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現在的家長跟過去不一樣,他們更加講究科學,尤其是在孩子長身體的階段,恨不得讓他們天天吃補品。比如鈣鐵鋅、魚肝油、DHA等等,這些微量元素一樣都少不了,可問題就在這裡,家長只知道要給孩子補充營養,卻不懂如何補、怎麼補,乃至補到什麼程度。
反正每次說起這個話題,家長的反應永遠是「只提療效,不問過程」,吃鈣片會長高,多吃魚對腦子好,核桃有助於智力開發等等,大道理都懂一些,可裡面的具體內容,父母並不上心,或者說壓根不知道。
寶寶應該如何進補?
中醫中有這麼一個詞,叫「虛不勝補」,說明補品在某些情況下也是有害的,因此,在「補充營養」這個問題上,家長也得有一定的警惕性。
1、鈣的補充
補鈣一直都是家長嘴裡的熱門話題,畢竟它直接關係到孩子未來的身高,而身高又是氣質的保障。當然,也有人說,這種營養元素之所以一直被人提起,那是因為人們對其最好理解,在不少人眼裡,「鈣質=骨頭」,簡單易懂。
然而,世衛組織調查顯示,我國有至少32%的嬰幼兒缺鈣。曾有人對此表示質疑,我國經濟已經如此發達了,家家戶戶條件都不差,說不上人人都能奔小康,但是最起碼不愁吃不愁穿,怎麼會有那麼多孩子缺鈣呢?這年頭,只要好好工作,誰還買不起牛奶、排骨呀?
其實問題不在於錢,而在人們的思想觀念。
儘管有無數專家闢謠,可還是有那麼一部分老人認為,喝排骨湯可以補鈣,而且是大補。也許年輕父母懂得多一些,但很多家庭中,夥食問題都是由老一輩負責,他們不認可牛奶,只認可各種骨頭湯。
根據丁香醫生科普,骨頭湯的補鈣效率只有牛奶的百分之一,甚至更低,所以說,要想通過喝湯的方式來補鈣,可行性太低。
此外,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喬杜裡(Hina Chaudhry)表示,要想補鈣,曬太陽是關鍵。紫外線能促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而它主管人體的鈣吸收效率,孩子要是只補鈣卻不曬太陽,只會越補越虛。
2、鐵的補充
眾所周知,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就要吃輔食了,而根據《嬰幼兒膳食指南》,寶寶應該首選高鐵米粉作為輔食,以此來補鐵。
如果寶寶身體缺鐵,他們會變得暴躁、易怒,注意力無法集中,認知能力明顯下降。此外,缺鐵性貧血還會讓寶寶出現食慾下降、頭暈目眩、手腳冰冷、口唇黏膜和眼結膜蒼白等病狀。
其實新生兒體內是有儲備鐵的,它們是由寶寶在孕後期一點一點積攢而來。然而,在寶寶出生之後,由於母乳中缺乏鐵質,而生長發育又會大量消耗鐵,只出不進,孩子自然會出現缺鐵症狀。
除了米粉之外,動物肝臟、血液、雞蛋、海鮮等食物都能補鐵,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對哪些食物過敏?能咽下多大的物體?
3、DHA的補充
DHA,學名二十二碳六烯酸,屬於 n-3 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被很多養生專家稱為「智慧因子」。
《中國孕產婦及嬰幼兒補充 DHA 的專家共識》中有寫,孕婦與產婦科學化補充DHA,有益於改善寶寶的視網膜、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睡眠質量,增強其邏輯思維能力。
專家建議,孕婦與乳母每天攝入的DHA總量不應該超過 200mg,可以通過海魚、雞蛋等食物補充。當然,配方奶與母乳中也含有DHA,嬰兒每天攝入量要控制在100mg左右,過量補充並不難帶來更多收益。
提醒大家一句,最好選擇在寶寶3歲之前補充DHA,一旦大腦發育完全,DHA的效果將大大降低。
4、魚肝油的補充
所謂魚肝油,顧名思義,它是從深海魚的肝臟中提取的天然油脂,主要營養成分為維生素A與維生素D。
兒科醫生表示,如果能確保孩子每天都曬10-30分鐘太陽,完全無需補充魚肝油,人體對VD的合成效率很高。只不過由於不可抗力,絕大多數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因此,魚肝油的作用就相當關鍵了。
至於維生素A,它是人體免疫系統、皮膚系統以及視覺系統的重要組成物質。VA的缺乏,會讓寶寶出現發育遲緩、口腔潰瘍、免疫力下降、視力下滑等病狀,情況嚴重時,還會造成嚴重感染!
下面這些物質,孩子不能同時吃
在不少小說中都有這樣的情節,食物本身沒毒,但只要跟其它東西一起吃,立馬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劇毒,萬物相生相剋,這道理在哪都適用。
1、鈣鐵不能一起食用
鈣與鐵雖然不會產生反應,但是由於人體吸收效率的關係,寶寶要是同時吃下大量鈣與鐵,他們無法完全吸收,將會出現嚴重浪費,事倍功半。
2、益生菌與抗生素
益生菌的作用是,通過調整孩子腸道內的菌落狀況,調理他們的腸道環境,刺激吸收。而抗生素有強效殺菌作用,它可不分好細菌還是壞細菌,反正通通殺滅。二者一起吃,不僅不會起到正面作用,反而會導致寶寶出現竄稀症狀,不利於孩子身體發育。
3、維生素D與鈣質
儘管維生素D控制人體的鈣吸收效率,但人體對其本身的吸收效率並不高,因此,要想高效補鈣,媽媽可以讓孩子先吃維生素D。等幾個小時後,再讓孩子補鈣,這樣就避免了鈣質來不及吸收而大量流逝,出現補而無用的現象。
總結
看完上面,相信大家對營養元素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實在吃這個問題上,學問非常大,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孩子吃了會出問題,這些都需要父母平時一點一滴積累。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