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在哪些方面、哪些情況下需要與領導、班主任及其他學科教師、學生家長進行溝通?請舉例說明。
1.體育教師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與校領導進行有效溝通?
第一,自身想升級發展,謀取更高舞臺展示自我。
有些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一線經營多年後,自我感覺自我綜合能力比較出眾,想脫離體育教學崗位轉入學校管理層去發展,這個時候,就應該主動與領導們溝通,開誠布公的說明自我正當需求,聽一聽領導的反饋意見。這種溝通可選擇直接主動溝通。這種溝通形式有利於信息不外播,只有領導和你自己知道這件事。另外還可以選擇間接被動性溝通,就是通過中間人幫你傳遞內心需求,這樣可避免尷尬,但也存在著信息外播不理想結果,當然,如能與傳遞者達成約定也可。
第二,自身想為高級職稱評定謀取點區、市級,乃至於省、全國級別的榮譽證書、稱號。
一名體育教師和其他學科教師一樣,對於高級職稱評定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更高級的職稱意味著每月要多拿千元,而且一直延伸到退休階段。體育教師不僅要自己親歷親為,用心教學,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及時積累課堂教學、運動訓練實踐性反思數據、心得體會,同時還要大膽在校內外開設公開課,廣泛聽取老教師總結性意見,再進課堂去實踐,從而提煉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實踐成果,然後一級級去開課,去獲得公開課榮譽證書。還有潛心鑽研運動隊訓練與管理脈絡,請教運動訓練有可操作的、有顯著成果的老教練員,把他們的訓練成果運用到本校運動隊訓練,儘快形成自我的訓練方式。
對於這一點,體育教師必須主動與校領導進行溝通來獲得學校的有效支持,再通過本校體育教研組長聯繫上一級體育教研員共同打造,同時尋求展示學生、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而達成獲取各種各樣榮譽證書的目的。同樣對於各種各樣的榮譽稱號也要爭取,除了體育教師自我外在爭取,比如在區、市、省、全國級各級各類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在體育核心《體育報》、《體育教學》、《田徑》、《中國學校體育》等雜誌上公開發表文章;還必須與領導溝通獲得學校支持,通過學校與上一級教育教學研究機構來實現開設課題講座、課題立項、論文報送等等,這樣往往事半功倍!
第三、由於自身身心健康問題需要與校領導進行溝通。
身體健康問題是永久漸變性、退化性問題,尤其是長年身處風雨、高溫、低寒模式下工作環境,還有面對社會越來越不理性追責壓力下,上室外體育課如履薄冰,生怕學生在體育課上發生意外傷害,有些新聞媒介就把體育教師推向風口浪尖,同時無德無良的家長就到學校胡鬧,為自己爭取多一點賠償金,在工作環境下,勢必對體育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況產生一點不良影響!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過了50周歲的男體育教師,女體育教師達到45周歲,無論是學習、生活和工作情緒情感都發生遞減性改變,在這種情形下,體育教師會階段性對工作產生懈怠、厭倦,而且這個年齡段也是生理更年期以及身心疾病爆發期,因此,有必要與領導溝通一下,變化一下工作負荷、工作環境來積極性調控自我,比如,少上點體育課,兼職一些校圖書館、餐廳、器材等等管理工作來緩釋與慰藉身心,防止因自我身心健康問題給工作、生活和學習帶來負面影響。
2. 體育教師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與班主任進行有效溝通?
第一,班級學風發生問題時需要與班主任溝通一下,達到齊抓共管效應。當然,一般情況下,體育教師無論上什麼類型的班級僅憑自身作用力也一定會班風管控好,但現實中,總是有些班級因班主任工作能力有限而導致班風很不理想,往往感覺上這類班級很累心!在這種情形下,體育教師必須與班主任溝通一下。我曾經直截了當地與班主任溝通,結果這個班主任很不高興,還振振有詞回應我,我們班級學生很可愛啊,表現不錯!面對如此班主任,我無語!班主任暗指我管教無方!好吧,我只能重拳出擊,高壓管控一個時段才把這個班的上課風氣才得到徹底根治。從起後,凡是再遇到類似班級,我從不和這類班主任說,把學生封閉在教室幾節課,學生就乖乖的聽話了。往往這個時候,班主任就自己找我問這是什麼情況,我回到,你們班學生上課紀律很差、言行散漫,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他們了!其他話不要與這類班主任說,讓他們自己看著辦,不要指望他們就是了。
第二,班級學生在體育課發生意外傷害事情時需要與班主任溝通一下,讓班主任及時聯繫受傷學生家長來校帶孩子去醫院查治。室外體育課無論是放羊課,還是組織課,學生受到運動傷害的機率是客觀存在的,尤其學風班級差的學生很容易發生,還有因為體育教師自身課堂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不盡然,也會增加學生運動傷害機率,另外就是極少的意想不到的突發運動傷害都需要與班主任溝通、協調好學生救治事宜,防止因救護不及時而使得學生錯過最佳治療時效事件發生。
第三,班級某學生身體患有哮喘、肺炎、胃炎慢性等疾病,某學生心理有疾,某學生因殘疾不能運動等個例都需要與班主任積極及時溝通一下,讓班主任聯繫學生家長、聯繫政教處負責人共同備案、達成共識、責權劃分要清清楚楚落實下來,否則一旦在室外課堂上發生任何傷害事件,學生家長會厚顏無恥、喪盡天良來學校胡鬧理賠。
3. 體育教師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有效溝通?
通常班主任、語數外三門學科教師習慣性留學生下來不能他們上體育課。班主任留學生,主要因學生之間打架、課堂紀律不好、學生東西丟失處理、男女生之間貌似談對象、讓一些學生出黑板報、幫班主任幹點活等。語數外學科教師留下學生都因某些學生做作業質效差而重新訂正作業、背單詞、背課文、默寫等,如果我們聽之任之就會習以為常,而且全校所有學科教師們、班主任、年級組長、校領導都認為你,你這個體育教師對體育課上不上無所謂,同時也在他們心裡形成這麼個印象,這個體育教師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為此,遇到任何教師留學生,我都在第一時間請體育委員到教師辦公室去跟某課老師說,立刻放學生下來上課,長期以往,所有學科教師都適應了我的風格。儘管得罪他們,但是這些學科教師不尊重體育課、體育教師,面對這種教師得罪也不後悔,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尊重我們!事實上,這種赤裸裸較量溝通是最好的溝通。
4. 體育教師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體育教師自身職業特性會讓來課堂上課的學生身心產生畏懼感,外加陽光、自信、樂觀、果斷,帥氣體型,高超運動體能、精緻運動技能無不對學生產生飽和式威懾力,因此,對於課堂管控,個人覺得還不需要因學生違反課堂紀律等去與學生家長溝通。
第一,當自己想要組隊、帶隊、訓練學生去參加一些運動競賽時需要與家長及時有效溝通一下。學校組建運動隊由學校有關部門去與學生家長協調與溝通,但是,在實際校園裡,除了上面硬派下來的比賽,比如校園足球,學校會很積極組隊訓練,其他的運動隊需要自己去主動做,學校不支持是因你的訓練需要學校支付訓練津貼,這個校長不願意!學校不反對,是因你徹底義務為學校提供服務!在這種情形下,你就憑一己之力,儘管有些學生會來參加,但,隨著訓練時間、次數推移、年級增長、學生文化學習成績有波動,會受到來自於班主任和家長阻擾而半途夭折,因此,必須主動與家長溝通達成共識,當然,對於許多反對孩子參加運動隊訓練的家長去溝通,還需要一些技巧,否則體育教師很難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