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經理兩次截留賠償金16萬 被判三年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圖片來源:資料圖)

  保險公司經理對保險客戶提供虛假信息,兩次截留了16萬餘元理賠款。東港區法院日前審結這起案件,經理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這兩筆截留款現已到保險公司帳號,有關受益人近期便可領到。

  保險經理兩次截留 一次六萬一次十萬

  張某是某保險公司日照中心支公司綜合部經理。被保險人楊某2008年在甘肅工作時,從鑽井架子上掉下來摔死。之後,楊某的家屬向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張某經手辦理了此事。2008年7月,張某在經手辦理這起被保險人意外身亡理賠過程中,聲稱無法全部理賠。他提出可按比例賠付4萬元,並得到被保險方認同。

  隨後,張某將保險公司實際撥發的10萬元理賠款,截留剩餘6萬元,並與其他相關人員私分。

  2009年2月,張某在辦理另外一起被保險人意外死亡理賠過程中,又截留了賠償款10萬。被保險人王某在一次車禍事故中身亡。王某與妻子離婚後,便與李某(化姓)住在一起,但未登記結婚,她是王某的保險投保人。

  張某騙得李某信任,並事先約定,給付李某理賠款10萬元。李某得到10萬元後,將1萬元給了王某的親屬,自己留下9萬元。而實際上,經張某理賠後,保險公司實際賠付20餘萬元。張某除支付李某10萬元外,剩餘款項與其他相關人員私分。

  理賠金已在公司帳戶 將退給「被坑」受益人

  去年4月,經群眾舉報,保險公司對張某進行內審。隨後,他到公安機關自首。去年12月2日,東港區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已經構成職務侵佔罪。不過,張某犯罪後自動投案並積極退贓,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依法以職務侵佔罪判處張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3月1日,記者從東港區法院了解到,張某退出的贓款目前已經被保險公司支走。

  隨後,記者從該保險公司日照中心支公司財務人員獲悉,這筆錢目前在單位帳上,未支付給兩位當事人親屬。「這筆錢的支取還需手續審批,涉及的保險受益人近期就可支取。」

相關焦點

  • 一審到二審,傷殘賠償金從20萬縮水到4萬,保險理賠套路真深
    文 | 徐三木2019年5月20日傍晚,39王珺騎無牌三輪車不幸與一小汽車相撞,受傷住院32天,共花2.5萬多醫療費,且致殘9級。幸好幾年前在平安人壽買了一份保險,本以為可以拿到20多萬的賠償金,結果不得不打官司爭取。
  • Intel起訴美保險公司 索賠5000萬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生產商Intel近日對美國保險公司American Guarantee and Liability Insurance(AGLI)提起訴訟,指該公司違反合約,Intel要求其索賠5000萬美元。
  • 12年「捷運」訴訟判決臺北市府被判賠法國公司16億
    臺北市政府和法國馬特拉公司纏訟12年的「捷運」官司,被「最高法院」判定市府敗訴,得賠償將近16億新臺幣,此番消息令小馬哥驚訝,臺北市議員則不分藍綠都很氣憤。  臺北市國民黨籍議員陳玉梅說:「因為這個金額太大了,我們認為市府是不是要給這筆錢,我想議會會針對這一點好好審核。」而馬英九則表示會再看看是不是有非常上訴的機會。
  • 深康佳未公示員工管理制度 開除曠工員工被判支付8萬
    根據判決書顯示,2004年1月5日,仇永忠入職康佳集團任銷售經理,雙方先後籤訂兩次勞動合同,合同總期限從2013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康佳集團並沒有為仇永忠繳納社保和公積金。雙方籤訂協議約定,因康佳集團二級單位沒有檔案接收的資質,由仇永忠本人繳納社保,公司予以報銷。
  • 堅守堅持推動夢想:記煙臺新華保險萊陽支公司營業部張波經理
    齊魯網財經頻道5月9日訊 (通訊員 潘磊)張波,煙臺新華保險萊陽支公司營業部經理。2006年12月,一個偶然的機會,原來做個體生意的她毅然加盟了新華保險,走上了壽險營銷的道路,同時,也開始了她人生新的篇章:憑著對保險事業和公司的一腔熱忱、不服輸的性格,她一路走來,已從原來的一名營銷員成長為資深部經理;從一個人獨闖天下到目前擁有190多人的蓬勃業務團隊,所轄團隊有16個營業組,並在為晉升營業總監而努力;多次獲得煙臺市保險服務明星稱號,連續三年獲煙臺中支個人增員冠軍、部增員冠軍,個人獲得新華明星俱樂部會員
  • 蘭州:買了三年車險想退保 投保人卻是別人 保險公司承諾退款
    買了三年車險想退保,投保人卻是別人記者協調 保險公司承諾退款每日甘肅網12月18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12月16日,市民周先生向本報記者跑腿欄目反映,他在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蘭州分公司為自己所購車輛連續辦理了3年的車輛商業保險。
  • 買了34萬元的保險 8年後取款只給29萬元 經記者兩次協調 保險公司...
    月4日,市民王先生撥打晚報新聞熱線4286666反映:他的嶽父楊先生於8年前先後兩次在一家保險公司購買了兩份保險,共計34萬餘元。今年由於家中老人住院急需用錢,到保險公司取錢時被通知要倒扣5萬多元。經記者兩次採訪協調,12月10日王先生告訴記者,保險公司同意退還全部錢款,同時附加利息3.9萬元。
  • 肥東雙龍大酒店經理打傷記者被判三年
    當日,肥東縣法院對發生在該縣雙龍大酒店的「毆打記者案」一審宣判,雙龍大酒店經理陳發水被判3年,其餘3人也分別獲刑。  案情回放:記者採訪被打傷  今年10月6日,肥東縣雙龍大酒店承辦了數十桌婚宴。當晚,就餐客人出現上吐下瀉症狀,醫院診斷結果是「疑似食物中毒」。10月7日下午1時多,安徽電視臺記者齊海華、陳鵬飛到雙龍大酒店採訪此事。
  • Facebook因APP侵權被判支付383萬歐元賠償金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近日,義大利米蘭一家上訴法院判決Facebook向一家義大利軟體開發公司Business Competence支付383萬歐元(470萬美元)的賠償金。圖片來源:路透社報導指出,Facebook複製了該義大利軟體公司為其應用程式「 Faround」創建的「附近」功能 。該應用程式使用地理定位功能,讓用戶知道附近的餐館,俱樂部和商店。法院的裁決維持了2019年的裁決,但增加了Facebook必須支付的賠償金額,將賠償金額從最初的350,000歐元增加到383萬歐元。
  • 養女身亡賠償金被生父全拿走 養父勝訴但生父拒不給錢
    一直到16 歲,黃玲才被親生父母接回身邊。黃玲41 歲時遭遇車禍身亡,因她單身沒有子女,66 萬餘元賠償金的歸屬引發張某和黃某的矛盾。經調解,黃某可獲得24 萬元,但張某拿到錢後拒不給黃某。法院判張某應支付黃某24 萬元,他仍拒不支付。5 月28日,旌德縣法院到張某家執行強制搜查,但只搜出4000元現金。
  • 南方電網公司所屬鼎和保險公司經理層崗位職業經理人公開招聘公告
    為發揮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導性作用,公司黨組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為方向,建立了「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的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實行「業績與薪酬雙對標」,實現「市場來市場去」,著力激發經理層幹事創業活力。 鼎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和保險公司」)為南方電網公司二級子公司。
  • 淮北一國企經理貪汙案第三次審理,安徽高院曾兩次發回重審
    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實習生 劉春燕安徽省淮北市原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理張長化被控貪汙罪、受賄罪一案兩次發回重審,現已是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次審理該案。2016年,淮北中院作出一審判決,張長化貪汙6000餘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次年,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撤銷原判,發回淮北中院重新審理。
  • 拿兒子死亡賠償金50萬在中國人民人壽投保,是誰拿保單貸了款?
    南陽市的丁先生向@河南都市爆料 反映,他兒子因一場事故獲得了50萬元的死亡賠償金,原本要做養老金,但同村的高某屢次找到他,向他推介一款保險產品。經過幾次勸說,2012年8月9日,丁先生在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舞鋼支公司投了保險——人保壽險金鼎富貴兩全保險(分紅型),總共50萬元,2017年到期。原本說其中20萬元可以隨時支取,可是保險期間急需用錢去取錢時發現,早2012年9月12日,也就是投保後一個月,有人冒用他的籤名用保單貸了款,錢去了哪裡也不清楚。事發後,丁先生報了警,也向銀保監局反映過,但事情一直沒有得到處理。
  • 「UIUC」6000萬美元理賠要被保險公司賴帳了?
    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報導,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商學院和工程學院與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籤署一份為期三年的合同。這份為期三年的合同,學校每年支付給保險公司保費42.4萬美元。如果條件符合,學校可以獲得6000萬美元賠償。
  • 中國賣家被判侵權,賠償金3000多萬
    最近,有個侵權案塵埃落定,案件的原告和被告都是中國跨境賣家,法院判決被告需支付的賠償金高達3000萬人民幣!侵權案落定,賠償金540萬美元去年10月,思摩爾針對某些海外電商平臺上存在的銷售假冒Vaporesso等品牌產品行為提交商標侵權訴訟,被告利用跨境電商平臺,將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假冒產品銷往美國等地。
  • 北大「餐廳經理」貪汙獲刑
    本報訊 (記者張媛)截留應上交的飯票款,九年間,北大會議中心餐飲部原經理李德亮貪汙66萬餘元。近日,海澱法院一審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55歲的李德亮身材瘦削,1999年10月至2008年期間,其擔任北大會議中心餐飲部經理及2號樓餐廳經理。
  • 醫療糾紛:不能以索賠時超過保險期限,即認定不屬於保險責任範圍
    2019年4月16日,法院經審理認為,由於醫療結果的出現具有一定的遲延性,雖然患者羅某某在出現醫療損害結果後,進行投訴超過保險期間,但該投訴索賠顯然與醫療過錯行為存在因果關係,故不能簡單以投訴索賠時間超過保險期限即認定不屬於保險責任範圍。
  • 船員遇海難,60萬意外險到手,還要工傷保險,公司鬱悶家屬有理
    安某入職深圳某漁業公司,擔任大管輪職務,2013年8月5日下午,漁船在某海域遇險側翻,14名船員僅6人獲救,安某不在獲救人員之列。2014年1月16日,安某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由於公司投保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4年3月28日安某家屬獲得安某身故賠償金60萬元。
  • 白皮書 | 勞動者截留用人單位財物應被解除勞動合同
    案情簡介2011年4月11日,陳某入職F公司從事網絡終端安裝維修工作。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間,陳某利用職務之便截留F公司121臺價值20000元的固網終端設備,並通過網絡銷售平臺進行銷售獲利。F公司發現後,以談話記錄和填寫確認單的方式進行了調查,並由陳某籤字確認。2018年5月4日,F公司以陳某截留公司設備為由,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向其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書面通知。
  • 保險公司多領賠款發福利 證人稱「這是行業慣例」
    如果投保人擴大賠償金額,叫騙保;如果保險公司內部人員利用火災等保險事故擴大賠償,然後將多出的錢用來給員工發福利,又叫什麼?昨天,在渝中區法院的刑事審判庭上,檢方的答案是涉嫌職務侵佔罪。而檢方的證人證詞稱,領導當初吩咐他這樣做的時候說,「這是行業慣例」。多領賠款發福利是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