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時代的醫務人員,如何做到避免情緒的捲入,更好地自我關照

2020-09-22 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

很久之前,網絡上曾發起過這樣一個提問:&34;許多網友說:&34;。


情同此理,作為醫務工作者(心理援助志願者),在所有的助人原則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助人。


在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工作開展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項目組收到了許多醫務人員的求助信息:失眠,無法睡著,一閉上眼睛就想起那些朝夕相處的病人,那些在醫院崩潰哭泣的病人家屬,導致醫務人員自己也內心充滿壓力,無法控制情緒,時常崩潰、大哭,眼淚止不住的流下……



以上種種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很重要的解釋:助人者的情緒捲入。


因為真心救助病人,真心付出,真情陪伴過一段時間,所以在面對生命離去時才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傷痛。疫情蔓延期間,醫務人員在高密度的工作中,面對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同時,也用真情去投入到工作中。這種真情投入是醫務人員對自己職業的堅守和執著,是可敬的,更是可愛的。


作為心理援助的項目組成員,我們非常心疼疫情之後的醫務人員還被疫情期間的痛苦回憶裹挾著&34;。所以本周,項目組特別輸出一份小禮物給各位可敬又可愛的醫務人員:有關如何避免捲入,做好自我關照的心理調適技巧。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孤島。此次疫情傳播速度之快、影響人群之廣、影響心理之深遠,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回想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中,有許多熱心的心理援助志願者奔赴災區,到了災區以後發現現實的災難比想像中的要複雜得多,充滿了無助感,甚至有的志願者內心深處的創傷被激發出來,不但無法起到很好的心理援助作用,甚至為災後救援增加了難度。


不斷變化的疫情,全媒體時代信息的漫天&34;,病毒認知不確定性·····極大地破壞了公眾的信任感、安全感和確定感,增加了民眾的恐慌情緒。有些心理援助志願者有很強的助人情結,甚至孤身前往疫區進行心理援助,儘管精神可嘉,但不值得提倡。


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項目總負責人史佔彪教倡導安心計劃的諮詢師團隊應用心理教練的對話技術支持和陪伴醫務人員走出疫情的陰霾。心理教練技術關注由心及理、助人成事。助人者(醫務人員或心理援助者)了解自己的有限性,強大自已的內心力量,用相對健康、完善、充滿能量的狀態,才能最終支持更多的人。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局限。

懂得自我保護。安心計劃開始的前兩周裡,諮詢師團隊聽到的最高頻率的詞彙就是&34;。醫務人員們回想自己如何挺過疫情時,談到的最多的也是如何防護的場景。同理,在關注和援助他人時,也要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心理。災後的心理援助尤其強調自我保護的重要性。醫務人員陪伴和關注患者理性面對病毒,處理病毒的創傷,處理內心的創傷。但是一旦醫務人員自己沒有及時處理好這些傷痛,就像二次汙染一樣,同樣會遭受到心理創傷。


在心理諮詢界,不乏有心理諮詢師對他人微笑,卻對家人咆哮;幫他人指點迷津,自己卻身陷囹圄、無法自拔。醫務工作者同樣也是普通人,助人之餘,何以成為傷痕累累的救助者?

告訴自己,我已經為疫情防護,病人救治自己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

告訴自己,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夠一次性康復和治癒,我沒有辦法解決對方所有的傷痛,這世上沒有神仙,我也不是萬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覺知,我們要警惕它無意識地蔓延。醫務人員的用心和用情是非常值得感動的,在強大的專業知識支持下還籠罩著一顆真情火熱的助人之心,只是在後疫情時代中,我們也無比希望可以代替那些得到幫助、接受救治的患者們,保護好醫務工作者的這顆寶貴的心。

時刻保持自我覺察,意識到自己情緒的頂點,精力的局限性,接納助人工作本身的局限性,才能保持好內心的平衡與穩定,在有限的能量中,盡最大的努力去支持患者。


其次,要尊重專業的邊界。

作為醫務工作者,在患者找到大家的時候,大家會根據專業知識快速判斷患者需要接受什麼樣的治療,但術業有專攻,專業是有邊界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一種藥能夠做到&34;。也沒有哪個人敢說自己可以&34;。



就像提供心理援助,假如我們忘記了心理援助的基本目標,就像忘記了為什麼而出發一樣。假如我們在心理援助過程中一直在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打破心理援助時間、心理諮詢界限及心理援助目標的設置,不但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而且還會讓來訪者對心理援助失去信心,產生雙向挫敗及疲倦厭煩的情緒。

心理援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34;。情同此理,我們要選擇自己能做的工作,假如的問題已經超出你的能力範圍,比如跨越學科,醫務工作者要真誠地和對方說:&34;。一旦心理援助志願者這麼做的時候,也會向對方示範了一種對待生命的方式,也讓對方能夠尋求更專業的幫助。


再次,要做好情緒的管理。

現代醫學證明,焦慮、恐懼、憤怒等消極情緒同樣具有感染性,會給他人帶來心理壓力,會削弱旁人的免疫系統,從而降低人的抵抗力。是的,目擊他人遭受苦難,產生共情,把別人的創傷當作自己的創傷,這在心理學上稱為&34;。人類具有強大的共情能力,在正能量中相互激蕩匯聚成激昂的鬥志,在痛苦中看到同類受苦,也會產生相似的情緒,感到悲傷和憤怒。

為此,要有可持續發展,保持持久的戰鬥力,不能憑著滿腔熱血,要助人更要懂得情緒上自我保健。要學會找到放鬆和娛樂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娛樂,每天要排好日程,還要保障睡眠,讓自己的頭腦能夠更清醒。總的說來,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很好地進行自我保護,這樣才能使個人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病毒是病,需要防護,心理問題也是病,同樣也需要自我防護,需要學會自我保護。



疫情期間,團隊的一位心理援助志願者接到一位來訪者電話,對方因為家人的死亡而悲傷。心理援助志願者應用了所有的陪伴及支持性技術,都難以使對方平靜下來。心理援助志願者在和團隊分享時,督導告訴他:&34;。這個心理援助志願者放下了一直緊繃的情緒。後來她說她一直有一種受挫感,但她就這樣承受著。當督導告訴她,其實她已經做得很好時,她真的受到了鼓舞。有了同伴的鼓舞及團隊的支持,就可以很好地緩解負面的情緒。

我們提倡所有的心理援助志願者應該在一個相應的組織體系下進行工作。在疫區從事心理援助工作缺乏同伴及團隊的支持,隨著焦慮及恐懼情緒地不斷攝入,很快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心理教練聚焦解決問題,不過分關注情緒,不被情緒和困鎖所縈繞,而是給予來訪者更大的空間,讓他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此過程中,發現機遇、看到資源、調動潛能,進而自然而然地緩解情緒和症狀。所以心理援助要關注情緒,重視情緒,卻不能被情緒所綁架,陷入情緒而不可自拔。


最後,要找到可以利用的資源。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人的思維總是有限的,而大家相互的交流能夠讓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多樣化,學到不同的積極應對方式特別是我們在危機中的適應能力。在團隊裡,每個人都學有所長,發現身邊人的&34;,每個人都可以提高專業技能,提升自信心。

在我們服務的醫務人員中,那些狀態恢復較快,情緒較好的醫務人員總有這樣一個共同點:身邊總有&34;。可以是身邊同事的交流群,也可以是從小長到大的&34;。他們可以在這個社群中交流各自的想法,分享各自的應對策略,共同探討一些關心的問題,建構起互相支持的氛圍。適時地將你的感覺和經驗與同事討論和分享,可以有效獲得心理的支持。


家人的理解與支持,鞏固和完善自身的社會支持系統,可以適時地將自己的感覺和經驗與家人進行討論和分享,與最信賴的親人進行交談,可以適時表達負面情緒,這份情感支持彌足珍貴。

此時此刻,團隊也需要在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下,做出相應的調整。

一是要形成輪休制度。團隊成員之間需要有分工,不能讓一些醫務工作者一直戰鬥在一線,要及時休整,保證每一個人都能夠在工作壓力下很好地自我調節和恢復。

二是要有專業的心理疏導支持。保障醫務工作者能及時得到專業的支持。

三是要加強培訓,對於專業心理援助志願者,尤其是社工以及心理工作者,一定要在接受疫情心理援助的培訓後再加入心理援助工作。

四是形成相互支持的氛圍。集體作戰,抱團取暖,援助他人的同時不要忘記關愛同行,當同行之間形成了情感共同體,這是最強大的力量。

在安心計劃醫務心理支持的諮詢師團隊中,史佔彪教授一直倡導使用心理教練的對話技術開展心理援助。心理教練特別看重心理資源和社會資源,哪怕過往的一些成功經驗和體驗,過程中一點點的改變和不同,未來生涯中可以預見的一點點可能性。都可以作為來訪者實現智慧性跳躍和領悟的難得機遇。

文章摘自《安心行動-心理教練對話戰「疫」》

相關焦點

  • 在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如何心理調適
    在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如何心理調適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下,醫務人員該如何調適心理?1.避免長時間工作,適當安排換班,脫離病房環境。2.飲食清淡豐富,補充維生素C,保持自身免疫力。3.在休息時可聽一些輕音樂,做一些娛樂活動。4.每天練習深呼吸2-3次,呼氣要緩而慢,因地制宜地做一些體育鍛鍊,如伸展肢體、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5.儘量保證有效的睡眠時間。
  • 京師博仁丨正念情緒管理與自我關照工作坊(初階)
    ★ 生活上,你是否希望更好地和家人、同事及他人溝通?你是否想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創造力、理解力、想像力,提升自我幸福感?★ 作為教育工作者,你是否難以融入學生群體中,難以與孩子們溝通?你的教學工作壓力很大,感覺疲累,卻不知如何調節?
  • 敘事療法視角下的自我關照
    雖然只有這四個字,這裡面包含的意義非常豐富,既明確指出心理諮詢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幫助別人,使他們可以做到自我成長、自我幫助。同時,也隱含另外一層含義,既專業工作者,只有學會自助,才能更好地助人。具體來說:第一層,我們協助來訪者解決了其問題,或者說我們和來訪者一起很好地處理了他所要諮詢的問題。這是我們諮詢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任務。
  • 疫情之下,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7 一線醫務人員如何自我調整? 有人說一線醫務人員是和平時代的英雄,因為當病毒突襲,是醫務人員挺身而出,不顧自己的安危;當病毒暴發,是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當病毒肆虐,是醫務人員一路逆行,迎難而上。
  •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16.一線醫務人員如何自我調整? 有人說一線醫務人員是和平時代的英雄,因為當病毒突襲,是醫務人員挺身而出,不顧自己的安危;當病毒暴發,是醫務人員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當病毒肆虐,是醫務人員一路逆行,迎難而上。
  • 抗疫醫務人員心理幹預的實踐
    心理幹預效果:來訪者情緒明顯好轉,睡眠好轉,各種軀體不適也明顯緩解,能堅持工作,對諮詢師非常感謝。網絡量表複測:PHQ-9:輕度,GAD-7:中度,PHQ-15:中度。疫情下醫務人員心理危機幹預的實踐方案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間,筆者團隊針對不同層次的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幹預活動。
  • 專家指導:疫情期間,家長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 家長學堂
    家長如何 自我調節 情緒?居家空間的封閉局限,經濟的持續支出,以及可能的收入減少,每個家庭都感受到了疫情帶來的各種影響。 對於家長們而言,疫情期間既要照顧好老人,還要儘可能地去陪伴兒女,在保證他們生活的前提下,還要儘可能讓他們避免受到疾病的侵擾,其壓力可想而知。只有調整安頓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家庭生活及陪伴孩子,並順利地度過疫情期。
  • 援鄂護士張靜靜突然離世,疫情後醫護人員的心身健康應引起重視!
    而他們在隔離病房裡,穿戴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護目鏡長達10多個小時並高強度地工作,一般人恐怕半個小時就忍受不了了。所以,雖然我們全國人民都在支持、感激這群醫療英雄,但其實他們在疫情中承受的壓力和煎熬,我們沒有參與過的人是幾乎無法想像的。醫務人員也是普通人啊,為什麼他們能做到?是因為他們極高的職業操守和極強的意志。
  • 區領導視頻連線援鄂返杭醫務人員:「更好地關心愛護白衣戰士和抗疫...
    區領導視頻連線援鄂返杭醫務人員:「更好地關心愛護白衣戰士和抗疫英雄」 2020-04-07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心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助力復工復產復學!新餘做了哪些?
    市總工會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疫情發生後,市總工會高度重視防控工作,迅速響應、立即部署,在全省工會系統率先啟動「疫情防控 工會在行動」。為了有效穩定廣大職工疫情期間的情緒,引導廣大職工積極支持、參與我市抗疫工作,2月6日,市總工會通過微信服務號「新餘智慧工會」開闢「線上診療」業務,以線上診預療方式緩解職工情緒。目前已有535人次的職工進入了「線上診療」欄目。三、加強宣傳,匯聚磅礴力量切實加強職工教育引導。
  • 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感受到溫暖關懷
    光明日報評論員疫情當前,醫務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奮戰,一些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為此,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關心愛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醫務人員專門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從各個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們始終保持強大戰鬥力、昂揚鬥志、旺盛精力,持續健康投入戰勝疫情鬥爭。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務人員無疑是最為辛苦的群體。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輕灌輸,重培養
    線上教育的火熱意味著知識灌輸的成本在降低疫情時代的線上教育巨頭席捲了整個中國教育市場,線上教育開課開的如火如荼,花樣不斷翻新。「停課不停學」,公立、私立的中小學學校也被迫捲入了線上直播、課程錄製的大潮。
  • 疫情「下半場」 情緒管理員為你築起「心」防線
    紅網時刻7月8日訊(通訊員 張維夏 隆豔飛)全球遭遇疫情考驗的當下,除了經濟上的影響,也帶來日趨沉重的心理壓力。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面臨著許多擔憂、煩躁和抑鬱等負面情緒。為共渡「後疫情時代」壓力難關,築牢群眾的「心」防線,7月8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情緒管理門診」正式開診。
  • 年會筆記丨李六億: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醫務人員感染策略
    這些聚集性感染病例的發生提示我們:傳染病的防控不只是疫情突襲時的應急,更重要的是日常防控的常態化,面對兇險且又狡猾的新冠病毒,人和物均會成為感染來源。 那麼,醫療機構的感染防控風險點在哪裡?醫務人員又該如何落實科學而有效的感染防控策略呢?
  • ...冠狀病毒相關情緒自我評估!市精神衛生中心助力疫情心理保衛戰
    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情緒自我評估!作為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全國領先的心理諮詢治療研究機構,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已在第一時間派遣醫生趕往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為患者和醫務人員提供心理援助。特殊時期,為了用有限的醫療資源更廣泛地保衛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資深心理專家聯合舒輔(Siuvo)智慧醫療的人工智慧工程師緊急開發了新冠狀病毒相關情緒自我評估工具。
  • 光明日報評論員:讓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感受到溫暖關懷
    疫情當前,醫務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奮戰,一些醫務人員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體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為此,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就關心愛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醫務人員專門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務必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從各個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們始終保持強大戰鬥力、昂揚鬥志、旺盛精力,持續健康投入戰勝疫情鬥爭。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務人員無疑是最為辛苦的群體。
  • 面對疫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你可以這樣做
    ,不因情緒而影響免疫力,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呢?不必過分強求自己保持鎮定,要允許情緒的表達。具體方法可參考上文「妥善處理負面情緒」部分。2. 感到憤怒,學會向他人求助可以向家人求助,也可以向醫務人員尋求幫助和安慰。3.
  • 易發脾氣、過度焦慮如何緩解?專家來支招!疫情防控心理疏導20問,快...
    比如,增加體能鍛鍊,跑跑步;在室內摔摔抱枕、打打拳擊等,定期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讓情緒波動變小,更好地投入到教學中去。特定人群篇4.家有孕婦,過度焦慮,憂己憂子,如何調適?答:首先要理性接納。答:親人間要及時、簡潔、清晰地傳達去世的消息;讓情緒穩定的成年人照顧悲痛哀思家人的生活,儘可能地安排穩定的、規律的生活;調整追思的方式,避免聚集,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給予親情的合理表達,重新調整哀思情緒的表達途徑。放鬆減壓,避免將自己的情緒轉嫁給他人,以免製造更多的傷害。
  • 後疫情時代,各種疫情相關心理問題的真相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持久戰,近日國內新冠疫情擴散呈現出較為平穩的態勢,後疫情時代正悄悄拉開帷幕。如今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按下「暫停鍵」的社會秩序,要重啟要恢復,涉及方方面面。後疫情時代,我們要把重心轉向恢復社會秩序常態上,其中災難精神健康服務,即心理防疫尤為重要。
  • 員工鬧情緒公司市值蒸發10億!疫情中的「應急情緒管理」怎樣做?
    如何在復工復產中合理疏導員工情緒,保證企業高效運轉,應成為企業家、管理者高度關注的事情。文:特約記者 趙嘉怡 責任編輯:李靖疫情期間,雖然越來越多的公司已復工復產,但很少有人關注到員工情緒的異動。事件發生後,微盟官方表示:造成業務癱瘓的原因是公司運維人員賀某由於精神和生活問題,一時情緒失控後對數據進行惡意破壞所致。由於員工的情緒問題,導致企業出現損失的案例在國內外都並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