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
上海超人氣國際素質教育活動平臺,ICF(國際營地協會)聯盟成員;專注營地教育、主題活動、生日派對等領域的項目研發、創意和執行。
這裡集結了一群熱愛孩子、資深穩定的活動導師,倡導有深度的出行理念,陪伴孩子玩出「未來力」。
文章 | 楊小多 編輯 | 睿睿
本文由周梵公號(zerofield0)授權發布
我以前很害怕衝突,這份害怕,也給我帶來了很多負面的體驗。
害怕衝突,便會儘量避免衝突。甚至當面對他人撲面而來的憤怒和惡意時,我也不敢與其正面較量。
2007年夏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同事一起去酒吧唱歌聊天,有個男生忽然走到我面前,要跟我握手。因為前兩天在入職拓展訓練中我倆意見不合,我以為他是來講和的。
沒想到當我伸出手後,他很用力地握住我的手,還故意加大力氣。
我想抽回手,但是他緊握著不放,最後疼得我忍不住叫出來了,他才輕蔑地笑了笑鬆開手。
當時我委屈極了,特別想拿起桌上的水潑到他臉上,但我害怕起衝突,所以隱忍著,唯一做的,就是躲在廁所裡偷偷地哭。
還有很多次,別人批評指責我,我也只會默不作聲,還常常默默地流淚。
為什麼我那麼害怕衝突呢?我不想面對他人對我的不滿。
衝突的過程,是對方表達對我失望的過程,還會伴隨對方對我的指責、批評,我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對方嫌棄的。
對方的情緒越激動,那種被嫌棄的感覺越強烈。而被嫌棄之後,更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值得被愛,甚至還會擔心對方會因此疏離。
正是因為這樣,我很擔心別人對我不滿意,總是想要做很多事情來討好他人,也完全沒有能力拒絕他人。
我習慣了隱藏自己的需求,通過妥協、忍讓換得和他人之間的所謂和諧。
我關心他人怎麼看我,比關心他人多得多。
「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會有100次想離婚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
這是很多婚姻的真實寫照。
無論對方多麼優秀,多麼適合居家過日子,彼此多麼相愛,在一起生活久了,不會只有甜蜜而沒有痛苦,不會只有愛而沒有傷害,難免會因為意見不一致而發生衝突。
更讓人無法忽視的是,熱戀時有多愛對方,在衝突中就會傷得有多深。
其實我們內在都無意識地攜帶著來自於早期的傷痕和不成熟的人格模式進入親密關係,這些舊的模式還不斷被我們自身加強。
舊模式在加強中漸漸形成了越來越沉重的負面體驗,讓我們負重前行。舊的模式越重,也就越難以輕鬆的去愛,去生活。
這一點,在我的親密關係中尤為明顯。只要我先生稍微有點不高興或者沉默,我就會不自覺的想是不是我哪點沒做好惹他生氣了。
所以他提出的要求,我都盡力滿足。我甚至覺得,提出自己的需求就會遭到對方的不滿。
而因為害怕他對我的不滿,我不敢提要求,不敢為自己爭取。
壓抑自我需求成為了我生活的常態,伴隨而來的是長期壓抑後不斷增加的委屈和對他的埋怨。
付出了這麼多,對方還是不滿意,還是經常批評責備我,於是開始懷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也會覺得:
他如果愛我,就應該看到我的委屈和壓抑,應該自覺地不要提那麼多要求。
帶著這樣的情緒,我也越來越不想為他付出。
而這時,關係中的負向循環便開始了。
當有一個人開始減少付出時,關係中的另一方是感受得到的,這導致另一方也開始減少付出,漸漸地雙方在關係中的付出越來越少,都會體會到委屈,也都會開始埋怨對方。
而這樣的委屈埋怨積攢到一定程度,又會不可避免地爆發。
壓抑有多深,爆發的破壞力就會有多大。這種壓抑過後的爆發式衝突,才是關係中最深的傷害。
一方可能因為對方隨手亂放一個水杯而起了衝突,吵著吵著,爭吵的焦點已經不再是眼前讓彼此爆發的這一件事情了。
心中翻湧出過往老是幫他收拾的委屈和怨恨,上個月甚至上一年某一天他讓你不爽的那件事,也會在爭吵中一併噴湧而出。
這時的衝突已經變成了發洩過往壓抑的情緒出口,所以我們經常會在衝突中聽到這樣的話:
你每次都到處亂放東西,我下班回來還要收拾,你知道我有多累嗎?
每次你都這樣,從來不考慮我的感受。
為什麼你總是這樣子,讓你看下孩子有那麼難嗎?
你從來都站在你媽那邊,總是幫著她說我。
害怕和避免衝突,並不能讓衝突消失,而是積年累月搞個大的,常常因為翻舊帳而搞得兩敗俱傷。
這樣的衝突多來幾次,當初再多的恩愛也會消失殆盡,兩個人漸行漸遠,婚姻漸漸地走向死寂。最後要麼婚姻破滅,要麼在沒有愛的關係裡死撐。
學會及時處理並釋放掉每一個事件裡的負面情緒,對於每一段關係都十分重要。
這就是自我成長踐行者常提到的覺察和轉化。
這樣做能將每一次衝突只限定在解決當前問題的範圍內,劑量十分微小。這時候衝突就是向對方表達自己的立場和底線,讓對方看到自己真實的感受和對對方的期望。
衝突完結後,你會發現雙方的關係比以前更近了。我們不但表達了自己的需求,還更了解對方。
我還記得上個階段我和先生的第一次衝突。
那天我在複習準備考試,對考試結果的期待造成了心態失衡,我開始尋求他的支持,想讓他安慰我。
他說了一些類似「沒事,考不好下次再考。」的話安慰我,我又繼續去複習,但沒過多久又出來求安慰。
這時他也有點不耐煩了,說道:
「你把我的情緒也帶偏了,本來是高高興興的一天,什麼破考試你非要去考啊!」
求而不得,我開始委屈失落地流淚,他看見我流淚就更煩躁了,語氣開始變強,我就更委屈哭得更兇。我哭得更厲害,他越煩。他越煩,我哭得越厲害。這時負向循環開始了。
我告訴他我很想通過這個考試,並繼續表達了我期望他再安慰我一下,給我一個擁抱的意願,結果他變得更煩躁了:
但還是一邊生氣一邊讓我抱著他,這時我已經感覺到他不太想安慰我了。
但那一刻的我還覺得他安慰的不夠主動,獨自悲傷著,不被支持的孤獨感開始上升,我也就更難受了。
第一個動作:主動停止
雖然還有情緒,但我意識到如此僵持下去,再怎麼向他索取安慰他也是給不出來。
所以,低氣壓持續了一會兒後,我停止了索取和哭訴的狀態,離開了2人的空間。
我走進書房關上門,安坐下來,跟自己的情緒相處,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
第二個動作:自我覺察
情緒好一些後,我覺察剛才爆發的情緒不是因為先生的不耐煩而覺得委屈,而是自己面對考試的無力和沒信心。
我把無力感投射到先生身上,希望他來給我充足的支持和鼓勵。
當我停止索取後,明顯感覺到他稍微鬆了一口氣,他沒有離開,而是跟著我到了書房門口打開門。
我能感覺到他還是很煩躁想離開,但看著我那麼難受又捨不得,也想支持我。
他繼續用強硬的語氣安慰我,並表達出他給不出來更多安慰,我其實在情感綁架他。
我忽然意識到這才是我撐著不想崩潰的點,於是我放下強撐和緊繃,撒嬌地說道:
這句話講出來後,他強硬煩躁的狀態漸漸緩和下來了。
我明白他已經盡力在給到我支持,而我們的衝突不是因為他不想給,而是因為他真的已經給不出來了而我卻還想要。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反而更感謝他之前那麼煩躁還願意給到我支持。
第三個動作:真實而清晰地表達
我在情緒平復後,向他表明當時他的守候對我的加持有多麼大(如果他甩頭走掉,我的情緒很有可能會掉得更低)。
同時我還講述了我之所以那種狀態,是因為我自己對考試結果的抓取姿勢歪掉了,想甩鍋。
先生嘆了口氣,照常輕輕地摸了摸我的後腦勺,溫和地說:
你的情緒過去了就好了,這次考不好,咱們下次再努力嘛。你把自己搞的這麼緊張,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你看,這次衝突中,我們都把更底層,更真實的自己暴露了出來。
在直面衝突中,我們彼此更接納,關係因此變得更親密、更坦誠,也更願意真實的表達了。
一次次衝突的解決讓我體會到,衝突並不可怕,它其實是一個契機,一種很有效的溝通方式,前提是不頻繁,且不害怕衝突。
怎麼保證衝突不那麼頻繁發生呢?
當我們越來越多的覺察,並看到自己曾經的模式,不再那麼容易被外部世界攪動內心的時候,我們就會越來越穩定,衝突就會越來越少。
也正是因為自己這幾年的學習成長,自己內心越來越穩定,才將我和先生的衝突從每個月至少一次並伴隨三天到一個月的冷戰,降到了一年一到兩次並能及時完結,及時和好。
衝突中只要有一方及時停止,衝突中的傷害便會因此停止,也就不會有後續持續升溫的爭吵,以及爭吵過後的冷戰。
而真正傷害關係的,正是這些爭吵和爭吵過後的持續冷戰和長期的壓抑。
這是我在踐行自我成長路上的收穫,希望分享給同樣害怕衝突的你,讓衝突不再成為關係中的消耗,而成為關係升級的一個階梯。
祝福每一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我相信,如果我可以,你也可以!
作者:楊小多
周梵老師《導教班》學員
幸福海關係教練
感性的理工科碩士
親密關係逆襲者
一個在自我成長和自我療愈路上不斷整合自己,
並想一直走下去的終身成長踐行者。
【免責聲明】轉載文章、圖片、視頻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謹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任何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刪除內容處理!本公眾號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不具備商業屬性,本公眾號運營已經儘可能地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或標註,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等情況,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具體要求,立即更正來源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感謝您的關注。
兜悠遊特色線|迪士尼獨立營,爸媽放手不陪玩,和夥伴一起更開心!
【2月13日】兜悠遊越野賽車Mini駕校獨立營| 加大馬力、轉彎利落,還來不及確認眼神,車神們便一閃而過
【2月7日】親子營| Tree Climbing 真人版人猿泰山攀樹實踐,兜悠遊帶你玩出新奇與刺激
【親子古風密室大逃脫】春節仙俠玄幻燒腦主題,專屬單線任務,無限結局反轉,快上車!
我 們 的 服 務 涵 蓋
營地教育 / 研學課程 / STEM創客
生日派對 / 親子活動/ 活動布置
學校定製 / 企業團建 / 童子軍
大型展會活動 / 體育賽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