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題,已知三種圖形兩兩相加的和,求各圖形代表什麼數

2020-12-12 專注小學數學

在古代人們最原始的交易,是通過以物換物的形式來進行的。在出現貨幣之後,這個交易就更簡單了很多,貨幣作為一個中間橋梁,起到了代替實物的作用,實現了等量(價值)代換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文中學過的曹衝稱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圖片來自網絡

在當時條件非常有限的情況下,要稱出一頭大象的重量確實不容易,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稱。

有人建議將大象宰了,然後切成小塊,然後將這些小塊逐一稱重,加起來可得大象重量。這種方法雖然可以稱出重量,但是如果把大象殺了,此時稱出了重量也已經失去了意義。

最後聰明的曹衝用的就是等量代換的思想,用很多石塊的重量,代替了一頭完整大象的重量。打破大多數人的常規思維局限,解決了在當時無法稱一頭大象重量的問題。

在數學解題過程當中,等量代換思路經常用到。一年級開始就有,比如說兩個三角形圖形相加等於8。問一個三角形等於多少?其實這就是圖形代替了數字。

圖形代替了數

等量代換,突出一個字「換」。比如說1張100元的人民幣可以換成2張50元的人民幣,也可以換成5張20元的人民幣,因為它們的面值是相等的,所以可以互換。

等量代換其他的作用非常大,包括以後解方程組,比如說二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的時候,其實應用的,其實就是等量代換。

那我們以一個實際例子來看一下,這是小學三年級的圖形算式題。

每種圖形各代表一個數,只知道這三種圖形兩兩相加的和。求這三種圖形分別代表什麼數?

小學三年級的圖形計算題

如果把這當中的圖形換成字母x、y、z的話,是不是很像初中以後學的三元一次方程組?

小學三年級自然是沒有學過這些知識。但是照樣可以把它做出來,用的方法其實就是一個等量代換的一個原理。

我們將這3個等式編成①、②、③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將這三個等式全部相加。 然後根據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把兩個加相的圖形換成數。解題過程如下圖所示。根據三個等式相加,然後兩邊同時除以2可得出下圖中的關係。然後求出各圖形代表的數。

第2種方法,把①、②等式相加,②、③等式相加,都會得到3種圖形的和。再用到已知兩種圖形的和進行等量代換。原理和第一種方法是一樣的,自然就可以解出相應的得數。

是不是比我們用解方程組來的還要簡單一些呢?

相關焦點

  • 小學妹妹求助,「逼瘋」大學生哥哥的求圖形周長,這種方法妙解
    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牽扯到靈活運用的數學題,總是讓人「腦殼疼」,不知道該從何入手。鄰居女兒成績在班裡一直不錯,但這次也搞不定這道題目了,他向大學生哥哥求助,哥哥拿起題目一看,頭皮發麻不會呀!忽然想起來教數學的我,急匆匆發過來向我求助了,看了下題目是圖形題,而小學圖形題常用的就是切割法,補全法,移動法、公式法和比例法,考慮這道題目是不規則物體求周長,所以很容易就鎖定了移動法,我告訴哥哥別急,接下來我教你一種神功,絕對讓妹妹愛上數學,學會這類題目的解決方法,保證讓你在妹妹心中形象還是那麼高大上。
  • 小學數學,數圖形個數 家長:小學二年級的!我竟然不會
    家長與孩子所學的內容確實是不一樣的,人們有時候發現以前初中學的一些知識,出現在小學階段了。這不網上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家長就發了一個帖子:二年級數學題我不會,求大神給標準答案。可能有些網友會覺得很詫異,一、二年級的數學不就是簡單的整數加減乘除嗎?而且數都不大,就做不了嗎?還別說這個真有難度。這題不是計算題,是數圖形個數。
  •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計算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難倒眾多「高學歷」網友
    學好數學所要求的強大的運算能力和縝密的邏輯思維,使得許多人望而卻步,只能對著一道道難題嘆氣。如今,隨著教育質量的提高,對於數學的教學也更加的靈活,對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了,許多小學生的數學題都令眾人直呼「太難!」。
  • 小學數學9種「求圖形陰影面積」的方法,給孩子收藏
    在數學幾何考試中,有些圖形不是以基本圖形的形狀出現,而是由一些基本圖形組合、拼湊成的,它們的面積及周長無法應用公式直接計算,一般我們稱這樣的圖形為不規則圖形。對於這類不規則圖形,考試常考的就是求圖形中的陰影面積。
  • ②小學數學必須掌握的圖形求面積十法
    那麼,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及周長怎樣去計算呢?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圖形通過實施割補、剪拼等方法將它們轉化為基本圖形的和、差關係,問題就能解決了。    先看三道例題感受一下例1 如右圖,甲、乙兩圖形都是正方形,它們的邊長分別是10釐米和12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 一年級的3種圖形的圖文算式附加題,秒變送分題
    在小學還未學習分數、小數前的計算,幾乎都是自然數的加減乘除運算。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有一種題型和普通的計算題稍有不同。圖文算式是用圖形或文字代表數,一般相同圖形(文字)代表相同的數,不同圖形代表不同的數。因此它的難度會稍高一些。當然如果用字母代替這些圖形或文字其實就是方程。
  • 小學數學必須掌握的10種圖形求面積法
    在數學考試中,很多圖形不是以基本圖形的形狀出現,是由一些基本圖形組合、拼湊成的,它們的面積及周長無法應用公式直接計算.一般我們稱這樣的圖形為不規則圖形。基本圖形我們都有固定的面積和周長公式,直接套用就就可以計算。那麼,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怎麼計算呢?這個問題是數學考試中經常難倒孩子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小學升學考試中最容易考查這類題型!
  • 小學數學求不規則圖形面積題難倒學生,若抓住關鍵點其實很簡單
    大家好,這裡是專注小學和初中數學的數學世界,全部文章均由貓哥原創,本人很樂意與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中小學數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另外說明一點,「數學世界」並非為了講解難題而存在,學習數學的關鍵是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並非要做太多高難度的題目。
  • 小學數學圖形求面積十大方法總結(附例題解析)
    小學階段的學生通常在學習上存在著總結歸納能力欠缺等問題,為了很好地幫助孩子系統地掌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下面的是小學求圖形面積的十大方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題,難倒985畢業生,你會嗎?
    在論壇上看到一道非常有趣的小學三年級數學題,發帖的是位985畢業生,表示被這道小學數學題給難住了,同學們來圍觀一下,看看你會不會做?原題目如下圖:題目中給出了一個正方形,將之分成了四個部分,有三個部分的面積,是已知的,分別是29平方釐米、32平方釐米和16平方釐米,求第四部分陰影部分的面積,應是多少平方釐米?這道題目難嗎?
  • 小學數學必會圖形求面積的10個方法!圖文並茂!
    求圖形的面積是小學數學常考的一種題型。在數學考試中,很多圖形不是以基本圖形的形狀出現,而是由一些基本圖形組合、拼湊成的,它們的面積及周長無法應用公式直接計算。一般我們稱這樣的圖形為不規則圖形。基本圖形我們都有固定的面積和周長公式,直接套用就可以計算。那麼,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怎麼計算呢?這個問題是數學考試中經常難倒孩子的一個難題,特別是小學升學考試中最容易考查這類題型!
  • 一道求圖形面積的小學數學題難倒眾人,若靈活運用知識點則很簡單
    這裡是專注小學和初中數學研究的數學世界,全部文章均由數學老師貓哥原創,本人很樂意與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中小學數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近期有不少網友跟帖留言表示,這裡講解的題目太簡單了,對於他們沒有一點難度,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 這些圖形你都會求面積嗎?你不一定都會求
    首先,我們回憶一下,在小學階段學過的規則圖形的面積求法。一、規則圖形面積的求法我們在小學期間學過的規則圖形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圓形。這類圖形相對簡單。估計大部分人應該對於這些圖形面積的求法還是非常熟悉的。我們直接回憶學過的公式就可以了。
  • 小學數學圖形求面積大全,資深老師:趕快記住收藏好,絕對有用!
    當然這個是普通規律的圖形的公式,那不規律的圖形,我們當然也有方法,關鍵在於孩子要善於觀察,比如一個不規律的圖形它是有哪些圖形構成的,我們分析完之後採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是最適合的,所以就要求孩子要有獨立的觀察能力。1、相加法。就是一個不規律的圖形由兩個規律的圖形構成的,只需要求出兩個規律圖形的面積,然後相加就可以了。
  • 小學必會圖形求面積的10個方法!圖文並茂,為孩子收藏
    我們曾經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菱形、圓和扇形等圖形,一般稱為基本圖形或規則圖形,我們的面積及周長都有相應的公式直接計算。例1:如下圖,甲、乙兩圖形都是正方形,它們的邊長分別是10釐米和12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 小學數學必會圖形求面積的10個方法!圖文並茂,太神奇了!
    1 相加法 這種方法是將不規則圖形分解轉化成幾個基本規則圖形,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然後相加求出整個圖形的面積。例如:求下圖整個圖形的面積。 一句話:先求出正方形面積再減去裡面圓的面積即可。3 直接求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已知條件,從整體出發直接求出不規則圖形面積。
  • 小學數學在線輔導平臺解析不規則圖形求體積問題
    在小學階段,同學們會學習到求體積問題,而有時候會遇到相對比較複雜的圖形,這些圖形並不是同學們常見的正方體或者長方體,而是不規則圖形。對於這些題型應該如何求解,小學數學在線輔導平臺麥斯數學就通過一道例題,幫助同學們解答梳理。
  • 二年級數學,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的幾種題型
    下面我們來看看圖形算式簡單推理運算中等幾種常見的例題。例題1:□+□+□=15,△+□=12,△+☆+☆+☆=16,求□=(),△=(),☆=()。9;那麼一個☆就是9÷3=3;最後的結果時:□=(5),△=(7),☆=(3)例題2:找出下式中□和☆各代表什麼數?
  • 一年級數學圖形代入題,必考題目,好方法讓學習更高效!
    難度係數1★-20=38 45-●=15 ▲+●=76問 ●=( )▲=( )★=( )第二個問題較第一個問題稍微增加點難度,除了數字變成100以內的,第三個圖形▲的解答,是需要先求出●=多少,然後再把求得的得數代入進第三個算式裡面去。
  • 小學四年級數學考試必考題型圖形求面積的10個方法,寒假必看!
    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圖形通過實施割補、剪拼等方法將它們轉化為基本圖形的和、差關係,問題就能解決了。,它們的邊長分別是10釐米和12釐米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常用的基本方法有↓↓↓一、相加法 這種方法是將不規則圖形分解轉化成幾個基本規則圖形,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然後相加求出整個圖形的面積。例如:求下圖整個圖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