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抽象畫是有形的詩歌

2022-01-13 藝術中國

1956年,巴黎市立美術館為一位名為尼古拉·德·斯塔埃爾(Nicolas de Stael)的抽象藝術家舉辦了回顧展。這位扛起新巴黎畫派大旗的天才藝術家,用有力堆砌的色塊向當時過度重視裝飾性的抽象派回擊,讓繪畫重新回歸到物體自然形態的探索之上。本應繼續任由才華四溢的他,卻在創作陷入瓶頸、留下一幅未完成的巨幅油畫後,斷然結束了生命。

「希望有一天我的朋友發覺到在看我成堆顏料的生命圖像時,感到的是千萬種震顫而不是別的東西。」

斯塔埃爾的回顧展匯集了他幾乎所有作品,轟動了整個藝術界。身為先進藝術流派的代表卻也有了自己的「規矩」,而斯塔埃爾卻一舉擊碎這脆弱而又虛無的牢籠,在抽象與具象之間尋得了獨屬自己的自由。無數人在這場回顧展中感受到了他所期待的「千萬種震顫」,其中就包括一位剛剛抵達巴黎的高個子中國人——朱德群。

這位同樣年輕的藝術家站在斯塔埃爾的畫作前,腦海中仿佛有萬鼓齊鳴,鼓聲與他急促的心跳共鳴著,一舉撥開他心中瀰漫已久的迷霧,一條名為「抽象」的嶄新道路在他眼前鋪開,而道路的終點便是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畫面的自由」。

朱德群高大結實的身材,與大眾印象中瘦弱孤僻的藝術家形象大相逕庭,而他本人也是在父親的堅持下走上繪畫的道路。在考上杭州國立藝專之後,朱德群師從留法歸來的吳大羽、方幹民等一眾大師,而在校長林風眠開放創新而又不忘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朱德群得以從西方油畫與東方國畫中汲取營養,打好結實的書畫基礎、對中國傳統藝術有著深層理解的同時,又對現代藝術抱有極大的興趣與探索欲。這段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顯得格外珍貴的求學時光,不僅是他無數個日夜的美好回憶,也成了朱德群日後創作的牢固基石,他的肆意揮灑,他的激昂澎湃,皆是紮根於此。

在移居法國之前,朱德群已經畫了整整二十年的畫,不僅在臺灣師範大學擔任西洋畫教授,還在臺北中山堂成功舉辦了個展。即使已經在藝壇嶄露頭角,東西方傳統繪畫上都小有造詣的他卻並沒有滿足。相反隨著創作經歷的增加,有形的繪畫所帶來的束縛感越來越強,朱德群的內心渴求一個真正的突破口,一個不同於印象派和野獸派還有裹著有形的網,更為大膽和創新的新流派。

一切就像命運開的無趣玩笑:斯塔埃爾從法國昂蒂布的畫室陽臺一躍而下的同月,朱德群坐上了駛向法國的輪船;一位走向人生終點的同時,另一位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每每有人提及朱德群初到法國的遭遇,必會提及他為妻子董景昭繪製的肖像斬獲法國國家春季沙龍銀獎一事。妻子所穿著絲綢外套褶皺處的金屬光澤與柔軟的羊毛內襯,與她溫柔而堅定的神情都被精準捕捉並再現於畫布之上,無不展現出他在油畫技法上的非凡功力。而這幅被他稱為「幸運星」的畫作,卻是他最後的具象創作。

一切都在那場回顧展後被推倒重來,朱德群也曾坦然:「這些獲獎的作品與我後來的創作沒有太多的聯繫。」

與當時在場、感嘆著繪畫被開拓出新領域的法國藝術家不同,對於精通傳統水墨朱德群來說,更像是尋到了一種東西方繪畫真正相交的創作形式。這個經由塞尚、康定斯基等數代藝術家不斷開墾、名為「抽象」的新興藝術流派,給畫面賦予音樂性乃至文學性,在朱德群看來與國畫中必不可少的「韻」是共通的。

抽象派與水墨畫之間的關係,比起傳承或者借鑑,也許借用生物學中的「趨同進化」的概念來解釋更能貼切:在不同的文化土壤與環境之上,不同的藝術類型有了形式上的相似。而朱德群此後數十年所做的,便是將中國詩畫內涵「嫁接」到了油畫之上,並精心呵護它直至花繁葉茂,徹底成為油畫尤其是抽象畫中不可忽視的一枝。

「朱德群的作品,遠看西洋畫,近看中國畫。」同為藝術大師的好友吳冠中曾如此評價。

今年於蘇富比春拍上亮相的三聯屏組畫《盛世雪》,便是最能體現朱德群創作特點與藝術精神的作品之一。

這幅長近四米,高近兩米的巨大畫作取材自朱德群途徑阿爾卑斯山的一次旅行:「那是我在日內瓦的途中,看到阿爾卑斯山覆滿了白雪,當雲霧瀰漫之時,雲霧的白和雪白的白層次分明而充滿了變化,此時我心中只有雲霧在白地上移動的景象以及湧現的層次,心靈似乎也跟著那深淺濃淡的變動而若浮若沉,一下子浮現了很多唐詩的意象。回來就忍不住想作畫。」畫布上,巨大的山體猶如虯龍一般盤踞著,濃厚的黑色色塊是它的肉身,尖銳的筆鋒則是它堅硬的鱗片,強勁有力,在猛烈的白色暴風雪中巍然不動;縱然如此,無形的靈動的風也並未讓它半分,席捲著雪,撕裂了雲,讓陽光短暫地閃耀在山體的積雪處,留下了一片又一片飄忽不定的彩色光斑,在山間跳動著。

畫中並無對於實際阿爾卑斯雪景的描繪,卻對於雪、雲、風、山與陽光等元素在形與色彩上做了區分:遍布整張畫面、微小而密集的白點象徵著雪,時而厚重時而單薄的濃墨正是山與呼嘯其間的狂風,而與白色筆刷交織的彩色色塊則代表了雲間若隱若現的陽光。

這正是斯塔埃爾所提倡的,抽象畫不應拋棄物體的自然形態。

抽象畫與具象畫所帶給觀者感受的最大不同,也是基於共鳴的不同產生形式:具象畫對於實景實物的精準再現,喚醒的是觀者對於此事物的記憶,以及與之伴生的情感;而抽象畫則是直接對由事物所產生的感受進行精準刻畫。而朱德群的畫,就是將心中的山間雪景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無論是否去過阿爾卑斯山,都能在這幅畫前感受到咆哮的狂風與高山的大氣磅礴。

從第一幅抽象畫創作完成,到因身體原因放下畫筆,期間的五十多年間,朱德群創作了上千幅畫作,以及各類書法、陶瓷作品。有評論家曾批評他的畫作總是在用同樣的技法不停的重複,朱德群卻將此視為一種褒獎:「(創作的)激情和靈感都不是等來的,什麼是激情?什麼是靈感?這些都是來自一個人的不停的工作和自然的感受之中,如果你不畫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有靈感和激情。」

直到八十多歲,朱德群都依舊保持著每日七八小時的高強度創作,這份完全源於自我的驅動力貫穿了他的創作生涯,也許正是因為在五十多年前巴黎的那場展覽上,他就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正自由了吧。(文/ 王卓然)

相關焦點

  • 在上海大劇院延續藝術情緣,紀錄片《朱德群》全國首映
    2003年,上海大劇院建院5周年,法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特地繪製了抽象畫巨作《復興的氣韻》。這幅畫作被放置在劇院中央大堂,已伴隨著上海大劇院走過近16年,迎來數千萬觀眾。2020年是朱德群的百年誕辰,上海大劇院將位於五樓的畫廊重新裝修,安置《復興的氣韻》的真跡及當年創作時的幾幅草稿小樣,以延續這段特殊的情緣。
  • RMB 1.8億朱德群付諸流水 | 趙無極破億無力救晚拍
    佳士得以朱德群領銜,可惜這位抽象大師大敗而回,大作《無題》及《第313號》相繼流拍,HK$2.1億(RMB 1.8億)估價付諸流水。雖然趙無極熱潮交出堅實成績,大畫布巨作《22.07.64》更破億成交,但仍然無力回天。全場拍品總估價近HK$6.5億(RMB 5.68億),結果只能交出約HK$3.5億總槌價,黯然落幕。
  • 趙無極的抽象畫為何深受富豪追捧?走進抽象藝術大師趙無極的世界
    抽象藝術大師趙無極曾有人這樣說過:「上帝眷顧歐洲,而其中最受寵愛的一定是瑞士。」4月 9 日,一位 92 歲的華裔老人長眠於這片風景如畫的土地上;而就是這位老人去世的消息,一夜之間,令世人扼腕長嘆,繼而登上中外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他就是法籍華裔畫家趙無極,20 世紀華人藝術界的藝術大師之一。
  • 兒童塗鴉算不算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已經出現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仍然令大眾感到困惑和難以理解。在兒童美術教育一線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難找到類似抽象藝術的兒童繪畫作品。那麼,到底什麼是抽象藝術呢?要理解抽象藝術,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幅抽象作品,而是要站在藝術史發展的角度,結合它出現的前因後果來理解。
  • ――一個中國人對百年抽象畫的淺見
    如果說,抽象畫是西方的幾何文化的產物的話,我覺得也只有在這一點上是可以印證的。當我們回顧抽象畫的歷史時,就會發現,抽象的概念正是從對象中「抽離」出來的意思,這種抽離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美術史的圖像(這是包浩斯的傳統),一是自然的物象(如蒙德裡安的「樹」和「海」),因此,一部分的抽象畫總是能夠通過有限的形態向我們暗示與具體物象的關係,它往往是一種有機的形態。
  • 抽象藝術,該如何欣賞?
    一說到抽象畫,很多人都頭大,要是有人再問你這幅抽象裡畫的是什麼?那頭就更大了。其實,任何人問這個問題,你都有權拒絕,因為之所以稱作「抽象畫」,就是有別於寫實、印象等有具體畫面和內容的作品。但是可以交流從中感受到了什麼,每個人因閱歷和知識面不同,必然有不同的感受,相互分享一下足矣。
  • 小學美術《學畫抽象畫》教學設計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抽象畫,並進行實驗性的繪畫,運用甩、吹、灑、點等方法進行創作,增強觀察及表現能力,提高審美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抽象畫的美,領悟不同藝術形式作品的魅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正確認識抽象畫的藝術形式,理解抽象形式語言,能用點、線、色彩組織畫面,結合多種表現方法創作一幅抽象畫作品。【難點】能用抽象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創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畫。
  • 小學美術《學畫抽象畫》說課稿
    本課繼上節課《認識抽象畫》之後,進一步引導學生用點、甩、滴、灑等手段創作抽象畫作品。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不一樣的藝術創作方法,體驗創作抽象畫帶來的奔放、自由、歡樂的藝術創作過程,學會用線條粗細、緩急,色彩的組合疊加等形式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緒。二、說學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
  • 小學抽象畫教學初探——以《畫情緒》一課為例
    抽象畫是指與自然物象極少或完全沒有相近之處,僅以點、線、色等基本繪畫語言和形式因素創作,藉以表達某種情緒、意念等精神內容或美感體驗,具有強烈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在江蘇少兒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以下簡稱蘇少版教材)中,抽象畫內容並不少見,如一二年級的《畫聲音》和《畫觸覺》,以及中高年級的《畫情緒》《畫性格》和《聽音樂畫音樂》等,由低到高構成了抽象畫教學的課程系列。
  • 抽象畫,不被人所理解的世界
    抽象畫,也即是指那些與自然事物有著極少共同點,或者完全沒有,但又具備了強烈的形式構成面貌的繪畫。其獨有的藝術風格,也招致了部分人的不喜。抽象一詞,本義是指人認知世界過程中,對事物表面因素的捨去,和對內在本質的抽取,應用到美術領域之時,也就誕生了抽象派藝術,抽象主義等多種變化。另一說法,抽象即是「具象」的相對概念,從多個事物種總結提取出相同之處,並加以糅合成一個新的概念,而這個概念就叫做抽象。
  • 「致敬趙無極、朱德群大師」 李妙染作品展
    妙化繽紛 玄染天成——致敬趙無極大師朱德群大師
  • 歐洲藝術家的抽象畫,三角形代表鼻子,繩子或草或羽毛代表頭髮
    歐洲藝術家的抽象畫,三角形代表鼻子,繩子或草或羽毛代表頭髮從文藝復興時代到1900年,所有的歐洲藝術完全是表現主義的。印象派曾經把傳統藝術的主題和各種技術發揚光大,但他們的目的仍然是描寫性的和表現主義的。
  • 在詩歌中,詩歌符號的含義是什麼,詩歌是語言符號還是意象符號?
    語言是一種符號,任何人都不反對這個說法;詩歌是運用語言寫出的,也沒有任何人否定這個事實。那麼,詩歌符號究竟是屬於一種什麼樣的符號呢?傳統的說法是: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它的符號是語言文字,這是所有《文學概論》告訴我們的常識。
  • 2021北京教師招聘說課:小學美術《學畫抽象畫》說課稿
    本課繼上節課《認識抽象畫》之後,進一步引導學生用點、甩、滴、灑等手段創作抽象畫作品。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不一樣的藝術創作方法,體驗創作抽象畫帶來的奔放、自由、歡樂的藝術創作過程,學會用線條粗細、緩急,色彩的組合疊加等形式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緒。二、說學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
  • 【教資面試】高中美術《抽象畫》
    (開心、高興、傷心、暴躁……)  教師總結:即使畫面在未表現具體的形象的情況下也能傳達情感,這正是抽象藝術帶給我們的藝術享受和情緒體驗,進而揭示課題《抽象畫》。  活動二:描述分析  1.抽象藝術的概念  展示兩幅抽象藝術的代表性作品《百老匯爵士樂》和《即興之31號》並提問:  ①看到這兩幅作品你能想到什麼?
  • 【詩歌】一幅畫
    【詩歌】一幅畫 一輪孤月孤零零的 從藍色裡升起 靜謐 安詳 那也許是一輪秋月 清幽的光芒越出畫來
  • 美術研究|中國人為什麼要畫山水畫?比西方風景畫早了一千多年?
    從古典意境的表現還可以生發出若干觀念,如臺灣劉國松的「抽象意境的自由表現」就是一例。劉國松在研究傳統,比較東西之後,找到了東西方藝術與自然關係的區別,他也從中國文化的深層意蘊中,找到了回歸意境表現的獨特方式。劉國松突破了「似與不似」的偏重「似」的古典造型思維套路,而以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偏重「抽象」的現代造型方式,重組中國山水畫的當代意境。
  • 梵谷向日葵看得懂價值連城,看不懂不如地攤畫,抽象畫更表現內心
    當聽到向日葵時,或許會想到一幅向日葵的景象,滿田野的向日葵確實很漂亮,但聽到梵谷時,心裡的向日葵會變得不平常,梵谷所繪製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油畫作品,作品分別繪製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而且表現流露出的信息很是抽象,和大家一起欣賞一組作品,領略領略抽象畫
  • 創意少兒美術教程丨創意兒童畫/水粉/撕貼畫:畢卡索抽象畫
    我們都對抽象藝術多少有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效仿一張大師的作品,由於是抽象,繪畫的時候我們可以增加一些想像力在裡面~3、用馬克筆描邊4、將畫好的報紙撕成碎片大家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畫出不同的抽象派畫作哦~兒童創意畫美術水粉親子DIY撕貼畫少兒美術作品分享更多少兒創意畫/少兒創意手工教程分享,歡迎持續關注,或私信獲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