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蘇格拉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蘇格拉底終生生活在雅典,他既不演講也不著述。不僅不著述,他還反對以任何形式記載哲學,因為他認為文字會扼殺哲學精神。哲學對蘇格拉底來說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兩個或多個尋求真理的人之間的交談。因此,雅典的街頭、商店和公園都是他發生哲學思考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蘇格拉底會吸引任何對談論「高等話題」感興趣的人。
實際上,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也得應付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肯定,柏拉圖傳授給我們的確實是蘇格拉底的思想而不是他自己的思想?畢竟,儘管柏拉圖的哲學是對蘇格拉底思想的拓展,但我們知道柏拉圖自成的體系已經遠遠超出了蘇格拉底。這個問題大概沒有最終的答案。但是首要的原則是,我們可以認為,對話越早,記錄越真實;對話越晚,柏拉圖就越有可能只是把蘇格拉底這個人物當做蘇格拉底去討論哲學 了自己的代言人。
柏拉圖的主要對話每一篇都著重討論一個哲學主題,例如真理、美、正義、美德、勇氣、友誼、虔誠、統治藝術的本質。學者們說明,典型的柏拉圖早期對話都可以按結構分成三個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哲學思考從此刻才開始。在任何真正的哲學能夠存在之前,年輕人先前所聲稱的知識似乎不得不展示出本來面目那些知識只是一種傲慢、誇誇其談的答辯結構,其作用只是向自己、向別人掩飾人類的無知。
這是蘇格拉底方法負面、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一面則出現在對話的第三部分。這時蘇格拉底和年輕人試遍了各種假設,意欲揭示真理。可是幾乎每一次,真理都未被揭示出來。蘇格拉底的對話以無結論而終。為什麼會這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對「蘇格拉底的無知」再多談一些。
蘇格拉底的傲慢冒犯了許多雅典權貴。他們設法逮捕蘇格拉底,並指控他不敬神、傳授虛妄的學說。蘇格拉底在接受審訊的過程中,向陪審團講述了他朋友克瑞封的故事,克瑞封曾經去德爾斐C的阿波羅神廟拜神,他問神,誰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傳神諭者回答到蘇格拉底就是最聰明的人。
蘇格拉底說他完全被這個回答弄糊塗了,因為他一無所知,又怎麼會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呢?但最終蘇格拉底認識到,在某些意義上,他比其他人要聰明。因為其他人一無所知卻認為他們有所知曉;而他儘管一無所知,卻知道自己一無所知。所以,他比其他人要多知道那麼一點。
我們如何嚴肅地對待這個故事呢?它明顯帶有諷刺意味;蘇格拉底用這個故事來告訴他的五百零一位陪審員和指控者,他們指控他傳授虛妄學說是錯誤的(因為他既然一無所知,也就一無所授);他們相信能對他做出裁決也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既然是無知之人,就不可能對任何人做出裁決)。
確實,蘇格拉底的演講充滿了諷刺。諷刺、迂迴、奉承、攻擊、幽默、誇大、貶低、誤述、講述史詩典故以及「荒誕故事」等顯然成了他交流哲學思考的一部分方法。教授在他的《關於哲學》一書中,對「蘇格拉底式無知」有一個簡單但別出心裁的分析,我們來借鑑一下,我們可以認為蘇格拉底的對話有三位不同的聽眾。第一位聽眾最天真,通常以與蘇格拉底交談的那個年輕人為代表。當蘇格拉底說「我無知」,這個年輕人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並把蘇格拉底的話與他自己認為的智慧相對照。
第二位聽眾則較為老練,以對話中的外圍人物和讀者為代表。這類聽眾認為,「他並非無知。他說自已無知只是在說反話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類聽眾確實是對的。蘇格拉底顯然確實懂得一些事情,而且比他向其承認無知的那些人要懂得多。但還有第三類聽眾,他們最為成熟,我希望能以對話的最成熟老練的讀者(即你和我)為代表。此類聽眾認為,「他的確無知」。其意思是說,根據蘇格拉底為自己和他人所定的嚴格標準。他確實一無所知。
知識有一個深刻的含義,從這種意義上說,真正擁有知識的人能夠全面透徹地解釋這些知識,並且知道這些知識與所有其他知識如何聯繫在一起。此外,擁有知識的人可以改造這些知識,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在蘇格拉底看來,只有真正懂得正義的人才能成為公正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誠實的人才能成為誠實的人,只有真正懂得美的人才能成為美麗的人。在某種知識系統中,人們懂得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繫。從這種意義上說,只要他們懂得這種知識系統中的任何事物,就能懂得切事物。一個人只要獲得這種知識,也就獲得了人類的美德,同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這就是蘇格拉底終生追尋的知識,但這種知識總是躲著他。在這個意義上,蘇格拉底一無所知。他是無知的。這時反諷的意味更濃了因為不管是極不老練的聽眾還是最為老練的聽眾,都認同蘇格拉底的確無知但是他們這麼認為的原因卻很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回到這個問題,即為什麼蘇格拉底的這麼多對話都無果而終?
其原因是它們必須無果而終。如果在各篇對話的結尾,柏拉圖都使蘇格拉底最終得出了「X」的定義,那麼這個結果必定會使人誤入歧途。因為這暗示著知識可以完全是形式上的知識,我們可以給知識下一個字典類型的定義,並且背熟。只要我們熟記這個定義,就可以說自己懂得這個定義,儘管這種「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影響。而人們自己得出的公式化定義不能算真正的知識。那麼你對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