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來聊的,是在法學習特別重要並無法避開的一個話題——小組作業。
顧名思義,小組作業即是幾個人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課程、教授的要求在給出或自選的課題下進行研究分析,通常以寫報告及做presentation的方式進行研究成果展示。
國內的大學中,這種作業方式似乎並不盛行,然而在法國,小組作業簡直是家常便飯,有相當大比例的課程需要做小組作業。有的老師會將它計入平時成績作為參考,有的則直接當做結課成績,小組作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法國人向來強調integration(雖然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所謂的intergration是要以外來文化為背景的人努力融入法國文化,自己好像並沒有做太多的努力去融入別的文化),然而對於中國的在法留學生來說,許多人私下並不與法國同學交際,小組作業則是一個與法國人接觸的重要途徑。
小組作業往往是2-3周內完成,小組人數在4、5人左右。在高等教育階段,教師並不會事無巨細地教授知識,往往只是給出大概的理論,知識的應用則要自己在小組作業的實際操作中摸索,頗有一種「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感覺。
老師給出的往往是方向上的指導,如果你欠缺某個方面的技能,背景了解不多,知識儲備不夠,那麼往往需要自己去學習或者通過組員的技能來彌補,這就更要求組員之間的配合與協作。法國人也是相當注重l'esprit d'équipe(團隊精神),在簡歷中還可以將「擁有團隊精神」這一點單列出來當做一項能力。
離開學季過去了一個多月,大家的學習生活陸續進入正軌,小組作業也一波一波地被排上日程。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小組作業中我抱到過超神的大腿,遇到過看起來學霸實則學渣但是也還算靠譜的組員,萬幸沒遇到過特別差勁的組員(希望這句不是flag)。
周圍的朋友也是經歷各異,有被大腿拯救帶著飛的,有被放鴿子狂拖後腿的,有的感恩世界,有的氣到吐血。
我特地採訪了幾個朋友,他們的年級從licence本科到master碩士,學校從公立大學到高商到工科院校,專業更是應有盡有,希望通過在不同階段領域的採訪對象儘量展示相對全面的法國學生形象。
我問他們「與法國人做小組作業是什麼體驗」,通過小組作業獲得的收穫和教訓,同時為做好小組作業提出建議。希望藉此,能撫慰一些因小組作業受到創傷的心靈,以及幫大家儘量少走一些彎路。
@鋼琴
法國某商學院學生,master已畢業
但是總的來說,在作業的過程中還是能感受到思維和行事方式上的不同。我覺得主要是我們偏向於直接去做,法國人傾向於先想再做。而且有時候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因為結論性的東西我們知道的比較多,但是法國同學可能更側重整個的思考過程。
有一次比較差的經歷,就是法國同學不把作業當回事,直接從谷歌抄襲。有一次很好的經歷,是同法國人一起辦畫展,其間反覆交換意見,確實體會到了文化的互補性。法國人辦展的法式風格,給同學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整個會場氣氛非常好;中國這邊辦事效率比較快,能很好地適應突發狀況,總之最後很成功。
我的經驗和收穫,就是雖然法語不好,有的時候表達不清楚自己的想法,但是一定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且表達清楚。以我為主,積極協商,讓別人明白自己的看法。還有就是,基於你表達的觀點,別人才能信服你,交真朋友。★最後一句我很認同,基於表達的觀點別人才能信服,交到真朋友。一直言之無物,通過小組作業強行熟絡起來的「朋友」,想必也不會長久。
@DANDANداني
南法某公立大學,M2在讀,拉伯雷的校友
其實談到和法國同學寫小組作業,其實還是主要在談「他TM在說什麼」以及「我TM怎麼才能讓你明白」這兩個問題,也就是法語問題。(= 。=…)下面嚴肅起來。其實在我看來,和法國人小組作業是很好提高法語水平,結交法國朋友的了,只要你多說多講,你的法語水平就會提高很多,與此同時,你也會有一兩個能平時玩到一起的外國友人,不要怕說錯,將心比心。至於完成小組作業嘛,很簡單的,一上來就分配任務,之後大家就相安無事啦~總結:這是鍛鍊法語的好機會,至於任務本身,都很簡單啦~★總結起來就是,大家都是人,以及多說。
@某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小可愛,表示對畢業不抱希望
巴黎某著名公立大學,M2在讀
總的來說,確實因人而異,有遇到特別認真負責且能力強的,也有遇到裝作認真實則不到最後一秒不參與討論,並沒有分擔多少任務的。整體上我有一個感覺,m2的同學果然是經過層層篩選的,比l3遇到的同學思考更有深度,對學習的態度更認真,人也gentil、ouvert(友善、開放)很多。在班裡遇到一個超好的法國妹子,她是alternance的學生,也就是一邊工作一邊上學的。紅髮,自我介紹永遠都說,你看到那個rousse的就肯定是我了。精力永遠充沛,長期堅持跑馬拉松。住在巴黎郊外,上學一趟倆小時,經常工作到一兩點,但第二天8點的課照樣能夠應對老師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無拖延症。人很積極,但不是那種把老師的話當聖旨,時刻保持緊張的「積極」。我特別喜歡她認真的那股勁兒,不是那種鑽牛角尖的嚴肅死板,她有種不會給人壓力的靠譜的值得信賴的姐姐的感覺(此處有個大拇指)。她有個特點,也是認真的表現,就是發fb消息,一條消息就像是一篇文章,從抬頭到結尾每個結構都有……平均一條消息佔據我兩個屏幕。比如我聽說她有五年的工作經驗,我感嘆為什麼這麼久,之後她給我把法國的教育制度科普了一遍。在她的帶領下,我們那次法律作業得了類似A+,老師評語高到極致。我第一次有了切實的抱大腿的感覺,總之就是優點滿天飛,我的膝蓋永遠為她準備著。原來法國也有此等勤勞到可怕的人。★這位勤勞善良的小姐姐大概就是仙女本人吧……
好希望我也能遇到這樣的人。
@肥吧官方粉絲群1
巴黎某公立大學,計算語言學(語言自動化處理)專業,班級裡只有他一個中國人
做作業的話,倘若是語言學類的課,一般都會按人數自由組合,唯一要求的是每個組內一定要有一個法國人帶著。他們的速度都很快,思維語速都極其敏銳,也會在各種問題上討論,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他們也會拖著進度給你解釋明白為止,他們也會合理分工不同任務,一般會把難題留給自己,把偏簡單的部分留給我。而計算機編程類的課程,或者是形式語言類的課程,往往是作業比較難,作為歪果仁很難獨立完成,所以他們都會在關鍵的點和你一起討論協作完成,又或者是會跟你一起討論。我常和兩個學霸在路上拿著作業討論,又或者聚集在一起討論問題,分類分組。他們都很積極,並且善於總結。★一個學霸的專業,畫風果然明顯不一樣
@可bro
巴黎某著名高商,Grand école在讀
剛開學上課的時候我們的法語老師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小心法國人,因為法國人在學校並不像中國人一樣很看重成績。一般法國人和中國人一起做小組作業的時候,中國人會非常努力的把作業都做完,法國人就是在你做完之後看一遍,然後做presentation的時候,由於中國人普遍較羞澀加上語言有些障礙,就會講的很少,但是法國人就會blabla滔滔不絕,這時候有些老師就會誤認為中國同學沒有好好做,然後給法國人分數高,給中國學生的分數低一些。所以一開始我對法國同學也有比較大的偏見,覺得他們都不靠譜。但是!9月剛開學沒多久一次沙盤模擬遊戲徹底改變了我對法國同學的看法!這個遊戲把國際學生和法國學生分在一起,每個組5個人,我們組有兩個工程師背景的法國哥們。開始我還很擔心啥也不懂,但是工程師小哥簡直太靠譜了好麼!很有想法,默默地做好了一切(每次都是小哥哥算好了結果然後解釋給我聽,超級nice),託工程師小哥的福我們組還拿了第一(再次表白)。而且導師問誰做決定的時候哥們也會說大家一起做的決定,很注重團隊精神。★劃重點:少說多做的工程師小哥——人類的寶藏。
@哈哈哈
南法某翻拍大學電視劇原型,M2在讀
做小組作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人群中一眼識別出大腿,顯然法語比我們好的,就都是大腿。法國同學對我們都很友好,只要主動和他們說話聊天,就可以輕鬆加入他們,其實他們也對中國人很好奇啦。但小組討論寫作業的時候就不輕鬆愉快了,畢竟語言還是有很大的問題。M2已經做了幾次小組討論,和不同的法國人或者法語很溜的外國人都有過接觸。不得不說,這是大學以來,碰見過最認真的法國隊友了。法國人很喜歡面對面交流,有的時候覺得在messenger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非要來一個rdv。但討論的時候,他們大多都會放慢語速,而且主動問你有沒有聽懂或者讓你表達自己的看法。只要你對不理解或者沒聽懂的地方,讓他們再重複一遍,都會得到很耐心而且很詳細的解釋。我有一次和法國小姐姐一起做討論,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之後小姐姐就開始倒數,還有30分鐘下課,還有10分鐘,5分鐘…你會發現,其實世界那麼大,學生都一樣,盼望著下課,會為停課而歡呼。法國人雖然有時候很一根筋,或者你會覺得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就要討論這麼久,但真的這個國家整體style就是這樣。既然改變不了,就積極的融入他們吧。★想要入鄉隨俗,先適應這個國家的一根筋。
以及,大部分同學還是很友好的。
@兔子
法國某高商,L3在讀
一次要做小組作業,一個外國人問我有沒有組,本來先答應了我們,後來有他們國家的歪果仁叫他,他就直接退組走了,然而第二天就要開始作業。還有,有好幾次法國人放我們的鴿子,約好小組出來做作業,然而下雨了,她就沒有來!不來還不說話,Facebook看了也不回,然後只有我們幾個中國人。下雨就不來?也不說一聲???起初結組是想和他們練口語或者因為老師要求要不同國家,後來我們組隊都是中國人了。建議就是,學好語言好好虐外國人,努力提升自己,不然好多外國人很不喜歡和亞洲人組隊。現在沒有外國朋友,感覺語言水平很難進行深度交流。★只能說,妹子遇到的外國人真的太不負責任了。
以及,messenger的已讀回執真的非常容易讓友誼的小船翻船。
@Zncu
法國某老牌工科學校,在法多年
說起小組作業,短的有一節課四個小時的TP 的,長的有將近一學期的學期大projet。人數上從兩個人到四個人都有可能。整個的順利情況和完成風格完全取決於同組法國人的性格。在學校 ,老師總是在強調travail en équipe的重要性,每次小組作業也是圍繞這個為基礎的。通常來說,在需要當堂交實驗報告的情況下,受限於法語水平,法國同學是儘量不會讓我們去寫報告的。動手、計算、軟體操作、設計等方面,我們會更偏重這些。如果是學期的大projet,或持續幾周的小組作業合理分工會更加明確,法國同學可能會分配一些比較好寫的章節給你。而且還是會尊重你的看法和你提出的觀點。通常來說整個組的交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不要因為覺得自己法語有問題而什麼都不說。雙方都會努力去理解對方的想法,觀點。遇到不知道進度的時候一定要去問同組的小夥伴。我遇到的法國同學大部分都是能夠主動去尋求方法解決問題的類型,善於發現問題,聽取別人意見和建議的。至於難忘的經歷。有一次被一個同組擅長寫報告而不擅長做設計和計算的組員坑。分配好的任務他沒有完成,在ddl之前一周才和我說,為了趕進度一周五天35小時課的情況下,我只睡了17個小時。★大部分人還是好的,但是總不排除有那麼幾顆老鼠屎。
看了上面這麼多人的發言,你有沒有對小組作業、對法國學生、對法國多一點了解?
不知道他們的故事讓你對未來更加抱有希望,還是加深了失望。
其實這次採訪的結果,跟我預想的稍有些差異。
差異在於,我一開始試著通過採集的印象為法國學生貼標籤。
但是每當我多收到一個答案,我就覺得定義他們,又難了一分。
他們是法國學生,但是是基於「學生」的身份,更是首先基於「人」。
正因他們是鮮活的、不同的個體,每個人的表現各異,所以幾個人都提到了,「我覺得也要分人」,「整個的順利情況和完成風格完全取決於同組法國人的性格。」
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所以有人遇到宛若天使的隊友,也有人會遇到老鼠屎。這與在哪個國度、是什麼人種無關。
還有,有些行事方式與年齡和素養有關,與國籍無關。
比如,在低年級的時候比較容易遇到不負責的隊友,組隊被放鴿子,組完隊再也沒出現過,還有上臺做展示的當天不來上課的。基本都是在本科階段遇到的事。
當讀到M2的時候,感覺周圍的同學友善度和素質都要高一些,遇到大腿的機率也高了一些。畢竟,一大部分不做事的,都在中途被篩選掉了。
如果要基於「法國」,為他們找一些共同點,還是可以找到的。
比如,側重整體的思考過程,認真起來真的認真到可怕,比較「一根筋」,行事喜歡按照既定的規則,即使很簡單的問題還是會大家一起討論。如果努力嘗試去交流,交換觀點,基本都會得到回饋。
最後,為大家的小組作業總結幾條tips吧。
首先,在平時注意觀察,根據課上的表現基本能看出來誰是「大腿」,儘量找靠譜的法國同學。結組的時候不要不好意思,要儘早去主動詢問,避免把自己置於被動的地位。
在平時也要抓住機會展現自己,如果總是沉默寡言、沒有一技之長並且不主動去結組,是沒有人願意同你一組的。
作業中
有時候我們將「法國」置於「人」的前面,因為語言能力和文化差異而不敢交流,反而加深了隔閡。溝通是必要的,勇於開口說法語並儘量多說,一定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如果語言能力不足,在其他方面儘量用別的技能彌補,讓自己顯得「有用」,找機會體現自己的價值。
如果真的做不出來,不要抄襲,不要抄襲,不要抄襲。否則後果很嚴重。
最後,能力欠缺,不是不去做的理由。不要當讓人討厭的老鼠屎。
結束後
如果能因小組作業結識成為好朋友,在學習之外交際玩耍,是件讓人開心的事。
如果感覺不能融入,也不必強求,過度勉強自己的社交不真誠也不持久,大家止於學習就好。
如果說真的有什麼完全之策,那就是——讓自己變成「大腿「。
Don't look for the light, become it.
最後,祝願大家小組作業順利,都能取得好成績。
對於小組作業,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歡迎給我們評論留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該作者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