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南城君,每天為你解讀不一樣的詩詞。在我們固有的印象裡,李白是大唐最偉大的詩人,其詩或豪邁、或大氣、或柔情、或仙風道骨,像一個劍之客,在酒過三巡之後,舞出的絕世高深的劍法,又帶著仙氣。然而他的《憶秦娥》,歷來的文人墨客都給予了很的評價,被譽為「代百詞曲之祖」。
雖說沒有官方的定論,但我們依然可以肯定,李白的這首《憶秦娥》,對後世的詞曲,有著深遠的影響,所以把李白看作「宋詞」的開山鼻祖,其實一點也不為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李白到底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今日話題:李白才是宋詞開山鼻祖?《憶秦娥》開創詞曲之風,歷史評價很高!
簫聲咽,秦娥楚斷秦樓月。
在起句中,李白就交待的故事的主要人物——秦娥,即美麗的女子。借用弄玉和蕭史的愛情故事,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橋段,她因何而哭,又因何而夢斷?沒有人知道。她寄情於夢,希望在夢中與情郎相會,可是偏偏被悽涼的簫聲打斷,她的悲傷和哭聲,與秦樓的明月相互襯託,又相互可憐。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承接上句的意境。秦娥春夢驚醒,借著明亮的月色,她看到窗外的青青楊柳,這又勾起來她的無限回憶。當年情郎離別時,正是送到灞橋,想要讓他留下,又不敢開口,折柳相送,也是折柳相留。他能看不懂這樣的柔情嗎?肯定看懂了,只是他不得不走,無法停留,這段愛情故事,從此一別兩傷。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這句是傷別的續寫。她登上高樓,眼望著情郎的離去,漸行漸遠,慢慢地,就連馬蹄揚起的塵土也快看不見了。她知道他還是走了。鹹陽古道,昔日的繁華也不見了,歌謠與來往行人的喧譁,都嘎然而止。這與她內心的悲傷如出一轍。其中「絕」字一語雙關,她和情郎的關係,或許從此「斷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音塵絕」可視為詞眼,秦娥的情緒,在這裡便淋漓盡致!她的情感呼之欲出,就像是美妙的音樂,每個人都有所理解,讀懂了其中的情緒,以及一個柔弱女子的愛恨。那聲音持久而深遠,穿越時空,在千百年之後,依然能打動人。從鹹陽古道,到漢家陵闕,秦娥的眼裡,看到的何止是悲傷,那是她綿綿不絕的愛恨。
《憶秦娥》與唐詩的格體不同,不再拘泥五言、七言,而是以長短句的形式出現,為後世的詞曲開創了先河。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文分享。好詩一起讀,我是南城君。南城古風文化,解讀、傳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