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在我們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小孩子在熟悉的環境裡很活潑好動,但是只要爸爸媽媽把他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面對陌生的人和事時,孩子就會讓人覺得害羞又膽小。
相信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能有禮貌懂禮節、行為舉止落落大方,但總是失望大於希望。其實孩子之所以膽小又害羞,是跟家長的帶娃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一、孩子為什麼會害羞
1.遺傳原因
孩子害羞的第一原因其實是遺傳導致的。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性格偏內向孤僻,那麼他們生出的孩子很大機率也是這樣的。而且一些天生就很害羞的孩子,他們長大後還會去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舉止,這樣會讓孩子愈發的害羞。
所以建議那些內向的父母平時也要多與他人溝通交流,讓自己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一些陌生人,鍛鍊孩子的溝通能力。
2.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害羞膽小,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對自己沒有信心,缺乏安全感。所以在生活中,他們往往會顯得不合群,也害怕去與他人溝通。久而久之就更加內向了。
3.管教不當
其實孩子害羞也與父母的管教方式有關,有時候孩子本身不是很很害羞,但大人覺得他見到陌生人老躲,給孩子貼上了害羞的標籤;有的家長在管教孩子時過分的嚴厲,孩子感到不自信,也會變得害羞。
二、家長帶娃要注重方式,讓孩子克服害羞心理
1. 接受孩子的天性
其實孩子相對於大人來說,他們的年紀還很小,所以害羞有時候在孩子的年齡階段內是一種天性,並不是所謂的缺陷,父母要學會無條件的接受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
或許遺傳才是造成孩子害羞的主要原因,所以的父母們不要總是把對孩子的焦慮和擔心寫在臉上,孩子看了心理也會覺得更緊張。家長們要放鬆自己的心態,多向孩子傳遞一些正能量。對待孩子的態度也不要過於急躁,而是溫柔平和,相信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慢慢開朗起來。
2.不要給孩子隨便貼標籤,要理解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剛開始看到陌生人都會表現得有些害羞,他們不好意思當著陌生人的面叫他們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大人們看到後往往就會脫口而出說「這孩子可真害羞!」
長此以往,連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害羞的人,所以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當他出現一些害羞的表現時,家長不要一味的去強調、暗示孩子有多害羞,而是應該理解孩子,淡化處理。讓孩子慢慢習慣去開口叫人。
而且孩子的害羞是多方面造成的,父母要多多理解孩子,不要強迫他去逃避害羞,因為有些時候家長越是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才更加的局促不安,變得更加膽小害羞。所以大人要多鼓勵孩子,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還沒有準備好,沒關係,我理解你,等你準備好了咱們再開始說!」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受到的家長對自己的理解,整個人也會變得輕鬆起來。
3.給孩子做好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會對自己孩子產生潛移默化得到影響。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做好榜樣,用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做出良好的示範 ,幫助孩子與他人交往。
比如說當大人帶孩子出門時,遇到自己的好朋友了,也要在孩子面前積極主動地去打招呼。教孩子一些如何禮貌的跟人相處,孩子看了父母的做法後,也會記在心裡,去模仿大人的這些行為,久而久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總而言之,其實害羞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特徵,孩子由於年紀小,所以表現的才更明顯。但也正是因為孩子小,所以才更好去克服害羞的心理。作為父母,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克服害羞,慢慢變得越來越自信。
與君共勉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的孩子性格是屬於害羞的還是開朗的?歡迎評論區積極留言互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