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上半葉,阿非利卡人在南非佔據了人口優勢,卻沒有文化優勢

2020-12-11 魚兒讀書會擺尾

英語文化上的強勢地位也影響到阿非利卡人一英裔白人之間的衝突。作為世界性語言,英語無疑對阿非利卡語有很大的優勢。儘管阿非利卡人在主導政治後極力想在科學、藝術、技術與商業等領域確立阿非利卡語的主導地位,以便與英語抗爭,但這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英語仍具有毋庸置疑的優越地位,特別是在商業和大學教育方面。

英裔認識到英語的強勢地位,一些英裔將阿非利卡語蔑稱為「粗化的荷蘭語」,根本上不能稱為語言。很多英裔白人把阿非利卡人看作是一些粗俗、沒教養、平庸、頭腦簡單、無憂無慮、好客的鄉巴佬,說一口原始而又辭藻華麗的方言。他們也就不會擔心國民黨政府的政策對處於文化強勢地位的英裔白人集團帶來極大的威脅。另一方面,大多數阿非利卡人對自身的文化持一種矛盾的心理。他們對英語的強勢地位極度不滿,然而,面對英語,他們又得忍受自身文化低下這種複雜的心態。

實際上,許多阿非利卡人一直存有英語化的想法,他們用英語教育其子女,以確保他們在就業、知識等方面的優勢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阿非利卡語的地位。作為白人群體中的少數民族,英裔感到被阿非利卡人「淹沒」。

阿非利卡人由於高出生率,其人口不斷增加,即便是阿非利卡年輕一代也表現出較高的出生率。1936年,在20歲及20歲以上年齡段,英裔白人與阿非利卡人之比為100:115.5,在7—20歲這個年齡段上的比率為100:180.2,在7歲以下的兒童這一年齡段上的比率為100:215.0。只是到20世紀60年代,阿非利卡人的出生率才迅速下降。

人口的優勢並沒有轉化為文化上的優勢,隨著阿非利卡人不斷湧入城市,接受英語教育,他們擔心很快會被英裔同化,失去其文化特性。那些害怕失去其文化特性的阿非利卡政治家們為此憂心忡忡,要求國民黨政府在學校引入強制性的母語教育。

阿非利卡人和英裔都代表了不同階層的白人階級。一般來說,英裔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南非政府通過農業補助以及「文明勞工政策」進行幹預,那些非熟練白人被吸收進公共服務部門,「窮白人」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到20世紀60年代,阿非利卡「窮白人」階級事實上已消失,阿非利卡人在不斷地向上流動。總的來說,阿非利卡人仍主要從事農業和手工業,主要代表那些較低收入和受教育不多的階層,並且大多有農村背景。據統計,1955年84%的白人農場主是阿非利卡人,至1975年這一比例仍高達82%。在礦業、製造業與商業領域,在1930年代比例很低,到1950年代有所發展,到1975年在礦業部門才佔18%,製造業佔15%,商業卻從1955年的26%下降至16%。

南非大企業家大多是英裔。阿非利卡人缺乏經濟實力與金融知識使自己超過都市資本。當地英國資本起重要的化用:「如果沒有本地英國人或猶太人資本的金融實力與技術」,能否實現南非民族工業的增長值得懷疑。因此,英裔經濟上成就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政治上的不足,而且隨著阿非利卡人經濟的發展,阿化利卡人與英裔間有更多的共同經濟利益,促進了兩者的政治妥協。

相關焦點

  • 20世紀上半葉,南非兩大白人族群內部爭權,又一致維護白人至上權
    由於非洲人被排除在南非議會政治之外,阿非利卡人與說英語白人之間的競爭與衝突主要是在憲法框架內為控制議會和國家權力而進行鬥爭,而在議會之外,由於非洲人與白人之間的對立,阿非利卡人和說英語白人在維護白人至上權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 南非白人政府干預與白人貧困問題的解決
    進入20世紀白人貧困問題日益嚴重,荷蘭改革教會成立的卡內基委員會(the Carnegie Commission)在1932年發表的報告中把窮白人定義為「無論從精神、道德、經濟或生理方面,這些人依靠程度到了如此地步,如果沒有外在幫助,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生存方式來養活自己及其孩子」。
  • 【非院學術】南非不同時期的語言政策及其在民族融合中所產生的影響
    但這一時期西開普的語言融合和阿非利卡語的形成,並沒有帶來社會身份和民族認同感的同化。相反,荷蘭殖民統治者竭力阻止語言同化帶來的民族融合。以荷蘭語為母語的荷蘭人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教育中佔絕對優勢,說荷蘭混合語的科伊桑人和來自不同文化的奴隸以及他們的後代處於社會最底層,不被承認是荷蘭人或阿非利卡人。
  • 在南非政治發展進程中,種族起重要作用,階級鬥爭退居次要地位
    在南非政治發展進程中,階級鬥爭對權力之爭幾乎不起什麼作用。種族起重要作用,而階級退居次要地位。一些小的政黨,比如工黨,有其階級基礎,但其種族主義色彩更濃一些,沒能超越膚色障礙。南非說英語白人與阿非利卡人對實行種族歧視的態度是有差別的,並且這種態度也在不斷變化。最初,阿非利卡人與英裔之間的關係不穩定,支配與衝突成為這一時期關係的重要特徵,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差異,阿非利卡人有一種特別的種族認同,他們希望遠離英國人、黑人或有色人的影響。
  • 論20世紀英國保守黨政治哲學的優勢
    論20世紀英國保守黨政治哲學的優勢 2018年05月11日 09:05 來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作者:閻照祥 字號 內容摘要:20世紀英國三大政黨的權力角逐中,保守黨佔據明顯優勢
  • 中國校服VS日本校服VS南非校服,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真實!
    相信每個國家的學校都有自己特有的校服,校服是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校服最早起源於歐洲,因為校服代表的是學校的形象,所以在歐洲的設計上,校服一般都是以西裝為主,但是傳到亞洲之後,每個國家都有著自己的想法,校服的樣式也有了很大的區別,下面就給大家比較一下中國校服,日本校服和南非校服的區別。
  • 金磚五國之南非概況
    【人口】截至2010年7月人口達到4999萬,主要由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亞裔四大種族構成,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託、南索託、聰加、文達、恩德貝萊等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國血統的白人,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有色人是殖民時期白人、土著人和奴隸的混血人後裔,主要使用阿非利卡語。亞洲人主要是印度人和華人。
  •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實業家們
    客觀上減輕了對民間工商業的壓制,民族資本在夾縫中開始壯大;文化上西學東漸,逐步改變觀念。工商業有了社會地位;被迫開放以後,必須做生意,於是有了競爭。當時中國面對的是19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所以引進的是現代科技和先進的經營模式。中國真正走出中世紀,開始走向全面現代化是在20世紀上半葉,從晚清到民國這一時期。教育、實業、新聞、出版、文化、社會風氣,乃至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是全面現代化。
  • 觀察家|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實業家們
    客觀上減輕了對民間工商業的壓制,民族資本在夾縫中開始壯大;文化上西學東漸,逐步改變觀念。工商業有了社會地位;被迫開放以後,必須做生意,於是有了競爭。當時中國面對的是19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的西方,所以引進的是現代科技和先進的經營模式。中國真正走出中世紀,開始走向全面現代化是在20世紀上半葉,從晚清到民國這一時期。
  • 陳濟舟:速寫南非
    作者陳濟舟在南非約翰尼斯堡探訪當地的華人社群。從十九世紀末的金礦工人到現代的中國批發商城,華人在約堡已生活了一百多年。在作者筆下,南非華人百餘年的生活始終潛藏著動蕩的暗流,他們在南非的未來,也依然是未知的。
  • 二十世紀上半葉漢字拉丁化一度成為學界共識,最後為何不了了之
    二十世紀上半葉漢字拉丁化一度成為學界共識,最後為何不了了之?清末民初,政府衰敗腐朽,適時外敵入侵,肆意欺辱。中華有識之士開始救亡圖存,遍尋強國之道。初時覺器技之短,遂師夷長技以制夷,興洋務,辦工廠,購堅船利炮。
  • 近14億人口:無可比擬的市場優勢
    近14億人口,對應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消費潛力,是供給質量和體系持續升級的巨大動力,是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所在,也是任何經濟體都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馮俏彬分析說,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近14億人口對應著紛繁複雜、各式各樣的消費需求,本身就是一個巨大市場。
  • 女足世界盃:南非VS中國,鏗鏘玫瑰拿下對手將佔據有利位置
    女足世界盃:南非女足VS中國女足周五凌晨3:00,女足世界盃小組賽B組,中國女足將在巴黎的王子公園球場與南非女足對陣。南非女足和中國女足都在首輪比賽中落敗,因此,這場比賽對於雙方來說都不容有失。面對本組實力最弱的南非隊,鏗鏘玫瑰需要拿下對手以在小組中佔據有利位置。首輪比賽,中國女足頭牌球員王霜並沒有首發,只在下半場替補上場,但表現平平未能助球隊扭轉局面。主帥賈秀全賽後還公開批評了王霜的表現,本場王霜能否發揮出水準仍需關注。
  • 印製電路板:5G時代佔據絕對優勢的子行業
    PCB是5G時代佔據絕對優勢的子行業之一印製電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簡稱「PCB」),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為印製線路板、印刷電路板、印刷線路板。PCB的雛型來源於20世紀初利用「線路」(Circuit)概念的電話交換機系統,它是用金屬箔切割成線路導體,將之黏著於兩張石蠟紙中間製成。
  • 背景資料:南非國家概況
    【人 口】4932萬(2009年6月,南非國家統計局估計)。分黑人、白人、有色人和亞裔四大種族,分別佔總人口的79.3%、9.1%、9%和2.6%。黑人主要有祖魯、科薩、斯威士、茨瓦納、北索託、南索託、聰加、文達、恩德貝萊9個部族,主要使用班圖語。白人主要是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曾自稱布爾人,約佔57%)和英國血統的白人(約佔39%),語言為阿非利卡語和英語。
  • 佔據先天優勢 又搭上「便車」 貴陽印象城讓人羨慕不來……
    地鐵的開通不僅能有效緩解城市中心的交通壓力,分散區域中心過於密集的人口,還能極大地拉近城郊與市中心的距離,提高城市資源配置效率,給人們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減少上下班浪費的時間,為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等消費場所帶來更多的選擇。
  • 物流地產競爭格局分析:外企普洛斯佔據絕對優勢
    以普洛斯、安博、嘉民為代表的外資企業佔到了絕對的優勢。其中,普洛斯市場佔有率最高。民營家族宇培、易商異軍突起,國企家族中儲股份、東百集團和基金家族平安不動產不可小視。在國內物流地產的市場,以普洛斯、安博、嘉民為代表的外資企業佔到了絕對的優勢。自從2003年普洛斯進入中國市場以後,國內高標準物流倉儲的建設標準基本參照普洛斯帶來的國際標杆。
  • 南非史:南非土地真正的主人
    桑人在南非境內完全被消滅,遭到種族滅絕的悲慘命運。科伊人不再作為獨立的種族和民族存在,只在混血的有色人中留有他們的後裔。唯有班圖黑人——雖然白人殖民者在擴張道路上企圖像消滅北美印第安人一樣滅絕他們——不僅未被滅絕,而且一直在南非人口中佔絕大多數,成為南非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為什麼在17世紀以後的歷史發展中這三個民族的命運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