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流傳著數千年的文化,在這個漫長的歷史中,擁有2000多年的統治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中,最高的掌權人是皇帝,擁有者統一一個國家的權力。皇帝的名字是不能直呼其名的,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獨一無二,就連去世之後也有著不一樣的諡號和廟號。
歷史上每個皇帝駕崩之後都會有一個諡號,這個諡號是用來記載皇帝一生的功績,大部分皇帝的諡號都是一串很長的名字,比如「努爾哈赤皇帝的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大臣們要祭祀皇帝全部念對名字就是很難了。
每個皇帝除了有諡號之外,還有一個廟號。皇帝去世之後都需要在太廟祭祀,廟號就是皇帝去世之後的名字,廟號相對於諡號就比較簡潔,一般只有3個字,我們現在這些後人都是教叫他們的廟號,比如明太宗、唐太宗等,不過關於廟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取的,皇帝取的廟號都是有規定的。
廟號都是祖或宗,開國君主的廟號都是用祖:比如努爾哈赤稱為清太祖、朱元璋稱為明太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比如李世民稱為唐太宗、劉恆稱為漢太宗。總之祖是最高的稱呼,祖是有開國之功的皇帝可以用,若有人用了,可是會被世人唾罵的!
大家經常看到聽到的唐朝李世民,他是個賢君,帶兵打仗有著豐功偉績,他的廟號都不敢用祖,因為他不是開國皇帝,只有他的父親李淵才可以用祖來稱呼,李世民在厲害也只能稱為唐太宗。朱棣在歷史上也是一個非常歷史的人物了,他知道自己的功績沒有自己的父親大,所以稱為明成宗,不過之後世人稱它為明成祖了。
但是之後到了康熙時期,他給自己取了個清聖祖的廟號,當時有很多的人反對他使用這個名號,可是康熙沒有聽,就依然堅持用這個名號,他的這個堅持就造成了世人很多的唾罵,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認為他配不上這個廟號,結果至今還在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