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已經是山東省的高中生們寫「高中綜合實踐報告」的第三個年頭,也是最讓他們頭疼的一年。因為今年開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高度重視綜合實踐課程,從立德樹人和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要求學生們親力親為、真正的參加研究性學習、職業體驗、勞動教育、社區服務等綜合實踐課程,並交上高質量的綜合實踐報告,才能拿到高中階段綜合實踐課程23個學分。
求助:今年的綜合實踐報告怎麼寫?
8月初,一個來自煙臺二中家長的求助電話打進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研學基地:「你們基地研學做的那麼好,不知能否指導完成綜合實踐報告?」
溝通中,工作人員了解到,原來,今年暑假,山東省所有高中都給學生安排了一份「特殊作業」——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同時,完成高質量的綜合實踐報告。
這讓學生家長們犯了難: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參加過,但大部分以遊學為主,學生們雖然開了眼界,但是不涉及探究式學習,更別說社區服務、職業體驗。這樣,綜合實踐報告就無從下手,這個關係到必修學分的作業要怎麼完成?
解答:白堊紀專項課程上線
此時,因為疫情的原因,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研學基地一直沒有開放團隊研學活動,但是收到家長們的求助,研學基地管理團隊馬上行動起來,對之前的高中課程重新梳理,並對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做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和示範校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增加高中生綜合實踐課程中勞動教育、社區服務等課程等要求,將白堊紀研學精品課程中的一套很受高中生和學校歡迎的兩天研學課程重新修整,篩選課程內容,調整課程深度,打造出了一套專項課程。
當第一期「『重返白堊盛世 探尋地球演化』高中綜合實踐專項研學課程」啟動後,一位期待已久的家長,帶著自己組織的煙臺二中高中生,直接「團購」了第一批測評名額。
一天的時間裡,學生們跟隨研學導師在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裡探究地球的圈層結構及萊陽地層的形式,了解生物演化過程及萊陽恐龍的輝煌史;在中科院化石修復室裡體驗恐龍科考中的重要職業——化石修復專家;在景區裡,通過簡單有效的培訓,為遊客做義務講解;在國際樹化石林和平原恐龍峽谷裡,考察白堊紀時期的植被、土壤、巖石、風化、斷層結構以及世界罕見的平原丹霞地貌……
這些照片時記錄了同學們綜合實踐期間精彩的瞬間,你們都是活動中最靚的崽~
6個報告,23個學分,白堊紀一站修齊
緊鑼密鼓的課程裡,學生們跟隨研學導師的腳步,每完成一個課程就做一個課程小結。課程最後,研學導師指導學生們寫綜合實踐報告的時候,學生們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想把自己這次的課題深入研究下去……
當研學導師親自將學生送回煙臺,並交到家長手中後,家長們在微信群裡說:「感謝導師們的精心指導,感謝白堊紀研學基地設計這麼好的課程,孩子一直在說受益匪淺」「非常感謝,孩子說這一天的收穫太多了,有時間一定還要參加你們的研學」「感謝導師們,孩子說6個報告都沒有問題了」……
第一期課程結束的當晚,白堊紀研學基地的導師們就接到了第二期的報名。隨後,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專項研學課程迅速爆滿。20天時間,白堊紀研學基地開展了7期專項研學課程的評測,共接待煙臺及周邊城市高中生222人,按照各學校要求,指導學生們圓滿完成綜合實踐報告828份,其中,96名學生完成了23學分的6個綜合實踐報告,課後評價滿分。
「收官」變「重啟」,高中對標課程,我們永遠在衝刺
目前,暑期專項研學課程已接近尾聲,但是很多家長和學生慕名而來,強烈要求基地繼續組織課程。對此,白堊紀國家研學基地決定於本月29日開展最後一期高中綜合實踐專項研學課程。同時基地管理團隊表示:接下來白堊紀研學基地高中綜合實踐專項研學課程將繼續完善、上線,只要學生們想來,就可以報名參加,繼續深入、紮實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通過白堊紀研學基地最科學的研學課程,一站式完成高中綜合實踐課程必修學分。
對於專項課程評測結果,管理團隊認為:吸引孩子們的不僅是學分,更多的是科學家的職業體驗,還有白堊紀獨一無二的地質科考資源。在這次的高中綜合實踐專項課程評測中,除了應知應會的知識,學生們已經擁有了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有了科研的意志和精神,這正是白堊紀國家研學基地想通過專項課程傳達給學生們的:給我一天時間,讓研學改變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