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獲慷慨捐贈國際前沿地質勘探軟體 拓展地質研究領域

2020-12-25 澎湃新聞

香港大學獲慷慨捐贈國際前沿地質勘探軟體 拓展地質研究領域

2020-09-24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新聞稿已於9月22日發布)

 

 運用MOVE軟體分析3D地震數據,模擬出拉伸盆地中的斷層面及變形地層。

 

展示了複雜收縮變形構造系統的詳細3D模型。

隨著全球能源與科技的不斷發展與變革,我們的研究資源也需要與時具進,當中不少均採集自地球資源。隨著現代通訊技術和電池技術的發展,對稀土元素的需求亦急速擴大,一些具有3D技術的地質勘探工具就更能發揮作用。這些工具也可以用作進行學術上的探究,尤其適合於製作固體行星系統的量化模型。

獲贈軟體總值逾2千萬

在推進學術研究的過程中,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欣然宣布,港大獲得Petroleum Experts有限公司慷慨捐贈總值為2,082,391.97英鎊(逾2千萬港元)的地質勘探軟體。這些地質勘探軟體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在工業領域上支撐石油的相關應用,以及在學術上致力推動探索地殼構造的研究。這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軟體分別為:MOVE、2D  Kinematic  Modelling、3D  Kinematic  Modelling、Geomechanical  Modelling、Sediment  Modelling、 Fracture  Modelling、Fault Response Modelling、Fault Analysis、Stress Analysis、MOVE Link for Petrel、MOVE Link for OpenWorks,以及MOVE Link for GST,其中亦包括了免費的軟體升級,以及支援大學伺服器的HARDLOCK系統。

港大理學院院長艾宏思(Matthew Evans)教授表示:「我們很高興獲贈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它將被廣泛應用於與巖石圈構造以及地球演化相關的研究中。MOVE是一套可應用在探索地殼演化的軟體,在業內具有領先的地位。這對於石油勘探來說固然起關鍵的作用,而對學術發展更是前景可期。由於這套軟體能夠快速地進行詳細的運動學重構,相信我們學院的固體地球研究團隊將獲益不淺。」

這套軟體能讓港大的地質學家運用3D技術對複雜的地質進行分類。運用嵌入式處理工具,地質學家能定量重構這些地質的演化,建立正演及反演的地質模型,以及探索地質系統在發展過程中伴隨的應力演變。這些軟體可以和其他業內領先的工業軟體(例如Petrel)以及學術性的數值工具(例如PECUBE thermo-kinematic code)相互組合。因此,MOVE是進行模擬沉積系統和變形體系的關鍵工具,可解構像珠江三角洲的沉積盆地和三角洲系統、安第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的造山帶,以及南中國海的海盆拉張系統。

軟體的應用甚至可擴展到地球之外。地球科學系副教授Joseph Machaski博士認為:「MOVE是地質學家進行探究的重要工具,稱得上是『讓破鏡重圓』。例如當我們正對火星上的一些懷疑是變形隕擊坑或者是變形火山的特徵進行研究時,便可運用MOVE的獨特重構能力來檢視這些可能性。」

石油業和學術界之間的知識交流向來深厚。同為地球科學系副教授的Alexander Webb博士表示:「從歷史的角度看,石油勘探促進了現代構造地質學的發展。推動技術研發的目標簡明直接,龐大的投資實有賴於對這些蘊含資源的地質探索的準確度、精密度及剖析能力。學術界採用了各種工具來研究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對陸地板塊的分裂與碰撞等作定量了解。我們期望運用MOVE進行的研究,會進一步把研究工具的應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研究實力怎麼樣
    在對寒武紀節肢動物孵育行為的研究方面,來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歐強合作團隊在美國綜合性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論證了已知最早的演化權衡現象,並提出權衡這種可塑性演化規律對於節肢動物的重大意義。事實上,北地一直是我國地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海局海洋地質調查成果耀眼
    2017年,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堅定不移執行黨中央和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決策,圍繞國家重大能源戰略需求,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立足現實,瞄準前沿,堅持創新,狠抓落實,強力推進「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和2017年「兩重」工作落實,在海洋地質調查和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了支撐。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建奇功。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學和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排名第一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批准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該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8635人,包括本科生18092人,碩士研究生7774人,博士研究生1764人,國際學生1005人。
  • 開拓油氣新區新領域新層系 促進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油氣地質調查成果...
    ,力爭在油氣新區、新層系、新領域實現重要新發現,帶動後續商業性油氣勘探,實現油氣勘探新的跨越。目前已擁有一批數量可觀的油氣地質力量,長期從事著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領域工作。據統計,局屬單位從事油氣地質工作人數達524人,其中油氣專業人數達到216人,大部分人才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技術職稱。  油氣技術人員主要集中在15個單位,海上油氣調查主要由青島海洋所、廣州海洋局承擔,技術人員230人;陸上油氣調查由其他13個單位承擔,技術人員294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坐擁2個國家級實驗室,到底研究啥的呢?
    中國地質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簡稱地大,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國土資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統科學為主體,應用科學、前沿科學,以及新興交叉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列入"111計劃"和"卓越計劃"。
  • 出了三位山西籍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布局山西
    希望以此次籤約為新契機新起點,加強在地質研究、礦產勘查、生態治理、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中國地質大學的智力優勢人才優勢,助力推動山西資源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競爭優勢,拓展省校合作新空間。資料照片  黃曉玫、王焰新對山西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並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不是同一所大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地質工程等國家級重點學科。中國地質大學不是在北京辦學嗎?其實並不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的中國地質大學與位於北京的中國地質大學其實是兩所不同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中國地質大學分兩個招生代碼招生。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歡迎你:走近地球科學學院
    學院歷史地球科學學院歷史悠久,始於1952年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地質與普查勘探系,於1995年由地質系、地球化學系和地質力學教研室組建而成。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等10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籤訂了聯合培養協議,選送優秀學生出國深造。
  • 地質地球所段振豪研究員獲國際地球化學會士榮譽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Geochemical Society)主席Samuel Mukasa教授近日致函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宣布段振豪研究員當選為地球化學會士(Geochemical Fellow),以表彰他在計算地球化學領域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並特別邀請他今年八月赴捷克首都布拉格參加Goldschmidt地球化學會議和頒獎典禮。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歡迎你:走近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
    學院現有地質裝備工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設計學。 學院科研方向涉及機構學及機械系統動力學、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地質工程裝備及其自動化、信號與圖像處理、先進位造技術、智能儀器與智能控制,產品設計等研究領域。
  • 吉林大學副校長孫友宏調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吉林大學副校長孫友宏調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9-03-15 14:48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在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
    說起武漢的好大學數不勝數,比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全國重點高校。其實,作為高等教育發達的武漢還有一所非常具有實力的全國重點大學,在世界地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並且是全球最大的地質學院,這所高校就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日本地質調查所張銘做客巖土力學與工程前沿講壇
    張銘首先講解日本地質調查所的研究前沿,包括構建三維地質圖、海洋資源開採、火山地熱等,隨後,詳細介紹其課題組在地下水與土壤汙染和修復領域針對重金屬、VOCs、放射性廢料汙染的全鏈條室內高度自動化測試平臺,並通過若干場地修復工程實例闡述其效果。
  • 中國地質大學2007年在職工程碩士招生簡章
    2.2006年7月31日前獲得學士學位,獲學士學位後工作經歷雖未達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2007年7月31日前工齡滿4年。  3.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且具有4年以上工齡,2007年7月31日工齡滿4年。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學科科研好不好
    每個排名側重領域各有不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全球唯一一份對研究密集型大學的所有核心任務進行評判的全球績效表,這些核心任務包括教學、科研、知識轉移和國際展望。因此,相比較其餘三個榜單,泰晤士往往能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較,所以深受學生、學者、大學領導、行業和政府的信任。
  • 中國地質大學水資源領域實力怎麼樣
    Mckee獎設立就是為了表彰在地下水科學與技術領域做出貢獻的傑出人物。今年被國際水資源聯盟選中授予Mckee獎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陳家瑋教授團隊。該成果之所以獲獎是因為研發了骨炭和磁性生物炭用於去除地下水中氟和鉻,在水汙染修複方面極具應用潛力。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21新年獻詞:向幸福出發!
    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校上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美麗中國 宜居地球」建設需求,朝著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的目標筆直奮進。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萬力 劉文燦]立足行業,加強合作,主動服務國家...
    ,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北京地質學院便在這一背景下與許多其他行業所屬高校應運而生。3.青藏高原油氣資源戰略選區調查與評價項目研究,緊密圍繞特提斯匯聚-碰撞域油氣聚集與成藏效應這一前沿領域,對青藏高原開展了深入系統地石油地質調查和油氣遠景評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認識,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怎麼樣,看它的硬體設施地質博物館
    北京,古稱燕京,我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這裡高等教育尤其發達,僅大學就有上百所。大學作為文化事業的重要體現,承擔著重要的文化職能,校內博物館就是其中一項。僅僅位於北京的各大高校內,就有龐大數量的校園博物館,而提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地質博物館。北地坐落於名校薈萃的海澱區學院路,這所享譽海內外的現代化學府,前身由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發展而來。
  • 王志章:踏一程山水,繪地質春秋
    作為20世紀70年代的產物,它一經問世就以高適配性、效果顯著等特點迅速在油氣地質勘探與開發行業站穩腳跟。 根據王志章介紹可以了解,油氣藏描述研究誕生於國外,最早由斯侖貝謝等海外公司提出並開展軟體系統研究、地區應用推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