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是有名的哲學家,通過諷刺式的演講,反對哲學的形式

2020-12-11 愛平帶你看影視

提到蘇格拉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這位人物。蘇格拉底終生生活在雅典,他既不演講也不著述。不僅不著述,他還反對以任何形式記載哲學,因為他認為文字會扼殺哲學精神。哲學對蘇格拉底來說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兩個或多個尋求真理的人之間的交談。因此,雅典的街頭、商店和公園都是他發生哲學思考的地方,在這些地方,蘇格拉底會吸引任何對談論「高等話題」感興趣的人。

實際上,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也得應付一些問題。我們如何能肯定,柏拉圖傳授給我們的確實是蘇格拉底的思想而不是他自己的思想?畢竟,儘管柏拉圖的哲學是對蘇格拉底思想的拓展,但我們知道柏拉圖自成的體系已經遠遠超出了蘇格拉底。這個問題大概沒有最終的答案。但是首要的原則是,我們可以認為,對話越早,記錄越真實;對話越晚,柏拉圖就越有可能只是把蘇格拉底這個人物當做蘇格拉底去討論哲學 了自己的代言人。

柏拉圖的主要對話每一篇都著重討論一個哲學主題,例如真理、美、正義、美德、勇氣、友誼、虔誠、統治藝術的本質。學者們說明,典型的柏拉圖早期對話都可以按結構分成三個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哲學思考從此刻才開始。在任何真正的哲學能夠存在之前,年輕人先前所聲稱的知識似乎不得不展示出本來面目那些知識只是一種傲慢、誇誇其談的答辯結構,其作用只是向自己、向別人掩飾人類的無知。

這是蘇格拉底方法負面、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一面則出現在對話的第三部分。這時蘇格拉底和年輕人試遍了各種假設,意欲揭示真理。可是幾乎每一次,真理都未被揭示出來。蘇格拉底的對話以無結論而終。為什麼會這樣?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對「蘇格拉底的無知」再多談一些。

蘇格拉底的傲慢冒犯了許多雅典權貴。他們設法逮捕蘇格拉底,並指控他不敬神、傳授虛妄的學說。蘇格拉底在接受審訊的過程中,向陪審團講述了他朋友克瑞封的故事,克瑞封曾經去德爾斐C的阿波羅神廟拜神,他問神,誰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傳神諭者回答到蘇格拉底就是最聰明的人。

蘇格拉底說他完全被這個回答弄糊塗了,因為他一無所知,又怎麼會是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呢?但最終蘇格拉底認識到,在某些意義上,他比其他人要聰明。因為其他人一無所知卻認為他們有所知曉;而他儘管一無所知,卻知道自己一無所知。所以,他比其他人要多知道那麼一點。

我們如何嚴肅地對待這個故事呢?它明顯帶有諷刺意味;蘇格拉底用這個故事來告訴他的五百零一位陪審員和指控者,他們指控他傳授虛妄學說是錯誤的(因為他既然一無所知,也就一無所授);他們相信能對他做出裁決也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既然是無知之人,就不可能對任何人做出裁決)。

確實,蘇格拉底的演講充滿了諷刺。諷刺、迂迴、奉承、攻擊、幽默、誇大、貶低、誤述、講述史詩典故以及「荒誕故事」等顯然成了他交流哲學思考的一部分方法。教授在他的《關於哲學》一書中,對「蘇格拉底式無知」有一個簡單但別出心裁的分析,我們來借鑑一下,我們可以認為蘇格拉底的對話有三位不同的聽眾。第一位聽眾最天真,通常以與蘇格拉底交談的那個年輕人為代表。當蘇格拉底說「我無知」,這個年輕人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並把蘇格拉底的話與他自己認為的智慧相對照。

第二位聽眾則較為老練,以對話中的外圍人物和讀者為代表。這類聽眾認為,「他並非無知。他說自已無知只是在說反話而已」。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類聽眾確實是對的。蘇格拉底顯然確實懂得一些事情,而且比他向其承認無知的那些人要懂得多。但還有第三類聽眾,他們最為成熟,我希望能以對話的最成熟老練的讀者(即你和我)為代表。此類聽眾認為,「他的確無知」。其意思是說,根據蘇格拉底為自己和他人所定的嚴格標準。他確實一無所知。

知識有一個深刻的含義,從這種意義上說,真正擁有知識的人能夠全面透徹地解釋這些知識,並且知道這些知識與所有其他知識如何聯繫在一起。此外,擁有知識的人可以改造這些知識,並將之融入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在蘇格拉底看來,只有真正懂得正義的人才能成為公正的人,只有真正懂得誠實的人才能成為誠實的人,只有真正懂得美的人才能成為美麗的人。在某種知識系統中,人們懂得萬事萬物之間的聯繫。從這種意義上說,只要他們懂得這種知識系統中的任何事物,就能懂得切事物。一個人只要獲得這種知識,也就獲得了人類的美德,同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這就是蘇格拉底終生追尋的知識,但這種知識總是躲著他。在這個意義上,蘇格拉底一無所知。他是無知的。這時反諷的意味更濃了因為不管是極不老練的聽眾還是最為老練的聽眾,都認同蘇格拉底的確無知但是他們這麼認為的原因卻很不一樣。現在,我們可以回到這個問題,即為什麼蘇格拉底的這麼多對話都無果而終?

其原因是它們必須無果而終。如果在各篇對話的結尾,柏拉圖都使蘇格拉底最終得出了「X」的定義,那麼這個結果必定會使人誤入歧途。因為這暗示著知識可以完全是形式上的知識,我們可以給知識下一個字典類型的定義,並且背熟。只要我們熟記這個定義,就可以說自己懂得這個定義,儘管這種「知識」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產生任何影響。而人們自己得出的公式化定義不能算真正的知識。那麼你對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蘇格拉底:西方哲學之父
    在道歉中,這是柏拉圖關於蘇格拉底在自己辯護中所作演講的報告,蘇格拉底比較了從哲學中撤退的行為,以及士兵在戰鬥中被殺的可能性。雅典有一個法律案例,以說明蘇格拉底的道德品質而聞名。在一場海戰之後,當猛烈的海浪和天氣使它幾乎不可能回頭時,勝利的將軍們放棄了他們的死者,也放棄了在沉船中倖存的水手。相反,將軍追捕逃離的斯巴達海軍。
  • 西方第一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哲學家」這個稱號,被無可質疑地授予了蘇格拉底。這位哲人的地位之高,以至於在他之前的哲學家,都要被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仿佛直到他的出現,哲學才真正得以成為哲學。不過,如果我們仔細考察一下的話,就會發現,蘇格拉底,看著又不太像一個哲學家。在人們的印象裡,哲學家往往是那種著書立說、構建理論體系的人,他們會談論很多事情,特別是那種無所不包、虛無縹緲的東西,比如意識、物質、存在、宇宙起源等等……而蘇格拉底卻對這些都不感興趣。
  • 蘇格拉底:智慧與知識——學習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哲學不是知識的本體,而是一種活動。哲學不是對事物進行理論或解釋,而是反思我們知識的結構——我們自己的知識,以及集體的知識。這是一種保持思想紀律的方式:不輕信,不懶惰,不縱容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在現代世界,哲學是一種很大程度上退回到學術界的實踐。它與晦澀的術語和可怕的寫作聯繫在一起。但這並不是說學術哲學家本身有什麼問題。
  • 史學家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生平歷史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70年為了把這件事與他那個時代的其他偉人相提並論,雕刻家費迪亞斯大約死於430年。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死於公元406年,伯裡克利死於429年,修昔底德死於公元399年。雅典創造了非凡的藝術和紀念碑,人們會因此而記住她。美,包括個人的美,是至關重要的。它與善良聯繫在一起。
  • 西方哲學:蘇格拉底到柏拉圖,古希臘時期對「普遍法則」的尋求
    蘇格拉底也在這一時期誕生且名聲大造。他尋求事物的普遍定義,特別著重反對相對主義。在他的觀念中,事物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不是絕對的一個,而是能夠隨著事物發展的時間地點為轉移變化的具有多種的見解。而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後人稱為「古希臘三賢」是後世的人們廣泛認同的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都不知蘇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以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古希臘三賢",被後人廣泛地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黃金時期,身為雅典公民,出身貧寒,父親是一名雕刻師,母親為助產士。
  • 你了解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嗎?
    蘇格拉底,古希臘的哲學家,教育家,也是思想家,他出生在古希臘的一位普通家庭,他長相普通,身材矮小,卻滿腦的哲學與智慧,具有著崇高的道德思想,他在教學育人這一方面,一直四處奔波,義務教學,他說他為了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利益而教人,他不分窮富,不分老少,只要肯向他誠心求教,他都熱情相助,他的一生都是如此,一直義務教學,從不講究吃穿,不論嚴寒還是酷暑他只穿一件單衣,也經常不穿鞋子,光著腳,唯一令他上心的就是他的教育事業
  • 蘇格拉底:哲學的任務在於啟蒙民智、喚醒良知
    在哲學史上,蘇格拉底是一個重要的改革者,西塞羅就曾說:「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帶到了地上,帶到了家庭和市場上,帶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這個特立獨行之人通過自己的行動與言論,對哲學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希臘哲學的轉折點。
  •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以生命證明哲學,一息尚存就不會停止思考
    東方有孔夫子,在差不多的年代裡,西方也有蘇格拉底。這位哲學家和孔子一樣非常重視人的德行節操與知識涵養。據說蘇格拉底個頭不高,而且相貌也不太好看,但是他卻有著極其智慧的頭腦,他愛智慧、愛知識,更愛與人交流,當時雅典城裡很難有人招架得住他的提問。
  • 《思想者心靈簡史:從蘇格拉底到尼採》:哲學家究竟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哲學家一度是一些令人驚異的人。他們有時是被嘲笑的對象和人們的笑柄,但更多時候則是鼓舞人心的源泉,通過言傳身教提供智慧的典範、行為的模式,並為那些看重他們的人提供效仿的典範。長期以來,關於偉大哲學家的故事在西方文化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 體現蘇格拉底哲學觀念
    再後來,還有一些人也進行這種史詩的寫作,包括恩培多克勒,他是稍後一些的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到了羅馬時代還有盧克萊修,《物性論》就是用史詩的體裁來闡發伊壁鳩魯思想的一部哲學著作。  另外還有格言體,最有名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馬克思和黑格爾都尊他為辯證法的始祖。赫拉克利特留存下來的很多格言都家喻戶曉,如「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等。
  • 孔子和蘇格拉底(哲學閒思)
    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老師。孔子和蘇格拉底時空遙隔,儘管從時間的角度看,有思想傳播的潛在可能,但從歷史的實際情況看絕無可能。正因為如此,筆者產生了興趣,孔子和蘇格拉底在思想上居然存在諸多的相似點。一、上承天(神)命。
  • 哲學筆記:人啊,你該怎麼活——蘇格拉底哲學思想
    領袖哲學與心理學導師班哲學導師吳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大禮學研究中心主任米利都學派——西方哲學的誕生誰能因為說了一句話就被稱為哲學家?古希臘的第一位哲學家就是因為一句話誕生的,泰勒斯說:「宇宙的起源是水」,他因此七言就摘下這頂桂冠。
  • 坤鵬論:蘇格拉底的探問(上)
    可以說,蘇格拉底前的古希臘哲學,更多聚焦於自然。一直到公元前5世紀中葉,位於希臘的雅典迎來了它的全盛期。同時,西方哲學史上的蘇格拉底時期也到來了。但是,也會讓擅長詭辯玩弄話術的人得勢,隨心所欲地通過玩弄言辭術斬獲名利。這時候,他來了!他來了!蘇格拉底PiaPia地走來了!他簡直就是智者的剋星,後者只要碰到他就會遭殃,因為他可以說是發現或重新發現禁錮辯士之鎖的人。
  • 哲學:帶你了解蘇格拉底的智慧
    蘇格拉底一生述而不作,後人關於他的思想言行,主要是通過他的兩個學生——克塞諾芬尼和柏拉圖的記載而得知。前者側重記錄蘇格拉底的生平事跡,後者則更多地轉述了蘇格拉底的思想。認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的著名思想,蘇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凱勒曾問過神,有誰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神說沒有。蘇格拉底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他認為自己並沒有智慧,於是他訪遍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詩人和工匠,試圖發現他們比自己更有智慧,然而結果卻是令人失望,這些人不僅沒有真正的智慧,還自作聰明,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
    蘇格拉底,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思想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蘇格拉底可以說是古代希臘哲學的一個分水嶺。在他之前,古代希臘的哲學家都偏重對字宙起源和萬物本體的研究,如泰勒斯、畢達哥拉斯等,對於人生並不多加注意。蘇格拉底擴大了哲學研究的範圍,他將哲學引到對人心靈的關註上來。
  • 偉大的蘇格拉底,她的妻子是悍婦,他的哲學很矛盾
    西方有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他為了哲學選擇用死亡證明自己的理想,這個偉大的智者,一個生都在挑戰未知,自信的蘇格拉底,為了證明自己馴服悍婦的實力,娶了一個悍婦!下面是蘇格拉底的名言,至今還閃爍著智慧的靈光!      1、「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
  • 中外歷史:古希臘哲學與「三聖」,「智者學派」,蘇格拉底學派
    古希臘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成就,是其哲學和史學;古羅馬人雖無哲學可言,但他們的法律思想和教育思想卻對後世西方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那麼古希臘哲學有三大哲學家,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古希臘哲學,是指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城邦時期的哲學,簡單地劃分,可以分成兩個時期:前期可稱為「自然哲學時期」,後期可稱為「人文哲學時期」。
  • 輕與重 | 《哲學家與愛》:在哲學經典中探尋愛情的真諦
    哲學家們或許擔心人們在愛情裡變得神志不清,才謹慎地談論著這份不同尋常的,甚至可以讓人心甘情願悲痛而死的激情。公元前一世紀的哲學家盧克萊修,受到古希臘倫理學的啟發,指出了哲學本應該思考卻置之不顧的盲區乃至混沌之地。正如伊壁鳩魯學派的一句格言,「不能治癒靈魂疾病的哲學演講都是空洞的」。現代哲學流派或多或少都忽視了「幸福生活」裡的苦惱,這點眾人皆知。
  • 如果哲學家是程式設計師
    在開始編碼之前,開發人員會花時間反覆思考待解決的問題,明確該問題的要點以及它們之間關係,這種過程正好反應了他們看待這個世界的哲學。同樣地,哲學家們都在不停地琢磨他們所關心問題的重要特徵,比如生命、良知或者上帝。 那麼依此來看,我們可以將程序語言背後的思維與哲學家們多年的思想很好地關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