等。結果發現,1/10的兒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劑零食3次以上,23%的兒童每天飲用飲料1到3瓶。9%的兒童每天食用薯片;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激凌的兒童更是高達26%。更加引人注意的是,調查中,有34%的兒童表示曾經因吃零食而身體不適,5%的兒童表示此類狀況經常發生。
專家告訴記者,加工食品當中的添加劑多以化學合成為主,雖然每一種食品中的各種添加劑都沒有超過規定劑量,在正常攝入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由於孩子們代謝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某些食品添加劑中的有害物質會在體內產生積累效應,長期大量攝入就可能會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帶來風險。
據專家介紹,一些添加劑除了給兒童身體機能代謝增加負擔外,還會對兒童的免疫系統帶來影響。
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行動專家組組長柴巍中表示,這些外來物質在兒童免疫系統不健全的情況下,會作為一個外在風險因子過分地啟動免疫反應,造成食物的不耐受和過敏反應,像皮膚紫癜性過敏症,就是一種食物的過敏反應。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小血管炎,以皮膚紫癜、關節炎、腹痛、血尿為主要表現,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
色素是在各種加工食品中廣泛應用的一類添加劑,飲料、糖果、蜜餞、膨化食品、冰激凌等各種兒童喜愛的小食品都會添加色素。據專家介紹,色素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近年來,部分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質疑。2007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食用人工色素會影響兒童智力發育。研究稱6種人工合成色素的毒性「堪比含鉛汽油」,對部分兒童有「一定」影響,這6種合成色素分別是:日落黃、檸檬黃、淡紅色素、麗春紅、喹啉黃及誘惑紅。
據柴巍中介紹,在對6種人工合成色素加上一種防腐劑苯甲酸鈉的對比性實驗中,不吃人工色素和攝入人工色素的兩組兒童對比以後,發現不攝取人工色素以後,包括防腐劑苯甲酸鈉以後,兒童的多動症的發生率明顯下降。
除了色素,部分含鋁添加劑的應用近年來也逐漸受到權威部門的限制。不少兒童喜愛的膨化食品、麵食中都加入了含鋁的添加劑,如膨鬆劑硫酸鋁鉀可以使油條等麵食變得更加鬆軟可口;合成著色劑鋁色澱可以使食品中的色素更加穩定,顏色更誘人。
柴巍中表示,鋁、鉻、砷、鉛已被明確定義為毒害元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就是涉及到孩子的神經系統的功能完善,孩子的智商發育、心血管系統,這些損害都是多層面的。
專家提醒,在警惕超量、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可能對兒童身體健康造成傷害的同時,還要警惕正常使用添加劑存在的潛在問題,不同類型的添加劑疊加使用,雖然每一種添加劑都沒有超標,但是這些添加劑集中在一起就可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威脅。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新聞連結:
城市兒童
營養正常者僅60%
「對於我國城市孩子來說,營養不良的約20%,超重肥胖的約20%,真正營養正常的還不足60%。」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員張倩6月1日接受採訪時指出,兒童出現超重和肥胖的年齡段集中在6—7歲和11—12歲,會對兒童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響。
據日前由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母子健康》和諾天源(中國)貿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的《中國少年兒童營養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兒童挑食已成為一種極為普遍的現象;營養品的安全性是家長關注的重要方面。
據《光明日報》
網友聲音:
@家有喜寶007:防不勝防啊,我是一直堅持不給(孩子)的,但周圍一直有誘惑啊!
@攜手撒哈拉1018:養孩子不是養寵物,餵食不能只為逗樂……家長抱怨孩子迷戀這些食物,卻忘記正是自己讓孩子嘗試這些並上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