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揉揉人人,ID:rourou-renr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最近有篇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熱議,《生活在樹上》,在我關注的公眾號裡,青木和看本質都單篇說了一下。
巧的是兩方觀點相左:青木認為佶屈聱牙並不可取,看本質認為即使雕琢痕跡明顯立意也不錯。
提前劇透,我覺得這篇文章很不錯。
《生活在樹上》
「嚆矢、振翮、薄脊、孜孜矻矻、一覘、玉墀、婞直,卡爾維諾、麥金泰爾、偉伯、礦工詩人陳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
說出來不怕丟人,以上詞彙,我沒有一個知道確切意思的,我自認還算有一點點文化,也不得不在這篇文章面前拜服。
這是掉書袋嗎?算是。
這很低級嗎?不低級。
除了少數生僻詞以外,我覺得文章還挺抑揚頓挫琅琅上口的,語句細琢磨也挺有韻味的。
對於作文的分析,珠玉在前,這裡引用看本質的原話:
「文章主旨可以一言蔽之:雖然現代文明批判了舊倫理,但這種批判也使我們自身陷入了虛妄,家庭、社會與人動態共生,無可分割,這種相互「澆鑄」的狀況,與其必刻意言說,倒不如閉嘴,棲居於自己的理想世界(樹的隱喻)中,熱愛大地(世俗生活),嚮往天空(精神家園)。」
可能有些人上面這段話看著也費勁,建議多讀幾遍。
立意和內涵也是不錯的,討論的是一個比較深刻的問題,也給出了樂觀自信的答案,他不拿滿分我都不服。
除了沒什麼接地氣的實用價值以外,無可指摘,我甚至想多看幾遍提升提升文採。
可惜我不靠這個活,不然我能餓死。
聊聊心態
作者是有點本事的大家應該都認同,爭論點無非是本事歪了還是沒歪。
看到一篇好東西,下意識覺得不錯,應該是每個人的狀態,但想想作者只是個毛頭小子剛剛成年,自我防禦性心態馬上就出現了。
「文章華而不實,這小子走邪路了」
「我只是不願寫,這東西拼拼湊湊也能寫出來」
「教育體制有問題啊」
……
這是不喜歡還是自卑感?不敢承認有人更強?
我理解這種心態,自己做不到所以沒用:數學滿分沒用,買菜只需要加減乘除;英語流利沒用,生活中哪有外國人;作文滿分沒用,無病呻吟……
這搞得我槓精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燒!
青木所謂佶屈聱牙
青木重點談了孔乙己,回字的四種寫法。
先說說孔乙己這回事,我不認為小說能有任何教育價值,所有內容都是由作者肆意編排,這樣的內容非要總結點道理或者經驗,也都是作者蓄意為之的結果;
而且在我看來,回字的四種寫法,和什麼野史雜經上的小故事一樣,自有其娛樂意義,老人嘴裡一說吹吹牛逗個樂,誰上綱上線定體問才是腦子有問題。
「一開始,他們以酷炫的排比段為高分標準,我沒有說話。」
「後來,他們以默寫名人名言為高分標準,我沒有說話。」
「然後,他們以華麗的辭藻為高分標準,我還是沒有說話。」
「再後來,他們以生僻字為高分標準,我不得不說話了。」
「如果我再不說話,下一代的考生,可能就要被迫寫甲骨文了。」
未免太膨脹點……文人可能還幻想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幻想中吧?
接下來貼一些有意義的高贊評論,出自青木的文章下面:
「相對而言,我更願意看平安經。」——平安經是什麼東西,也能和這比?平安經唯一優勢就是能看懂。
「講真,如果人人都寫這種沒有思想性的滿分作文,那社會將毫無發展可言。」——講真,想著靠作文推動社會進步,那社會將毫無發展可言。如果……人人……這種句式我都懶得吐槽。
「為了看懂這篇滿分文章,我專門把所有詞彙都標註了搜索了一遍,然後無障礙閱讀之後,感覺作者什麼也沒說出來,顛來倒去沒有提出關於題幹的任何可行的解決方案,一紙空文而已。」——大家看看上面看本質的總結,真挺好!看懂並不需要看懂那些生僻詞彙。
「十分同意。文章的目的只有傳遞知識,傳遞思想,傳遞美感。但是這篇滿分作文一項都沒有達到。反而矯揉造作的用了非常多生僻字。如果真有思想的文章,哪怕語言樸實無華,都是好文章。看看毛主席的文章,思想深邃,但是語言都是能看懂的人話。該滿分作文所折射的風氣,應該要正一正了。」——動不動就要和毛主席的文章較量了,這位讀者不光表達了對作文的不屑,也表達了看過毛主席文章的驕傲。
「毫無意義的炫技。」——嚴格來說,體育運動都是炫技。
我的一點想法
這就是一篇思想還不錯,辭藻至極端的作文,作文而已。
作文,在特定時間,給特定人看的特定文章,本身就是表演,就是浪費表情,掌握技巧就能勝出,確實是白費力氣。
但認為社會應該且可能最高效地運行的朋友們,是不是有些太天真了。
高考內容真有幾分實用價值?很有限。
在我不懂比特幣的時候,我以為挖礦是貢獻算力獲得回報,但我了解後才知道,挖礦就只是費電而已,只是在浪費。
廣告到處請明星也是浪費,浪費消費者的注意力和錢財。
但秩序比浪費重要,尤其是所謂高效實用並沒有判斷標準的時候,秩序比浪費重要。
哪怕高考只考腦筋急轉彎,也比選賢舉能更靠譜,更好用。
別急著憤世嫉俗,很幼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