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是怎麼使用牙籤的嗎?

2020-12-14 中國文化遺產

《道德經》中有言:「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句話似乎只適用於具有生命的個體中。

(下段僅代表筆者觀點,請謹慎理解)

人類或動物屍體埋葬後,若再碰巧經過考古發掘見了天日,假如屍體不是經過特殊處理且未受到破壞,那麼留存下來的,就多是骨骸而已,如果將「留存」視為生(這應是一種共識),那麼骨骸這「堅強者」便成為了「生之徒」。

但是,這種「生之徒」,除了骨骸之外,還有牙齒。死人的舌頭肯定不如牙齒能留存得久,故舌存齒亡這種事只會發生在生人身上,所以筆者善意地提醒大家,趁著自己還有一口好牙,能吃嘛嘛香的時候,多享口福。

吃嘛嘛香的同時,偶爾也會有塞牙的情況,需要剔牙,於是,牙籤便應運而生了。古代的牙籤,呼作:剔齒籤、剔牙杖、牙杖、柳杖等等,因為作為消耗品,故多用平常的槐木、柳木製作。有一種說法是,牙籤起源於印度,與佛教有關,佛教傳入中國後,到訪僧人以楊柳為材製作牙籤,故梵文譯成漢語,稱作「楊枝」。但1954年發現的洛陽中州路(西工段)遺址,在東周墓M2717出土了8件骨籤,頂部平鈍,尖端鋒銳,最長6.9釐米,最短5.8釐米,推測其為一種食具。既然作為食具,與之形態與用途相似的便只有牙籤了,因此這可能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牙籤。

原圖及介紹源《洛陽中州路(西工段)》

此處稍作拼接

這與佛教誕生時間相近,但……與傳入中國時間不符啊,故而這一說法值得考證,這批文物也值得研究。不過小編還是覺得,這種為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物品,和鍋碗瓢盆、衣服鞋襪等一樣,在各地都是逐步發展成型,也不必附會於什麼起源說。

牙籤除了偶爾用來取食,主要功能是剔牙,但剔牙這一行為,必定比考古發現的牙籤所處的年代更加久遠,而中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剔牙痕跡來自於河南安陽與輝縣的殷墟,出現在兩個個體的三個牙齒上,雖然這是否使用了牙籤無法證實,但必定也存在與之類似的用具,只不過此類物品易獲取、也易丟棄,故難以留存。但是如果是金屬、象牙打制的,那便不一樣,江西南昌市東吳高榮墓,出土了一枚金挖耳,但是另一端卻是剔牙籤,此類用具,應是皇室貴族所用。

找不到實物圖,但故宮博物院所藏「赤金葫蘆花紋帶鏈牙籤耳挖」(上圖)與之類似,可以參考看一下,只是高榮墓中那件不帶鏈,頂端也沒有那麼精美的紋飾,僅僅是金制長條形,折彎而已。

牙籤雖然歷史悠久

但是古代的「牙籤」

指的卻是另一件物事

牙籤牙籤

顧名思義就是用象牙做的籤牌

這種籤牌

可說是捲軸裝寫本書的一部分

捲軸裝寫本書的使用

時間跨度相對較短

牙籤的使用時間則更為有限

其興衰與捲軸裝寫本書息息相關

中國古代用作記錄文字的材料很多,但能製成被今人稱作「書」的,只有竹木簡、縑(jiān)帛和紙。簡書是已知的最早的正式的圖書形式,帛書至遲在春秋時期便已出現。帛書質地輕薄,為舒展方便,在書末加一軸,從末端向前捲起,至此,書的捲軸形式出現,並為早期的紙書所沿用,簡書雖也是卷存,但由於本身堅挺不必加軸,簡書的計量單位仍是「篇」,捲軸形式出現後,「卷」才成為了書的計量單位。

紙出現之初,存在著技術不夠成熟的因素,並未大受歡迎,西晉時「洛陽紙貴」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是側面反映了紙的供應量小。直至東晉末年,桓玄迫晉安帝禪位,建立了存世不足百日的桓楚王朝,才下令以紙代替簡牘,作為官府文書的正式書寫材料,自此才完全進入了紙的寫本時代

寫本書,之所以有這個名稱,是因為印刷術發明後,產生了印本書,今人分類予以區分。

早期寫本書,沿襲了帛書的捲軸形式,這種裝幀形式,被稱作「捲軸裝」。

捲軸裝書由卷、軸、褾(biǎo)、帶這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卷是由兩張以上的紙粘接而成,由文字的長短決定;軸長於卷的直高、兩頭露出,作用與帛書軸同,都是為了便於舒展卷,書卷緊卷實後,在書插架後有支撐書不被壓扁的作用;為避免邊緣破裂,卷的背面常裱上一層襯,除此之外,古人為保護書籍,在卷首之前,粘接一段與卷高矮一致的紙或綾羅絹錦,即為褾,長度以收卷後全卷為褾所包為宜;全卷外側粘接絲帶,收卷後纏繞,用以防止書鬆散。

捲軸書在書架上排列起來,稱為「插架」,朝外的軸頭系上一個牌子,標明書名卷次等,即為「」,拈其便可知道為何書,作用相當於現代書籍中寫有書名的書脊。簡書中前兩枚簡多為空簡,稱作「贅簡」,作用同捲軸書中「褾」,部分贅簡背面寫有篇名與書名,也類似於籤的作用。

這類「籤」屬於書籤的一種,印本書出現與冊頁形式形成後,書的形態與現代書籍類似,但書名需要另取紙或縑帛貼在書衣左上方(書衣:即現代書籍的封面),稱作「浮籤」,原捲軸書之籤呼為「掛籤」,用以區別。捲軸書亦有使用似「贅簡」般在「褾」的背面貼紙以標明書名的方法,類似「浮籤」,但仍是以「掛籤」為主。

唐代官府藏書,多使用牙制掛籤,即牙籤,且製作不同顏色的牙籤,和不同顏色的軸(亦是象牙製成)用以區分書的門類。

開元初,……其集賢院御書,經庫皆鈿白牙軸,黃縹帶,紅牙籤,史書庫鈿青牙軸,縹帶,綠牙籤,子庫皆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籤,集庫皆綠牙軸,硃帶,白牙籤,以分別之。

——劉昫(xù)《舊唐書》卷四十七

(志二十七 經籍下)

掛籤式書籤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帙外書籤(帙zhì,起源於簡書,多篇或多卷裝於一囊為一帙),記書名及作者小傳,還有一種是單卷書籤,記書名、卷次,亦可記收藏位置。民國時黃浚所輯的《衡齋金石識小錄》中有「漢王公逸象牙書籤」的拓片,其原籤便屬帙外書籤。

拓片書影(背面)

(張政烺先生考證牙籤「屬魏晉或北朝時物」,

據原圖釋文如下:

初元中,王公逸為校書郎,著《楚辭章句》

及誄書、雜文二十一篇。

(以上正面)

又作《漢書》一百二十三篇。子延壽,有俊才,作《靈光殿賦》。

(以上背面))

除牙籤外,還有用骨、玉、木、硬紙和絹布等材料製作的掛籤。不過雖然掛籤有多種材質,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牙籤。

寫本書多見於三國兩晉至隋唐時期,猶以隋唐為最盛,官私藏書都極為興盛,官府藏書自不必說,而私家藏書,主人也多是皇室成員和能接觸到官府藏書的官吏,家資、品味自是不一般,故而牙籤當是普遍使用之物。牙籤之名,也出現在古人的詩詞中,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曰:「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籤,新若手未觸。」

雕版印刷術發明後,從唐末至宋初,印本書逐漸替代了寫本書,冊頁形式也逐漸替代了捲軸形式,寫本書盛行時期,捲軸裝書便已演變出旋風裝與經折裝,這也是捲軸形式向冊頁形式過渡的過程。但宋代時官私捲軸裝藏書應仍有一定數量,朱熹詩《寄題瀏陽李氏遺經閣二首·其一》有 「老翁無物與孫兒,樓上牙籤滿架垂」句,描寫了這一點。宋代以後,捲軸裝書減少,因戰亂等而散佚更是常事,故留存至今的捲軸裝書極少,帶牙籤的更是無處可尋。實物資料的缺乏加之牙籤只是捲軸裝書一個部分中的部分,故研究者寥寥,筆者淺薄,連牙籤的尺寸情況亦無從得知。

但牙籤作為幾百年來捲軸裝書的特徵,後來還衍生出了書籍的含義(時間當是宋代以後)。「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其中的牙籤指代的便是書籍,這聯詩可能讓人沒有那麼熟悉,但是其下一聯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

願天下太平、珍本善存

參考資料:

[1]中國圖書與圖書館史/謝灼華主編.—修訂本.—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0

[2]李成.書籤鉤沉[N].文匯報,2017-07-17(W04).

[3]李更旺,李維純.古書史中捲軸書制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01):56-64.

[4]牛紅亮.我國古代書籍制度的演變與發展[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4(08):48-50.

[5]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 中國田野考古報告集 考古學專刊 丁種第四號.科學出版社,1959.1

[6]劉林.江西南昌市東吳高榮墓的發掘[J].考古,1980(03):219-228+296-300.

[7]毛燮均,顏誾.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續)[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59(04):165-172.

文編 / 木牛冬食

圖片 / 故宮博物院官網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湖南省博物館官網

部分圖片來源於其他網站,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

相關焦點

  • 沒有香皂和洗髮水,你知道古人怎麼洗澡的嗎?
    沒有香皂和洗髮水,你知道古人怎麼洗澡的嗎? 在電影和電視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古代女子坐在一個很大的木桶裡泡花瓣浴,但是,有人就不經問了,僅僅用這些泡花瓣的水,能夠將身體和頭髮上的油脂清洗乾淨嗎?別忘了油紙可是極難溶於水的。
  • 古代的牙籤有多種,最特殊的牙籤竟是虎鬚,這種牙籤有三個秘密
    牙籤是我們生活中的常用品,也是飯後必須應用之物。一般來說,牙籤都是以竹木製成較多,可是在古代時期,達官貴人們的牙籤卻完全不同。他們都喜歡用哪些種類的牙籤?最高級的牙籤又會是哪種?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你知道是誰發明了牙籤嗎?人類在最早的時候都是用什麼東西剔牙?
    生活特別閱讀:你知道是誰發明了牙籤嗎?最早剔牙工具又是什麼?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牙籤的歷史和文化!在歷史上,牙籤是為數不多的在現代人類出現之前就被使用的發明之一。 例如,古代頭骨的化石證據表明,早期尼安德特人就使用工具剔牙。 科學家們還在澳大利亞土著人、史前美洲原住民和最早的埃及人的遺骸中發現了牙齒的鋸齒狀缺口,表明他們曾經也都剔過牙齒。
  • 用了30年的牙籤,這個秘密你知道嗎?學會又長知識了
    牙籤離不開家家戶戶,每天吃完飯都喜歡用牙籤,因為很多人特別愛塞牙,所以不趕緊剔牙就特別難受,但是用了很久牙籤的人可能並不知道裡面的"秘密「,用過牙籤的都會發現另一頭都有一個小凹槽,很多人會以為這只是個裝飾,並沒有想到有什麼用,下面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下這個凹槽的用途,學會受益終身哦。
  • 牙籤的妙用,你知道幾個?我已幫大家整理好趕快收藏起來吧!
    牙籤在我們生活當中無處不是,你都知道牙籤有什麼妙用嗎?大家是不是最常用的就是去超市或者集市上能夠看到,好多賣牙籤肉,是不是喜歡吃肉肉放入同胞每次夠購買的呀!喜歡吃水果的,家裡來人都會端上一盤新鮮的水果,上面放有牙籤,這是為了方便大家去吃等等。牙籤的妙用不止這2個哦!
  • 修腳的歷史和故事:你知道古人是怎麼修腳的嗎?
    俗話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都能出狀元,你知道在我國,還有一個修腳的行業嗎?你知道,最早的修腳師什麼時候出現的嗎?你知道,古人是怎麼修腳的嗎?今天,益甲堂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修腳的歷史和故事。上下五千年,文明永相傳。
  • 月季牙籤苗怎麼帶大?教你幾招,牙籤秒變大苗,健康成長開花多
    而這些小苗雖然不可能比牙籤還細,但是他們都有一個非常「名不符實」的稱呼,那就是「牙籤苗」,雖然對於新手花友來說,中大苗以及裸根苗的死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但是這種「牙籤苗」看起來卻更加嬌弱,那麼今天,木木就來教大家,怎麼才能把這種「牙籤苗」養好。一:什麼是牙籤苗?
  • 你還在用牙籤剔牙?口腔科醫生說:你可別再錯下去了
    吃東西塞牙了,你會怎麼做?大多數人一定會用牙籤來剔牙,所以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飯店,都會準備有牙籤,方便塞牙的時候來剔牙。但你知道嗎?這是最不科學的一種做法,對口腔健康,特別是保護牙齒有很大的危害。〖危害三〗牙籤可造成牙間隙增大而導致牙周疾病用牙籤剔牙會給牙與牙之間一個外力,這種外力會使牙齒間的縫隙加大,加大的縫隙又會造成下一次的塞牙,如此惡性循環,最終的結果就會造成牙齦炎的反覆發作,最張導致牙齒鬆動。所以,用牙籤的危害真不小。那麼,如果吃東西塞牙的該怎麼處理呢?口腔科醫生的建議是:用牙線棒。
  • 牙籤or牙線,誰才是真正的剔牙「神器」?看完這個抖音,你就知道了
    >時間久了還會剔出大事哦使用牙籤,有三大健康隱患01牙籤使用不當,導致牙縫變大如果牙和牙之間空隙比較充分,牙籤就可以「自由出入」,不會傷及無辜。如果你的牙齒排列密集,且牙齦乳頭正常(兩牙齒之間牙齦的突起部分叫牙齦乳頭),牙籤就只能在牙齦溝內穿梭,如果你總是把牙籤用力的壓入牙間乳頭區,會使本來沒有間隙的牙齒間「被迫」形成縫隙,久而久之,食物更容易嵌塞,你也就變成了「大稀牙」,從另一方面來說,尖銳的牙籤還會傷害到嬌嫩的牙齦,有可能導致牙齦炎、牙齦萎縮等牙周疾病。
  • 用水洗牙的儀器,用它來代替牙籤,你們覺得可行嗎?
    如果食物大的話,可以採用牙籤,但是如果細小,牙籤的作用也是不大。現在最常見清潔口中殘留物的就是牙籤了,如果用牙籤,問題也是極多的,牙籤容易導致牙縫增大,如果碰到了牙齦,相信還會疼到不少的小夥伴,不用牙籤,嘴裡有不舒服,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用牙線的話,也是清潔不到位。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怎麼解決這個煩惱。原理。
  • 歷史:古人如何照鏡子?你知道嗎
    那她們在看不清鏡子的情況下,怎麼畫眉毛?怎麼弄頭髮?那古代的鏡子到底清不清楚呢?當然,面對這個疑問,正解是古代的鏡子較今天的鏡子而言確實有些差距,但古人習慣這種,在古代有磨鏡一說!各位朋友們要注意看了,不是「魔鏡」。在古代,鏡子如果不清楚,就要磨,唐鏡的質量應該算是最好的了。過去收藏鏡子有三個重要時期:戰國、唐和漢。
  • 蘇軾怎麼刷牙?皇帝也會自製牙刷?古人怎麼清潔牙齒
    1.古人揩齒現在的我們刷牙工具非常豐富,手動的電動的,美白的芳香的都有,那麼古人是如何處理牙齒問題的呢?人們在使用嫩樹枝前,會將樹枝先泡到鹽水或者茶水裡,在用的時候再取出來,先將木條一端用牙齒嚼開,這一端像一把扇形小刷子一樣,柳枝刷牙也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剔除牙縫的食物殘渣,還可以消腫止痛,用來刷牙益處多多。這也體現了古人比較愛乾淨,注重外表,形象的生活態度。
  • 古人衣服是「臭」的嗎?沒有洗衣液,他們是怎麼洗衣服的?
    古人衣服是「臭」的嗎?沒有洗衣液,他們是怎麼洗衣服的?穿越古代沒有洗衣液,那洗衣服怎麼搞?古代人個人衛生講究不講究,帶你去看看,沒有洗滌用品的古人是怎麼解決的呢?古人洗衣服靠著一股蠻勁,拿到河邊進去後用棒槌敲打後。
  • 危險玩具牙籤弩「瞄準」海口小學生 家長擔憂[圖]
    記者昨日走訪發現,「牙籤弩」也在海口部分小學周邊商店「熱賣」,價格在一元錢到十元錢不等,不少小學生圍在商店爭相購買。記者沈麗煥實習生黎秋玲文/圖  走訪:商店老闆向小學生熱情推銷「牙籤弩」  「怎麼能賣這種危險的玩具?萬一射到孩子眼睛可怎麼辦?」海口市民李先生近期觀看新聞後,對名為「牙籤弩」的玩具十分反感。
  • 古人天黑了都幹嘛?怎麼擦屁股?8條古人的生活常識,漲姿勢了!
    五、古人刷牙嗎?刷!最開始時人們會「雞初鳴,鹹盥嗽」。意思就是說雞打鳴,天亮了,就去洗漱,後來晚唐時期,人們會把楊柳枝泡在水裡,一頭咬軟,來進行刷牙,到南宋時期,就慢慢的有正式的牙刷了,不過古代一般都沒有牙膏。對了,古人有時還經常用食指當牙刷!
  • 古代文言文這麼難,古人是怎麼交流的?你用文言文說話嗎?
    這文言文是語文中的一大項,不可或缺,熟讀、背誦、翻譯、理解那是文言文不可或缺的一步,已經脫離了文言文,正在學習文言和即將學習文言的你,肯定有一個疑問,文言語這麼難懂,古代人是怎麼交流的?我們先來看文言一詞的含義,文言是指以古代漢語為基礎,經過文體加工的書面語言。文言文,顧名思義,就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文字。
  • 你知道古人是怎麼說分手的嗎?
    我們都知道兩個人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戀,是需要莫大的緣分的。但是,不是相愛就可以一直走到最後的。兩個人在一起是有很大阻力的。有的時候,是兩個人還相愛,卻迫於無奈需要分開。但有些時候,卻是兩個人中的一個,變心了,不愛了。在這種時候想要分手,說出的話,就是決絕又傷人的。
  • 筷子美工刀回形針牙籤吸管你怎麼用它們來擊穿土豆
    鳥站在裸露高壓線上不會觸電,是因為鳥的爪子是絕緣體嗎?  白熾燈用久了會發黑是為什麼?  正確答案:第一題,錯,是因為通過鳥身體的電流小。第二題,鎢升華。    ■社會調查問卷  針對時下熱門的社會話題,設計出一份20個題目以上的調查問卷,考驗的是社會積累和理解能力。
  • 你知道怎麼使用陰道栓劑嗎?
    那你們知道要怎麼和我「相處」嗎?其實我是個很好相處的小姑娘,但我討厭髒,所以在使用我之前一定要洗手、清洗外陰部、並帶上指套;姐妹們可以平躺或採取適當體位,彎曲雙膝,分開雙腿;然後將尖頭的那一端塞入陰道口,用食指緩慢推入陰道深處,合適的深度為五釐米左右。
  • 其實牙籤是這樣用的,這些生活小知識你可知道
    國家規定的標準文具是要有這個孔的,但是很多廠家為了節約成本取消了這個小孔,以後給孩子買文具的時候可要注意咯~電梯裡的鏡子坐輪椅的殘疾人進電梯後一般是背著電梯門的,而且電梯裡很難移動轉換方向,經常就不知道自己到了幾樓,所以設計師在電梯裡安裝了鏡子,使他們能夠通過鏡子看到指示燈,真是一個暖心的設計啊~牙籤一頭的凹槽▼噹噹當~其實牙籤是這樣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