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普法|(第253期)民法典案解100例:遺囑無法確定真實性時,依法定繼承 分割遺產

2020-12-20 金昌市司法局




116

遺囑無法確定真實性時,依法定繼承 分割遺產


張某與馬某育有二子,名張一、張二。張二因故意傷害入獄。不久後,張某購買兩套房A和B,A房登記在張二名下,B房登記在張某自己名下。

張某夫婦考慮到張二長久服刑,可能無法養育兒女,故以張二名義收養了張小女。張二出獄後不久,便與聶某結婚並定居外地,再婚後未生育,與聶某婚前的女兒聶小某共同生活。

2017年,張二因病去世。2018年,張某夫婦也相繼去世。

因A房的歸屬問題,聶某與張一協商無果,遂狀訴至法院。聶某稱:張二生前留有遺囑,將A房歸她,並有證人兩名,卻不慎將《遺囑》遺失。張一辯稱:二老歸去前寫過兩份《遺囑》,明確因張二夫婦沒有盡到贍養義務,故將二老名下所有財產歸張一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3條規定: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一審法院判決認為:口頭遺囑無法確定其真實性!A房由聶某繼承25%、聶小某作為繼子女繼承20%;因張二先於其父母去世,張一作為張某的合法繼承人,有轉繼承A房的權利,即繼承A房30%的份額;張小女作為張二的養子女,依法繼承A房25%的份額。

二審法院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予以維持。

本案既有財產權的歸屬問題,也有養子女的認定問題,更有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問題,在法定繼承中,又有轉繼承。在口頭遺囑無法確定真實性時,按照法定繼承分割。


來源:甘肅律協

相關焦點

  •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繼承編——第11期至第16期
    【學習專欄·民法典】民法典與生活同行 繼承編——第11期至第16期 2021-01-07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1072期【今日視點】民法典已實施!關於遺產繼承,這些誤解該澄清了
    第1072期【今日視點】民法典已實施!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學院副院長、教授劉智慧表示,甥侄的代位繼承,是在逝者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均無法進行繼承,且逝者的兄弟姐妹本人也已去世的情況下才會適用。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認為,法定繼承人範圍的大小,表面體現的是可以繼承遺產的親屬範圍,實質上是國家對公民私有財產特別是被繼承人遺產的尊重。
  • 共學民法典(四十九)!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條 遺產管理人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清理遺產並製作遺產清單; (二)向繼承人報告遺產情況; (三)採取必要措施防止遺產毀損、滅失; (四)處理被繼承人的債權債務; (五)按照遺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分割遺產;
  • 【第20047期】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法條連結:《民法典》第1133條規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
  • 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
    受遺贈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間(在知道受遺贈的兩個月)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遺產分割處理前,明確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無權參與遺產分配,這也不同遺囑繼承人。
  • 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哪個效力更大,子女怎樣按遺囑繼承房產
    在法定繼承中,繼承人的範圍、繼承人參與繼承的順序、繼承人應繼承的份額和遺產的分配原則等都是由法律直接規定,而不是被繼承人的意思確定。遺囑繼承是指繼承人依照被繼承人的遺囑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的繼承方式。在遺囑繼承中,繼承人、繼承人繼承的順序、繼承人繼承的財產的份額等都是由被繼承人在遺囑中依法確定的,即決定於被繼承人生前的意思。
  • 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十七)|分割遺產時,胎兒尚未出生...
    潮州市「巾幗學法」民法典微講堂(十七)|分割遺產時,胎兒尚未出生是否需要預留份額?今天民法典微講堂第十七期上線啦!分割遺產時,胎兒尚未出生是否需要預留份額? 根據《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同時,《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
  • 民法典關於遺囑繼承和遺產的新規
    家庭是我們社會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有家庭就涉及親子關係和遺產繼承。自從業以來,筆者辦理了很多的遺產繼承案件,感觸很深。因為繼承問題,為了利益和權利,多少家庭成員沒有了親情,即使是通過訴訟方式也無法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再加上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文化傳統,很多老人不喜歡在生前立有遺囑,但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導致家庭單元無法像以前維繫血親關係,這也是遺產繼承糾紛層出不窮,難以和睦解決的根本原因。
  • 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
    專欄《民法典(物權編)》第17章 繼承物權糾紛(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一、繼承物權糾紛民法典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因繼承或受遺贈可以取得物權,現實生活中,繼承物權糾紛多發,遺贈物權糾紛不常見,故民法典去掉物權法第29條中的「遺贈」事項。繼承開始時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包含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從法院判決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
  • 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同時存在時,如何適用?
    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未立有遺囑,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範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的原則。遺囑繼承,是根據被繼承人在生前所立遺囑,指定全部或部分遺產,由法定繼承人範圍的特定人員繼承。二、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被繼承人生前留有遺囑的,按遺囑規定的內容執行,如果被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才按法定繼承辦理。因此,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發生衝突時,遺贈撫養協議優先於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又先於法定繼承。
  • 遺囑繼承公證手續,辦理房產的遺囑繼承公證需要多少費用
    喪失或放棄繼承權的這部分遺產份額依法定繼承的規定處理。因繼承人的原因導致遺囑失效的另一情形是遺囑繼承人先於被繼承人死亡,遺囑此時並未生效,其應繼承的財產份額應依法定繼承的規定處理,並不會產生遺囑繼承的效力。八、清償債務導致的遺囑失效。
  • 民法典帶來的新變化之四:擴大遺產範圍 保護遺囑自由
    而新頒布的民法典繼承編中對該條進行了修改,在第1122條中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由此,通過概況式規定擴大了遺產的範圍,諸如虛擬財產等新型財產類型亦可劃入遺產範圍,不僅順應了經濟發展,也為司法實踐提供了充分的認定空間與裁判依據。
  • 法定繼承時,應當平均分配遺產嗎?
    法律知識要點:遺產分割是遺產繼承中的重要環節,分割遺產的多少涉及各繼承人的利益,從實務來看,大多遺產繼承糾紛都是發生在分割遺產時產生的, 遺產該如何分割?下面筆者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說說相關的問題。根據《繼承法》第十三條的規定: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 民法典施行後,遺產繼承將發生這些變化
    以房產繼承為例:若房產是父母的婚內共同財產,假如父親去世後,該房產父母各擁有50%,屬於父親的那一半房產作為遺產,有四個繼承人:母親、兒子小王和爺爺、奶奶,四人分別繼承父親房產的25%;若此後爺爺、奶奶去世,他們繼承的那部分房產則會由小王父親的兄弟姐妹(姑、伯、叔)繼承。若母親過世亦同理。此外,如果小王的母親在其父親死後改嫁,則小王的繼父作為其母親的配偶,也可以繼承其母親的遺產。
  • 【普法課堂】我國繼承法規定的繼承方式有哪幾種?
    法定繼承是一個強制性規範,除被繼承人生前依法以遺囑的方式改變外,其他任何人均無法改變。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其法定繼承人的繼承權即告成立。隸屬於第一順序的繼承人隨時可提出繼承遺產,亦可在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未作明示放棄的,則視為默認其繼承權。當其他繼承人故意拖延,導致繼承權無法實現時,主張分割遺產的繼承人可向法院提出繼承遺產訴訟,其他繼承人均為被告。
  • 丈夫繼承的遺產離婚時能否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丈夫繼承的遺產在夫妻雙方離婚時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要想知道能不能分割,就要看繼承的遺產定義是什麼,如果被繼承人未立遺囑指定繼承人一人繼承,那麼則視為夫妻共同財產,下面法岱律所的律師就給大家做出具體解答和分析。
  • 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遺產無人繼承和受贈 扶養人應適當分得
    光明網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 孫滿桃)最高人民法院今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第一批共7件民法典配套新的司法解釋。記者注意到,此次民法典繼承編司法解釋明確,遺產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情況下,如果有繼承人以外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或者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應當分給適當遺產。
  • 關於繼承,民法典有這些新規定
    近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訴源治理直通車普法講堂停靠月壇街道、什剎海街道,邀請民二庭副庭長胡正喜、法官王凡為居民朋友們講解民法典繼承篇之「新」。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也是京法巡迴講堂系列普法活動之一。
  • 民法典關鍵詞 | 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李營東認為,此次民法典繼承編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做出了重新界定遺產範圍、完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事由、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完善遺囑形式、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等與時俱進的創新和修改。在民法典繼承編的眾多變化中,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無疑是順應時代變化的「及時雨」,將更有利於保證遺產的獨立性,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在平等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同時,更有助於遺產的公平分配和妥善處置。
  • 民法典關鍵詞|遺產管理人是誰?幹啥的?看繼承的新變化!
    據統計,近三年來,黑龍江法院系統受理一審繼承糾紛案件達3.8萬件,受案數量年均增幅達8.2個百分點。李營東認為,此次民法典繼承編根據社會發展需求,做出了重新界定遺產範圍、完善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事由、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完善遺囑形式、創設遺產管理人制度等與時俱進的創新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