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營養不均衡,對媽媽和胎兒傷害大,媽媽在及早矯正

2020-09-17 快樂小黎兒

前兩天有個媽媽問,說自己孕早期瘦了4斤,現在進入孕中期不再嘔吐了,胃口好一些了,是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但是又聽說吃的多也不行,自己會變得很胖產後難減肥!

4個月到6個月屬於孕中期,胎兒長得比孕早期快多了,各器官也開始發育成熟,媽媽的營養需要量比孕早期要多。

但如果增加過多對媽媽和孩子來說是一種負擔,所以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孕中期營養不均衡,對媽媽和胎兒傷害大,媽媽要及早矯正

1、攝入熱量或者糖分高容易導致妊娠糖尿病

現在十個孕婦就有近兩個會在懷孕時發生妊娠期糖尿病,對媽媽對胎兒的健康都不利。胎兒易成為巨大兒。

小鳳是菁媽的朋友,懷孕特別愛喝甜粥,天天煮甜粥吃結果發現了妊娠期糖尿病,孩子生出來時有9.6斤,而且低血糖性腦病,黃疸等問題都來了。

產後媽媽出院了,孩子還沒有得出院。

2、攝入熱量和脂肪過高容易讓媽媽體重失控

我們建議孕中期媽媽的體重每周增長控制在半斤左右會更好一些,一旦體重每周增長速度超過一斤,胎兒易成巨大兒,而媽媽也容易出現體重難以控制。

媽媽體重增長過快,對關節的壓力也更大,行為也更不方便,產後身材的恢復也更困難。

3、孕中期攝入營養過少同樣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孕中期血容量開始增加,這時候很容易會出現缺鐵的情況,媽媽缺鐵嚴重,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

孕中期營養很重要,想要長胎不長肉,一份營養清單送給你

1、熱量不用增加或者增加少

不少媽媽沒懷孕時會上班甚至經常做運動,而懷孕後就開始靜養,而消耗能量的途徑少了,所以熱量的需要也少了。

所以懷孕後如果運動量減少,不需要增加飯量。《孕中期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懷孕後輕體力活動的孕婦每天需要的熱量是8.79MJ(2100kcal),和沒懷孕時中等強度體力活動需要的熱量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運動量沒有變的話,需要增加一些熱量,建議通過粗糧(比如燕麥,全麥,糙米這類來增加)

2、蛋白質需要增加15克每天

懷孕前一般每天需要55克的蛋白質每天,而懷孕後每天要增多15克的蛋白質,相當於每天需要70克蛋白質。

而且是需要優質的蛋白質,所以懷孕時肉類,蛋類,牛奶這些優質蛋白要每天吃。

3、糖要控制

有些人懷孕之後特別愛喝甜的飲料,但是這樣的愛好會害了我們。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控制在大約25克(6茶匙)以下,最好不要超過45克。

而孕中期吃糖多,不但會讓我們的體重扶搖直上,而且還會讓胎兒體重也會超過月齡。胎兒過大也不要好事。

過多的糖還會傷害我們的牙齒,引起齲齒的發生。

所以控糖很重要,做菜別放糖,少喝甚至不喝甜飲料,少吃甜的餅乾麵包蛋糕之類的食物。

4、脂肪中的二十二碳六稀酸攝入要增加

二十二碳六稀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胎兒大腦和視力的發育,也叫DHA,營養專家建議孕期每天攝入200毫克的DHA。

所以建議媽媽們每周吃兩次的海魚(海魚中的DHA含量比較豐富)或者也可以額外進行補充。

5、每天的鈣需要量增加200毫克以上

沒懷孕時建議每天攝入800毫克的鈣,懷孕中期建議每天至少是1000毫克以上的鈣。事實上我們女性很多時候一天的鈣攝入量達不到800毫克。

因為我們很多人沒有喝牛奶的習慣,而吃含鈣豐富的青菜時,也會直接用油來炒,菜裡的鈣會和草酸結合成草酸鈣,妨礙鈣的吸收。

建議孕中期每天喝400毫升左右的奶(可以提供400毫克的鈣)日常飲食中也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比如說豆製品,小魚小蝦等這類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吃青菜時建議用水焯過再涼拌會更好一些。

6、每天鐵的需要量增加4毫克,達到24毫克

孕中期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原因是不少女性沒懷孕時都會有輕微的缺鐵性貧血,進入孕中期血容量,缺鐵的症狀就出現了。

嚴重缺鐵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甚至會影響導致早產,所以補鐵很重要。

建議每周吃兩次動物內臟,比如雞肝,一次吃75克左右就可以了。

7、碘的需要量比非孕期增加一半,孕中期需要230微克的碘,而非孕期是120微克

碘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一旦嚴重缺碘會胎兒生長發育不良,甚至會導致大腦發育受影響。

每天攝入6克的孕婦專用碘鹽,可以補充180微克的碘,所以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的高碘食物,比如海帶紫菜或者乾貝類!

8、孕中期需要鋅9.5毫克,比非孕期增加2微克

孕中期要有意識的攝入一些含鋅高的食物,比如牛肉、牡蠣這些含鋅量比較高的食物。時不時吃一些帶有殼的海產品(比如海螺,貝殼類)一般含鋅量比較高。

9、維生素A每天需要770微克(視黃醇活性當量),比非孕多了70微克

懷孕後要適當多吃一些胡蘿蔔南瓜之類的,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建議每周吃1~2次的豬肝不單止可以補維生素a還可以補鐵,

10、孕中期葉酸的需要量為600微克,比非孕期(400微克)多200微克

很多媽媽以為過了孕早期我們就不需要補葉酸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說是過了孕中期胎兒大腦神經發育的初期,缺乏葉酸的危害沒有這麼大了,並不代表著孕中期就不用補葉酸了。

菁媽建議家裡的葉酸沒有吃完,也是可以隔天吃一粒葉酸的,或者是注意新鮮蔬菜的攝入,每天攝入一斤以上的蔬菜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綠葉蔬菜也能補充一定的葉酸。

11、維生素c比沒懷孕時(100毫克)增加15毫克

懷孕中期時新鮮的蔬菜建議每天一斤,水果半斤,可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C,防止因為缺乏維生素C皮膚彈性差或者是牙齦出血。

寄語:孕中期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除了吃得多,還是注意戶外運動,因為我們成人80%以上的維生素D是由太陽照射到皮膚產生的,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讓孕媽的骨骼更健康,身體更強壯!

相關焦點

  • 孕中期胎兒長得快,想吃得健康、長胎不長肉?一份營養清單送給你
    孕4個月到6個月屬於孕中期,胎兒長得比孕早期快多了,各器官也開始發育成熟,媽媽的營養需要量比孕早期要多。 但如果增加過多對媽媽和孩子來說是一種負擔,所以營養均衡才是王道。
  • 孕中期胎兒長得快,想吃得健康、長胎不長肉?一份營養清單送給你
    文|菁媽前兩天有個媽媽問菁媽,說自己孕早期瘦了4斤,現在進入孕中期不再嘔吐了,胃口好一些了,是不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但是又聽說吃的多也不行,自己會變得很胖產後難減肥!孕4個月到6個月屬於孕中期,胎兒長得比孕早期快多了,各器官也開始發育成熟,媽媽的營養需要量比孕早期要多。
  • 孕中期胎兒生長迅速,保證胎兒和母體的營養,5個營養原則可遵循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中期胎兒成長迅速,需要孕媽媽的營養要跟上,才能保證胎兒營養的供給,5個營養原則孕媽媽可遵循。
  • 孕期飲食:這樣吃才算均衡!對孕媽媽和胎兒都好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媽媽吃得好,胎兒才會更健康。要求孕媽媽飲食要均衡,那到底怎麼才會算均衡?怎麼才算合格呢?不妨看看下面的內容。
  • 孕中期的準媽媽需要什麼營養?孕中期的寶寶需要什麼營養?
    孕中期:在懷孕最舒服的時期為自己和孩子合理進補孕中期的準媽媽和寶寶孕中期是指懷孕13-28周這個階段。此時,胎兒已完全具備了人的外形,牙齒和骨骼開始鈣化,肌肉逐日發達,內臟亦已發育完成,大腦皮質發達,可控制身體機能。這一階段是胎兒迅速生長並需要大量營養的時候。同時,孕婦度過了痛苦的孕吐反應,已經適應了懷孕生活,食慾好轉,胃口大開。
  • 孕中期媽媽如何吃能保證寶寶營養?
    懷孕到了孕中期以後,隨著寶寶身體發育的需要,對營養的需要越來越多,所以媽媽要有一個好身體才能保證寶寶的營養需要。接下為你分享懷孕後到了孕中期,媽媽要怎樣吃才能達到營養均衡。孕中期孕婦應如何均衡營養?到了妊娠中期,由於胎兒的快速發育使孕婦的消耗增加,應該注意適當增加營養,以保證身體的需要。孕婦體內能量及蛋白質代謝加快,對B族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孕婦在此時期應該攝入富含此類物質的瘦肉、肝臟、魚、奶、蛋及綠葉蔬菜、新鮮水果等。
  • 孕中期準媽媽的營養需求
    到了懷孕中期,早孕反應漸漸消失,準媽媽會感覺比較舒服,同時現在腹部不是很大,所以胃部不會受到壓迫,吃得也會比較多。 準媽媽體內基礎代謝增加,子宮、乳房、胎盤發育速度很快,所以準媽媽一定要提供足量的蛋白質。胎兒開始形成骨骼、牙齒、五官和四肢,同時大腦也開始形成和發育。所以,這個階段的營養供給是關鍵。
  • 孕中期飲食的五大營養問題,關乎胎兒發育和孕媽身體,建議收藏
    在孕期最讓準媽媽重視的當屬飲食,為了能讓胎兒茁壯成長,凡是認為有營養的統統收入囊中,但是吃胖並不代表胎兒就營養充足,也有可能是母體營養過剩的表現。孕早期伴隨著妊娠反應的開始,準媽媽們胃口都很差,自然也是吃不了多少,這個時期胎兒所需的營養也極少,正常的飲食情況足以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
  • 孕中期補充營養,孕婦奶粉哪個品牌好?
    對於孕中期的孕婦來說,充足的營養支持是身體健康的關鍵,這階段的營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馬虎不得。孕中期是指孕13-28周,這時對準媽媽來說是比較幸福的階段:孕吐消失,肚子也不太大,可以盡情享受這段美好時光。同時,從孕中期開始,胎兒迅速生長,對營養需求也逐漸增加。準媽媽要及時調整自己的飲食方案,在盡情享受美味的同時,做好營養搭配,以保證各種營養素攝入充足,確保胎兒的健康發育。
  • 孕中期胎寶寶每月變化大,孕媽媽飲食和營養補充要科學地側重
    所以,曉雲就不那麼注意休息,也開始吃各種她以前就愛吃的辣味食物。沒兩天,曉雲臉上就鼓出了包。再次見到醫生時,醫生看出她明顯火氣太大,就詢問原因。聽曉雲說了近期的飲食和休息狀況之後,醫生忍不住教育起她來。
  • 步入孕中期,這些情況孕媽多留心,或許對自己和胎兒發育好
    懷孕中期,為了自身和胎兒發育好,這些情況孕媽早知早受益!步入孕中期,這些情況孕媽多留心,或許對自己和胎兒發育好網友@小迷糊:都說熬過孕早期就可以了,但是孕中期的我還是吐的不行。當時還緊張的不行,特地去醫院查了查,結果醫生說不用擔心。
  • 葡萄雖好,但孕中期有三類準媽媽不能吃,貪嘴可能會影響胎兒
    為什麼要特別提出是孕中期呢?因為這是寶寶快速發育的時期,也是準媽媽食慾最好的階段。沒了孕早期的劇吐,胎兒也逐漸穩定,需要更多營養,胃口自然就大了。為了補充營養,蔬菜、水果、肉類甚至補品,哪樣都少不了。1、較胖或體重增長過快的準媽媽如果本身就偏胖,或者懷孕期間體重飆升,有控制體重需要,那麼就不建議準媽媽再吃葡萄了。
  • 孕媽媽怎麼補營養?不同時期有側重
    河青新聞網訊 每一位準媽媽都希望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合理的飲食對於準媽媽和胎寶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懷孕分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唐山市開灤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楊瑩提醒準媽媽們,不同時期的飲食營養有側重。
  • 孕媽媽「大補」,不如飲食均衡
    不知從何時開始,許多孕媽們的食譜變得非同凡響:海參、燕窩、阿膠、魚油等一些昂貴營養品的身影充斥其中,唯恐孕媽媽營養欠佳而累及胎兒。仿佛只有大補特補,孕媽媽的身體才會更好,胎兒才能發育得更健康,果真如此嗎?孕媽媽真的需要海參、燕窩、阿膠、魚油等補品嗎?
  • 孕中期準媽媽產檢做B超,監測6個項目,保證胎兒和孕媽媽的健康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導語:孕中期準媽媽產檢做b超,檢測六個項目,保證胎兒和孕媽媽的健康。孕中期胎兒相對穩定,但是產檢項目還是不能落下,一般產檢的時候要進行b超監測,會監測六個項目都是很關鍵的,為了保證胎兒和孕媽媽的健康。1、監測胎兒發育情況通過b超檢查是確保胎兒正常發育的重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孕中期安排在孕四到五月。能夠監測羊水量胎兒的發育情況,真的是很關鍵。
  • 孕中期,媽媽要格外注意4件事,尤其第3個,容易造成胎位不正
    在孕中期漫長的幾個月內,胎兒主要完成身體各部分的發育,比如大腦、骨骼、五官等,體重和體積也在迅速增長,而且各感官系統也逐漸完善,出現胎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為了胎兒更好的發育,到了孕中期,媽媽要格外重視這4個注意事項,別大意。
  • 處於孕中期的媽媽,這些「雷」不能踩,不然後果很嚴重
    十月懷胎,媽媽要一關一關的過,挨過了煎熬的孕早期,終於不用吃啥都想吐了。進入令人開心的孕中期以後,是孕媽相對輕鬆且有活力的階段,孕媽的食慾也開始逐漸恢復,而且這時候的流產可能性減小,孕媽也能放下以往緊張不安的情緒。雖然和孕早期相比相對輕鬆了很多,但是,懷孕期間,不管處於哪個階段,都要小心謹慎。
  • 「懷孕中期,肚子跟別人孕晚期一樣」這是胎兒大的表現嗎?
    但是在很多民間說法當中卻存在了很多種不一樣的形容方式。小夏是一位比較顯懷的孕媽媽,在懷孕中期的時候小夏就說了這一番話:懷孕中期,肚子跟別人孕晚期一樣。當然孕期每個孕婦的肚子大小都是有差異的,但是肚子大小受到什麼因素影響呢?孕媽媽們應該要了解。
  • 北京五洲婦兒醫院大夫送給孕媽媽的膳食營養筆記
    對於孕媽媽來說,如何「吃」既能保證孕期充足的膳食營養,又能幫助孕育健康聰明的寶寶,成為孕媽媽們非常關心的問題。非常時期宅家「吃」出好孕期,小洲為孕媽媽送上一份科學膳食營養筆記。營養作為孕期健康的關鍵因素,對孕媽媽和胎兒的近期和遠期健康都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懷孕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母體乳腺和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產後乳汁分泌都需要必要的營養儲備。
  • 孕中期產檢攻略,胎兒幾乎每天都在變化
    一般把孕13-27周這階段稱為孕中期,從13周開始就是進入孕中期了,這段時間胎兒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胎兒身長由9cm左右增加到30cm左右,體重由20g增加到1000g左右。胎兒幾乎每天都在變化,當你撫摸著日漸隆起的腹部,你感覺到寶寶的生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