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進了國際學校,她的人脈比我還強大……」

2021-01-11 菠蘿在線國際教育

相信我,你永遠不會想到,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同學,是哪個企業的二代三代。

有個學生跟我說,進了國際學校後,當他知道周圍同學的家庭背景時,被深深地震撼了……

畢竟,有太多的大佬CEO們默默把孩子送進了國際學校。

李嘉誠孫女-李思德

漢基國際學校

李嘉誠的寶貝孫女李思德,是一個非常低調的白富美,中學就讀於香港的漢基國際學校。

她的同學曾說,李思德的吃穿用度都很低調,完全看不出是富人家的孩子——也是一不小心就和頂級富三代做朋友了。

漢基國際學校,作為香港最頂尖的「藍血」國際學校,IB合格率高達100%。

李思德常常在校刊上發文章,成績也很不錯,是一個思想獨立而又溫柔的女孩子。中學畢業後,李思德考入了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如今96年出生的李思德已經成為了香港慈山寺董事、香港兆豐地產董事……「後浪」是真的猴賽雷。

蘇寧公子-張康陽

南京外國語學校

蘇寧公子張康陽,他中學時就讀於南京最好的國際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當時章澤天也是他的同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是怎樣的存在呢?

南京城一霸,壟斷南京留學界,畢業後在外面只要說自己是南京的,幾乎都會被問是否是南外的。

500名畢業生,30個保送清北,出國留學的學生,80%在美國TOP50。

離開南外後,張康陽去了美國留學。

在美國讀高中的時候,張康陽拿獎就拿到手軟了,其中就包括了含金量非常高的全美機器人比賽的亞軍。

高中畢業的時候,張康陽拿到了美國的總統教育計劃獎,獲得了麻省理工、杜克大學等多個世界名校的邀請,實在是小說男主的配置!

華誼CEO之子-王元也

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華誼CEO王中磊的兒子王元也,也就是我們認識的威廉弟弟。

在綜藝《爸爸回來了》中,當時只有8歲的威廉弟弟,卻能用英語和一個外國人談笑風生,從昆蟲、聊到生物、再聊到籃球。

究其原因,就是威廉弟弟就讀於一所國際學校——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北京德威的全名是——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這所學校可謂是明星子女的聚集地。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田亮的兒女田雨橙和田宸羽同樣就讀於北京德威。

北京德威是英國德威學校(Dulwich College)的所屬學校,純英文教學,擁有1450名學生。

學校分為全日制幼兒園、小學、初中至高中,高二之前的課程與英國國家課程同步,高二高三則是教授IB國際教育文憑課程。

為什麼這些大佬們都選擇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呢?

俞敏洪說過的這段話,也許就是這些富豪和精英們的真實想法——

中國長大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中國的傳統學校中間長大,還是放到國際學校中間長大。

一方面,我們的孩子未來的舞臺,絕對不是美國舞臺,也絕對不是中國舞臺,而是中國和西方緊密結合起來的舞臺。

他們必須有這樣一種本領:當中國經濟簫條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能找到工作;當全球經濟蕭條的時候,他們回到中國,也隨時隨地可以找到最頂級的工作之一。

我們需要把中文和英文同時學好,也需要我們把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時理解。所以,中西結合的教育才是最理想的。

另一方面,如果在小學四年級以後,我們說孩子太累了,五六年級開始為升初中考試,中國的孩子在這方面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說,尤其你孩子的水平是中等水平的話,這個對家長來說壓力特別大。

這時候家庭條件好的話我建議選國際學校。國際學校的學習相對來說更加人性一點。

——俞敏洪

相關焦點

  • 自從孩子進了國際學校,她的人脈比我還強大
    相信我,你永遠不會想到,孩子在國際學校的同學,是哪個企業的二代三代。有個學生跟我說,進了國際學校後,當他知道周圍同學的家庭背景時,被深深地震撼了……畢竟,有太多的大佬CEO們默默把孩子送進了國際學校。她的同學曾說,李思德的吃穿用度都很低調,完全看不出是富人家的孩子——也是一不小心就和頂級富三代做朋友了。
  • 「送孩子進國際學校兩年後,我後悔了」
    他有一個同事的孩子就讀於上海一所知名的雙語學校,學校沒有拉下一天課。而北京一所剛開沒幾年的雙語學校,高品質網課在家長群裡傳播。我在年初也寫過一篇文章,採訪了香港一些國際學校家長,聊網課品質。接受採訪的香港國際學校家長認同,從開學到受訪時一節課都沒有拉下過,老師對學生的課業跟進也是很嚴謹的。我兒子學校用的是自己開發的一個在線管理平臺。上學期,校長還親自發郵件問各年級家長對學校網課有什麼改進性建議。
  • 國際學校家長群太「可怕」了:哈佛畢業、投行工作、身價百億……
    01「可怕」的國際學校家長圈有個媽媽說,她正在幫孩子擇校,進了國際學校家長群,想找個群裡的前輩打聽一下某國際學校的真實現狀。聊了一會兒,發現對方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年輕CEO,目前身價幾十億,震驚了好久(當然了,這位媽媽家裡也是有礦的)。這樣的故事只是國際學校家長圈子中的冰山一角,當這些家長們同時在群裡聊天時,那才叫風起雲湧!
  • 國際學校家長群太「可怕」了:哈佛畢業、投行工作、身價百億……
    01「可怕」的國際學校家長圈有個媽媽說,她正在幫孩子擇校,進了國際學校家長群,想找個群裡的前輩打聽一下某國際學校的真實現狀。聊了一會兒,發現對方是某網際網路公司的年輕CEO,目前身價幾十億,震驚了好久(當然了,這位媽媽家裡也是有礦的)。
  • 陪讀媽媽:孩子在新加坡讀了2年國際學校後,我想帶她回國了!
    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教育水平一直是世界領先,亞洲翹楚。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與家長們的青睞~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學生拼盡全力,只為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不過,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以後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 孩子上學費周折,花大錢進私立擴人脈?父母過於樂觀,圈子真不同
    其他支出包括生活費、保險、孩子的興趣班、老家老人的贍養,完全要依賴於弟媳婦每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是入不敷出,萬一有個生病、失業之類的意外就根本承擔不起。但媳婦不依不饒的非要捨近求遠的讓孩子去上,還說孩子進了學校住宿後她下班後再去兼職也要讓孩子融入精英圈,孩子從小就在不斷的積累人脈,將來即便考不上名牌大學也有了一定的人脈,畢竟從小跟富人圈混熟了就是資本。
  • 「孩子,請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學校」
    高二那年,我暗戀班上一個成績優異的女孩,鼓起勇氣向她表白。本以為是件捅破一層窗戶紙的事兒,沒想到她竟斷然拒絕,還鄙夷地撂下一句:「哼,就你這樣,以後肯定沒出息!」雖說當時是個混不吝的小子,但自尊心也是挺強的。這番奇恥大辱之後,我便開始發奮學習。天還沒亮就起來背書、刷題,從早到晚,不給自己一分鐘休息。
  • 國際學校又貴又難進?vipjr給你在家就能上的國際學校
    今年秋季,馬雲和阿里巴巴合作人創辦的「雲谷學校」、華為與清華附中合作創辦的「愛為書院」迎來第一個開學季,這兩所由企業巨頭創辦的國際學校引發了大眾關注。「雲谷培養的孩子,一定要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問題,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挑戰,要用豐富的想像力創造未來,同時必須具備強大的自我約束能力。
  • 國際學校迷思:我的孩子適合讀國際學校麼?
    國際學校迷思:我的孩子適合讀國際學校麼? 作者:西雅圖雷尼爾 發布時間: 2018-12-24 14:44 國際學校迷思:我的孩子適合讀國際學校麼
  • 《三十而已》顧佳為上國際學校重金買包 深圳母親找學校各種絕招
    最近《三十而已》熱播,擇校君朋友圈的家長們除了熱議裡面那款貴出天際的包,還因女主顧佳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的經歷感慨不已。他們雖然不會像電視劇裡顧佳那樣為了進優質的國際學校巴結權貴,但是給孩子各種補習,希望孩子有特長加持,申請到更優質的國際學校。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女兒總是一臉懵地看著我:「還沒有。」20分鐘後,她坐在鋼琴面前,拿著作業本和課本,更加一臉懵:「媽媽,先做哪個?」有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所以,面對父母一連串的指令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應該快點」,而是「我到底要做哪個?」
  • 自從把孩子當蝸牛養,我整個人舒服多了
    女兒總是一臉懵地看著我:「還沒有。」20分鐘後,她坐在鋼琴面前,拿著作業本和課本,更加一臉懵:「媽媽,先做哪個?」有研究發現,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健全,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有待提升。所以,面對父母一連串的指令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我應該快點」,而是「我到底要做哪個?」這就是為什麼:你越催孩子,她反而越慢。
  • 我們的孩子有沒有必要上國際(貴族)學校?
    當時我是不願意去蘇州市工作的,因為我們已經在東莞待了十三年,很多親戚朋友和人脈圈子都在這裡,如果去了蘇州就代表去了那邊需要一切重新開始,東莞這邊的人脈圈朋友圈可能清零。古人云:行軍打戰,只宜近交,不宜遠攻。在我的好朋友極力勸導和蘇州老闆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請下,我們全家五口人2016年8月中旬從東莞來到了蘇州。
  • 為什麼說孩子出國留學前最好就讀國際學校或國際班?
    國際學校或國際班的學費比普通學校貴十幾倍,但為什麼還是很受家長歡迎?原因在於普通學校教育資源有限、競爭大,教育目標與孩子未來的發展規劃存在差異,尤其是針對有出國留學計劃的家庭,在孩子中小學階段最好就讀國際學校或國際班。那麼,國際學校或國際班到底有何優勢?
  • 我花1萬元買非洲「綠卡」,為了讓孩子能進國際學校-虎嗅網
    於是,「神獸」們被「關」進了不同的「籠子」,有的叫公立學校,有的叫私立學校,有的叫平民學校,還有的叫「貴族學校」……本期,顯微故事將把焦點放到大家關心的國際學校,通過數位學生家長、中籍教師與外籍教師的講述,讓你知道國際學校貴在哪裡?貴得是否值得?
  • 小升初的關口,我為什麼決定讓孩子轉去讀國際學校?
    在孩子即將面臨小升初的關口,她於2018年底做出了讓孩子轉國際學校的決定。在經過進國際教育交流群聽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以下簡稱南外國王)的招生講座、參加開放日進一步了解學校,以及口語訓練等一系列準備後,孩子在今年4月12日拿到了南外國王的offer,將於今年9月去南外國王就讀6年級。
  • 人脈真的是想像的那樣嗎
    相比於一輩子都看不透本質,花半分鐘就能看透本質的人定然有些不同,成天說人脈多麼多麼重要,可是我們真的了解透徹人脈了嗎?我看不見得。自從有了交換,正常情況下,人們是不可能拿一頭牛去跟別人換一隻雞的,因為不對等。貨幣也稱之為一般等價物,等價等價還是要對等,也就有了價格,價格不等於價值,有些價格虛高,自然就沒人願意拿著這個一般等價物去換。
  • 把兩個孩子送進藤校,校長母親分享她的教育觀:「國際教育的意義...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創立了上海首家美國本土教育——斯代文森國際學校的校長,吳雁雨女士,與我們探討國際教育和留學的終極意義。 吳校長並非教育行業科班出身,在做國際教育之前她在大學裡面教授物流等新興專業,但也正因為她非「教育科班」出身,反而能夠從多個視角去看待和思考國際教育,看到它的多種可能性。 因為自家孩子都在藤校讀書,難免身邊總有人向她取經,討教「爬藤之道」的秘訣。
  • 一個國際學校鈦合金牛蛙被摔成公立學校學渣!
    逃離美國的大兒子海外疫情爆發的時候,Cindy的大兒子正在美國上大學,每天聽著不斷上漲的疫情數字Cindy著急的不行,她到處找黃牛買回國的機票,三四萬一張的票竟然都還買不到,每天3遍電話提醒孩子注意安全。熬到了7月,2萬搶了一張機票才終於回了國。
  • 孩子上國際學校卻要請中文家教?進校後才發現困擾不少
    &nbsp&nbsp&nbsp&nbsp記者調查發現,在「擇校困難戶」中,最讓家長難以抉擇的就是國內體系與國際體系,是讓孩子在上一輩人都經歷過的國內公辦學校中完成學業,還是直接讓孩子從小就進入國際學校,在英語上實現「搶跑」?這對許多家長來說還真是一個猶豫不決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