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時候你想睡覺,你先看看你有沒有達到窺基法師的境界

2020-12-19 在家小居士

今天給大家說一個窺基法師的故事

窺基法師倒頭便睡,睡得鼻息如雷,道宣律師心裡就想:這還是一個國師唉!一點修行都沒有,睡覺這麼大的聲音,唉,吵得我也不能打坐,也不能睡覺,也不能用功!早知道這樣子,不叫他在這兒住!但是也沒有法子,他睡著了,叫也叫不醒。

道宣律師在這兒打坐,坐啊坐,身上很癢。他就用手到衣服裡邊摸,一摸,摸出了兩隻蝨子,這兩隻蝨子吃得都很胖的,好像小肥豬那個樣子。他一看這兩隻蝨子,怎麼辦呢?不可以把它殺了,不可以把它弄死,弄死犯戒了啊!怎麼辦?給它搬搬家吧!從手裡把它放到地上去,還繼續打坐。窺基法師還是像打雷,鼻息呼嚕呼嚕的。

第二天,道宣律師也發了脾氣,說:「你啊!一點也不用功,整晚你都是睡覺。睡覺還不要緊,你這個鼻子呼吸,好像打雷這麼大的聲音,你擾亂了我,令我晚間一點也不能用功!你太沒有修行了,還做國師呢!」他發脾氣罵窺基法師。

窺基法師說:「喔,你說我沒有修行,你有什麼修行啊?你是持戒的,是一個律師,昨天晚間你在身上拿了兩隻蝨子,你不殺它,你把它掉到地上,這兩隻蝨子一隻腿摔斷了,一隻已經摔死了。摔死的這隻蝨子,到閻羅王那兒就把你告了,說你持戒律破了戒,殺生了。我在閻羅王那兒給你講好話,說你是無心殺的。」

道宣律師一聽:「咦,奇怪了!怎麼他睡得鼻息如雷,我拿兩隻蝨子他都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啊?他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於是就不敢再多說話了。

窺基法師說完了這話,也就發脾氣了:「唉,我在你這兒趕齋,餓了一天,現在我這個肚皮是最難過了!你把我騙得太離譜了。唉,我要走了,一方面要趕回去吃飯,一方面知道今天再等,這個齋一定不會來了,還是趕回去,自己吃一點人間的飲食算了!」

肉身菩薩到你這茅棚裡來了!

他走了之後,第二天這個天人到時候又送飯來供養了,道宣律師也就發脾氣了,說:「你昨天幹什麼來著?你昨天為什麼不送供養來?我昨天餓了一天,並且我還有貴客在這兒趕齋,你也不送來。」

天人跪下來了,說:「請律師原諒,慈悲啊!我昨天也是依照這個時候送飯來的,但是到四十裡地以外,就有金光閃閃,所以我眼睛就睜不開,沒有法子再往前行路了。我就請問當方的土地神,為什麼這麼大的金光,照得我眼睛都睜不開,不能往前行路呢?當方的土地神告訴我,他說有個肉身菩薩到你這茅棚裡來了,所以我沒有法子給送供養。今天呢,這個金光沒有了,所以我又送供養來。」

天人這樣一講,道宣律師才生了大慚愧,說:「我責怪這個窺基法師,說他睡覺鼻息如雷,令我不能入定,原來他還是一個肉身的菩薩,這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以後他更加用功,更加精進,聽見有人睡覺打鼾的,他也不敢輕看了。

肉身菩薩才可以睡覺

所以你們誰睡覺啊,要是可以像窺基法師有那種境界,就可以睡覺。要沒有到那種境界,就不要睡覺。睡覺把光陰都空過了啊!你要是肉身菩薩才可以睡覺,不是肉身菩薩不可以睡覺的。我也常常聽人家睡覺那聲音很大的,那麼或者也是肉身菩薩現身,或者不是。我不管他是不是──是,我也不準他睡覺;不是,也不準他睡覺。所以在我們這禪堂裡邊,肉身菩薩和不是肉身菩薩都不能睡覺的,要參禪,要打坐,要打起精神來參這一句話頭:「念佛是誰?」問出來了,然後才可以睡覺。要是找不著是誰呀,那就要來找找這個是誰!

相關焦點

  • 「三車和尚」窺基大師
  • 兩點開悟知識,參禪打坐為何能化解壓力?
    而我們中國的禪宗達摩祖師初入中國的時候,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見修禪打坐的重要性。禪宗文化每年就有傳統的禪修文化,來廣善結緣,特別是冬季禪七。人們以參禪的方式來修身養性,修正開悟,也能化解人們的心理各種壓力,那麼參禪為何能化解壓力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開始關心身心健康的發展。
  • 淨空法師故事說法:出家篇(一)
    二、四百天沒有睡覺中國長春有一位常慧法師,她念佛已經四百多天沒有睡覺,完全依照夏蓮居老居士《無量壽經》會集本修學,我邀請她來新加坡念佛堂為大家做個榜樣。我們看她的行持,最低限度得「念佛三昧」。她今年六十五歲,聲音像三、四十歲的人,身體輕飄飄的。
  •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
    劉宏偉律師談「參禪三重境界」 「參禪三重境界」是佛經和教科書都有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只是山。但劉宏偉律師對該「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頓悟: 一重境界「見山是山」這是執著的境界,也就是一般參禪的凡人的境界,這時我們沒有破除世俗的局限,也就是感官的認識。劉宏偉律師認為要「更上一層樓」,必須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百部疏主」窺基法師:名將之子舍家受度為玄奘弟子
    但因為窺基出身貴族,出家須經手續,直到貞觀二十二年(648)十七歲時,才正式舍家受度為玄奘弟子。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五年(654),復有朝命度窺基為大僧,並應選學習五印語文,這時他年二十三歲。二年以後,即應詔參預譯經。從此,他一直跟著玄奘參加慈恩、西明、玉華等的譯場,隨從受業。
  • 當你心態不好時候,讀一下延參法師的這句名言,讓你重獲新生!
    心一動,便有了各種各樣的形態,有悲觀的,有高興的,有激動的,有興奮的,各種各樣的心態最終決定我們去看世間的萬物,我們心態不好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煩躁的時候,那是看什麼都不順眼的。當你心態不好時候,記得讀一下延參法師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讓你重獲新生!文字如下:生活裡不必要渴求別人的理解和認同,因為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靜靜的過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 宣化上人:參禪入定後似活死人 呼吸脈搏都會消失
    參禪和睡覺有何區別?(圖片來源:資料圖) 有人問我:「入定和睡覺有什麼不同?」簡而言之,入定的姿勢,仍然端坐,背直如筆,實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脈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覺。可以坐一天不動,十天不動,甚至一個月不動。睡覺的姿勢,頭歪身斜而不自主,氣出氣入,呼呼有聲,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處,就在這個地方。 參禪的過程,好像讀書一樣,由小學進中學,進大學,進研究所,經過這四個階段,才能獲得博士學位。
  • 宣化上人:參禪的功用 明心見性得生死大自在
    大家辛辛苦苦來參禪,晝夜不停來用功,就希望生死自由,能控制自己的生命,對生死有把握,能做得主,那才是得到生死自由的境界。參禪的人,參到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與虛空合而為一,到了這種境界便有開悟的曙光了。行行坐坐,坐坐行行,便是開智慧的鑰匙。三、全體大用瞭然明白如果不參禪,不打坐,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 人生的五種境界,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吃飯、睡覺、工作、學習、鍛鍊、做愛、帶孩子、玩手機.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做這些事是為了什麼?一般來說,我們很少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思考是痛苦的,大多數時候,人類會下意識地避免思考。另一方面,你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決定了你每天做什麼樣的事情,你有什麼目的。1生活中第一個重要的境界是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我們每個人出生時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們會大聲哭,想喝奶,想讓媽媽抱抱我們,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只是一種生物本能。
  • 窺基大師與大慈恩寺
    有記載說,窺基9歲後由伯父撫養,玄奘大師要求他出家時,也是同尉遲敬德商議,甚至窺基大師萌生出家之心,也與這位伯父的遭遇有關。窺基自小聰明過人,氣度豪邁,舉措疏略,不拘小節,頗具將門之風。關於窺基的出家過程,據《宋高僧傳》載:玄奘大師有一天在田間路上遇到一位青年:見其眉秀目朗,舉措疏略,曰:「將家之種不謬也哉。脫或因緣,相扣度為弟子,則吾法有寄矣。」
  • 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翻譯經典的傳奇故事(宣化上人)
    玄奘法師便問他:『老同參!你坐在這裡做什麼啊?』老修行的嘴巴動了幾次,才發出聲音來:『我等紅陽佛(釋迦牟尼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玄奘法師說:『老同參!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老修行一聽,很驚訝地問:『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出世?』玄奘法師說:『在一千多年前,出現於世。佛滅度已經很久啦!』
  • 玄奘法師去世後,一百多萬人送行,隊伍長達500裡
    從長安出發,隻身向西行,經過一山洞,見洞口有蝙蝠糞,當時玄奘法師在想:「這洞中一定無人住,否則不會有這麼樣多的蝙蝠糞。」玄奘法師走近仔細一看,原來是位老修行,已經入定。玄奘法師用引磬給他開靜,令他出定,一會兒,這位老修行開始動彈。玄奘法師便問他:「老同參!你坐在這裡做什麼啊?」老修行的嘴巴動了幾次,才發出聲音來:「我等紅陽佛(釋迦牟尼佛)出世,我好幫他弘揚佛法。」玄奘法師說:「老同參!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老修行一聽,很驚訝地問:「釋迦牟尼佛在什麼時候出世?」玄奘法師說:「在一千多年前,出現於世。
  • 自然法師|學習外道的冥想和練氣,會有什麼危害?
    所以現在教你什麼,叫做什麼冥想,對吧?很多現在教人打坐參禪的,冥想,還冥想。冥想不(是)情想?就算你想到,現在人都會飛起來;你覺得會飛啊?那你將來就覺得會沉!所以外面現在不是一天到晚在教冥想,有什麼境界,什麼境界嗎?
  • 王者榮耀法師等級排行,你喜歡的法師有沒有在線?
    對於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來說,法師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一旦沒有了法師就很難造成法術傷害,對面的坦克可以無限出護甲限制我方C位的輸出,哪怕是KPL職業比賽這種套路比較多的賽事都需要法師,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的法師分類,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 你想知道你的伴侶有多愛你嗎,晚上睡覺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睡覺畢竟是一整天最放鬆的時候,也是潛意識無形顯露的最好時刻。夫妻之間睡覺的各大姿勢,能看出兩人之間的感情與這段婚姻之間的信任程度走到哪一步,不信你看看,來參考一下!第一種:擁抱式睡姿這種睡姿真的甜到膩呀,很多都是出現在新婚夫妻之間。
  • 聖嚴法師用3句話,開示身心秘密,詳解參禪實修法門
    聖嚴法師有漫長的入世修行經歷,他開示大家,說現代禪修的目的是為了解身心秘密、緩解生活壓力、舒緩緊張情緒,以達到身心放鬆、心態平衡,從而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最終頓悟當下、開悟人生。為了使參禪實修簡單易行,在大眾中普及,聖嚴法師用3句話對參禪實修進行了開示:一、放鬆身心參禪實修時,坐姿要自然舒適,不可刻意用力,全身放鬆,雙手垂放腿部,雙腳平放於地,微閉雙眼,臉部肌肉放鬆,隨意輕緩呼吸,排除心中若有掛念,僅僅享受呼吸之間舒暢的感覺。
  • 佛慧法師:參禪同樣需要佛教義理基礎
    當時並沒有想參加,後來覺得既然有這個機緣還是想著過來看一下,希望在佛學院以外的地方,可以多學習一些我們不是很擅長的東西,以此來彌補一些學習中的不足。佛教在線記者:法師您在整個辨禪活動中最大的感受和收穫是什麼呢?
  • 單身的9層境界,看看你在哪一層,讓你單身至今
    後臺拜訪女友時,自稱是申太太,該名畢業生更是承諾,女友畢業的當天,就是領證的時候,成噸的狗糧,讓很多人羨慕不已。吃飽了別人的狗糧,再來看看單身的你該如何脫單吧!單身的境界分九層,來看看你在哪一層。單身是一種習慣,單身久了會上癮。
  • 你的學佛方法正確嗎?求證到了明心見性嗎?明心見性是這樣的境界
    佛法有84000法門,如果說你要靠記憶力去學習,我想幾輩子你也學不完,就算學完了,你也是靠記憶來說佛法。實際上現社會,說法的人多了,但為何還稱為末法時代,就是因為,很多講法之人,自己並沒有體悟到佛的真諦,也就是說並沒有達到明心見性的境界,那他所講的法也都是書面文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