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摘要:雲端AI手持拉曼光譜儀,就是基於高頻面掃拉曼技術,利用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鏡的精確定位特性,可以實現選定區域上的點陣測量,獲得整個表面的拉曼信號,用於多點測量、精確分析,以揭示樣品的異質性。
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
鈦媒體快訊 | 2月8日消息: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達闥科技(CloudMinds)於本周四宣布,其推出的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產品獲得光學和光電子產業刊物《雷射世界》(Laser Focus World)所頒發的 2020 年度 Prism Awards(稜鏡獎)獎項。Prism Awards(稜鏡獎)是全球光電行業的權威獎項。
達闥科技是一家定位為「雲端智慧機器人運營商」的企業,創始人為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同時在深圳、成都、臺灣、美國矽谷和日本東京設有分支機構。達闥向行業提供的主要價值是,將機器人本體的「大腦」放在雲端,利用網絡與 AI 技術,建立行動網絡,形成雲、網、端相結合的解決方案。
而本次獲獎產品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是一款光纖雷射技術的智能產品,基於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應用在達闥雲網端架構的拉曼檢測設備。
事實上,SERS 是基於拉曼散射(SRS)信號所獲得顯著增強的光學現象。而 SRS 信號並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新技術,早在 1928 年,就被印度物理學家拉曼(Raman)所發現,其指光波在被散射後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光照射在物質上時,物質中的分子吸收了部分能量,然後散射出較低頻率的光。而頻率的變化決定於散射物質的特性。
拉曼散射技術示意圖
在實際應用中,該項技術主要用在痕量分析、化學分析、環境監測、生物醫學應用等檢測領域。
其中,在生物醫學領域,病毒的核酸檢測(RNA)有多種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培養細胞的顯微學觀察、免疫學方法、聚合酶鏈式反應、病毒基因的傳感器檢測等),其中,病毒基因的生物傳感器檢測方法的靈敏度與準確性也亟待提高。總體上,上述傳統的病毒檢測方法存在檢測條件苛刻、操作複雜、檢測成本高、耗時長、靈敏性有待提高及準確性不足等問題。
而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生物傳感技術,因具有超高的靈敏度及SERS光譜的指紋特性,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檢測與分析。
高頻面掃拉曼技術的光譜儀,結合點陣拉曼增強,可以迅速探測到病毒(異質)是否存在,並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達闥推出的「雲端 AI 手持拉曼光譜儀」,利用微機電系統(MEMS)掃描鏡的精確定位特性,可以實現選定區域上的點陣測量,獲得整個表面的拉曼信號,用於多點測量、精確分析,以揭示樣品的異質性。
根據達闥科技在去年 7 月發布的首份招股書中顯示,該公司擁有一支美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團隊成員都來自 Google、IBM 等科技巨頭,專注開發有關運營商網絡以及機器人行業相關的新技術,並申請了多項專利,而這些技術都已經通過專利方式獲得獨家授權。
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達闥科技在中國已註冊 62 項專利,在海外註冊了 7 項專利。
值得一提的是,達闥向鈦媒體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廣泛關注,該公司有望在幾個月內開發出基於點陣 SERS 的檢測診斷新冠病毒及其感染情況的新技術,助力新型病毒的快速高效檢測,或將大幅度減少新冠病毒的確診時間,為疫情防控制中的病毒檢測環節提供重要的解決方案。(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林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