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又害羞?其實和家長帶娃方式有關,想要解決方法並不難

2020-08-21 王師傅帶悟空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在我們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小孩子在熟悉的環境裡很活潑好動,但是只要爸爸媽媽把他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面對陌生的人和事時,孩子就會讓人覺得害羞又膽小。

相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能有禮貌懂禮節、行為舉止落落大方,但總是失望大於希望。其實孩子之所以膽小又害羞,是跟家長的帶娃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一、孩子為什麼會害羞

1.遺傳原因

孩子害羞的第一原因其實是遺傳導致的。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性格偏內向孤僻,那麼他們生出的孩子很大機率也是這樣的。而且一些天生就很害羞的孩子,他們長大後還會去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舉止,這樣會讓孩子愈發的害羞。

所以建議那些內向的父母平時也要多與他人溝通交流,讓自己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一些陌生人,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

2.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害羞膽小,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對自己沒有信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在生活中,他們往往會顯得不合群,也害怕去與他人溝通。久而久之就更加內向了。

3.管教不當

其實孩子害羞也與父母的管教方式有關,有時候孩子本身不是很很害羞,但大人覺得他見到陌生人老躲,給孩子貼上了害羞的標籤;有的家長在管教孩子時過分的嚴厲,孩子感到不自信,也會變得害羞。

二、家長帶娃要注重方式,讓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1. 接受孩子的天性

其實孩子相對於大人來說,他們的年紀還很小,所以害羞有時候在孩子的年齡階段內是一種天性,並不是所謂的缺陷,父母要學會無條件的接受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

或許遺傳才是造成孩子害羞的主要原因,所以的父母們不要總是把對孩子的焦慮和擔心寫在臉上,孩子看了心理也會覺得更緊張。家長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態,多向孩子傳遞一些正能量。對待孩子的態度也不要過於急躁,而是溫柔平和,相信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慢慢開朗起來。

2.不要給孩子隨便貼標籤,要理解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剛開始看到陌生人都會表現得有些害羞,他們不好意思當著陌生人的面叫他們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大人們看到後往往就會脫口而出說「這孩子可真害羞!」

長此以往,連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害羞的人,所以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當他出現一些害羞的表現時,家長不要一味的去強調、暗示孩子有多害羞,而是應該理解孩子,淡化處理。讓孩子慢慢習慣去開口叫人。

而且孩子的害羞是多方面造成的,父母要多多理解孩子,不要強迫他去逃避害羞,因為有些時候家長越是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才更加的局促不安,變得更加膽小害羞。所以大人要多鼓勵孩子,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沒關係,我理解你,等你準備好了咱們再開始說!」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受到的家長對自己的理解,整個人也會變得輕鬆起來。

3.給孩子做好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會對自己孩子產生潛移默化得到影響。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 ,幫助孩子與他人交往。

比如說當大人帶孩子出門時,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也要在孩子面前積極主動地去打招呼。教孩子一些如何禮貌的跟人相處,孩子看了父母的做法後,也會記在心裡,去模仿大人的這些行為,久而久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總而言之,其實害羞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特徵,孩子由於年紀小,所以表現的才更明顯。但也正是因為孩子小,所以才更好去克服害羞的心理。作為父母,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克服害羞,慢慢變得越來越自信。

與君共勉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的孩子性格是屬於害羞的還是開朗的?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
    導讀: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膽小害羞,和家長帶孩子方式關係最大,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膽小害羞不開口」,跟家長帶娃方式有關,3個方法完美解決
    孩子「膽小害羞不開口」,跟家長帶娃方式有關不少家長都會教孩子問好,但是孩子就是不願意開口,家長就開始急了,一直催著孩子向人問好,甚至把孩子都弄哭了。如果想讓孩子科學的改掉害羞的心理,家長們就要先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害羞,才能找到正確的引導方式。
  • 家長「數到3」孩子就聽話了?其實問題沒解決,還影響了娃的成長
    其實只是孩子怕你很多家長都覺得,數到3真的好用,至少十次有八次都是有用的。那它是怎麼起到效果的?為什麼又會越來越不奏效?其實當孩子第一次經歷「數到3」的時候,他們大多沒意識到是咋回事,等到家長數完3了,批評責罵甚至是動手揍娃的粗暴行為也接踵而來了。這會讓娃記憶深刻。
  • 孩子長大反而難帶?家長只要用對方法,帶娃省心又高效
    帶娃從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很多新手爸媽在面對新出生的小寶寶的時候,會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便想著小朋友快快長大。好不容易&34;到小朋友長大,家長卻發現,好像還是小時候那個只知道吃和睡的小寶寶乖一點。尤其是2歲左右的孩子。從他們踏入到2歲那個階段之後,就從&34;進化成了&34;。
  • 孩子說話總帶哭腔是無理取鬧?其實是操作性條件反射
    寶寶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和外界溝通的方式就是:哭。從文章一開始的案例,其實不難看出,孩子並非從一開始就採取"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無論是求關注還是想要買玩具,採用"威脅"的方式達到目的,會讓孩子養成錯誤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如果你娃也喜歡帶著哭腔說話,建議要注意改成的方式方法。首先,讓孩子明白哭著說話,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兩三歲的孩子,既然我們會說話了,就應該採用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哭著達到目的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 "孩子便秘和奶粉有關嗎",3步帶你解決問題
    很多父母面對小孩便秘都手足無措,孩子便秘和奶粉有關嗎?當然了。便秘可能就是食物沒辦法被孩子吸收消化引起的問題,如果父母學會選擇奶粉,就能極大地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怎麼選擇好奶粉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想要解決孩子便秘的問題,目前世界公認的優質奶源地大多集中在黃金奶源帶,是指南北緯40°~50°區間的溫帶草原,這些地帶擁有優越的先天條件,生活在這裡的奶牛能夠產出純淨無汙染的奶源,家長選擇奶粉時可以注意一下。
  • 有一種育兒方式叫「假帶娃」,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父母別不在意
    3種「假帶娃」風氣興起「沉默式」帶娃因為孩子年齡較小,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建立一個溝通與交流的機會,這樣一來,孩子的語言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有些老人在這方面可能稍顯不足,只顧著讓孩子吃好喝好,平日裡卻很少跟孩子互動講話,導致孩子變得不善言談,容易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 吳京帶娃方式火了,合格的父母都是這樣和孩子相處的,網友:優秀
    吳京的帶娃方式火了,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方式讓人羨慕有一段視頻在網上突然火了起來,點進去一看原來是吳京導演和孩子遊戲的視頻吳京作為導演,為大家呈現了很多好看的電影,很多人都見他當作心目中的偶像,而他和妻子謝楠的婚姻也著實讓人羨慕。在視頻裡吳京為了哄孩子開心,扮演了很多動物,比如大象、恐龍等等,原來孩子們是想要去動物園,但是現在情況特殊,所奶爸吳京為了讓孩子開心,就自己扮演了這些動物角色。
  • 東北辣媽走紅,「硬核」的帶娃方式,家長:霸氣,但是我們學不來
    其中,有駭人聽聞的旅行事跡,也有驚恐不已的特色帶娃方式。例如「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的言論,就是因為許多網友發現,原來爸爸們在家帶孩子都會出現各種小笑話。東北辣媽走紅,「硬核」的帶娃方式一名「東北辣媽」讓許多人自嘆不如。從網友們分享的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名寶媽在陪伴自己的女兒上網課,一邊輔導作業。只見孩子乖巧地坐在媽媽旁邊看手機上的視頻,而寶媽卻在一旁拿起酒瓶子,吹了起來。
  • 暑假帶娃指南:家長堅持這樣做,孩子愛上閱讀繪本並不難
    培養嘜嘜讀書從我做起其實想讓孩子安靜地看繪本,愛上閱讀並不難。這時候,很多家長會怨聲載道,覺得怎麼這麼煩人啊,一個故事講那麼多次。不會背都會說了,還要重複再重複。然後就做甩手掌柜,不講了。孩子現在那裡可憐巴巴地央求你:「媽媽,請再講一次啦。媽媽再講一遍吧。求求你了。」我們要理解孩子這樣的閱讀需求,如果你不給他講,就是在打擊他閱讀的積極性。孩子嘛,總有一顆對書本故事充滿好奇的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他閱讀的方法。
  • 家長帶娃「投機取巧」,給孩子看電視覺得帶娃輕鬆,其實害了孩子
    媽媽帶娃偷懶,讓孩子安安靜靜看電視朋友小可朋友圈發了一條視頻,自己悠悠閒閒的看手機吃水果,快一歲的寶寶自己坐在地毯上看電視。兩人明面上互不幹擾,我吃我的,你看你的,一片歲月靜好。娃也不用帶,讓她自己安安靜靜看電視,能看小半天。
  • 很多年輕父母不懂如何照看孩子,怎樣的帶娃方式,才是正確的呢?
    現在有許多的年輕父母,初次為人父母,還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家長帶孩子帶出了新高度:又帶著孩子去買吃的,將吃的拿到手後忘了孩子的,有抱著孩子找孩子的,有想要吃飯把孩子放在一邊的,各種奇葩帶娃方式層出不窮。那究竟怎樣的帶娃方式才是正確的?
  • 冬天孩子容易生病,成了病秧子,和家長帶娃的3種習慣有關
    導讀:冬天孩子容易生病,成了病秧子,和家長帶娃的3種習慣有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天孩子容易生病,成了病秧子,和家長帶娃的3種習慣有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走心」奶奶帶娃火了,誰說老人不會帶娃?這種方式輕鬆又好玩
    很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其實並不走心,他們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自己玩耍,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這些家長也只會敷衍了事,家長唯一知道的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就是因為這些家長不走心的情況,很多孩子的童年看似什麼都不缺,其實他們沒有真的感受到父母帶來的快樂,即便擁有那麼多的玩具,依然會有孤單的感覺。
  • 「表演系」姑姑精分火了:帶娃方式奇特,可有效
    ,家長自然更希望孩子能夠聽話懂事一些,這其中就涉及到了教育孩子方式的正確與否。「表演系」姑姑精分火了,帶娃方式奇特可有效大多數家長在面對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或者胡鬧時,都習慣用家長的威嚴去震懾孩子,想要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或者是說教。
  • 中國「團隊帶娃」VS國外「單人帶娃」,不禁感嘆:中國家長太難了
    文/育兒女神Miss劉(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在中國,不管幹什麼都講究「從娃娃抓起」,孩子不僅是一家人的血脈傳承,更寄託了很多無形的期望,並且還延續出了中國特色的帶娃方式——團隊帶娃(四個老人兩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
  • 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孩子膽小內向其實與先天方面的因素有關,為此兒科專家和心理學專家曾對近千名的嬰兒做過調查,他們發現寶寶的先天性格大致分為觀察型,溫和型,熱情型和探索型。02我用了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1、 鼓勵代替逼迫
  • 暑假帶娃的正確打開方式!既長見識又漲知識,家長:終於解放了
    放假的孩子全天24小時需要家長看管,可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只能帶著孩子去上班;有的家長無暇應對,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有的家長想帶孩子出門玩,又怕人太多會走散;有的家長想讓孩子多學習,可放假的孩子就像脫韁的馬,總也管不住。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這些煩惱,別擔心!在青島,有這樣一個地方,能幫助你解決煩憂!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家長應該高興
    中國公安部門兒童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就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有關孩子難帶聰明的問題當時我有幸經朋友介紹聽過那次講座,李玫瑾教授指出,小時候難帶的孩子,確實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被人更強!娃有這4種「難帶」表現,說明你家娃很聰明,家長應該高興1、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人人家裡都有一個淘氣的娃,但喜歡拆東西、亂扔東西的娃卻在少數,這類娃只要是自己用手碰到的東西,趁家長不注意就會拆散架(拆不開就往地上摔),家裡有這樣一個
  • 東北「硬核辣媽」火了,帶娃方式惹爭議,家長:霸氣,但學不來
    東北辣媽火了,「硬核」帶娃方式惹爭議,網友:滿屏的霸氣在東北有這麼一位寶媽學校每天給孩子布置的任務是五花八門的,甚至很多時候還需要家長來輔導孩子功課。一天,這位東北的寶媽正在陪孩子上課,但顯然輔導孩子學習十分疲倦了,索性端了一些下酒菜、拿了一瓶酒,邊吃邊陪孩子學習,坐姿也是十分的魁梧,一隻腿橫在女兒的身後,一個胳膊架在腿上,好像一位綠林大漢,和身邊戰戰兢兢上課的女兒形成了對比!簡直是十分「硬核」的帶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