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人,他們也會有很多的夢想。
比如,想要成為更棒的人;
比如,想要年入50萬;
又比如,想要去歐洲旅行等等。
或許有些朋友說,這些不過是稀疏尋常的事情,有什麼值得提的呢?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其實無論哪一個對他來說,都是一個大大的夢想,
關鍵是,甚至是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夢想。
在年初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小愛聊天,她說,希望今年她們家能夠存夠5萬塊錢。
聽起來好像不多吧,但是你要知道,我的這個朋友從結婚到現在,從來就沒有存下過錢。
所以聽到這個想法的時候,我還暗自為她高興,想著她是終於開竅了。
小愛和她的老公,兩個人一年收入大概15萬吧。
孩子在上幼兒園,每年的學費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也要用到3萬塊。
家裡一個月的基本生活開支,少說也要3000元。平時禮金大概平均下來一個月1000元吧。過年需要準
備2萬塊。扣除掉這些,一年應該剛好可以存下5萬塊。
以前,她和老公都是坐班車上下班。
但今年年中,趕上國六標準推出,有一波汽車降價潮。
家裡人一商量覺得機會難得,遲早都要買的,是不是就乘機撿個便宜呢?
小愛開始還有些猶豫,問了我的意見。
我說你得看看家裡的需求是怎樣的,不是剛需就不建議買了。
畢竟汽車屬於耗錢的資本,不僅不會給你帶來收入,還要擴大你的支出,而且還存在折舊。
小愛聽了感覺是沒錯,有些壓力,準備說服老公還是不買了。
可是一回家,老公說早都跟家裡人說了,父母都說要買。
他們說現在都有小孩了,出去玩之類的沒個車也不方便啊,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了,你們兩口子掙得也
還可以,怎麼就不能買了呢?公公還說,你們趕緊去買,錢不夠我來湊!這總行吧。
夫妻倆想了想,那就還是咬牙買了吧。
於是一家人開始去看車了,在買車的時候,老公想買二手的。
可是,我的朋友又覺得,買車就應該買新的呀,二手的也不知道別人出過什麼事情,而且買過來舊舊
的,都不想開了。
於是,最後他們選了一輛全款12萬的車,首付6萬,公公出了3萬,自己出3萬,月供2500元。
事情到這裡也還不是很糟糕吧,雖然朋友知道今年的存錢目標基本已經沒法實現了。
但是買了車之後呢,好像一家人的活動半徑就大了,跟著的消費也多了,周末郊區玩一下變成了例行活動。
加上最近她老公偶爾加班,據說已經開始每天上下班開車了,這不小區附近的免費停車位取消了,於是
還租了一個車位。每個月光在車上的消耗就有1500元了。想想挺可怕呀,算上月供,光是汽車這一項的開支就達到了4000元。其他的休閒消費支出一個月保守增加1000元也有了。
這麼一來存下5萬元成為了不可能之外,估計還得變負債了。
眼看著離過年也就1個月的時間了。小愛很焦慮,於是來找我聊天了。
小愛說過年回家,一般都要準備2萬塊。一年了,需要給雙方父母一些孝敬費,家裡走親訪友也需要準備一些紅包,禮品之類的。現在手頭緊張巴巴,生怕再有點什麼支出,連過年的錢都要借了。
從那次準備買車的時候問過我的意見後,其他的事情都是這次才跟我說的,前面從來沒提過,可能擔心我說她吧。
嗯,我想說,什麼時候遇到了問題,自己判斷不好,還是向靠譜的人多問問才好。畢竟有些決定如果做得不好之後,影響的是自己。
很多人,都喜歡設定夢想,但是卻將其束之高閣,於是在前進的路上,總是偏離夢想,甚至背道而馳。
我想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夢想,無論大小都應當尊重,可是當你只是心血來潮把夢想當作一句口號,說完就忘的話,夢想也只會是你的白日夢,不可能成真。
面對我們的人生夢想,每個人應該都希望擁有夢想成真的魔法吧。
其實這個魔法也不複雜,就這麼4個步驟:
1)寫出夢想。
越具體越好,比如存多少錢,比如出國旅行去什麼地方住多長時間需要花費多少錢等等。
2)制訂計劃。
拆解你的夢想,把它作為目標,去思考實現目標的路徑和需要做哪些努力,包括時間節點,記住哦,沒有時間節點的計劃,就等於空想。
3)分解任務。
對於上述制訂的計劃,還應當進一步分解,一定要劃分到你每一天的計劃中,而且是你可以直接不需要再思考,就可以去執行的。
4)開始行動。
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想,如果寫出了夢想,也制定了計劃,但是就是遲遲不開始,就像一個胖子年年喊減肥,就是不去運動,那他可能變瘦嗎?
請記住,擁有夢想只是夢想落地的開始,唯有每一天通過自己的行動朝著夢想的方向去前進,才可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