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近七千老人受益長期護理險

2020-12-24 大洋網

護工餵老人進食。(資料圖)廣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數說長期護理險

申請情況

10950人次申請長護險鑑定評估,通過10006人次,通過率為91.4%

落實情況

6881人享受了長護險待遇,其中機構護理4205人,佔61%,居家護理2676人,佔39%

支付情況

基金累計支付13733萬元,人均每月支付2366.6元,截至目前,籌集基金總額為26.7億元,基金累計支出1.3億元,結餘25.4億元

2017年遴選長護定點機構

29家

2018年新增長護定點機構

36家

在人口密度大、失能人員較為集中的老城區設置了6家以上定點機構

保證每個行政區至少1家定點機構

大洋網訊 今年廣州市兩會上,廣州市政協委員王莉遞交提案《關於加強落實廣州「長護保險制度」的建議》,提案提出加強長護險制度人群覆蓋、加強籌資機制,解決融資單一問題、完善長護險制度標準等建議。

「長期護理險」又被稱為「社保第六險」,主要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於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在老齡化加速的中國備受關注。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而廣州在2016年就成為國家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15個城市之一。

近日,王莉的提案獲得廣州市醫療保障局的回覆。在回覆中,該局對目前廣州試點工作的情況做了介紹,並且表示廣州將適時調整完善長護險籌資方式、籌資標準和待遇標準,探索建立醫保基金劃撥、個人和單位繳費、其他資助方式等長護險基金多渠道籌資機制。

廣州市從2017年8月1日起試點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在試點階段,長護險的參保範圍為本市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員。長護險是要通過長護定點機構(如養老院)申請長護評估,經過評估符合條件的,才能享受相應待遇。

對於享受長護險待遇的老人來說,符合條件的基本生活料理費用,以及醫療護理費用分別在限額內的,是可以按比例報銷的,其中在養老院選擇機構護理的,報銷比例是75%,居家護理的報銷比例則為90%。不過對於護理費用超過限額的參保人來說,整體的費用報銷比例沒有75%或90%那麼高。

根據廣州市醫保局對該提案的回覆,廣州市長期護理險的待遇水平位居全國試點城市前列。截至2019年3月31日,廣州市共10950人次申請長護險鑑定評估,通過10006人次,通過率為91.4%;6881人享受了長護險待遇,其中機構護理4205人,佔61%,居家護理2676人,佔39%;基金累計支付13733萬元,人均每月支付2366.6元,截至目前,籌集基金總額為26.7億元,基金累計支出1.3億元,結餘25.4億元。

據廣州市醫保局介紹,2017年試點啟動之初,遴選長護定點機構29家,2018年新增長護定點機構36家。在人口密度大、失能人員較為集中的老城區設置了6家以上定點機構,最大限度滿足服務需求;另一方面,保證每個行政區至少1家定點機構。

(廣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相關焦點

  • 社保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指什麼?4000萬失能老人護理費有著落
    護理人員幫助失能老人進行康復訓練。 新華社資料圖4000萬老人需要長期照護其實,長期護理險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長期護理險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於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長期護理險費用由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擔既然是一種保險,對參保人來說,最關注的兩點就是費用情況和享受的待遇。與商業保險不同的是,由政府主導的長期護理險,不是全部由個人掏錢參保,而是多方籌資,由政府、用人單位和個人分攤。
  • 服務失能老人,商業長期護理險未來的發展重點是什麼?
    在此背景下,政府就想著如何把這部分對失能老人的服務從院內剝離出來,讓這部分老人到家或機構中去養老。但沒有了醫保的扶持,而失能老人的養老金難以負擔長期護理所需要的支出。為了解近年來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情況,動脈網盤點了近7年的政策,七年時間中央共發布了32項政策,其中有18部由國務院頒發,民政部、人社部、衛健委等相關單位也發布了2、3項。所有政策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即2016年人社部頒發的《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該政策對我國近幾年長護險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2020年5月6日,國家醫保局就《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指出,將擴大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試點範圍,並對長護險的籌資方式、參保與保障範圍作了規定,明確了長護險將設計成獨立險種,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先行保障重度失能人員。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我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據統計,我市戶籍老人中,60至79歲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居家老人有8500多人,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近4萬人。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 長期護理險是什麼意思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舉個例子:在此前的試點城市中,上海的陳阿婆就已經用上了長期護理保險。
  • 衛愛民代表:小步快走推廣長期護理險,為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務
    衛愛民代表這次帶來了關於養老的建議,他提出精準發力,讓一部分失能、失智老人能夠住上老年醫院享受醫護資源,並以小步快走的方式推廣長期護理險制度,為失能老人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務。可是,當前養老服務機構本身受服務水平、人員素質、人員流失率高等問題困擾,失能老人享受到的服務並不到位,而且醫護資源也很匱乏。衛愛民建議,可以將一部分養老院轉為養老醫院,並把現有床位利用率不高的醫院進行轉化,讓失能失智老人住上老年醫院,享受更好的醫療養護服務。找準定位後,資金應該從哪裡出?衛愛民提出可以推廣長期護理險制度。
  • 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長期護理保險亟待加快發展腳步
    本期《保險周刊》聚焦我國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現狀及如何解決其在全國推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發展長期護理保險作為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制度措施之一,備受社會關注。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將專門為失能老人設計的長期護理保險作為應對老齡化壓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 長期護理保險參保辦法及繳費範圍
    很多家庭有這樣的感受,家裡一旦出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人手立刻變得緊缺,工作生活都受到影響。如今社保第六險來了,除了五險之外還有一個長期護理險,那麼這個長期護理險的具體政策是什麼?  長期護理險  人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生!老!病!死!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獨家採訪中發現,為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廣州不斷探索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難題的有效路徑,先後推出了長期護理保險(下文簡稱「長護險」)和高齡照護商業保險(下文簡稱「高照險」),符合條件的長者可通過定點服務機構申請廣州補貼待遇,由專業服務機構制定服務方案。
  •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當你老了,長期護理險能養老嗎?
    或許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大部分人對護理險知識還不是特別了解,甚至還有人不知道這個險種的存在,咱們一起先來普及下護理險的現狀和基礎常識吧。
  • 《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長期護理險在各險種中購買率...
    據保險業協會介紹,報告以23個已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城市為調查框架,居住於當地主城區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歲成年人兩個人群為調查對象,系統分析了老年人生活活動能力、失能老人「護理服務群像」、成年人對失能風險的認知偏差及護理規劃意願等問題,為政府、相關金融行業、養老產業鏈等各領域了解老年人服務需要,預測成年人養老金融產品需求,精準定位相關政策及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 融媒體訪談|侯學元:建立長期「照護險」解決失能老人看護難題
    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接受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高齡失能老人的養老問題格外需要關注,「除了要增加護理型養老機構和床位數量外,建議從國家層面探索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緩解老人及其家庭護理費用過重的問題。」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其中失能 老人近4000萬。
  • 廣州市「高照險」實現目標人群全覆蓋
    解決高齡重度失能老人家庭煩心事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服務是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之一,80周歲及以上重度失能老年人作為最需要照護的群體,更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點服務對象。為解決老人的現實困難,2019年,廣州市在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基礎上,推出了「高照險」。
  • 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長期護理保險在商業人身險中購買率最低...
    中國網財經7月8日訊(記者 郭偉瑩) 作為2020年「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系列發布成果之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近日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科院人口所)聯合發布《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我國的長護險試點工作起源於2016年。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試點工作,上海、廣州構建起了怎樣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評估體系,和已經實施20年的日本長護險制度相比,又有哪些異同?
  • 鄭州亟須探索建立「長護險」制度:讓失能、半失能老人受益
    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護理該如何辦?4月17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暨《鄭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研究》課題研討會」在鄭舉行。會上,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副院長、鄭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楊東方介紹,目前,鄭州人口已過千萬,60歲及以上老年人數也已近120萬。為了使老年人有幸福晚年,使失能者有尊嚴生活,鄭州亟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長期護理保險是什麼?
  • 失能老人照護問題受關注 人保健康推商業護理險
    同時,在全國兩會期間,失能老人的照護問題更是受到代表、委員們的高度關注,多項議案、提案呼籲加快長期護理險立法,建議商業保險公司推出更多的護理保險產品,以緩解失能老人護理難題。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下稱「人保健康」)5月28日推出「美好今生護理保險」,為客戶提供殘障護理保險金、老年護理保險金、疾病身故保險金、殘障護理豁免保險費、健康管理等保障與服務,通過產品創新進一步豐富商業護理保險產品市場供給,滿足客戶長期護理保障需求。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證師傅靈活用工APP: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新增14個城市。至此,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市(區)已擴至49個(試點城市名單見文末)。那麼,長期護理保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養老能靠它嗎?
  • 上海新增一家長期護理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
    7月8日,上海醫保局消息,根據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協議管理的有關規定,經市、區兩級長護險經辦機構組織評估,擬將上海楊浦區紅楓家園養老院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
  • 義烏推長期護理保險 讓失能老人安心養老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梅琳 89歲的吳老先生,現在是義烏市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怡樂新村養老服務中心的一位成員。他2011年查出患有前列腺癌。同年,老伴因病離世。在獲悉義烏市委市政府出臺長護險後,家人將其送到了這裡,成為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失能老人之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護險制度試點。作為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先行區的浙江省,一直在探索如何通過保險機制助力政府共同破解人口老齡化問題,在義烏等地先行先試,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和社會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