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現什麼問題?

2020-09-11 給生活添一點料

每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甚至勝過愛自己,這是毋容置疑的。父母為孩子做每件事的動機都是好的,都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因著自己的自私自利,互不包容,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引發矛盾,造成家庭破裂,給孩子建立了一個殘缺的生活環境。有的孩子跟爸爸,有的跟媽媽,多數的跟了爺爺奶奶,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問題呢?

前兩天我參加朋友聚會,一位朋友帶著孫子來參加聚會。說起孫子的時候,朋友是淚流滿面。兒子兒媳婚後經常吵架,又都很愛孩子,為了孩子打打鬧鬧的過了幾年,孩子一天天長大,面對每天吵吵鬧鬧的日子,孩子開始產生畏懼了。小夫妻倆也就過不下去了,開始鬧離婚,二人各奔東西,孩子就留給了奶奶。

孩子自從跟了奶奶以後,就變了個人似的,整天呆在屋裡,也不愛接觸人,更不愛說話,性格變得古怪的很多,有時候要麼不說話,要麼大哭。爺爺奶奶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又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導孩子。那一天好不容易把孫子帶來和大家一起吃頓飯,經過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孩子終於肯跟大家一起吃飯了,而且吃的很開心,奶奶高興地說,你若開心,奶奶每周都帶你來這裡跟大家一起快樂,一起吃飯。

從這孩子身上,大家討論了幾點問題?

一、孩子會出現嫉妒的心理

當別的孩子說起跟爸爸媽媽去玩,一起吃飯時,他的心裡會產生嫉妒,雖然有爺爺奶奶在身邊,必定是隔輩人,給予的愛是不同的。

二、孩子會出現自卑的心理

孩子不愛說話,習慣獨處,不與人交流,情緒得不到釋放,慢慢的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三、孩子會感到沒有安全感

是孩子都會有一種渴望,小孩子的渴望不是物質能滿足的,他需要的是心靈的陪伴,渴望和別的孩子一樣,生活在快樂的天地裡,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就是失去了保護傘,在心裡更加的不自信,即使自己心中有理想,也沒有毅力去嘗試。

四、孩子會形成做事沒有主見,而且逃避

孩子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又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給孩子形成沒有判斷的能力,外加爺爺奶奶的寵慣,孩子就會養成,什麼都不能做,沒有理想,沒有擔當的人

以上這幾點問題?只是我們當時針對一個孩子發現的問題,其實有很多父母離異後,孩子受到的傷害太多,希望每位做父母的為了孩子,都該改變一下自己,互相包容,給孩子一個溫馨的環境,為自己也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以上僅為一個學習帶娃家長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成長。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本文由「給生活添一點料」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在所難免,有離異後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更大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家長幸福的,但是不多。畢竟兩個大人同時有那麼高覺悟的不多!今天我們來重新盤點一下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做會好一點。
  • 為什麼問題少年容易出現在這幾種家庭中?
    在生活中,總有很多問題少年,不僅在學校讓老師頭疼,回家也讓家長頭疼。那麼,問題少年是怎麼產生的呢?起因大部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缺失或是錯誤,導致了孩子出現各種問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中時間最長的地方。以下的這幾種家庭容易出現問題少年,父母必須去注意!
  • 雙宋離婚、高考後離婚潮:離異家庭的孩子,親密關係會出問題嗎?
    比如說:即便是充滿了衝突和暴力的完整家庭,也比離異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更好;離異家庭的孩子,將來也不會經營好自己的婚姻,更無法成為合格的父母;離異家庭的孩子,肯定心理特別敏感,容易出性格問題;離異家庭容易出現品德不端的「問題少年」;……最近,在後臺我們也收到一則這樣的留言:「我和女朋友談了三年
  • 離異家庭,最受傷的是孩子
    無論農村還是城市,離異的情況越來越多。有的父母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只顧自己的生活快不快樂,一味的選擇離婚來逃避問題;有的家庭,確實是因為家庭支離破碎,婚姻名存實亡,沒有辦法在一起生活,而選擇離婚。不管出於什麼樣的情況,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們受到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
  • 離異家庭的孩子表現更差、更容易誤入歧途嗎?
    本文主要內容皆源自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張春泥老師新著《離異家庭的孩子們》。離異家庭孩子們的表現更差嗎?跟著媽比跟著爹的孩子表現好很多?父母吵而不離是否對孩子更好?這個研究對單親爹媽的啟示是什麼?中國離異家庭的孩子有多少?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 王瑞喜校長談家庭教育:離異家庭怎樣減少帶給孩子的傷害?
    ,其中一個重大問題:父母離異對子女的影響。 一 、沃建中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以下用到的理論常識多選自本書)講:離異家庭兒童是父母婚姻破裂,從而導致家庭解體後出現的一種與正常家庭環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兒童不一樣的特殊的社會現象。夫妻離異有可能影響孩子在智力、性格、情緒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甚至可能造成其精神異常和心理變態。
  • 什麼是單親家庭?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有哪些問題?
    什麼是單親家庭?單親家庭,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加之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所以,單親家庭,一般是被人認作「離異家庭」,孩子的成年陪伴只有父/母其中一位。但導致單親家庭情況有很多,我們也不能全部歸於是父母離異,有的是一開始父母都在,但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方出了意外,導致的死亡,亦或者是未婚先孕、常年單身無生育能力,年輕時曾經凍卵,要的孩子等等。想要減少單親家庭的數量,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控制離婚率,這樣才能避免兒童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 離異家庭的孩子,一定心理變態麼?
    1最近有個小男孩和我哭訴說:自己在相親市場上很不受歡迎,而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離異了。他很委屈地表示:父母離異,子女就一定變態麼?我不覺得這是真理。但我不否認現在買豬看圈是主流。原生家庭不夠好的孩子,在婚戀上,就是吃虧。
  • 離異家庭的孩子,學校教育怎麼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以此粗略的估算,全國有超百萬以上的孩子,面對單親家庭的生活,聯想到網紅李雪琴在脫口秀大會上的表情和自述,總想著一件事,學校教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面對家庭的離異,教師如何處理這種社會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 父母離異,如何讓孩子不因此自卑?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離婚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容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學習成績下降,未來婚戀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有研究得出離異家庭子女生病、吸毒、犯罪率都高於非離異家庭的結論。但大家並不一定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哪些因素在發揮作用。
  • 離異家庭的小孩 都存在性格缺陷?
    國外許多研究表明,離異的家庭是向社會上輸送精神和道德上畸形人的重要來源之一,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誇張,但他們從小缺少家庭的溫暖,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這種心態如果不及時矯正,時間長了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以至於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子女找離異家庭的另一半
  •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感動的
    單親家庭,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加之近年來,離婚率的不斷上升,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所以,單親家庭,一般是被人認作「離異家庭」,孩子的成年陪伴只有父/母其中一位。想要減少單親家庭的數量,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控制離婚率,這樣才能避免兒童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大多都很自卑短暫的自卑,可以打磨自身,長久的自卑,影響很大。
  • 父母離異後,孩子最容易產生的8大心理問題。
    父母離婚後一般孩子都會跟著父親,而父親又由於工作壓力比較大,工作較忙,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陪伴會很容易感到孤獨,其他孩子也有可能排擠他們,沒人和他們玩。2.自卑,怯懦。由於父母離異,孩子就好像缺少了最堅強的後盾,什麼事都會感到不如別人,長期以往會形成什麼事情都不敢開始去做,沒自信,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也變差。
  • 湖南一12歲小學生跳樓身亡,離異家庭還會傷害多少孩子?
    該同學因父母離異、母親對其要求嚴苛,曾表示想離家出走,遠離母親。消息一出,大家不禁想起不到半月的5月23日,一15歲少女將其母親勒死家中的悲劇。兩個孩子都是來自離異家庭,都是被母親撫養並嚴苛管教下的未成年人。離異家庭為何對孩子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呢?
  • 離異家庭如何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
    當今社會,離婚率很高,離異家庭很多。網上不少人都擔心,擔心在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有創傷。而離異的父母,也常常會在內心自責,認為自己的離異給孩子造成了傷害。那麼,離異家庭的父母,要怎麼樣才能給孩子營造更多的幸福感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許多人認為,父母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沒錯,這的確是天之經,地之義。
  • 離異家庭的親子教育,注重不到這些方面,付出再多孩子也難有出息
    「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據調查顯示,隨著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思想自由開放,各大城市離婚率只增不減,單親家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多,而這種狀態下單親家庭的親子教育又成了大家發愁的問題。眾所周知,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性,那麼對於離異家庭來說,難度「升級」。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更加注意了,以下這三個方面更是忽視不得!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由於離異家庭環境所影響,許多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愛,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往往會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缺少關愛,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所以現在「問題少年」也日漸增多,而其中離異家庭的孩子所佔比例遠遠高於普通家庭。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這時候,孩子的問題繼發性獲益,很可能被繼續保留,甚至變得更糟糕,或者慢性化。此時,家庭陷入一個「死局」:妥協,問題獲益,問題會繼續;不妥協,衝突會持續,問題加重。當然,也有的父母會這樣思考:「我們家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很多家庭強太多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問題,我們家的孩子卻出了心理問題呢?」
  • 「我來自離異家庭,是一個優秀的孩子!---教育學家談離婚家庭
    人們好像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推理:父母離婚必定對孩子產生傷害,受到傷害的孩子就會出現問題。於是,很多媒體報導在分析孩子出現問題的成因時,往往會列出「這個(這些)孩子出自離婚家庭」。比如:離婚導致父親的缺位,對孩子成長甚為不利;單親母親面臨的一系列困難:經濟壓力,精力有限,情緒不良等,這些會加劇或激發孩子成長問題的出現;家庭殘缺導致孩子出現諸多問題,內在表現為心理不適及疾病症狀,外在表現為學業不良,輟學,抽菸酗酒,離家出走,暴力傾向等。
  • 離異的家長朋友,知道離異的孩子,情緒發展的六個階段嗎
    父母最不負責任的就是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讓孩子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而父母的離異,導致了很多的孩子存在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父母的離異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任,讓孩子的心靈在很小的時候就飽受挫折。在心裡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