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機,拿上一本書,其實沒那麼多人找你

2020-09-05 米小蘇Jaclyn

本周主題: 帶娃的同時看紙質書

上周目標回顧及完成情況:

1.書評1篇,聽書稿投稿1篇——✅書評2篇

2.日更微頭條——✅發布7條微頭條

3.課程筆記(書評課+雙語啟蒙課程)——未完成

本周我完成了:

1.日更微頭條

2.頭條培訓課程2節

3.聽完雙語啟蒙課程

4.書籍約評書評1篇

5.心理諮詢師手記2篇初稿

小結:

本周微頭條其中2條是關於生活日常,5條是閱讀分享,逐漸掌握微頭條的規則,雖然沒有爆款,但是展現和閱讀量還不錯,爆款文章還是需要跟熱點和電視劇相關,我目前時間還沒辦法顧及到這些資訊,暫且擱置,先從讀書分享慢慢漲粉。

這次約評書籍是一篇親子遊記,看的時間不多,但是寫的時間太拖延了,終於在周六那晚完成,主要是早起不成功,只能晚上來趕,還需要隊友幫忙帶娃出門,我才有時間完成。

心理諮詢師手記的稿件是臨時被選入的,雖然不知道被選中的原因,但既然進了就好好完成,對這類稿件還是非常生疏,改的地方太多了,自己要再好好復盤一下。

利用帶娃時間帶耳機聽課,但是沒法好好坐下來做筆記,課程聽一遍還是不夠的,還要再聽多幾遍,掌握精華。

本周我未完成:

1.課程筆記

2.聽書稿改稿

小結:

本來打算這周改一下之前的聽書稿然後去投稿,結果書評被我拖延太久,一直寫不出來,加上早起失敗,所以改稿也被自己耽誤了。

本周書籍:

與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

《與你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約評書籍,這本書很適合父母讀一讀,現在很多父母都是拼命雞娃,卻忘了孩子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地學習,親子旅行有很多好處,有錢可以出遠門旅行,沒錢可以去公園或者廣場接觸大自然,只有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們才懂得學習的意義。

女人明白要趁早

《趁早》:用來放鬆時看的書,瀟灑姐早期寫的書籍,主要關於她在30歲以前一些經歷得到的一些看法,有關於愛情,有關於事業。

高效寫作

《高效寫作》:帶娃不看手機時,看的這本紙質書,之前看過一遍了,但是還是沒有學到裡面的精髓,所以決定再看一次,一本書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穫。

本周課程:

【二寶媽時間管理心法】:盈盈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媽媽,育兒方面很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她還會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這次的時間管理讓我受益很多,要知道帶娃真的只能利用碎片時間,何況一人帶2個呢。

【雙語啟蒙3節】:碎片時間聽完課程,但是每一節課程乾貨實在太多了,裡面包含了Nancy十年來家庭教育的精髓!領完大禮包,打算課程再好好聽一遍。

本周成就事件:

1.上周獲得書寫社區周榜獎勵,很開心

2.堅持日更微頭條

本周小確幸:

❤️獲得書寫社群8月W2周榜,開心,這是第一次!好奇禮物是什麼呢?

❤️收到約評的書了,旅行教育書籍,感覺很值得一看!

❤️第一次改寫心理諮詢手記的案例,輕鬆拿稿費。

❤️買的玉米太好吃了,有時候吃吃雜糧,換換口味

❤️試吃肯德基早餐。

本周總結:

總體本周完成情況還是可觀的,當然比起其他人的寫作速度,我是很慢的了,而且也很拖延,一周只寫一篇書評。

臨時被選中寫心理諮詢師手記的群裡,裡面就只要3人,感到很榮幸,之前熱點稿其實處於放棄狀態了,這次加入的寫稿機會,不會花很多時間,所以打算繼續堅持下去。

本周沒有早起的一天,同樣是孕晚期,菲琴大大堅持早起,而我卻睡著懶覺,慚愧,我還沒有找到動力動力動力呀!

有的人看完一本書立刻可以寫出1篇書評,最近關注的一個大咖就是這樣,不過她一年可以讀200本書,我想書讀得多了,才能一天寫出一篇或者好幾篇書評吧,這就是厚積薄發,積累很重要,我也要好好的腳踏實地看書寫字。

下周目標:

1.聽書稿投稿1篇

2.研究投稿平臺

3.完成課程筆記

相關焦點

  • 請放下你的手機,多陪陪你的家人!手機可以隨時玩,而親情不常在
    在當下,在這個已經遠離了車馬郵寄信件的時代,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像是上勁了發條的時鐘,我們都在被快節奏的生活碾壓著——我們沒有時間好好睡一個囫圇覺來補充自己久已虧欠的睡眠;我們沒有時間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來讓自己浮躁的心靜下來享受生活;甚至我們跟自己的家人坐下來好好徐一敘家常的時間都沒有。
  • 「媽媽,你能放下手機陪我玩嗎?」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兒子,其實你是充話費送的。手機:其實我才是親生的。,我又迫不及待地去拿手機看電視,結果她悄悄地走到我身邊,嘟著小嘴說,「媽媽,你能放下手機陪我玩嗎?」其實,拿著手機陪孩子隨意玩,和放下手機陪孩子認真玩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是「假性陪伴」,後者是「用心陪伴」。
  • 為什麼你嘴上說著努力,手裡卻不肯放下手機?
    沉迷手機的學生很難在學習上進行持續的、深入的思考;而沒有深入思考,淺嘗輒止是無益於掌握高難度內容的。三san、高中生學習之餘的時間並不多,有些同學把碎片時間用來看幾頁課外書、做幾個健身小動作、跟爸媽聊聊天說說話;有些同學則是見縫插針,一有時間就想拿起手機,而一拿起手機就再難放下。越玩越想玩,越不想轉換頻道進入學習狀態,於是進入惡性循環,成為手機上癮患者。
  • 分手後怎麼試探前任有沒放下你?三種方式試探她的心
    分手後怎麼試探前任有沒放下你一、打電話試探分手之後也許你們不再聯繫,但對方的電話號碼就算刪了也可能會記得,你可以在分手之後打電話給對方,看看對方有沒有關係心疼你,有沒有在默默關注著你。如果有,那你們就還有可能;如果你和對方聯繫了,但是沒有情緒波瀾,你們之間只是比陌生人還要陌生的回應,這就是真的放下了,其實你是可以感受到的。@ 齊齊巴拉:前任和我分了有快兩年了……我一直沒放下她,只是默默關注而已,年初突然意識到不太記得她的號碼,瞬間就慌了,拿出手機只確定前三個數字,後面就是心裡默念前三個數字後慣性下去的一串數字。
  • 董卿力薦的8本書,放下手機讀一讀,本本都是提高情商的催化劑
    董卿曾說:「讀書,能讓人學會思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安靜下來;讀書讓我很快樂。閱讀是我睡前的必修課。每天都是十一二點才結束工作回家,然後上網瀏覽新聞,大事小事軼聞趣談。到了一兩點,心靜下來,便是我的閱讀時間。當代人,很多人都沉迷與網絡,沉迷於手機,學會放下手機,精心讀書,才能更好提升自己。
  • 世界讀書日 | 放下手機,德國HM送你一本好書
    這不僅局限於校園,而是任何場所,似乎每個人的背包裡都有一兩本書,只要一有時間,他們就拿出來讀讀。在德國紙質書還是相當貴的,就拿2012年的一本暢銷小說《Er ist wieder da》為列,約在19.9歐(約170元人民幣)。也正因為德國人喜歡閱讀,德國亞馬遜圖書和kindle,也都一直銷量穩定。
  • 罪惡的金錢,讓我開始放下手機去讀書了
    部分作品截圖雖說是金錢的力量讓我開始放下手機去讀書,可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卻慢慢喜歡上了閱讀。我去哪裡找到這麼多契合文章的素材呀!寫作課的老師就是讓多看書多積累,這說了等於沒說。既然我正著找,不知道怎麼找素材。那我反著來,看一下別人文章用的都是什麼素材,是怎麼用的,大概分個類別出來。然後我就開始我的騷操作啦!我把人家文章的素材關鍵句子提取出來,複製到百度上,一搜索,嘿嘿,我發現了好多素材網站。之後,我就不怕寫文章沒素材啦!
  • 你嘴上說著努力,手裡卻不肯放下手機?初中生手機成癮是「病」,一定...
    吃早餐時順便刷會抖音短視頻,吃早餐這段時間不能浪費了呀~ 11:00 看書,不能再玩了啊喂,一上午都過來了,共產主義還等著你去接班那。10分鐘後,以後就要中午了,吃什麼呢,拿手機挑了10分鐘外賣,繼續看書 12:00 午飯,午飯好了,先不學了,吃完午飯再說。
  • 學習不是左手拿書,右手看手機
    起初我的學習狀態就是這樣的:左手一本書,翻開第一頁,好好看看目錄,看看序言,看到一半,手機推送響起,拿起手機,看到朋友發了一條抖音視頻,點擊一看,請注意,就在這一看的瞬間,時間一下子從2點跳到5點,回過頭放下手機一看,書只翻了幾頁,時間過了一大半。
  • 羅振宇告訴你在這三本書中找秘訣
    常言道「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許多人都有過興衝衝買了書結果很久都沒看完的經歷。還有人煩惱於明明看完了一本書卻什麼也沒記住,感覺「白看了」。其實,讀書不光要有熱情,還得掌握正確的方法。近日,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羅輯思維》上推薦了三本好書,教大家如何讀書才能讀得又快又好。一、怎麼選到值得讀的書?
  • 只有放下手機,走進孩子的世界裡,才能聽到他們的真心話
    晚飯後,我女兒主動要求聊會天,我便拿著手機到沙發上葛優躺了。正式開始前,她特地強調了一下,不準我邊看手機邊聊天。「你知道,為什麼有些孩子不願意跟家長聊天嗎?」我搖搖頭,她說:「通常有這三種情況:一家長不理解孩子,孩子討厭聊;二家長老是玩手機,孩子不想聊;三家長經常加班,孩子沒法聊。」我對號入坐了一下,趕緊默默地關機,面向著她端坐好。
  • 記了那麼多素材,用的時候就找不到|你不妨試試「一元筆記法」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記者、作家奧野宣之。或許你會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要提起他寫的另一本書,相信你一定非常熟悉:《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果說要學習閱讀,就一定要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那麼談到收集、整理信息,則一定要讀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 為何我總想看書,卻總也看不完一本書?這幾個原因總結的太好了
    02 一讀書就想睡覺這一點,我想是很多成年人都有的困惑吧,也是我聽過最苦惱的原因。拿起書本就想睡覺怎麼辦?所以乾脆也不敢碰書了。其實這類型的人,一般不外乎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潛意識裡拒絕看書這麼累的活,找不到享受看書的感覺,所以大腦就自動進入休眠狀態;二是,性格特點上來說,從小視覺注意力缺失導致的。
  • 從閱讀小白到職業讀書人,是什麼讓我放下手機去讀書?
    曾經有一段時間,下班後我不是追劇,就是刷朋友圈、某博,經常玩手機到凌晨,結果就是視力和專注力都在下降。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個作者在做轉發抽書活動,而且書的內容我很感興趣,出於碰運氣的心理轉發了,沒想到居然中獎了。
  • 去年,我國滿18歲的成年人有63%的人,一本書也沒讀過,為何?
    最近,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一項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年滿18歲的成年人有63%的人,一本書也沒讀過(包括紙本書和電子書)。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用手機直播,刷朋友圈,打遊戲等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填滿空餘時間,已經很難有人能夠靜下來好好讀一本書了。
  • 你以為你是誰,其實在別人的眼裡,你真的沒那麼重要(經典)
    這位妻子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以為離開自己他會寸步難行,卻不想自己真的沒那麼重要。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獨一無二「的人。總覺得離開了自己,地球都無法正常地運轉,其實無論是誰,真的沒那麼重要。
  • 放下手機真不難!只要5招讓家長引導孩子有節制使用手機
    第二條我們要和孩子約定好一天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這時要拿點科學依據出來。「寶貝,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對眼睛不好,你看這個醫生都建議小學生每天玩手機不能超過半個小時,而且每隔15個分鐘還要讓眼睛休息休息。
  • 放下手機,還親情一個關注
    飯前先用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吃飯過程中不斷低頭聊天——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許多年輕人一有時間,就低頭髮微博、聊微信,卻對身邊的親人視而不見。難怪有網友說: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個桌上,你卻在玩手機。而今年春節期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主動放下手機,重拾親情,珍惜與父母家人相處的時光。
  • 哪有那麼多人生大不同?找了一圈發現原來你也這樣啊
    聽完後你會哈哈哈大笑。雖然你作為大人,有時候感覺到可笑,但是小朋友,他就是那樣隨口說也沒說錯呀,只是大人自己覺得有時候不雅觀。《尿褲子男孩》就是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自己經常尿褲子漏了那麼一點點,老是被媽媽批評,所以不開心,然後開始找答案的過程。
  • 很難讀進去一本書?那是你沒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這種可以自由支配的閱讀,本質上和釣魚、打牌、刷抖音一樣,完全可以當作一個愛好。讀書本沒有那麼高大上,只是人為地對其賦予了各種光環。當你抱著輕鬆的心態去讀書時,就會發現讀書並沒有那麼難。讀書最重要是能讀進去,再說讀沒讀懂。沒有最好的書,只有適合自己的書。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讀一本世界名著,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給自己找罪受。這樣毫無代入感的閱讀,既浪費了時間,又增加了心裡對讀書的抗拒。做任何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讀書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