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學歷,在國內求職市場一直佔著非常大的比例,律所尤其如此。
本科學歷為什麼那麼重要?
本科學習對於未來職業發展起到奠基性作用碩士和博士從事更多的還是研究性學習,但本科會更加基礎一些,對培養法律思維和各方面能力的意義很重大。所以本科學歷好,會讓律所覺得是個各方面能力更強的人
法律/法學碩士越來越水本科雖然現在也在各種擴招,尤其是法學專業遍地,但是終究還有高考作為最後的支撐,還不至於太難看。可是碩士很多時候變數就比較大,很難讓律所相信其中的含金量。
既然本科學歷那麼重要,那本科學歷不那麼理想該怎麼辦呢?
提高本科學習成績和法考成績這一點顯然是毋庸置疑的,普通985學校法學院的全年級第一和北大法學院的中下遊,相比之下,前者未必競爭力就差多少。
而且本科的學習成績好,從某種程度來說,不但體現你的專業能力,更體現你的學習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對以後未來的發展也有非常大的好處。
而法考成績更是一桿秤,雖然未來真的做律師不需要你精通這麼多法律,但是法考成績高,也是對你法律專業素養的一種證明。
考一個明顯高於自己本科學校的碩士這裡還是要看你的理想律所是什麼類型的。
如果是想做訴訟類的,可以在國內相關專業上找到大牛導師,爭取考到他所在的碩士。訴訟類律師非常需要自己積累案源和人脈,大牛導師在業內這方面有相當大的優勢。而且本身必然資歷過硬,可以和他學到很多。
如果是非訴類的,就建議考一個學校更好的,甚至可以考慮去國外讀一個LLM和JD。因為非訴類律師,會更看重除了法學技能本身以外的軟實力,比如英語好不好,基本的金融知識有沒有,與政府機關和客戶的交涉能力如何之類,這時候考一個更好的學校,甚至去國外學習,都有助於開拓眼界,提高全方位的能力。
工作上積累足夠多的晉升資本第一份工作能進紅圈所和頂尖外所固然不錯,但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如願以償也不必太擔心,因為我們還可以「曲線救國」。
第一種是進入一家二線律所,先積累實務經驗。
其實有的時候,「大律所」分工過於明確,很多時候新人剛進去能做的事非常少,而且大部分都只是類似翻譯和法律檢索這樣的非核心事務。但「小律所」可能更需要你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律師,這一點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也算是一種鞭策,可以藉此迅速學習實操。有很多人甚至可以很快就成為有自己案源的合伙人。
第二種是先去做法務或加入檢察院法院
不論是對於目標是成為非訴律師的人來說先成為甲方的法務,還是目標是成為訴訟律師的人來說先成為未來經常要面對的檢察官和法官,首先這都是踏足這個圈子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難度會比直接去「大律所」做律師低一些。
但同時,依舊可以為未來跳槽積累實務經驗,從而使這段經歷成為簡歷上具有競爭力的亮點。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踏上理想的職業發展之路,所以大家在求職的時候,有沒有因為本科學歷而被另眼相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