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風俗100圖,太珍貴了,大開眼界!必須傳承!

2020-12-15 騰訊網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文化風俗更是有許多年的歷史。有些風俗傳承至今,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風俗則慢慢消失,甚至慢慢被遺忘!

下面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看完之後,請一定將中國歷史風俗傳承給您的朋友、家人!

01、燃爆竹(宋)

02、教坊自樂(宋)

03、拜年送名片(明)

04、飾梅花妝(唐)

05、走月亮(清)

06、宮中賜銀幡(宋)

07、鞭春牛(明)

08、放 燈(唐)

09、蠶 卜(宋)

10、走百病上城頭(明)

11、猜燈謎(清)

12、請紫姑神(清)

13、結羊腸(元)

14、走百病摸門釘(清)

15、送 窮(唐)

16、春 社(宋)

17、鬥 草(宋)

18、蓬攜鼓遊(宋)

19、踏 青(周、鄭國)

20、流觴賦詩(晉)

21、踏 青(北朝)

22、內宴冷餐(唐)

23、擔酒上墳(宋)

24、鬥百草(明)

25、祭 掃(唐)

26、走馬射箭(唐)

27、蕩鞦韆(五代)

28、賣柳條(清)

29、浴佛節(唐)

30、掛五彩線(宋)

31、染紅指甲(宋)

32、射 柳(遼)

33、飲菖蒲酒(明)

34、掛鍾馗(清)

35、曬書翻經(金)

36、蛛絲乞巧(唐)

37、穿針比巧(宋)

38、供摩侯羅(宋)

39、丟巧針(清)

40、拜魁星(清)

41、盂蘭盆道場(元)

42、放湖燈(明)

43、荷葉燈(清)

44、雞冠花供祖(清)

45、屠狗狩獵(遼)

46、拜新月(唐)

47、秋 社(宋)

48、錢塘弄潮(宋)

49、供兔兒爺(清)

50、飲菊花酒(晉)

51、登樂遊原(唐)

52、饋春盤(晉)

53、冬 舂(宋)

54、饋 歲(宋)

55、賣春聯(清)

56、喝豆粥(清)

57、祭 灶(宋)

58、吃灶糖(清)

59、跳灶王(清)

60、燒火盆(宋)

61、照 田(宋)

62、驅 儺(唐)

63、鏡 聽(唐)

64、兒童賣痴呆(宋)

65、打灰堆(宋)

66、貼門神(明)

67、壓歲錢(清)

68、羅 杆(清)

69、新婦不跪(唐)

70、展示嫁妝(清)

71、抓周啐(宋)

72、折 柳(唐)

73、步 障(唐)

74、驛站送信(元)

75、茶 販(宋)

76、貨郎擔(金)

77、磨 鏡(明)

78、拉車賣酒(清)

79、騎驢打球(唐)

80、相 撲(唐)

81、蹴 鞠(宋)

82、捶 丸(宋)

83、婦女踢球(明)

84、放紙鳶(明)

85、打陀羅(清)

86、六 博(漢)

87、雙 陸(唐)

88、弄劍與踏杯舞(漢)

89、西域歌舞(唐)

90、瓦子內說書(宋)

91、傀儡戲(宋)

92、酒樓唱曲(金)

93、高 蹺(清)

94、子弟書(清)

95、太平鼓(清)

96、盲人走街賣藝(清)

97、刺 青(唐)

98、鬥 雞(晉)

99、猴 戲(明)

100、鬥蟋蟀(清)

真的太珍貴了,這麼全面的風俗100圖,必須收藏好,真的很難碰到!

如果你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十分珍貴,就把這些圖片送給朋友們看看吧,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歷史風俗!

更多推薦

不可思議!中國首家寺廟養老院,第一次聽說,入住還不需一分錢!

馬譚楊奚高五大流派老生名家共唱《空城計》大飽耳福!

美女周佑君,自拉自唱,每一首曲子都這麼好聽!

19歲男孩唱京劇,一開口著名演員驚嘆:太用心了!

倆個小屁孩,太牛了!笑翻全場!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風俗100圖,太珍貴了
    下面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看完之後,請一定將中國歷史風俗傳承給您的朋友、家人! ....................................................................
  • 中國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太珍貴了
    下面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看完之後,請一定將中國歷史風俗傳承給您的朋友、家人! ....................................................................
  • 5000年中國歷史的春節習俗100圖,太珍貴了!
    下面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100、鬥蟋蟀(清)?真的太珍貴了,這麼全面的風俗100圖,必須收藏好,真的很難碰到!
  • 中國歷史風俗100圖,告訴我們老輩子怎麼過年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文化風俗更是有許多年的歷史。有些風俗傳承至今,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有些風俗則慢慢消失,甚至慢慢被遺忘。燃爆竹(宋)
  • 看看中國古代風俗一百圖,大開眼界!
    中國自古就有「入國問禁,入鄉隨俗」的民間傳統,民間風俗是最貼近身心和生活、並世世代代錘鍊和傳承的文化傳統,中國風俗大部分沿襲了數百至上千年,盡顯古代中國的物質及精神生活面貌。快過年了,來看看中國古代風俗一百圖,領略中國文化引人入勝的獨特魅力。
  • 一百張圖,讓你讀懂那些你不知道的中國風俗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 今天分享的是中國歷史風俗100圖,跨越千年歷史,讓我們一起欣賞銘記這些風俗吧!看完之後,請一定將中國歷史風俗傳承給您的朋友、家人!
  • 古代珍貴的名畫,歷史的沉澱,也是一種傳承
    《百駿圖》是義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臥,可謂曲盡駿馬之態。 該圖稿本為紙質,縱102釐米、橫813釐米,原作分別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紙質稿本)和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絹本)。
  • 評海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瓊黎風俗圖》
    《瓊黎風俗圖》到達海南後,即成為海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海南方面也將之大力宣傳,2011年,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欄目對《瓊黎風俗圖》做了專題報導,對其歷史與藝術價值給予了很高評價,一件二級文物,儼然升級為國之重寶。筆者第一次接觸《瓊黎風俗圖》,是在幾年前遊歷海南的途中。
  • 100張風俗圖,100首詩詞,太美了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流傳下來了很多民俗。透過這些民俗,我們得以窺見先民的生活狀態,了解自身傳統民族文化。 在古代,文化民俗的記錄者就是圖畫和詩詞,下面100幅民俗圖,配上詩詞,讓我們在濃濃的古韻中,欣賞文化之美!
  • 紅報裡的紅河變遷|新聞紙上見證哈尼文化保護與傳承
    珍貴的研究史料和記錄印刻在泛黃的新聞紙上,也深深印刻在元陽縣民間文學工作者盧朝貴的心裡。「我參與了整個翻譯整理工作,用了整整4年,廣泛走訪哈尼族的老一輩文化傳承者,記錄、翻譯,每一步都極為不易。」歷史上,哈尼族沒有文字,所有文化知識都靠口耳相傳。
  • 傳統文化潤童心,財富中心分園:映時代烙印,承民間風俗
    (活動現場 李佳臻 供圖)迎新年,是鑼鼓喧天的喜樂祥和;迎新年,是大手與小手的親子製作非遺傳承人們悉數登場、各展絕活!秧歌、舞獅、旱船、快板、鑼鼓......幼兒們目不暇接、一陣陣讚嘆聲與笑聲傳來。「我要做一個彩虹顏色的燈籠……迎新年,是致敬經典的文化傳承。剪紙、書法、扎染、泥塑、拓印、京劇.....紫苑總園傳統文化藝術主題館凸顯出「中國範兒」。福地街分園「二安文化」主題館展現了濟南乃至山東的燦爛歷史文化。幼兒在遊戲當中,重溫泉城歷史璀璨風華。二十四節氣是最有詩意的曆法,一輪年月,伴隨遊戲與你邂逅二十四次。名悅分園上演了一場跨越節氣的旅行。
  • 師徒兩代傳承曹州麵塑100多年 保護價值尤顯珍貴
    何曉錚在中國(濟南)首屆非遺博覽會上  ◆1958年,65歲的麵塑藝人李俊興收何曉錚為徒。鬥轉星移54載,現年73歲的何曉錚繼承並發展了師父的技藝和風格。就一項非遺項目而言,兩代人傳承了100多年實屬罕見。  ◆何曉錚把傳授徒弟技藝當成事業的一部分。他的徒弟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目前已達160多人。  文/圖 王瑋琦  何曉錚是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曹州面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的麵塑題材廣泛,微塑、浮雕塑、大型中空塑、水晶封裝塑等林林總總,或逼真或誇張,豔麗可人。
  • 中國最後的中和文化傳承地 帶你感受遠去的歷史
    可以說,雲丘山是中國最後的中和文化傳承地,而中和文化則是雲丘山精神文明的精魂所在。雲丘山也以其獨到的魅力吸引著海內外遊客前來參加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節日。中和節作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已成為具有一定國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節、旅遊節,成 為展示山西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豐年盛世致中和,祈福聖地雲丘山。3月21日春分時節,農曆二月十五,2019己亥年中和節祭祀大典暨中和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雲丘山隆重舉行。
  • 豬的「指甲」太珍貴了,看完這段視頻,估計養豬戶以後會後悔的
    旅行是一次釋放心靈的旅程,一路上,我們將看到許多不同的景觀,體驗不同的當地生活和風俗習慣,在同一個世界中體驗不同的文化。每次旅行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如果沒有無關緊要,從起,讓小編帶大家從文中繞世界看看不同地方的不同風俗和發展。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 歷史老師太有才!將初中3年歷史整理成思維導圖,輕鬆搞定知識點
    歷史老師太有才!將初中3年歷史整理成思維導圖,輕鬆搞定知識點歷史是學生升入初中後,必學的一門課程,很多人十分不理解,學習歷史有什麼作用,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99%的人都用不上,那為何還要如此辛苦地去學習歷史。
  • 除夕夜風俗知多少
    不過還是那句話,年終究是要過的,一些年三十的風俗也還是要遵守的,中國這麼大,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人文文化,習慣特點,下面我就我們邢臺這裡的一些風俗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不過話說回來,放鞭炮,貼春聯和福字,包餃子這些老傳統是不能丟的,即使現在都流行出去吃年夜飯,那飯桌上也少不了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
  •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細品香港民俗
    在香港歷史博物館細品香港民俗6) "← →"翻頁 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漆鹹道南100
  • 江南文化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
    為此,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三屆學術大會暨無錫市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大會文學與歷史學專場召開,大會就「江南文化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價值」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搶救、傳承這支文脈,必須優化常州吟誦的生態環境,培養專門人才,關注傳承人作用,加強研究和宣傳,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  江蘇理工學院宿愛雲表示,近年來,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符號實現了從「個人記憶、集體記憶、民族記憶到人類記憶」的連續傳衍過程。在記憶符號的流傳衍變過程中,民族情感、國際政治博弈需求和人類歷史責任感一直在持續不斷地發揮影響。
  • 客家文化精神的積澱與傳承
    去年聽他說要出版幾本書,為家鄉客家文化的積累和傳承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不久就拿來了《龍南圍屋大觀》的編校稿,讓我幫他看看。翻讀下來這才讓我大開眼界,這龍南圍屋的確是洋洋大觀氣派非凡,不僅種類繁多形貌奇特,而且文化積澱深厚,讀來獲益匪淺。如今此書已正式出版發行,圖文並茂,印製精美。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尤其是設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讓他大開眼界。聽說開封剛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第八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他更是感慨不已:早年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深深感受到了開封這座古城的魅力,十幾年時間,開封發生了這麼大變化,真是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