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一說明了。歡迎關注長春一明心理!
在第一次與來訪者的接觸中,由於雙方彼此不了解,不信任,往往來訪者會問出讓諮詢師很尷尬的問題,比較常見的問題有這三個:
問題一:有沒有免費的心理諮詢師?
會問這樣問題的來訪者一般都是先在網上看了很多資料的人。
網絡上有許多免費諮詢的宣傳,可是諮詢費是諮詢師的主要收入,如果真的免費,他們如何維持生計呢?
所以這種免費的心理諮詢如果是正規的,那麼提供者大都是大學或者大型醫療機構。這些機構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去實習,有些實習生甚至需要付費實習。
為了給這些實習生提供鍛鍊的機會,機構通常會開展免費的心理熱線或者心理諮詢服務。這跟美髮學校學員免費剪頭是一個道理,你享受免費服務,他找你練手,公平合理。
還有一些是偽免費諮詢,提供者大都是莆田系醫院。他們所謂的免費諮詢,目的是誘導來訪者與他們取得聯繫,免費進去,消費出來。這些坑人的私立醫院有兩種常見的推銷手法:
第一種叫欲擒故縱。
主要適用於對心理學一點都不了解,比較沒有主見的人。
第二種叫順水推舟。
主要適用於對心理學一知半解,覺得自己還很有見識的人。
欲擒故縱許多人都遇到過。比如你走在馬路上,突然有個大師攔住你,說:看你的面相應是大富大貴之人,可是近期將有血光之災發生,我覺得跟你有緣,免費贈你一卦。我不收分文,只為助你避禍消災。
這類免費諮詢也是這樣,免費給你測試,免費給你分析,講到如何破解的關鍵處:呀,不好意思,免費的一小時已經到了,再講下去就要收費了。施主你聽還是不聽?
如果第一招沒效果,就用第二招順水推舟:我發現你對心理學很有研究,你太適合做我們這行了。
我們這行準入門檻低、市場需求大、月收入輕鬆過萬。不信你看我們這裡的頂級諮詢師都是百萬年薪,你都不用全職,就算兼職每月都能賺個三五千的。
我們這裡有一套諮詢師的培養計劃,親~你要不要了解一下?最近店慶促銷,可以打六折的呢。
這樣一個來訪者就有可能轉化成學員了。反正收不到你的諮詢費,就收你的學費,免費諮詢的接線員都是有提成的,怎麼可能輕易放過你?
即使你沒有進行任何消費,也要注意隱私的保護。儘量不要留下聯繫方式,否則日後會經常有騷擾電話向你推銷。
我們每年也會做一些公益的心理諮詢,這類諮詢主要跟政府部門合作,通常諮詢對象是留守兒童和孤兒。
對於特困家庭、殘疾人、烈士子女等國家幫扶對象,如果能提供相關證明,我們也可以減免部分諮詢費。
問題二:諮詢費能不能便宜點?
這個問題是最經常遇到的。由於優質諮詢師匱乏,醫保又不能報銷,心理諮詢變成了一種奢侈的諮詢服務。
有些家庭可能無法承受高額的諮詢費用,但是飯店也分高級餐館和路邊攤。困難家庭完全可以尋求公益項目或者去醫院吃藥。
其實多數喜歡講價的來訪者也並非家庭困難。講價背後的心理活動是:我覺得你不值得。
為什麼一個月收入幾千的人會買一隻幾萬元的包?因為她覺得自己值得擁有一件奢飾品,多貴都可以。
所以講價從來都不是貴不貴的問題,而是覺得值不值的問題。有人為了搶救病危的親人,不惜傾家蕩產。這不是因為醫院的收費便宜,而是他覺得這樣做值得。
心理治療難道就不是搶救,就不是救命嗎?有些人只是沒有意識到心理諮詢的價值。
如果你跟老公經常吵架,諮詢後恩愛了,這個值多少錢?如果你的孩子不想上學,諮詢後愛學習了,這個值多少錢?如果你跟婆婆勢同水火,諮詢後和睦了,這個又值多少錢?
所以你不要看價格貴不貴,關鍵看效果到底好不好。講價會讓諮詢師覺得不被尊重,容易造成諮詢關係破裂。
你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水平好的諮詢師,只要他能解決問題,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如果因為講價給講跑了,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為什麼有的心理諮詢師收費這麼貴呢?
因為好的心理諮詢師就像好醫生、好老師、好律師一樣,都有很高的學習成本。來訪者只能看到他光鮮的外表,卻看不到他成為高手之前所付出的努力。
經常聽到有人說:你們這個職業真好,陪著說說話就能賺錢。可是你行你上啊!如果陪著說說話就能解決問題,誰願意花錢找諮詢師呢?
陪著說說話就能讓痴迷網絡的孩子重返校園嗎?
陪著說說話就能讓感情轉移的配偶重回家庭嗎?
陪著說說話就能讓妻子徹底原諒丈夫的出軌嗎?
這就像說相聲,理論上只要有嘴都可以說。可是如果要靠說相聲養家餬口,那還是需要紮實的基本功的。
問題三:能不能一定治好?
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是不會給出包治百病的承諾的。
由於個體差異,藥品的有效率都不可能達到100%,何況是治療心理問題呢?而且越是有經驗的人,行事也就越謹慎。
那些開車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的,往往都是新手。那種敢說自己治一個好一個的神醫,也只能存在於某些地方電視臺的廣告中。
這就像你問一個高級教師:我把孩子交給你,你能保證他考上清華嗎?
教師肯定沒法保證,因為他的學生中有許多考上清華的,也有許多沒考上的,他只能說我會盡力的。
如果他敢說:放心,我教的孩子100%上清華。那麼你敢信嗎?
對於這種問題,我只能回答是否有過成功經驗,不會承諾能否一定治好。所有靠譜的諮詢師都是這樣,就算是明明心裡有把握,嘴上也只能說有成功的可能。
可是,如果你真的愛你自己、愛你的伴侶、愛你的孩子,你難道不願意為了幫助他們而試一試嗎?醫院說手術有風險,難道你就不再做任何手術了嗎?
為了確定諮詢是否有效,我們只能試一試。所謂有效,指的是一個逐漸好轉的過程。如果五次諮詢還是沒有效果,那就應該換人了。
最後的話
心理諮詢是很消耗心力的,我們經常要承受很多負面情緒。支持我們繼續下去的力量,主要來自於來訪者的感謝和由此帶來的成就感。
如果諮詢師做個案總是對來訪者沒有幫助,那麼他自己也會很受傷的。有些人心灰意冷逐漸離開這個行業,有些人心有餘悸改為專職講課。
個案實操本身就是大浪淘沙的過程,我相信,能一直留下的人,都會是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