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政策economic policy
為保障國民基本就業(employment),拜登提議國民基本時薪(hourly rate)提高至15 美元,並推動7000 億美元的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計劃,其中4000 億美元用於現代化基礎建設與美國貨採購,預計將創造500 萬個工作機會。
著眼於氣候變遷(climatic change),拜登推出 4 年 2 兆美元的「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以達成 2050 年全綠能、「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並重返《巴黎氣候協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預估2035 年前建置5 億組太陽能板以及6 萬組風電渦輪(wind turbine),計劃5 年內翻新400 萬棟建築與200 萬戶家庭住宅,並大力推動能源汽車產業,全美將建置至少50 萬座電動車充電站以及採購300 萬臺無碳能源車。
在醫保(medical insurance)方面,拜登計劃推出「醫保2.0」,於未來10 年投入7500 億美元,取消稅收抵免資格擴大醫保涵蓋範圍、降低醫保成本、將原先65 歲限制下調至60 歲、增加提高長照的負擔能力、擴大農村社區(rural community)的醫療服務與資金,開放國際藥物引入市場限制價格飆漲以及制定處方箋價格上限降低藥品成本。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拜登將推動新一輪紓困案(Bailout Plan),儘管刺激規模仍取決於國會選舉和兩黨協商的結果。據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CRFB) 報告,拜登提出的紓困案規模區間為2 兆至4.2 兆美元,中間值為3.1 兆美元,包含延長每周600 美元的額外的失業救濟金(unemployment benefit)、提供州和地方政府資金、發放第二輪支票、支持小企業、提供1萬美元的學生貸款豁免以及擴大兒童稅收抵免額度(Tax credits quota)等。
CRFB 報告顯示,延長失業救濟金政策規模估佔6000 億美元,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資金規模(capital scale)達4350 億美元,第二輪支票約3750 億美元,而小企業的重啟計劃則佔3700 億美元,估計直到2030 年前,將使美國債務增加近3.3 兆美元。
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
當選美國總統的人需要做一個重要決定:是否任命鮑爾 (Jerome Powell) 繼續擔任聯準會 (Fed) 主席,這攸關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從疫情(Epidemic)中復甦。鮑爾的任期到2022 年2 月,假如拜登勝選,從他當年擔任副總統期間,總統歐巴馬選擇讓Fed 主席柏南克留任來看,拜登有很高機率讓繼續獲得任命,美國有望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easy monetary policy)。
另一方面,市場盛傳拜登屬意的財政部長人選,包括 Fed 理事布蘭納德 (Lael Brainard)。
稅制Taxation policy
拜登亟欲取消川普的減稅政策,提倡加稅投資公共服務,擬將個人最高所得稅稅率由 37% 提升至 39.6%,企業最高所得稅稅率由 21% 提升至 28%。
企業稅部分,跨國企業在海外賺取的全球無形資產 (GILTI) 有效稅率研擬提高至 21%,淨利超過 1 億美元未繳所得稅企業則需課徵帳上所得 15% 的最低稅率。
個人稅部分,將擴大對富人課稅,年收入超過40 萬美元個人將課徵6.2% 的社會安全保險稅(Social Security Tax),並將年收入超過100 萬美元的個人原先需繳納的20 % 長期資本利得稅,提高至39.6%。
貿易與外交Trade and Diplomacy
國際貿易與外交方面,拜登擅長以多邊外交為號召,主張重建美國的國際聲譽,強調跟盟國(ally)合作,將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定 (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並與盟國合作整頓世界貿易組織 (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對中國立場方面,拜登譴責(condemn)中國侵害智慧財產權,更曾表示可能會取消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penalty duty),但傾向以和盟國合作的方式來牽制中國。專家認為,拜登預料將維持抗中立場,但在強調國際合作的大前提下,抗中力道較為和緩。
拜登支持製造業回美國,提出 4000 億美元買美國貨計劃,要求政府購買國內產品,並提高對「美國製造」商品標籤的要求。他的計劃包括修改稅法,鼓勵製藥業在美國生產,移除任何類別中鼓勵外包的條款,並承諾提供給獎勵給在美國設立產線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