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春土豆覆蓋地膜,管理技術很關鍵,4點不能忽視

2020-12-20 惠農圈圈

如今,我國的種植技術在不斷提升,很多蔬菜都進行了反季種植,讓我們可以吃到一些反季的蔬菜,滿足了更多人的飲食需求。現在有很多人會選擇春天種土豆,因為是反季種植,所以大多採用的是地膜,不過在管理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土豆生長的後期,管理不當產量自然就會受到影響,現在來看看地膜春土豆後期應該如何管理。

1. 除膜培土

在進行地膜春土豆的種植時,當植株的地上部分長到了30釐米左右,土豆的地下塊莖就已經開始變大了,周圍的溫度也達到了25度左右,這個時候就要趕緊把地膜給去除了,否則溫度過高對土豆的生長很不利。在除膜後,除草的工作要做好,要對土豆的根部進行兩次培土,這對產量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同時也可以預防土豆出現病蟲害,為土豆的生長提供了優質的環境。

2. 肥水管理

不論是任何的蔬菜,肥水管理都是很重要的。當土豆進入到生長期時,也就是塊莖膨大的時候,此時土豆就需要大量的營養和水分,因此肥水的管理必須要到位。當塊莖長到桌球那麼大時,就可以對其進行澆水施肥了,此時土豆需要的鉀元素比較多,所以用肥時要提高氮 鉀肥的用量,同時要做好追肥工作,大概是十天左右追一次肥,大概兩次就可以了。由於此時的溫度逐漸上升,要是天氣乾旱,必須要及時澆水。

3. 防治害蟲

到了土豆的生長後期,很容易出現害蟲,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做好防治工作。通常土豆的害蟲有蠐螬、蚜蟲等,蚜蟲會防止葉片的生長,對產量的影響非常大,防治此害蟲可用吡蟲啉,每隔一個星期噴一次,連續噴兩次即可。蠐螬對莖塊的影響較大,使產量大大降低,防治的話可用辛硫磷等藥對其進行灌根,效果非常明顯。

4. 注意控旺

這也是土豆生長後期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要是土豆長得太旺,地上部分就會消耗大量的營養,那麼地下部分就會缺乏營養,塊莖也就沒辦法膨大了,從而直接影響到土豆的產量,所以控制旺長很關鍵,在植株封行時,應該把水平方向的花絮打掉,同時把主莖上的生長點破除,也可以用藥劑進行控制,只要在土豆的葉面上施磷酸二氫鉀或是代森鋅就可以,但要注意使用的藥量,要是太濃或是太多的話對土豆的生長也是很不利的。

春天種植土豆的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管理上也必須要重視,尤其是在後期,所以這個時期是每個菜農都必須要重視的,只要做到了以上幾點,就可以讓土豆在更好的環境中生長,對產量的提高自然也是非常有利的,每個菜農都希望讓自己有個好的收成,那麼就應該做到以上幾點,讓自己的經濟效益提高。

相關焦點

  • 地膜土豆,什麼時候栽種?怎麼後期管理?
    土豆有黃心,黑紫心品種,種植的方法是一樣的。地膜覆蓋種植的春土豆,一般種植的時間在「春分」節氣前後,也就是3月中旬前後,收穫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土豆成熟後就進入休眠期,大約經過30~100天以上,才具有發芽能力,春季種植的土豆,儲藏種子的溫度為0~4度,隨著春季溫度的升高,土豆的種植也即將開始。土豆比較耐冷涼,土壤溫度大於5度,就能發芽,一般將土豆催芽的溫度調整為15~18度,是最為適宜的,春茬地裡種植土豆之後,在土豆收穫之前可以套種其他農作物,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地膜覆蓋種植春土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土豆種植4膜技術,生長期結合3點綜合管理,錯峰上市,增產提質
    所以為了達到提高畝收益,需要做到「同樣畝產看品質和上市時間,同樣上市時間看畝產與品質」,那麼就要以較高的種植和管理技術做主導,那麼就要藉助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來提高種植戶的收益。分為以下3點。1.配合4膜種植技術,提高地溫促進發芽,達到提前上市、錯開市場集中供應的目的。
  • 春春說種植,土豆的高產技術和管理方法
    雖然說國內種植馬鈴薯的很多,想要一塊地更高產的出來很多馬鈴薯 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今天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些它的種植技巧吧!一、播前工作馬鈴薯是直接用塊莖催芽之後進行播種的,所以要先選擇好馬鈴薯莖塊之後放置在有一定光照條件的地段,不能直接陽光照射,保持催芽的溫度在18度上下,最好放在地窖進行催芽工作。
  • 土豆的種植技術(下):土豆的種植的細節注意事項
    土豆種植留意事項1.土豆種植要適時早播適時早播是取得高產的關鍵,平原地域宜播期在驚蟄前後,陽曆2月20日至3月5日之間,能提早不落後,只需地化通,能犁地即可。2.土豆種植深耕細整足墒足肥播種時土壤墒情要好。馬鈴薯喜歡肥厚疏鬆的土壤,有利於薯塊膨大,要盡機械才能深耕25釐米左右,耙平、蓋實。由於其生長期較短,需肥時期集中,所以施肥以底肥為主,耕前撒施優質糞肥每畝3~5方,化肥播種時溝施。
  • 毛蔥的地膜種植技術有哪些?
    毛蔥的地膜種植技術有哪些? 在談毛蔥的地膜種植話題時,城鄉彩虹橋君在這裡先說什麼是地膜種植? 顧名思義,地膜種植,就是用塑料薄膜覆蓋土壤。這樣的作物覆蓋地膜,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氣、熱、水、肥狀況, 為作物的生長發育創造適宜的環境, 從而達到提早收穫、增加產量的目的。 毛蔥的地膜種植也是如此。由於其生長特性,種植環境等等因素,所以選擇地膜種植是非常優質高產的好方法。
  • 土豆高產的種植方法,主要是做好田間管理
    二:催芽在播種前半個月左右,我們要將選好的土豆種子放在陽光下進行催芽,切忌陽光直射,保持催芽地的溫度為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如果有地窖的話可以直接放在地窖中進行催芽,因為地窖中的溫度是相對比較高的,催出的芽點最好是0.2釐米左右,千萬不能超過0.5釐米,否則在切塊的時候很容易使芽點被損壞。
  • 大棚春早熟黃瓜種植技術
    春季大棚黃瓜栽培比露地栽培要提早一個月成熟,在我國南方地區大棚種植一般長年四季都可以栽培。有利於經濟效益提高,而大棚栽培在春季就是白天與晚上溫差大,白天氣溫高,夜間溫度低,空氣溫度大。因些在選種方面,要選擇耐溼、耐寒、抗病的優良品種。
  • 西瓜種植:地膜覆蓋不論露地或棚室栽培西瓜,都要進行地膜覆蓋
    西瓜保護設施一(一)地膜覆蓋不論露地或棚室栽培西瓜,都要進行地膜覆蓋。特別是露地覆蓋地膜,生產費用增加較少,好處很多。1.增加地溫覆蓋透明地膜提高地溫,據測試,0~20釐米深的地溫,日平均可提高3~6℃,但不同天氣,不同覆蓋方式,增溫效果不同,晴天增溫多,陰天增溫少,高壟高畦增溫多,平畦增溫少。2. 改善光照條件由於地膜和地膜下面附著水滴的反射作用,可使近地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增強50%~70%,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生長發育。3.
  • 土豆產量不夠高?掌握4點種植技術,土豆高產不難辦
    提要:土豆產量不理想?4點種植技術要記住,土豆高產不難種 馬鈴薯又叫土豆,目前已成為四大糧食作物之一,由於其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低廉的價格,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
  • 早熟冬瓜的覆蓋種植技術,如何才能種出優質冬瓜?日常管理要做好
    要是想在冬瓜沒有大量上市的季節裡,吃上這樣一道菜,就要考慮考慮早熟的冬瓜了,那麼早熟的冬瓜品種該如何種植呢?(一)早熟冬瓜的選種一般來說,我們是採用覆蓋栽培的方法來進行早熟冬瓜品種的種植的。溫度管理。分苗距離為10×10釐米,分苗時澆1次水,3天後澆緩苗水,4~5天後再澆1次水,每次水量都不要大。在這之後通過中耕和上土保墒。溫度管理可以有這幾個階段。
  • 種植的土豆開花到底需不需要人工採摘?怎麼才能高產?
    說到土豆,我們都很熟悉。有些地方也叫馬鈴薯。目前,馬鈴薯種植已經提高到國家一級,是繼玉米、小麥、水稻之後的第四大主糧。說到土豆種植管理技術,我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普遍但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土豆開花時是否需要摘花。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馬鈴薯種植時是否需要摘花。
  • 種植土豆時芽朝上還是朝下?各有哪些影響?聽聽農民怎麼說
    土豆是著名的塊莖茄科草本作物,食用性非常廣,在我國的南北方農村都可種植。正常情況下,土豆畝產普遍可達2000斤左右甚至更高,是比較高產、穩產的糧食作物之一,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土豆是一年生作物,多在春、秋兩季種植,3~4個月即可採收。
  • 保山市隆陽區羊肚菌種植技術
    隆陽區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合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種植與生長。羊肚菌的菌帽外形和羊肚相似,故名羊肚菌。羊肚菌是食用菌中的貴族,口感鮮嫩,營養價值高,羊肚菌作為食、藥兩用真菌,它含有人體所需的 20 種胺基酸中的 18 種,其中有 8 種是人體不能製造的「必需胺基酸」,並且不含任何激素,針對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功效,因而被國際上公認為最健康的食品之一。因此 , 栽培技術要求也高,對溫度、溼度非常講究。
  • 番茄種植時間及栽培技術詳解
    下面為廣大菜農收集整理了番茄的種植技術要點和全國不同地區番茄的種植時間供大家參考:番茄種植時間及栽培技術詳解◆地塊選擇應選擇土層深厚、排灌性好、通風透氣性好,2-3年內未種植茄果類蔬菜,切忌選擇沒有灌溉設施的地區進行栽培。◆品種選擇選擇抗病、優質、高產、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如金鐵王等。
  • 大棚蔬菜種植管理技術大全
    在大棚蔬菜種植技術環節中,肥害和高溫危害是影響蔬菜產量、品質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以下是必備的防治方法。 6、如何除溼 蔬菜大棚常處於多溼狀態,由此,除溼是其溼度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操作中的重要環節。
  • 大棚草莓種植,整地不可忽視的幾個注意點
    草莓種植是非常忌同地塊重複種植的,但是經常性去更換地塊進行種植,並不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一些草莓採摘園來講,更換土地是不現實的,所以就要求我們每年種植了草莓以後,都要進行土壤的消毒處理。在種植草莓之前,我們草莓田裡種植的是水稻。這季水稻一定要種植早熟水稻,提早收割了水稻後,要及時整地施肥。整地 注意點一因為種植了水稻以後,水田裡面的土壤水分非常的足,所以要稍稍的晾曬水田,使土壤不要那麼稀粘。
  • 農田地膜殘留難題迎來轉機
    上世紀80年代,我國迎來了「白色革命」,蔬菜、棉花等作物開始大規模使用地膜覆蓋技術。這一張輕輕薄薄的地膜,使我國農業生產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人們的糧袋子滿了,餐桌上的菜品豐盛了。西北和高海拔水熱不足地區的農作物產量,由低而不穩轉變為高產穩產,地膜覆蓋技術使大部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30%,產量提高30%-50%,每年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超過1000億元。
  • 種植葛根,從4個方面入手,品種選擇與育苗技術很關鍵,別選錯了
    所以也讓一些種植戶發現了商機,尤其是有一些種植戶大規模的去種植葛根,倘若管理得當,利潤非常的可觀。那麼如果想要種植好葛根,尤其是以下4個種植的技術以及管理方法,也是非常關鍵的,掌握這些要點之後,那麼種植葛根不但難度不大,利潤高,種植成活率也大。第一:葛根的品種選擇。
  • 地膜種糧增產3000萬噸 農科院最新研究講清地膜實效
    其實,「談膜色變」是一種認識誤區,塑料汙染治理的是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超薄地膜和違規用於覆蓋農田的包裝類薄膜,這些不合格地膜實際上如今已屬於「農資打假」範疇。同樣於7月中旬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直接指明農用薄膜是「重要的生產資料」。
  • 水果蘿蔔綠色種植相關技術
    水果蘿蔔綠色種植相關技術周園園等目前已在崑山市玉葉蔬食產業基地蔬菜大棚及周邊基地進行試驗,運用科學種植技術,已經掌握蘇南地區水果蘿蔔綠色種植技術。總結出高效的水果蘿蔔綠色種植技術規程,以期為水果蘿蔔栽培者提供技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