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先鋒STING蛋白具抑癌作用

2021-01-11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免疫先鋒STING蛋白具抑癌作用

來源:生物通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6-01-07   今日/總瀏覽:3/6378

最近,美國邁阿密大學Miller醫學院Sylvester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對大腸癌進行研究後,公布了一項關於「免疫系統對腫瘤發展的反應」的重要發現。這是有研究首次詳細檢測了幹擾素基因信號通路的刺激蛋白(STING),在提醒免疫系統進行細胞轉化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重要作用。STING信號通路是由Sylvester綜合癌症中心病毒腫瘤學項目負責人Glen N. Barber發現的,他們將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12月31日的《Cell Reports》。延伸閱讀:Nat Genet:科學家發現新的抑癌基因。

2008年,邁阿密大學Miller醫學院的細胞生物學主任Barber教授及其同事,在Nature上發表論文報導稱,STING作為一個新的細胞分子,是機體防禦病原體的前鋒,可識別病毒和細菌感染,以觸發宿主防禦和免疫反應。在這項新的研究中,他們描述了STING抑制大腸癌的潛在作用。

Barber說:「自2008年以來,我們已經知道,STING對於抗病毒和抗菌反應至關重要。但是到目前為止,關於它在人類腫瘤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明確。在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表明,STING信號在大腸癌和其他癌症中是被抑制的,這個事件可能使轉化細胞能夠規避免疫系統。」

目前,結直腸癌影響大約120萬左右的美國人,每年確診150例新發病例,使其成為男性和女性中第三大最常見的癌症。由於大多數結腸癌是從良性息肉發展而來的,因此,如果早期檢測到,它們就可以被成功治癒。但是,如果腫瘤已經擴散,生存率一般都很低。

利用大腸癌疾病模型,Sylvester的科學家團隊發現,STING信號的缺失,可負面地影響身體識別DNA受損細胞的能力。特別是,某些促進組織修復和免疫系統抗腫瘤啟動的細胞因子——對於細胞信號傳導很重要的小蛋白,並沒有充分地產生一個顯著的免疫反應,來消除結直腸癌。

Barber補充說:「我們這項研究表明,受損的STING反應可能使受損細胞能夠逃避免疫系統。如果身體不能識別和攻擊癌細胞,它們將會繁殖,並最終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Barber和他的同事建議,將STING信號評估為結直腸癌和其他癌症治療的一個預後指標。例如,Barber的研究表明,STING信號存在缺陷的癌細胞,特別容易受到溶瘤細胞病毒(目前被用作癌症療法)的攻擊。其他同事的研究也發現,STING信號的激活物,是抗腫瘤免疫反應強有力的刺激物。總的來說,STING信號的控制,對於癌症的發展以及癌症治療,可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細胞》子刊:這一次,砒霜立大功了,可復活結構性突變的最強抑癌蛋白
    我怎麼也沒想到,古老的砒霜會在21世紀與最強抑癌蛋白p53相遇,而且還成為恢復突變p53抑癌能力的最強「潛力股」。我們都知道,在人體內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突變後,就會編碼癌蛋白,誘發癌症;而抑癌基因突變,會導致抑癌蛋白失去抑制癌症形成和發展的能力。因此,從理論上講,消除癌蛋白和恢復抑癌蛋白活性,都能用於癌症的治療。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金斯瑞解讀|Nature:轉換抑癌/促癌作用,腸道細菌的顛覆性新發現
    但其突變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實際上突變型p53甚至具有正常p53更強的抑癌能力,只不過一些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影響下,突變型p53的抑癌能力被抑制,才導致腫瘤惡性增生。 明星基因p53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抑癌基因,是迄今發現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研究最透徹,功能最強大的抑癌基因。
  • 【學術前沿】張令強/謝萍團隊發現Neddylation修飾的PTEN蛋白的抑...
    核內PTEN蛋白可以與p53形成核內複合體,抑制p53降解並增強p53的轉錄活性;能夠與組蛋白H1結合,影響組蛋白H1的動態活性,與RAD51相互作用調節DNA同源重組修復,調控PARP1參與DNA雙鏈斷裂修復通路,從而調節染色體重塑和基因表達,因此PTEN缺失的細胞對於DNA損傷極其脆弱。核內PTEN蛋白的缺失會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表明核內PTEN也主要發揮抑癌功能。
  • 生物化學: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長因子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機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產物,功能與腫瘤的關係。】本題的音頻講解請點擊這裡哦一、原癌基因1. 基本概念是基因組內正常存在的基因,其編碼產物通常作為正調控信號,促進細胞的增殖和生長。原癌基因的突變或表達異常是細胞惡性轉化(癌變)的重要原因。2.
  • 抑癌蔬菜排行榜公布 番茄胡蘿蔔上榜
    近期,網友們都在熱捧抑癌抗癌蔬菜排行榜,有熱心的網友把一些蔬菜的抑癌抗癌能力從高到低搞了個排行榜出來,不得不說大家開始關心自身的健康問題是好事,但是在大家追捧抑癌抗癌蔬菜排行榜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要問一句,真的有這個排行榜嗎?還是大家的一廂情願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抑癌抗癌蔬菜排行榜。
  • Cell: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美國NIH癌症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發現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由此指出了一種癌症表觀遺傳作用新機制
  • 這兩個抑癌基因很關鍵!
    腺瘤要求 包括管狀腺瘤、鋸齒狀腺瘤、絨毛狀管狀腺瘤等,這類息肉雖然是腸道良性腫瘤,但有癌變風險,屬於癌前病變,尤其是絨毛狀管狀腺瘤,所有腺瘤體積較大者及合併上皮內瘤變(也稱非典型增生)者,癌變風險更高。
  • 研究發現抑制STRN3可恢復胃癌細胞中Hippo的抑癌功能
    研究發現抑制STRN3可恢復胃癌細胞中Hippo的抑癌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1:56:23 復旦大學周兆才、焦石課題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自噬與肝細胞癌
    HBV誘導的肝細胞自噬通常是由HBVx蛋白(HBx)誘導的,HBx是HBVx基因編碼的一種多功能潛在性腫瘤蛋白,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發揮重要作用。HBx可通過抑制Beclin 1與bcl-2結合和JNK-ROS信號通路啟動自噬。其他HBV蛋白如HBsAg可通過與摺疊錯誤的蛋白結合(即內質網應激反應)誘導自噬。
  • 小粒徑負離子的抑癌效果最佳
    小粒徑負離子的抑癌效果最佳 據統計,早期胃癌手術後3年的生存率達97%以上,5年的存活率達到90%以上,10年的存活率為60%以上。所以胃癌越早發現,療程短、治癒率和存活率都相對較高,這是胃癌防治中重要一環。 胃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 磷酸化狀態:RNF43的抑癌開關
    Wnt信號通路在幹細胞維持、胚胎發育和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片來源:Nature1 研究布局研究顯示,在許多癌症中,特別是在結腸惡性腫瘤中,我們觀察到了抑癌RNF43的頻繁突變。RNF43是一種E3泛素連接酶,可以通過誘導Frizzled(捲曲蛋白,Wnt信號通路受體蛋白)的降解來負調控Wnt信號轉導通路。通過取消RNF43在Wnt信號傳導中的抑制功能,同時維持其在p53信號傳導中的抑制功能來抑制腫瘤的發生。
  • 科學家首次發現,腸菌代謝產物沒食子酸會消除特定p53突變強大的抑...
    我們都知道p53是重要的抑癌蛋白,由TP53基因編碼,而p53的功能缺失突變以及功能獲得突變,是癌症發生和進展的重要原因。 為了嚴謹起見,研究人員將p53突變引入到兩種WNT驅動的腸癌小鼠模型中(ApcMin/+和Csnk1a1腸道誘導缺失)。
  • 乳清蛋白與健康和免疫
    蛋白質是重要的三大宏量營養素之一,對兒童組織、器官的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的成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組成,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吸收和消化率不同,兩者的胺基酸組分也不同。乳清蛋白主要由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白蛋白及乳鐵蛋白等組成。
  • 牛樟芝解酒~作用原理不藏私!大公開!
    什麼都能等,就是爸爸的健康不能等~ 牛樟芝解酒的作用機轉牛樟芝的主要活性成分有三萜類、苯類、苯醌及泛醌衍生物、固醇類及β-葡聚多糖體。其中最具生物活性成份的是三萜類化合物及β-葡聚多醣體,細胞研究發現三萜類具有抑制腫瘤及降低體內自由基及抗發炎的作用;β-葡聚多醣體能提升人體免疫能力及抑制腫瘤細胞的功能。牛樟芝子實體僅有的苯類化合物(Antrocamphin A)也被證實具有抗發炎效用,而菌絲體僅有的苯醌(Antroquinonol)經實驗證明具有抑癌及抑制B型肝炎病毒的活性。
  • Cancer Cell基於多層組學整合分析的瀰漫胃癌蛋白基因組圖譜研究
    文章亮點採用多層組學聯合分析的方法重新定義疾病的分型、挖掘潛在的治療靶點;收集了80對癌和癌旁配對樣本研究瀰漫性胃癌的蛋白基因組圖譜;基於突變與磷酸化修飾相關性,發現了與體細胞突變相關的信號通路,已被證明與GC發病有關;
  • 深入了解良性腫瘤與癌症,讓你不再談癌色變,陷入恐慌境地
    黃麴黴素有許多種,其中黃麴黴素B1致癌性最強,可誘發肝細胞癌。 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導致肝細胞慢性損傷和再生,可能為黃麴黴素B1的致突變作用提供了條件。HBV感染與黃麴黴素B1的協同作用可能是我國肝癌高發地區的主要致癌因素。
  • Nature子刊:到底是促癌還是抑癌?PD-L1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但出人意料的是,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PD-L1不為人所知的新作用,它能夠結合DNA,從而控制與逃避免疫監視或腫瘤微環境炎症相關的不同途徑。最初,質譜分析鑑定出多種PD-L1相互作用分子,包括內吞作用和核轉運蛋白,以及亨廷頓相互作用蛋白1相關蛋白(HIP1R)。研究人員注意到PD-L1乙醯化降低了HIP1R與PD-L1的相互作用,並且在HIP1R敲除細胞中,核PD-L1顯著降低,這表明該蛋白可能在PD-L1向細胞核轉移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木耳、銀耳炒西蘭花,可防癌抑癌養顏潤膚
    &nbsp&nbsp&nbsp&nbsp西蘭花含有吲哚、蘿蔔硫素、植物黃酮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很強的抑癌活性。黑木耳含有木耳多糖,可刺激免疫力,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病。銀耳含有天然特性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
  • 中國關於「乳鐵蛋白「的作用的研究的比較權威的文章!「來自知網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近幾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免疫營養素,如各種維生素、益生菌、多不飽和脂肪酸、核苷酸、乳鐵蛋白等,這些營養素既可促進生長,保持代謝平衡,又可調節機體免疫力,維持人體內環境穩態。乳鐵蛋白(LF)是 一種多功能蛋白質,是哺乳動物非特異性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乳鐵蛋白具有抗微生物、調 節 免 疫、調節腸道菌群及促進腸道細胞增殖及分化等特點。本文就補充乳鐵蛋白對新生兒和嬰幼兒影響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
  • 得癌和年齡有關?有人說,只要活得久,就一定會得癌,是真的嗎?
    人們慢慢的隨著對於癌症的了解,發現了一件事情,得癌和年齡有關,只要是一直活下去,活得久,也就一定會得癌,雖然這個話題出現的次數有很多,但確實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很多研究癌症的專家都認為,癌症最大的一個風險因素不是性別或性格,而是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