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產量在過去40年裡翻了兩番,從包裝到電子產品再到建築,塑料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組成部分。由植物油或木屑製成的生物塑料製品被認為是一種環保的替代品。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種方法和其他塑料減排策略,比如回收利用,會如何影響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軌跡。最近,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布倫環境科學與管理學院的一組科學家對塑料排放的溫室氣體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生命周期評估。
該研究具體分析了10種傳統塑料和5種生物塑料在採用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等不同緩解策略後的生命周期。研究人員發現,2015年,由化石燃料資源製造的塑料佔溫室氣體總量的近4%,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15%。
根據這項研究,如果所有的塑料垃圾都被焚燒,那麼在未來30年裡,由塑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將在大氣中增加22%。相比之下,在相同的時間內,回收所有塑料垃圾將使塑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25%。此外,儘管生物塑料可以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這需要對區域合成和回收設施的基礎設施進行重大改革。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塑料生產過程中,存在於許多服裝中的聚酯、聚醯胺和丙烯酸纖維所佔的溫室氣體比例最大。這些纖維不僅造成了我們的碳足跡,而且它們還經常進入我們的水域,無法被分解,無論它們是在淡水還是鹽水中。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這些纖維構成了海洋中35%的微型塑料。這些塑料甚至被海洋生物消耗,包括我們吃的貝類。
最終,如果可再生能源和回收利用增加,同時全球塑料消費需求下降,2050年塑料溫室氣體產量將與2015年持平。
Oceana首席策略官傑奎琳薩維茨表示,「雖然塑料的生命周期對氣候的影響很重要,但它對海洋生物健康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同樣重要,而該研究沒有對這些進行分析」。幸運的是,最有利於減少溫室氣體的解決辦法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預計需求的減少,因為這對海洋生物也有最大的潛在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