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鮮有的一首懷人詞,讀來悽婉,後人對其讚嘆不絕!

2020-12-12 詩文書畫匯

文/詩詞歌賦匯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李白曾經歷過盛唐時期,也看見了盛唐的衰敗。在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大唐最繁華時期,李白是幸福的!他自幼離開四川,開始週遊全國,以酒度人生,以詩詞會友。因其飄逸、豪放的性格,作品以豪放、狂傲著稱,在其1300多篇著作中,描寫閨中女子想念情人的詩詞並不多見!而今天筆者就挑選出了這麼一首詞,想法也是緣於與一位粉絲的交流,那麼這首詞大家一起來讀一下吧!

憶秦娥·簫聲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首詞描寫的是一個閨中女子思念情人的悽苦心情,讀來悽婉動人。以至後人對它評價非常之高!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稱此詞「以氣象勝」。這首詞中的氣象,與人們常所說的開元時代的「盛唐氣象」已有很大不同,它博大深厚、意境開闊、氣韻沉雄,又帶有悲涼之氣!同時,這首詞也是借秦娥來抒發情懷,由對情人的憂愁,過渡到了對歷史憂愁中!

詩詞大意:

遠處傳來了玉簫的聲音,甚是悲涼。卻將秦娥從夢中驚醒了,此時秦家的閨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秦家樓上的下弦月,照著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

遙望樂遊原上冷落悽涼的秋日佳節,通往鹹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筆者話:

上片主要描繪了一女子,因深夜的蕭聲被驚醒,於是其起身站在高樓上,看見了殘月柳色下的那個長期有人分別的灞陵橋,於是女子觸景生情,陷入了對情人深深的思念之中!為下片做好了鋪墊。

下片寫了曾經熱鬧的帝王遊樂園在這等時節卻如此冷清,彼時車水馬龍的鹹陽古道如今也是冷冷清清,詞人經過古今對比,將如今的落寞表露了出來。「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景物描述使人聯繫到唐朝的未來。是否也會和曾經熱鬧的漢室一樣,慢慢的衰敗!將詞人憂國的情懷表露無遺!

總結:

後人對這首詞的評價極高!雖說這首詞是作於唐代,但其風格並不屬於花間詞,既有懷人的悽婉,又有憂國的大氣情懷,為以後宋詞的崛起開創了先河!

說明:

本文系作者原創,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還請告知。

本文意在傳播中華之文化,如果您喜歡,請關注我,

更多作者精彩文章:

蘇軾的一首詞,簡直淡定到了極點,後人不忍直視!

十首詠雪詩詞,其中一首為帝王之作,被流傳了千年!

這4首詞寫出了李煜對大周后深深的愛戀與思念之情,令世人心傷!

相關焦點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黃鶴樓聞名遐邇,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均在此題詩留字,詩仙李白也曾登臨黃鶴樓卻未題詩,這是為什麼呢?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
  • 李白被後人稱為「詩仙」,他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代表作品有《靜夜思》《蜀道難》《望廬山瀑布》等,被後人稱為「詩仙」,他之所以有那麼高的成就,本人認為有以下原因造就:一、天賦異稟,少年天才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讀諸子百家,通詩書。
  • 李白很博大的一首詞,後人評其有「杜甫筆法」,成宋詞「祖師爺」
    這樣的讚譽不得不讓人感嘆,天賦這個東西呀,真的是羨慕不來的。李白特別出名的詞有兩首,一首寫離愁別緒,「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這首詞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賞析過,第二首仍是寫女子思念愛人,「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歷代文人中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說起一個「劍」字,眼前便很自然地會出現一位身著白衣、星目劍眉的英俊男兒,但見他手執長劍矗立風中,衣袂飄飄盡顯俠客風範。自古寶劍配英雄。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後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寒酸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整日只是與酒為伴,盡做些與詩為友、以書度日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李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當詩仙李白遭遇詩鬼李賀,各寫下一首同名詩,千年來難分高下
    詩仙和詩鬼,一個仙姿渺渺,一個鬼才凌厲,難於比較。不過就像華山論劍,不分出個高下,似乎總是令人覺得遺憾。還好歷史總是創造了許多比試的舞臺,比如二人就曾經各寫下一首同名詩《將進酒》。李白那首,堪稱李白最高水平代表作,好像佔盡了優勢。
  • 誰是李白最大牌的「粉絲」,是他是他就是他!
    文|文藝瓜李白和杜甫都是我國唐朝的大詩人,後人尊稱李白為詩仙,而杜甫為詩聖。在中國詩歌領域,李白杜甫排第一第二,是沒有什麼爭議的。1 詩仙詩聖認識嗎?儘管我們鮮有發現李白給杜甫寫詩,目前發現的只有三首,《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戲贈杜甫》其中最後一首是不是真的,還存在爭議,這說明李白很少回應杜甫,然而這不影響杜甫對李白的尊崇,也許在杜甫心中,能夠得到李白一二首回應,已經足夠,所以李白略顯冷淡的態度,絲毫不影響杜甫給李白寫詩的熱情。
  • 他號青蓮居士,被後人稱作詩仙,他就是偉大詩人李白
    其實看到標題大家就知道小編所說的是誰了,對,他就是我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更是被後人叫做「詩仙」,也被稱作「酒仙」。在我們學習的唐詩中大部分耳熟能詳的都是李白的詩句。像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一首懶散的唐詩,詩仙李白立冬之夜的絕句,句句暖心而又句句醉心
    冬天來了,很多人變得懶懶散散,為來年的春天養精蓄銳。一千年多前的唐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無法比擬,冬天到來了,雖然只是初冬,人們禦寒的方式只有焚燒柴火取暖。詩仙李白在這一夜圍坐在火爐旁,寫下了一首六言絕句。
  • 浪漫「謫仙人」李白一旦寫起詞來,連詞調都給後人準備好了
    就像「謫仙人」李白,我們對於他的詩實在是太熟悉了,大概隨便一個中國人都讀過他至少數十首作品,但他的詞作卻接觸得並不多,但只要看到,幾乎就可以認定為這是該詞調的創始之作,不為別的,只是因為他們的作品留存下來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得多。
  • 李白晚年的一首詩,就算在人生低谷,依然大氣磅礴,不愧是詩仙
    他會舉起美酒,高聲吟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會在不順時感慨"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他的人生,也不是順風順水的。在他57歲那年,因為之前加入永王陣營,他被流放,從潯陽出發去夜郎。這時候的他青春不再,輕狂也不在,原先的那些張揚肆意都消失了,因為等待他的將是長久的煎熬。
  • 被後人稱為詩仙的李白,他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李白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讀唐詩,必讀李杜,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便是唐詩的兩座大山。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李白《長相思·其一》
    點上方 藍色字體 一鍵關注    詩詞解讀 | 國學經典 | 百家講壇| 精品課程【唐】李白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 我的偶像作文:狂放詩仙李白
    而我的偶像,是一個半輩子流浪漂泊的狂放詩仙——李白。他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他經歷過繁華的大唐盛世,遭受過安史之亂的磨難,他總是在失敗與成功之間徘徊。但無論如何,他的詩與情懷,從未被世人忘記。我把李白當作偶像,是因為他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黃鶴樓毗鄰長江,高聳入雲,遠遠望去,樓影壯麗崢嶸,在縹緲的煙靄裡雲仙霧繞、若隱若現;登上黃鶴樓,極目遠眺,兩江三鎮的雄姿盡收眼底,使人逸興遄飛、感慨萬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士子登樓感懷,把酒言歡,揮毫題詩,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禰衡洲上千年恨,崔顥樓頭一首詩」,這一恨一詩相得益彰,使這座千年古樓溢彩流光,聲名遠揚。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兩人臨別之際,汪倫送給了李白名貴馬匹八匹,又帶人踏歌為李白送行,李白感覺得盛情難卻,動情地寫下了一首詩來做紀念。這首流傳千古的詩詞就是《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雖然《贈汪倫》這首千古流傳的名篇是因為「一場酒」而起的,但是有這麼一次,李白喝醉後也鬧出過一個笑話:李白遊歷四方時,路過四川的青林口鎮,一名仰慕李白已久的鐵匠,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招待他, 看到李白喝到微醺的時候,鐵匠終於大膽表達了心中的想法,原來是想要詩仙李白為自己的鐵匠鋪題上一首詩詞,招攬更多的客戶。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一首《行路難》唱出李白內心千年情結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讓人嚮往的時代,國富民強,特別是在「開元盛世」之前,這個時期九州臣服,四海來朝,天朝國威得到充分展示。百姓富庶,安居樂業。在文化領域特別是在詩歌方面得到長足的發展,國人幾乎個個都是詩人,一個人文化品味的高低就是以是否能作詩來判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就是李白。
  • 李白寫下這首千古絕詩給杜甫,病榻之上懷念友人,道盡思念的滋味
    唐代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惺惺相惜的朋友,二人的詩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李白曾在病榻之上寫下一首經典絕詩,懷念友人杜甫,回憶過往曾經的點點滴滴,感慨時光匆匆和人生悲歡。今天我們便要來一起品讀這首思念杜甫的詩歌,感受這份友誼的珍貴和思念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