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美育是使人大腦健全發展的一種重要而有效的途徑,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生理學家的實驗證明,人的大腦左右兩邊功能各不相同,左腦偏重於語言、邏輯,右腦偏重於形象、情感、空間感。有專家指出,如果不通過造型藝術等手段對主管形象思維的右腦進行訓練,那就等於放棄大腦思維的一半。而美育恰以其情感體念、形象思維等獨特的教育方式 促進學生智力、思維能力的開發。通過現實生活及其在藝術上反映的美,培養教育學生具有感受美、欣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從作用上講,美育主要是涵養氣質,陶冶情操,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專家認為:「美是道德、純潔、精神豐富和體魄健全的強大源泉」。美是在人類勞動和交往中產生的,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創新,美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可以用理智和情感來認識美。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美作為文化行為主要是以音樂、舞蹈、繪畫和文藝作品等形式作為載體來表達的。
美具有時代性和社會性,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存在不同的審美觀念;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同的社會人群美的觀念也有很大差別。我們要樹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點,用來認識和評價事物的美醜與善惡。通過多種美育手段,觸及人們靈魂,起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作用,使孩子為人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
學校和家庭都必須重視美育,使孩子早日從中受益。要幫助他們 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正確認識和評價周圍事物。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惡、醜,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規範自己的道德行為;養成健康的、豐富的審美情趣,並在從事各種社會實踐中掌握創造美的本領,充分發揮美育的作用。總的有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通過美育,使學生能夠感受並認識自然界的美和社會生活中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美;從而自覺地抵制低俗的、黃色的東西;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涵養氣質,培養道德情操,使孩子們成為品德高尚、氣質優良的新一代;
(二)、通過美育,使學生具有正確地審美、欣賞美、評價美的能力;從而思想活躍、性格開朗、積極向上;具有開拓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在振興中華的各項事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三)、在美育中注意培養學生自己創造美、體現美和表達美的能力。維護社會正義,抵制歪風邪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在建設和諧社會中充分發揮作用。
藝盤小博士入駐小畫家—梁若桐 《秋清泉氣香》
藝盤小博士系少兒書畫藝術展示平臺,有豐富多彩的少兒書畫拍賣、打賞、國內1000多名書畫藝術家在線針對性點評、鼓勵;讓自家孩子與全國數百萬同齡人一起,歡樂、交流、互動、分享同一愛好下的心靈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