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甚至勝過愛自己,這是毋容置疑的。父母為孩子做每件事的動機都是好的,都想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然而,有些父母,因著自己的自私自利,互不包容,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引發矛盾,造成家庭破裂,給孩子建立了一個殘缺的生活環境。有的孩子跟爸爸,有的跟媽媽,多數的跟了爺爺奶奶,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問題呢?
前兩天我參加朋友聚會,一位朋友帶著孫子來參加聚會。說起孫子的時候,朋友是淚流滿面。兒子兒媳婚後經常吵架,又都很愛孩子,為了孩子打打鬧鬧的過了幾年,孩子一天天長大,面對每天吵吵鬧鬧的日子,孩子開始產生畏懼了。小夫妻倆也就過不下去了,開始鬧離婚,二人各奔東西,孩子就留給了奶奶。
孩子自從跟了奶奶以後,就變了個人似的,整天呆在屋裡,也不愛接觸人,更不愛說話,性格變得古怪的很多,有時候要麼不說話,要麼大哭。爺爺奶奶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又不知道應該怎麼開導孩子。那一天好不容易把孫子帶來和大家一起吃頓飯,經過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孩子終於肯跟大家一起吃飯了,而且吃的很開心,奶奶高興地說,你若開心,奶奶每周都帶你來這裡跟大家一起快樂,一起吃飯。
從這孩子身上,大家討論了幾點問題?
當別的孩子說起跟爸爸媽媽去玩,一起吃飯時,他的心裡會產生嫉妒,雖然有爺爺奶奶在身邊,必定是隔輩人,給予的愛是不同的。
孩子不愛說話,習慣獨處,不與人交流,情緒得不到釋放,慢慢的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是孩子都會有一種渴望,小孩子的渴望不是物質能滿足的,他需要的是心靈的陪伴,渴望和別的孩子一樣,生活在快樂的天地裡,孩子一旦失去了父母,就是失去了保護傘,在心裡更加的不自信,即使自己心中有理想,也沒有毅力去嘗試。
孩子從小沒有得到正確的教育,又受家庭環境的影響,給孩子形成沒有判斷的能力,外加爺爺奶奶的寵慣,孩子就會養成,什麼都不能做,沒有理想,沒有擔當的人
以上這幾點問題?只是我們當時針對一個孩子發現的問題,其實有很多父母離異後,孩子受到的傷害太多,希望每位做父母的為了孩子,都該改變一下自己,互相包容,給孩子一個溫馨的環境,為自己也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以上僅為一個學習帶娃家長的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成長。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本文由「給生活添一點料」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