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善烹麻辣、複合味享譽海內外,在不少外地人眼裡川菜似乎只有麻辣,其實不然。川菜裡更多的是不辣菜,尤其是老百姓的家常飲食,燉湯便是其中之一。川渝人燉湯務求家常與美味兼得,不像嶺南那般多滋補類煲湯,所用食材無論葷素皆以家常為主。葷者如豬腳、豬排骨、雞鴨鵝等,素者有蘿蔔、蓮藕、芋頭、冬瓜之類,即便帶點中藥材也是再普通不過的當歸、沙參之類的,基本上都是自家養的、自家種的。
川渝地區這幾大類家常燉湯,味道是相當不錯的,年年吃、輩輩吃,鍾愛依舊。
1. 燉雞湯
四川盆地最誘人的燉湯非雞湯莫屬,鮮香濃鬱,尤其是那層金黃的雞油格外讓人流連忘返,泡白米飯安逸慘了。最上乘的雞湯非清燉莫屬,就甩幾塊老薑那種,烏骨雞最佳,黃皮雞也不錯;幹香菇燉雞也不錯,加幾根當歸就是美味的滋補雞湯,自家屋後花椒樹上現摘的青花椒是必不可少的。我個人偏愛清燉和當歸燉雞,前者清爽鮮香,吃的是本味;後者藥味濃鬱且有補氣效用,雞肉和雞湯的當歸味都會特別濃烈,適合冬季滋補。
2. 燉鴨湯
農村燉土鴨子常用菖蒲、沙參、酸蘿蔔,特指那種純糧食餵養的土鴨或養了兩年以上的老鴨子,麻鴨品質上乘。菖蒲有祛溼功效,一般在夏季食用,不過菖蒲燉鴨會沒什麼油水;冬季燉鴨常用沙參(川明參,黨參的一種),沙參補氣血且口感面很好吃,藥味比當歸要小很多,但常會加當歸一起燉;酸蘿蔔燉鴨子就太常見了,畢竟重慶到處都是老鴨湯館子。
3. 燉排骨
家常燉湯,沒什麼顯著的滋補功效,常搭配蘿蔔、海帶、冬瓜和蓮藕等。個人偏愛蘿蔔燉排骨,蘿蔔利尿排毒、解油膩降血脂,比較適合葷腥比較重的過年前後。白蘿蔔燉鮮排,味在鮮美,蘿蔔甘潤,湯汁回味甘甜;白蘿蔔燉臘排,既能淡化油脂也能吸收鹽分,讓湯汁不至於太鹹,蘿蔔吸收臘油後又別有一番濃鬱鮮美。
4. 燉豬腳
家常燉湯,有一定的養顏功效,常搭配蘿蔔、海帶、蓮藕等,也常跟排骨一起燉。白蘿蔔燉鮮豬腳,更多的是鮮美,不過豬腳可能會有些肥膩;白蘿蔔燉臘豬蹄,蘿蔔吸收臘油口感更鮮嫩,也能讓湯汁濃鬱而又不至於太鹹。
5. 藕湯
川渝地區那麼多燉湯的素菜食材,似乎只有藕能獨得一湯名,可能跟滿大街藕湯湯鍋有些關係。蓮藕可補氣健脾,冬季食用效果頗佳,關鍵是味道不錯。藕湯可燉的就多了,鮮排、臘排、風吹排骨、鮮豬腳、豬蹄、臘豬腳、臘豬頭、豬筒子骨都不在話下。個人偏愛面藕,四川盆地曾有一老品種口感極面,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絲。不過現在本土藕大都是脆藕,面藕多運自湖北。
其他的還有羊肉湯、燉鵝湯、鴿子湯等等,但沒有上面五種那麼普及、那麼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