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續特大暴雨襲擊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道路積水最深1.5米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受暴雨襲擊的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付勇 攝

從8月10日18時開始到8月11日15時,四川綿陽北川羌族自治縣遭受持續特大暴雨襲擊,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道路出現積水,最深處達1.5米。目前,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實施全封閉交通管制。

8月11日下午,北川縣相關部門到北川老縣城查看災情,站在老縣城外的一個高處,可以看到老縣城外的河流水位猛漲,洪水已經漫上道路,遠處的山煙霧繚繞。

受暴雨襲擊的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付勇 攝

據了解,8月10日18時至8月11日15時氣象站點降雨量顯示,北川漩坪清潔377毫米、曲山354毫米,超200毫米以上的達到16個站點。持續的強降雨導致北川縣內多條國道、省道、縣鄉道路路面積水嚴重,多處山洪爆發,引發泥石流災害,道路中斷,部分房屋進水。

災情發生後,北川迅速啟動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縣級領導帶領交通、公安、應急管理、消防等部門奔赴各鄉鎮組織帶領群眾投入抗洪搶險工作,積極轉移受威脅區域群眾。(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臨時閉館 老縣城最深積水1.5米
    四川在線記者 吳楚瞳8月10日18時至11日14時,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副館所處區域內降雨量高達326毫米,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區 降雨近300毫米。受持續強降雨影響,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館、副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將暫停開放,開放時間另行通知。目前,老縣城遺址北川大酒店處道路積水達1米; 三中心遺址處水位1.5米,老縣城過境道路中斷,車輛無法通行,紀念館主館滲水。
  • 漫步北川地震遺址
    漫步北川地震遺址文/梅林飄雪今年國慶本沒安排出遊,卻在兒子提議下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於是便與同學相約,決定十月六號去北川地震遺址看看。2個小時後就達到遺址入口處,我們帶上口罩依次進入,入口處有三幅放大的照片,分別拍攝於2007.6.9日地震前北川老縣城的照片、2008.5.26日的震後北川老縣城照片以及2008.10.5日的「9.24泥石流後老縣城」照片,兩相對比,心情瞬間沉重了起來。
  • 汶川大地震災難十周年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裡的一棟家屬樓,牆上至今掛著一對夫妻的結婚照。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前長出的鮮花。北川老縣城遇難者公墓。北川中學初中部茅壩中學的操場,地震時,這個校區共有師生287人,當天,除了60名到老城區縣委禮堂開會,以及23名正在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學生和一名老師之外,其餘的師生全部被埋在了這片巨石之下。頃刻間化為永遠的記憶,只剩下一個籃球架和這面五星紅旗屹立在此。這是一位遇難孩子的媽媽掛的。這個孩子叫賀川,地震時16歲,他和他的同學們永遠的沉睡在了這片巨石之下。
  •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北川縣地震遺址保護區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基本情況簡介(2016年)     一、基本情況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是四川省災後精神家園重建「一館三地」(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映秀震中紀念地、漢旺地震工業遺址紀念地、虹口深溪溝地震遺蹟紀念地)的龍頭項目,具有紀念、展示、
  • 北川遺址慢慢消失 河床被抬高是主因
    >作者:馮琳琳 來源:紅網 我要評論() 持續特大暴雨,
  • 實拍:記者親臨「512」汶川特大地震遺址現場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給神州大地和華夏兒女帶來了巨大傷痛,同時也激發起全國人民志願奉獻、抗震救災的群情激昂,開啟了中國公益的新時代。值此十年之際,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攜手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等9家單位,共同舉辦了「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圖為記者親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 走進5.12地震的北川
    文圖|黃玉容北川羌族自治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東接江油市,南鄰安州區,西靠茂縣,北抵松潘,平武縣。距綿陽市區42公裡,距成都160公裡,是中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全境山峰巒起伏,溝壑縱橫,植被茂盛,礦產資源豐富,是一個美麗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
  • 5.12 汶川地震發生的瞬間被定格,十年後的遺址
    日曆又將要翻到5月12日,距離那場山河破碎、近7萬同胞逝去的大地震已過去整整十年。時光流逝,生活始終要向前,撕裂的傷口會慢慢結痂,疼痛會慢慢減輕。一座因汶川大地震而為人所知的小鎮,因為地處震中,幾乎被完全炸毀。
  • 8市州繼續暴雨,國道108線中斷!未來10天最關鍵
    11日晚上成都市普降大雨到暴雨,南部部分地方大暴雨,個別地方特大暴雨,全市共計出現暴雨146站,大暴雨62站,特大暴雨1站,最大降水量出現在蒲江鶴山石燕260.5毫米。326毫米,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區 降雨近300毫米。
  • 馮正碧:加強成渝之間合作交流 讓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更具影響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榮獲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殊榮。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馮正碧說,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包含有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遺址,是不可複製的珍貴資源。地震紀念館在發揮教育、宣傳、科研、紀念、展示五大基本功能的同時,加強與重慶之間的合作交流,增強紀念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駕尋川西(2)探訪北川地震遺址
    說起2008年的那場地震,大家印象深刻的更多是汶川,而北川縣、映秀鎮同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汶川採取原址重建,唯獨保留下來的是那座時間永遠停留在14:28分的鐘,而北川則更好地保留著老縣城震後遺址。作為藍天救援隊成員,2018年也曾參加過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地震救援培訓,現場模擬的各種災後場景、傾斜的樓房,狹小的震後救援空間讓我印象深刻。此次川西遊記拍攝,毫不猶豫地把北川地震遺址作為一站,或參觀、或感受,或回憶、或警示,也希望看到這一樁樁一幕幕之後,能在你心中激起漣漪。
  • 北川遺址10年後恐消失 長期保護方案始終未出臺
    本專題北川現場繪圖 李媛  昨日,位於北川羌族自治縣的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2008年「5-12」大地震中,北川損失最為慘重,昔日山清水秀的小城變成一片廢墟,隨處是破碎的家園。
  •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 一點七公裡環形路上的...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 一點七公裡環形路上的春節 徐紫菡正在為遊客講解。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裡參觀的人流也少了下來。「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講解員徐紫菡正帶著參觀者進行當天的第六趟講解。走到一處遺址前,見有當地群眾祭拜親人,她調低了擴音器音量。    這已是她在地震遺址度過的第六個春節,一天未休。遺址參觀是一條環形路,有1.7公裡。因為既要講解,又要勸導遊客在遺址內嬉戲打鬧等不文明行為,平均一趟要近1個小時。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映秀鎮,阿壩州南大門,距成都78km,是進出九寨溝、臥龍、四姑娘山的必經之地,也是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鎮的路口,矗立著一塊寫著「5.12震中映秀」幾個大字的巨大石頭,幾個大字格外醒目。這塊巨石是地震時山體崩裂滾下來的,如今成為震中映秀的標誌性路牌。 十年前,地震幾乎將映秀鎮夷為平地,總人口1.2萬的映秀鎮共有6000餘人遇難。
  • 地震博物館主題為"永恆北川" 建在北川中學原址
    》,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主要包括地震博物館及組合服務區、北川縣城遺址保護區,與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災害展示與自然恢復區)三大重要組成部分。  50萬平方米規劃區域中,包括地震博物館建設用地範圍16萬平方米,老建築保護範圍6.6萬平方米,曲山鎮中心建設用地範圍7萬平方米,泥石流及斷裂帶等高風險地質災害控制範圍2萬平方米,綠化保護範圍15.4萬平方米,以及道路用地3萬平方米。
  • 2億建新北川中學,可抗八級地震,美麗北川新城已難覓地震傷痕
    「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北川以毀滅性打擊,北川縣城老城區80%的房屋、新城區60%的房屋倒塌。3年後,在距離老縣城23公裡的安昌河畔,一座新城拔地而起。10年後,時值初夏季節,空中俯瞰新北川縣城,依山傍水,綠意盎然。
  • 震後的北川舊城這十年每天白天人來人往,卻依然安靜
    2008年5月20日,北川縣城正式全面封城,嚴防災區疫情爆發。5月21日,北川縣城西北側的唐家山堰塞湖一側山體出現滲水。6月10日,隨著唐家山堰塞湖成功洩洪除險,北川縣城被浸泡在大水之中。圖為三個遊人在觀看北川地震後巨幅照片。
  • 512地震毀滅北川整個縣城,原址廢墟保留至今,新縣城成旅遊景點
    512大地震後的北川人民怎麼樣了?舊址廢墟保留完好,新縣城成旅遊景點。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破壞了超過10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受災區達200多個縣市,69227人為此失去生命,17923人失蹤,數百萬人失去家園。
  • 防災減災日②|八進北川地震遺址的思考:斷裂帶房屋仍有隱患
    陰雲籠罩,微風裹脅著細雨,吹打著老北川縣城的廢墟。一座包圍在群山懷抱中的縣城,因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被摧毀而聞名天下。這是我震後第八次來到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災難遺址。每次進入遺址,面對連綿的廢墟和長眠地下的同胞,心情都無比壓抑,迫使自己不得不思考許多問題。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