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賦,徜徉於詩和散文之間——中華辭賦2019年第11期

2021-01-09 半月談網

閔凡路 吉林省柳河縣人。1957年9月到新華社工作,曾任新華社遼寧分社副社長、《半月談》雜誌總編輯、新華社副總編輯兼國內部主任、《新華每日電訊》總編輯。現任《中華辭賦》總編輯。著作有《閔凡路評論集》《閔凡路辭賦集》等。

賦,徜徉於詩和散文之間

辭賦,中國文學的一朵奇葩,從悠遠歷史的洪荒走來,盛開在新時代的沃野。

讀賦者日眾,便有人問,賦與詩,與散文是什麼關係?何同何異?我說,辭賦徜徉於詩和散文之間,似詩非詩,似散非散,各美其美,獨立一體。

追根溯源,辭賦源於詩騷,也深受先秦諸子散文之薰染滋潤。因此,賦有詩之境,詩之情,詩之韻,詩之對仗與凝練;賦亦具有散文宏闊、優美、奔放、飄逸之特色,表達細膩、深邃,富有思辨哲理。兼蓄詩詞散文二者之長,終成辭賦一家之美。

中國古典詩詞,光耀百代。唐詩宋詞達至巔峰。李杜王白蘇陸辛等大家巨擘,為民族留下眾多傳世詩篇,千古絕唱。或豪放,或婉約,其仁愛之心,報國之志,恤民之情,長勵後人。詩的意境、文採、韻律別具一格,膾炙人口。辭賦從這裡獲得詩意、靈感、韻味。賦中有詩,賦家亦詩人。

古代散文,在中國文學的天空,格外璀璨奪目。春秋左傳、先秦諸子、西漢兩司馬、唐宋八大家,其雄文鴻篇均彰顯學識與文筆的功力,閃耀思想與文採的光華。那諸多文學巨匠,本身就是聖賢哲人。華夏文明,大河春秋,縱橫在他們筆下,熠熠生輝。

單就文體而論,辭賦比詩詞體量更宏大,表達更自由,比散文更句式工整,更有駢對韻律之美。因而,辭賦在述史、狀物、懷人,紀事時可以鋪陳開來,盡述滄桑流變,人間風採。

賦者應多學習詩詞,閱讀散文,汲取智慧營養。我青年時代起,就喜歡唐詩宋詞,愛讀《古文觀止》,在多年新聞生涯中擅寫時評,注意借鑑古文和詩韻,把評論寫的更具散文味,更朗朗上口。我尤其喜歡讀《前出師表》《答蘇武書》《大唐三藏聖教序》《陳情表》《弔古戰場文》《祭十二郎文》《師說》《嚴先生祠堂記》,有時背誦,有時書寫,精研細品,樂在其中,似能從中感受那種「理含金石之聲,文抱風雲之潤」的氣韻。這對於我後來學習寫賦,助益良多。

今日的辭賦作者,多數比較年輕。在創作道路上要多向詩詞和散文經典學習。我在《勵學賦》中說:「賢哲巍巍,經典濟濟,解其言,明其理,詠其文,思其義,鍥而不捨,窮源竟委,則金石可鏤,奇路不迷矣。」

辭賦徜徉於詩和散文之間。辭賦、詩詞、散文相輔相成,共榮共茂,同唱新時代的春天!

相關焦點

  • 辭賦第1講
    一、辭賦簡介1、辭賦的概念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世的散文詩。它講究文採、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真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把「賦」名冠之於自己的作品。賦的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鋪陳是指對事物或現象的方方面面作周詳的描繪陳述。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在南北朝時期,抒情小賦發展起來,賦的內容與形式都有了變化。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2020-06-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詩賦人物|周文彰——《中華辭賦》2020年第12期
    現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研究哲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濟特區、幹部教育培訓。發表了大量論文、文章和訪談,出版了20多部專著和譯著,主編出版了10部叢書,出版詩集《周文彰詩詞選》《詩韻校園——國家行政學院校園詩》《感恩第二故鄉——周文彰海南詩書作品集》。
  • 創作辭賦散文百餘篇 李新華筆耕不輟抒情懷
    本人提供「在參加樂清中學80周年校慶後,我要和夫人回杭州去帶孫子,去西湖邊和那些熱愛音樂的朋友們拉拉琴。」前不久,在樂清中學語文退休教師李新華家中,他和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暢談人生難忘時光。61歲的李新華喜歡寫作,是中學高級教師、中國辭賦家聯合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發表辭賦60餘篇、散文40餘篇。
  • 《成州文學》第一期紙刊創刊號卷首語
    《成州文學》第一期紙刊創刊號寫·卷首語卷首語郭軍在一個文化底蘊非常豐富的西北古城,在一個人傑地靈的千年古縣,在一個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的隴上江南,幾個熱血青年,在七月流火的季節裡,他們隱隱感覺到,那個矗立著西峽頌摩崖石刻,那個坐落著詩聖杜甫草堂,那個曾經盛產泥人以及神話的地方
  • 湖南省辭賦學會舉行第二次研討會
    據湖南省辭賦學會會長陳樵哥介紹:學會會員近幾年來在「華夏杯」等全國性詩詞聯賦徵文比賽中,表現不俗,創作頗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捧回各種大獎,為弘揚湖湘文化、推動湖南詩賦藝術的大繁榮和大發展貢獻了力量。據了解,副會長石印文多年來創作辭賦30多篇,在全球華人辭賦創作中享譽甚隆,他創作的《東方賦》《湘江賦》《新孝經》《千兩茶賦》等一系列作品在全球辭賦徵集大賽中均獲一等獎。他集詩詞聯賦、繪畫、書法、篆刻多藝於一身,30多歲時嶺南美術出版社就出版了《石印文自書茶詩百絕》等一套三冊的藝術作品,實屬高藝全才。
  • 第十六屆全國散文詩筆會代表同題七十三期||鯨落記
    從2017年3月20號第一期《致青春》開始,迄今已發布了七十三期,共約近千首(章)同題詩作,其中70%左右發表在《散文詩》《星星•散文詩》《人民文學》《北京文學》《詩潮》《揚子江詩刊》《民族文學》等數十種重要報刊及年選,成為「中國散文詩年度十大事件」之一。 新年伊始,《詩河》每期特邀2-3位全國歷屆散文詩筆會代表或國內實力詩人參入同題,敬請一直關注和鼓勵我們的老師和詩友繼續支持!
  • 《中華文學選刊》2019年11期目錄
    「鏡像」與「正名」  選自《廣州文藝》2019年第9期  宋睿華 用代碼可以構建機器心智嗎?Current  尹學芸 灰鴿子(中篇小說)  選自《北京文學》2019年第10期  胡學文 一水三浪(中篇小說)  選自《十月》2019年第5期  邱華棟 琴斷(短篇小說)  選自《清明》2019年第5期  曹 寇 龍(短篇小說)  選自《青春》2019年第10期
  • 《天山雄鷹》第71期
    因為三字句短促,在賦文中具有鏗鏘有力的感召之功,辭賦者多喜歡用之,殊不知,物極必反,泛濫成災,反而顯得賦文少了詠物之綿軟柔情。我是中華辭賦家聯合會會員,地方特邀辭賦編輯,曾經發表一些賦作,改天得暇,我將在網上重新發出,歡迎詩弟及諸位方家品評。        關於辭賦,自5.4青年運動後,此種文學體裁便被打入冷宮。
  • 《朗讀者》第二季12期的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都在這!
    | 卷首語 |「路」這個字是由足和各組成的。城市的意義不僅僅在與建築的堆砌,更在於城市和人之間的化學反應。長街短巷,是經驗或。我們在這裡獲得溫暖,我們在這裡製造夢想,我們在這裡認識自己。但願你我都能在城市裡各得其所,也但願你我能夠用最質樸的靈魂守住心底的城池。第9期主題詞 | 謝謝
  • 詩詞歌賦,賦是什麼文體,和駢文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常說詩詞歌賦,那麼賦是一種怎樣的一種文體呢?駢文又是什麼文體呢?二者又有怎樣的關係?賦所謂賦,是一種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文學體裁,既有詩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清新流暢。正如《漢書》言「不歌而誦謂之賦」,詩在當時是可配樂歌唱的,賦與詩接近,卻只用於吟誦,故漢朝將賦視為一種不配樂的詩。劉勰《文心雕龍》: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也就是說,賦源於《詩經》,但是在《楚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 新刊│《中學語文教學》2019年第4期封面及目錄
    歡迎訂閱2019年《中學語文教學》本刊2019年徵訂工作已經開始,請廣大讀者朋友抓緊訂閱
  • 《世代》第12期卷首語
    文/丁祖潘《世代》本期(總第12期)延續創刊號的教育主題,關注基督教教育。從教學的層面看,可以說基督教教育是一種世界觀的教育,即以聖經世界觀來涵蓋、引領和規範一切人類知識的學習。  <1> WY,「為基督、為教會——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和性質」,見WY、蘇炳森等,《基督教古典教育》(修訂版)(電子版),第36頁。<2> 以上釋義引文,均參考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 文旅奏凱歌,全球共譜沁源賦 ——「沁源賦」文學大賽採風活動在...
    本屆大賽評委會副主任,《中華辭賦》編輯部副主任馬建勳在採風活動座談會上指出,本次大賽已徵集到的作品呈現三高特點:數量高,所徵集到的辭賦作品為歷年來同類徵文大賽中數量最多的;質量高,目前組委會收到的辭賦作品文筆規範,質量上乘;高手參與多,本次大賽吸引了目前辭賦界的眾多名家大家參與,傳播廣泛,產生巨大影響。
  • 收藏│《朗讀者》第二季12期卷首語、開場白、結束語
    04第4期主題詞 | 紀念日| 卷首語 |紀念日是結繩記事上的一個個繩扣,它紀念著一個生命的誕生和離去,也紀念著一段歷史的開始和結束。05第5期主題詞 | 等待| 卷首語 |等待,是我們和時間的一場博弈。我們憑藉著智慧和耐力,與未來做一個交換。
  • 袁曉聰 | 論民國辭賦學史的建構及其意義
    一是賦體研究,包括賦之起源研究,賦體構成研究等;二為賦學本體研究,包括賦的特徵研究,賦之流變研究,基本文獻研究,賦之理論與批評研究,賦之傳播與接受研究,賦與環境之關係研究,研究方法論等;三是賦學與其他學科之間關係研究,包括賦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中相關學科之間關係研究、賦學與自然科學中相關學科之間關係研究,賦學與當代文化建設之關係研究等;四為辭賦學術史,即辭賦研究之研究,包括文獻整理研究、研究的批評、研究史
  • 孔學堂溪山書會第十九期誠邀您參加《孔學堂賦》的創作與賞析分享會
    溪山之間,一期一會;以書會友,呼朋引類。第十九期溪山書會活動在寒冷的冬日裡悄然而至。本期書會的主題是「《孔學堂賦》的創作與賞析分享會」。我們榮幸地邀請到本書書名的題寫者和《序》的撰寫者,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吳承學先生、貴州文史館原館長顧久先生以及本書作者易聞曉先生和《孔學堂賦》的書寫者戴衛華先生做客溪山書會。四位大咖齊聚孔學堂,將給這個寒冷的冬日帶來陣陣暖意,屆時嘉賓老師將會與各位書友分享《孔學堂賦》一書的創作過程,並給您講述孔學堂的故事和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
  • 《風度閣賦》徵集大賽火熱進行!全國辭賦愛好者「點讚」九齡風度
    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的《風度閣賦(記)》徵集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市的眾多辭賦愛好者參賽,他們紛紛從各種角度深入挖掘張九齡思想、生平、重大事件,文學成就和歷史貢獻,許多作品還融入了標誌性、紀念性的事件及韶關歷史文化元素,不乏立意高遠、內涵深刻、構思巧妙、意境優美的作品。
  • 《竹海文藝》第1539期‖青橙子:瀾滄賦(辭賦)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竹海文藝,ID:zh-wy201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瀾滄賦文:青橙子(重慶)圖片:網絡回目鳥瞰群山環抱之間,月光掩映之下,村落依稀,星羅棋布。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少男少女,篝火嬉戲;笙歌互答,此樂何極!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遊瀾滄也,則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盞品茗,得意洋洋!註:景邁者,瀾滄山中的一個小地名,那裡有萬畝古茶園,並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 紙刊精品 |『新詩大觀』2020年12月刊(總第114期)詩藥詩群上刊作品選
    詩藥·原創·特刊 第100期 | 總第196期約稿編輯:王力本期詩人師建軍 王玫 李長元在《中國詩人》《長江詩歌》《作家天地》《南方日報》《流派》《大渡河》《暖泉》《今日詩界》《山東詩歌》等刊物及年選發表詩歌、散文100餘首(篇),有數篇詩文漢英雙語發表。王玫,女,傣族,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詩作散見於《詩刊》《民族文學》《邊疆文學》《詩家園》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