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圍繞大運河出臺重磅規劃,鄭州、洛陽、開封將成運河示範城市

2020-12-20 大河網

製圖/首席編輯楊芳芳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

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河南大運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鄭州、洛陽、開封將成為運河示範城市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雄介紹,《規劃》劃分了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核心區指大運河主河道流經的40個縣(市、區),拓展區指主河道流經的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9個省轄市除核心區以外的地域範圍,輻射區包含除核心區和拓展區之外的省域範圍。

在空間布局上,謀劃了「兩軸三極七片區」。「兩軸」是指依託隋唐大運河南北兩段運河,根據沿線城鎮歷史地位、文化資源等,打造沿通濟渠古都發展軸、沿永濟渠古城發展軸。

「三極」是指發揮洛陽、開封、鄭州三大古都歷史資源富集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運河示範城市。

「七片區」是指發揮沿線文化地理特徵突出的優勢,通過打造通濟渠洛陽片區、通濟渠鄭州片區、通濟渠開封片區、通濟渠商丘片區、永濟渠焦新片區、永濟渠安鶴片區、大運河濮陽片區,構築大運河實體與地域文化伴生共榮的集中展示空間。

《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遠期展望到2050年。其中,到202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全面保護,大運河水量保證率進一步提高,實現適宜河段旅遊通航,生態空間布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旅遊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一批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和大運河統一品牌基本形成。

到203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力爭實現鄭汴洛旅遊通航和衛河主要點段旅遊通航,「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展望2050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全面提高,「千年運河」文化旅遊品牌享譽中外,一條盡覽華夏文明、彰顯中原文化的大運河以全新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推動隋唐洛陽城等爭創國家文化公園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介紹,大運河河南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有洛陽回洛倉遺址、洛陽含嘉倉160號倉窖遺址、通濟渠鄭州段、通濟渠商丘南關段、通濟渠商丘夏邑段、衛河(永濟渠)滑縣—濬縣段和濬縣黎陽倉遺址共7項遺產。

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河南將健全現代博物館體系,推進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等重點博物館建設,加強市縣博物館建設和改造提升,將濬縣古城、古滎鎮、道口古鎮、朱仙鎮等運河古城鎮打造成為開放式、多點面「露天博物館」。鼓勵建設一批民營博物館、社區博物館、文化展覽館,形成一批具有鮮明主題和地域特色的博物館。

此外,還要推進遺址公園建設。開展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鄭州—開封段大運河遺產線路建設試點,推動隋唐洛陽城、北宋東京城等爭創國家文化公園。

相關連結大運河流經我省一半省轄市

河南大運河主要指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永濟渠及京杭大運河會通河臺前段,流經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等9個省轄市和鞏義、滑縣、永城3個省直管縣(市),核心區共包括40個縣(市、區),已探明的河道長度為686公裡,遺產面積約200平方公裡。

隋唐大運河沿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9處,坐落著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四大古都和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目前,永濟渠(衛河)仍在發揮防洪灌溉和生態景觀作用,通濟渠洛河段仍是黃河重要支流。

未來將培育這些運河文化

旅遊主題特色線路

華夏歷史文明體驗遊:以二里頭、偃師商城、滎陽故城、鄭州大河村、安陽殷墟等為代表

運河古都文化體驗遊:以隋唐洛陽城、北宋東京城、商丘古城等為代表

運河古城鎮風韻休閒遊:以衛輝古城、濬縣古城、道口古鎮、朱仙鎮、河洛鎮等為代表

水利文化研學遊:以臺前穿黃調節水閘、新鄉百泉河水閘體系、焦作人民勝利渠渠首等為代表

未來將圍繞運河打造這些文化旅遊品牌

「運河人家」鄉村旅遊品牌:依託運河風光、特色村鎮和民俗文化,打造一批旅遊特色村和鄉村度假地

「漫遊運河」體育旅遊品牌:結合運河生態廊道建設布局體育公園、休閒小鎮等,策劃舉辦龍舟、馬拉松等群眾性活動

「創意運河」文化旅遊品牌:依託老舊工業廠房、倉庫等規劃建設公共文化休閒和創意空間

「光影運河」旅遊演藝品牌:因地制宜發展文化旅遊演藝,推動《大宋·東京夢華》等升級迭代

相關焦點

  • 河南大運河迎新規劃!鄭州、洛陽、開封,將成為運河示範城市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1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簡稱《規劃》),河南大運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鄭州、洛陽、開封,將成為運河示範城市】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雄介紹,《規劃》劃分了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核心區指大運河主河道流經的40個縣(市、區),拓展區指主河道流經的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9個省轄市除核心區以外的地域範圍,輻射區包含除核心區和拓展區之外的省域範圍
  • ...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 「十四五」規劃《建議》 千裏運河脈動不息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古水道,挖下修鑿邗溝的第一鍬土,一部煌煌運河史由此開篇。同一時期,越王勾踐開鑿山陰故水道,成為浙東運河的前身。  隋唐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隋朝開通永濟渠和通濟渠,逐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為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的水運大動脈。
  • 行走大運河 | 詩人多次吟詠的州橋,見證了開封運河的鼎盛
    北宋以開封為都城,開封以漕運為支撐,開封與漕運共舞,在歷史上點燃了耀眼光芒。10月25日,河南省「行走大運河」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開封,依託開封漕運的,探尋運河千年煙雲。  根據史書記載,北宋中晚期的城市人口,最高達到150萬。而在同一時期,世界上其他的大城市,比如巴格達、羅馬、倫敦,城市人口都只在4萬到20萬之間。今天的美國紐約,那時候還只是一片蠻荒之地。
  • 北京通州運河城市段將媲美浦東 規劃七大功能區
    中新網7月27日電 26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新城-通州投資環境及項目推介會」上獲悉,將成為北京通州新城核心區域的運河城市段項目已被規劃為7個功能區,且該項目的建設標準將不低於上海浦東。  據介紹,運河城市段項目一期開發的15.8平方公裡共分為7個功能區。26日,通州區投資促進局推出5個功能區近20個項目進行預招商,包括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濱河演藝走廊,媒體廣場,探夢中心及金融城,另2個功能區為生態居住區及行政預留地。  李旻傑介紹,運河城市段項目將分三期工程進行。這7個功能區的地塊將於今年底到明年,陸續進入土地交易市場。
  • 河南將不再鄭州「一城獨大」,這座城市將崛起,未來發展不可限量
    一般而言,省會城市既是經濟中心,又是政治中心,但中國三個最重要的省份的共同之處在於,經濟不是最重要的城市是省會,省會城市的經濟仍然排在前兩位,這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表現,今天河南鄭州「一城獨大」,這個城市正在發展,未來的發展不可估量,你知道它在哪裡嗎?
  • 絲綢之海大運河計劃圖,最終目標是徵服銀河系
    振興中國西部,絲綢之海大運河計劃圖。本文由百家號:地圖資源特產原創。21世紀,是海洋世紀。世界上的發達城市都是沿海城市或者擁有發達的內河航運的內陸城市。到時候,中國的能源供應將不再受限制。我們可以利用充足的電力能源,進行劈山造海工程。按照我的規劃,從江蘇省連雲港開始向西,挖一條三公裡寬的運河,直接連通裏海、黑海。
  • 河南:擁有眾多古都名城,為什麼河南省會卻設在新興的鄭州?
    開封自宋朝以來就是中原的政治中心,使其保持了河南行政中心的地位。然而在1954年,河南還是決定把省會從開封遷至鄭州。鄭州這個「後起之秀」,為什麼能擠掉古都洛陽和開封成為河南的省會?在鐵路的規划過程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址問題:從哪裡穿過黃河。最初的規劃中,鄭縣(鄭州)、省會開封和古都洛陽成為當時的三個備選。鐵路修建要考慮儘可能降低成本,因此儘量走直線,多走平原少穿隧道。三面環山的洛陽就被排除在外。
  • 大運河棗莊段:「活著的運河」別樣的城市脈動
    作為運河貫通南北的中間段,南北文化的交融,使棗莊形成了包容多元又獨特的底蘊,站在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的節點之上,這座城市也將在創新的文旅融合思路下流淌出嶄新的文明。「在保護方面,恢復臺兒莊古城是運河資源保護的一個契機,探索了文化遺產保護的新路徑。同時圍繞古城我們上報了水工設施和臺兒莊大戰遺址兩個項目,並出臺《臺兒莊古城保護條例》,依法保護文化遺產。」李振啟說,「在傳承方面,圍繞古城在歷史方面留下的生產、生活的民間技藝挖掘展示非遺項目;而在利用方面,除了依託資源和文化重建古城,還可以通過建設港口、開發工業和服務業項目來挖掘利用運河文化。」
  • 鄭州北「靜」核心板塊規劃方案出爐!
    北靜是鄭州最新城市發展格局的新定位,特別是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地位的確立,鄭州正在新的國中城市建設指引下,加速北靜的文旅、文創產業發展,日前鄭州大運河文化片區城市設計方案在鄭州進行了匯報,按照北靜宗旨,這裡將是實現「三生」融合,打造高水平的黃河文化旅遊帶關鍵節點
  • ...刊發:千載磚河驛 悠悠運河情——走進滄州印象·大運河農業生態...
    滄州印象·大運河農業生態文化產業園位於滄州市運河區南陳屯鄉西磚河村,距離京杭大運河800米,這裡曾是古運河上的千年驛站,繁華興旺。今年以來,運河區委、區政府上下形成共識,努力做好「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啟動了滄州印象·大運河農業生態文化產業園項目,通過幾個月的努力,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哪條運河嗎?
    京杭大運河位置圖河流對於人類來說是重要的地理事物,具有多種功能,其中提供水資源、水能開發和航運開發是三項基本的功能。隋唐時期京杭大運河示意圖京杭大運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徑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和北京等六省市,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和海河等五大水系,使得我國東部地區的內河航運形成網狀分布
  • 河南有座城市被人們稱之為「帝鄉」,不是洛陽,更不是開封和鄭州
    說起河南,那應該是古都最多的省了,省內從古至今最出名的城市,那必然是十三朝古都洛陽,緊隨其後應該是開封和商丘,省會鄭州在這裡基本排不上號,在古代時鄭州著實不屬於有名的城市,今天鏡頭君要說的城市不再以上所說的行列之內,它就是南陽。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由於東漢遷都洛陽,漕渠失修,早已湮廢。隋朝只有從頭開鑿新渠。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即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負責改善長安、黃河間的水運。但建成的富民渠仍難滿足東糧西運的需要,三年後又不得不再一次動工改建。這次改建,要求將渠道鑿得又深又寬,可以通航「方舟巨舫」。改建工作由傑出的工程宇文愷主持。在水工們的努力下,工程進展順利,當年竣工。
  • 運河博覽|世界知名運河簡介: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蘇伊士運河簡介
    隋朝時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然後連通到了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大都,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前身。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這次申遺共包括河道遺產27段,以及運河相關遺產58處。
  • 河南「最具投資潛力」的城市,不是洛陽和開封,也不是許昌和南陽
    河南地理位於國家中間,上下不偏,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歷史上有20多個王朝建在河南省,誕生了洛陽、開封等古都,是中國古都數量最多的省區,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各市區經濟很發達,經濟比較平衡, 今天我們想說的是河南最有「投資潛力」的城市,不是洛陽和開封,也不是徐昌和南陽
  • 千年運河,時代IP
    看 河南:盛世風情煥古鎮 黃河故道、中原腹地的河南滑縣,雖是一座小城,卻是隋唐大運河遺存較為豐富的代表性河段。據《滑縣誌》載:「今衛河古名白溝。東漢建安九年曹操在黃河故道——宿胥故瀆基礎上疏浚而成。」
  • 工作在鄭州、居住在洛陽、消夜在開封,這個可以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新昌孫煊哲鄭州、洛陽、開封、三門峽,位於黃河沿線的四座城市,今晚起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約會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多趟管內往返鄭州、洛陽、三門峽的「中原快車-古都夜八點」號高速動車組列車6月12日開通,加上鄭州至開封原有晚班高鐵,到這幾座城市夜遊更便利了。
  • 看天下:鄭州首個租賃房動工/ 今年將新建5萬個公共停車位/香港車位...
    整體而言,這8個地塊圍繞在商鼎路、圃田西路、動力南路、嘉園東路內,緊鄰寶能西南方位。 從拍地之後華潤置地聯合鄭新建投發布的海報以及其官方推送的信息來看,落地項目是華潤新時代廣場。 3、重磅!
  • 山東運河的未來
    崔建利山東運河,明清時期又稱會通河,因該段運河主要由人工開鑿而成,北起冀魯邊界的臨清,南至魯蘇之交的臺兒莊,縱貫山東全境,故又稱魯運河或山東運河。元代以前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是隋唐時期開鑿而成,雖然這時的大運河也是北起北京,南達杭州,但運河的中心或重心在洛陽一帶。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定都燕京並將燕京改稱大都。當時江南通往大都的水道運路有二:一是經過傳統的繞道洛陽的隋唐運河,但由於黃河的泛濫,很多地段已經淤塞,且路遠而又迂迴曲折,運輸成本極高。
  • 運河風光要與城鄉風採交相輝映
    本次座談會圍繞「加快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開展協商議政。  「為了公園建設而大量拆遷或遷走原居民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對運河兩岸的空間保護也應該實事求是,不能讓太多的地方變成空曠區,應充分考慮民眾生活和生產需求。」賀雲翱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