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生命是每個女性人生的必修課,在風華正茂的年紀迎接新生命到來同時,還要承受孕期身體上巨大的變化,即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
在孕期最讓準媽媽重視的當屬飲食,為了能讓胎兒茁壯成長,凡是認為有營養的統統收入囊中,但是吃胖並不代表胎兒就營養充足,也有可能是母體營養過剩的表現。
同事麗莎是一位90後準媽媽,寶寶還有三個月就要出生了,可麗莎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原因是前幾天產檢,醫生告知胎兒體格偏小,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讓她多補充下營養。
「我懷孕7個月整整胖了40斤,孩子不可能營養不良啊,是不是搞錯了啊」,麗莎反問道醫生。醫生看了看麗莎臃腫的身材,質問道你都吃什麼了,麗莎說自己每天都會喝一些骨頭湯、燕窩這類的滋補品,平時也會多吃一些肉,孩子為什麼還會營養不良呢!
醫生解釋道:像骨頭湯這類的食物,裡面含有大量的油脂,除了能讓你身體增加脂肪外,並沒有任何的好處,在加之平時吃的肉比較多,讓她出現了長肉不長胎的情況,從而導致胎兒營養不良。
孕早期伴隨著妊娠反應的開始,準媽媽們胃口都很差,自然也是吃不了多少,這個時期胎兒所需的營養也極少,正常的飲食情況足以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
到了孕中期妊娠反應逐漸消失,準媽媽就開始大補特補,要知道這個時期孕媽飲食對胎兒發育有著極大影響,如果亂補或者補充過量很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潛在危害。
1)要以新鮮的蔬菜、水果為主
正常飲食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新鮮的蔬菜以及水果,這類的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比如草莓、香蕉中含有葉酸,胡蘿蔔、西紅柿中含有維生素A,這些不僅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更能夠為胎兒的發育補充豐富的營養。
在美國的《環境健康展望》中研究發現,孕媽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以讓寶寶有效避免化學物質『多環芳香族碳氯化合物』對身體造成的負面營養,它可以有效讓兒童遠離抑鬱、肥胖、焦慮、多動等病症。
所以,孕期我們要以新鮮的瓜果蔬菜為主,這也是間接性地為身體排除有毒物質,確保胎兒健康發育成長。
2)孕中期要及時的補充鈣質
到了孕中期很多準媽媽都會出現腿抽筋、手腳麻木、肌肉痙攣等現象,這是身體在向你發出信號提示你我缺鈣了。孕期胎兒的骨骼、牙齒發育都缺不了鈣物質,當所需營養中的鈣質缺乏時,就會從身體之中索取,從而給身體造成一系列的傷害。
當然,胎兒缺鈣很容易造成一些疾病,出生後還會出現頭骨軟化、前滷門異常閉合等情況。我們可以多吃一些豆製品、蝦、牛奶含鈣量較高的食物,也可以多曬曬太陽幫助鈣的吸收,從而避免身體出現缺鈣的現象。
3)少吃帶防腐劑、添加劑色素的食物
現在的食物中為了延長保質期、豐富口感、提高食慾,常常添加一些防腐劑、添加劑和可食用色素之類的東西。
這些添加劑裡面本就都是一些化學成分的原料,就算是常人食入過多,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更何況孕期抵抗力較弱的孕婦、胎兒,更是要敬而遠之。
4)要避免吃寒性食物和補性食物
孕期日常飲食是重中之重,什麼該吃什麼不該吃準媽媽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例如薏米、馬齒筧、螃蟹、甲魚這些食物,雖然味道鮮美,也是大補之物,但是對於孕婦來講並不適合,他們都處於寒性食物,有著活血的功效,很容易造成胎兒危險。
5)多吃五穀雜糧、葷素搭配,少吃垃圾食品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餐桌上自然也離不開五穀雜糧。孕期準媽媽們不僅要學會葷素搭配,更要多吃一些五穀雜糧,及時的為身體補充微量元素,讓胎兒可以全面的獲取營養。
當然,那些高糖、高油、高鹽的垃圾食品最好就不要吃了,畢竟它們對身體真的是沒有一點點好處。
孕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孕媽要知道
❶減少生氣保持心情愉悅,讓自己和胎兒都處於良好的狀態之下;
❷少做家務但是要適當的運動,這樣更有助於順產的方式讓寶寶出生;
❸睡覺時儘可能地採用左側臥睡姿,讓胎兒有足夠的血液氧氣供氣,減少臍帶繞頸;
❹按時進行產檢,時刻了解自身以及胎兒的情況,為整個孕期保駕護航。
孕中期是胎兒快速成長的階段,作為準媽媽不僅要學會如何吃,還要學會如何長胎不長肉,這些你學會了嗎?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