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白日夢能幫人們驅散孤獨?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Robin Bailey 酷炫腦

《新橋戀人》

以下為朗讀小姐姐全文音頻

作者 | Robin Bailey

翻譯| 徐田燃

審校 | 酷炫腦主創&小注

朗讀 | 鴿仔

美工 | 雪今金

編輯 | 小注

做夢並不會讓人感到幸福可能與人們對夢境的評價有關。

做白日夢可謂是一大人生樂趣。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能讓你的思緒暫時逃離無聊的會議和冗長的隊伍。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消遣,卻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研究發現做白日夢能夠提高人們的創造力,但同樣也有研究人員提出,白日夢會危害人們的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智力。

在我們了解它的弊端之前,先來看看白日夢積極的一面。來自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心理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要求參與實驗的學生在兩分鐘內儘可能多地想出一些日常常見的物件的用途,比如牙刷、衣架或是磚頭都能用來做什麼。之後休息12分鐘,然後再繼續想像實驗,如此重複。

假如學生在休息時間能夠更好的放鬆自己,讓思緒游離,那麼他們將在第二次想像實驗中提出更有創造力的想法,而假如學生在休息時間依舊被要求完成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務,那麼在之後的想像實驗中則不會表現的特別優秀,這也許是因為他們沒能擁有足夠的「做白日夢」的時間。

《凪的新生活》

做白日夢還能幫人們去驅趕社交孤獨。在謝菲爾德大學的一項實驗中,參與者被引導進入一個非常孤獨的情境,之後,他們在提示下開始做夢,比如夢到一個特別的人,一處自然環境,或是完成一項需要集中注意的任務。

實驗結果表明,那些做白日夢夢見一個特別的人的參與者會感到更加強烈的愛和歸屬感,白日夢也使人們感受到了社交上的連接,即使夢境的對象並沒有真的陪伴在身邊。

白日夢的弊端

白日夢的一個缺點是會妨礙學習。當人們在閱讀時開始做白日夢,那麼在之後的閱讀理解測試裡就不會有那麼好的表現,因為如果注意力從書本轉移到白日夢,那麼信息檢索的過程將會被影響。而閱讀和理解則對學習尤其重要,因此白日夢可能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另一項研究發現,白日夢還與智力和記憶測試有關,經常做白日夢的人會在這類考試中表現較差。許多美國的學生則特別需要注意這一點,因為智力和記憶裡是美國 SAT 考試中非常注重考察的能力,而這項考試對之後升學也尤其重要。

白日夢不僅會讓你的考試考砸,甚至會影響你的心理健康。

《輕鬆自由》

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者利用一款手機應用對 2550 名成年人的思維狀態和夢境進行了監測,他們發現,假如參與者在做非常愉快的白日夢時,他們的幸福感並沒有顯著提升,而當參與者做的夢很平淡或是很糟糕時,他們的幸福感則會降低。由此看來,游離的精神狀態會引發人們不快樂的情緒。

一些心理學家解釋,做夢並不會讓人感到幸福可能與人們對夢境的評價有關。人們通常會認為夢境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或者是對自己不利的。這種心態都導致幸福感的降低。

控制做夢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控制思維和集中注意力是少做這些有害的白日夢的解藥。思維訓練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技術,它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記憶力。

《許願池》

儘管白日夢也有它的優點,但是相比起來,它的缺點更加嚴重,也許我們都應該試著更加專注於當下和現實——這也會幫我們變得更加快樂。

參考文獻(點擊滑動查看)

[1]Baird, B., Smallwood, J., Mrazek, M. D.,Kam, J. W., Franklin, M. S., & Schooler, J. W. (2012). Inspired by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ogicalscience, 23(10), 1117-1122.

[2]Carciofo, R., Song, N., Du, F., Wang, M.M., & Zhang, K. (2017). Metacognitive belief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mind wandering and negative affe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 107, 78-87.

[3]Mrazek, M. D., Smallwood, J., Franklin, M.S., Chin, J. M., Baird, B., & Schooler, J. W. (2012). The role ofmind-wandering in measurements of general aptitude. Journal of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1(4), 788.

[4]Mrazek, M. D., Franklin, M. S., Phillips,D. T., Baird, B., & Schooler, J. W. (2013). Mindfulness training improvesworking memory capacity and GRE performance while reducing mindwander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5), 776-781.

[5]Poerio, G. L., Totterdell, P., Emerson, L.M., & Miles, E. (2016). Helping the heart grow fonder during absence:daydreaming about significant others replenishes connectedness after inducedloneliness. Cognition and Emotion, 30(6), 1197-1207.

酷炫腦長期徵集腦科學、心理學類文章,歡迎投稿

投稿請發郵箱:2829023503@qq.com

點這裡,讓朋友知道你熱愛腦科學

原標題:《做白日夢能幫人們驅散孤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理分析:經常做白日夢是不是一種病?
    總得來說,越是孤獨、受到的社會支持越少,就越容易白日夢上癮。同樣是情緒緩衝機制,為什麼幼年時候的「幻想夥伴」是健康的、甚至有益的;但是成年之後的幻想世界,反而「有毒」呢?首先,白日夢上癮者缺乏外部的社會支持。
  • 做"白日夢"有問題嗎?
    心理學觀點上的"白日夢":是指人們在清限狀態下出現的帶幻想情節的心理活動,是一種有效的鬆弛方法。白日夢的內容大概都是在實現不滿足的欲望,及其相反的不安現象。因為大多數人現實生活中都不能達到完全的滿足,所以會藉由白日夢的幻想而暫時脫離現實,讓心思呈現一種分離狀態,以緩解一些心理 上的壓力或滿足一些欲望。有人也許會開玩笑說「這是靈魂出竅了」。
  • 做白日夢是浪費時間嗎
    克林格給被試一個尋呼機,讓他們在每次尋呼機響的時候寫下他們正在做的白日夢。他 發現白日夢的差別巨大,一天中人們記錄了 6~176 個白日夢。他發現大多數白日夢 並非絢麗的幻想,而是日常生活的預演或生活事件的回放。
  • 當人們孤獨時有三種狀態。大多數人都很孤獨
    #悅讀世界#生活中總有孤獨的時候,但我們對孤獨有不同的態度。有的人在呼朋引的陪伴下追求幸福,希望通過短期的狂歡和娛樂來驅散孤獨;有的人認為孤獨只是一種生活狀態,活潑快樂是好事,但孤獨不是壞事;有些人享受孤獨,讓自己的時間在孤獨中綻放,結出碩果,創造人生的價值和幸福。
  • 做白日夢對提升創造力也有好處
    人們之所以會被逗樂,是因為在當今世界的長途旅行中安靜地思考,而不是通過這樣或那樣的屏幕進行娛樂,實在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人類做白日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而如今,我們的閒暇時光早已被智慧型手機和各種各樣的設備佔據——刷社交網絡、聽語音播客、收發電子郵件——但我們的思維卻很少有機會隨意漫步。這種變化看似毫不起眼,但它卻會對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群體性創造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 幻想是你危險的朋友|不良適應的白日夢
    他以自我為中心,搭建了一個舞臺,安排了每個角色的位置和動作;運用藝術的手法來加工和偽裝自己的夢境,讓人們看不出這是一個以他自己為主角的故事,同時給人以強烈的審美共鳴和愉悅。像作家那樣,在做白日夢的人中,很多人都富有創造性。在一則對因白日夢而產生刻板動作的孩子的研究中,大部分孩子都表現出了很高的創造能力。
  • 什麼人才做白日夢?究竟這又是不是白日夢?給你推薦個電影!
    但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男主非常喜歡做白日夢,幻想著女主對他投懷送抱,幻想著他將可惡的老闆痛打一頓,別人卻總會笑話他的走神,就像嘲笑一個傻瓜一樣。直到有一天,雜誌社換了一個老闆,而男主卻找不到攝影師肖恩寄來的最後一張底片,於是男主為了找到攝影師要到這張底片,而踏上了令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旅程。
  • 聰明人才愛做「白日夢」(圖)
    洗碗的時候發現自己又在做白日夢了?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經常做白日夢,那麼你的工作記憶力可能會很好。   This mind wandering, it seems, actually gives your working memory a workout.
  • 做白日夢怎麼說
    通常大家說一個人好幻想空想,常常說是做白日夢,英語表達的有:>build castle in the air 、daydream(s)、reverie 、pipe-dream、 fantasy如:He is building castle in the air.他正在做白日夢。
  • 常做白日夢可以提高記憶力?說說白日做夢的4個好處
    現在的年輕朋友們,每個人都會喜歡白日做夢,但是很少人會去做白日夢。據說,做白日夢的人可以提高記憶力,緩解日常生活中帶來的壓力哦。今天我們跟大家講講白日做夢還有哪些好處?  晚上做夢可能人人都會經歷,但是白日夢未必人人會有,白天不睡覺的人就會做白日夢,因此,做白日夢的人大都是喜歡午休的人或者是一些比較清閒的老年人,現在從養生的角度,提倡睡午覺,時間不要很長,半個小時之內足夠,但是,半個小時就可能會做白日夢了,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晚上睡覺往往會睡的很踏實,而午覺睡的就不是很踏實,有點聲音就會醒來,這也說明白天睡覺的質量遠不如晚上。那中午睡覺做夢好不好?
  • 做了個「白日夢」,沒想到成真的了
    《異想,天開》一書中曾提到,如果能養成某種思維習慣,就能成為創意十足的人。哪些思維習慣呢?
  • 會做「白日夢」也能成功 四步教你學會「思維對照法」
    &nbsp&nbsp&nbsp&nbsp大多數人都有過做「白日夢」的經歷,比如在考試的時候,幻想自己超常發揮,順利被理想大學錄取的場景;在開會的時候,幻想自己成為領導,走上「人生巔峰」的模樣。不知從何時起,「白日夢」被賦予了貶義色彩,愛做「白日夢」的人常常會被貼上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等標籤。
  • 「別做白日夢了!」的英語你會麼?
    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我們剩下的艦隊,而不是陷入白日夢。pipe dream:脫離實際的願望; 行不通的計劃; 妄想;【例句】Give it up, mom. It's a pipe dream.放棄吧,媽媽,這只是個白日夢。左看右看怎麼感覺不對勁?畢竟,提到單詞「pipe」,我們更多的是翻譯為「管子; 管道;」。其實,人家也有「菸斗、菸袋」的意思啦。這樣來捋捋,一個人抽著煙在冥想,是不是抽嗨了?然後做「白日夢」?
  • 白日夢可以提高智力 白日做夢的四個好處
    晚上做夢可能人人都會經歷,但是白日夢未必人人會有,白天不睡覺的人就會做白日夢,因此,做白日夢的人大都是喜歡午休的人或者是一些比較清閒的老年人,現在從養生的角度,提倡睡午覺,時間不要很長,半個小時之內足夠,
  • 「白日夢」英語怎麼說?
    當你看到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翹,你也許會說,這個人可能在做白日夢。那麼白日夢的地道英語怎麼說呢?Daydream 白日夢daydreamer 空想家比如:Abby likes daydreaming in class. Abby喜歡在上課的時候做白日夢。
  • 「別做白日夢」的英文怎麼說?
    In your dreams!字面意思是「要是有這個機會就好了」,但實際上它暗示著,雖然非常希望某事能發生,但幾乎沒有可能。例句-You should come to the cafe with us.快來咖啡廳找我們。
  • 留學生,你是不是也做過這些白日夢?
    假期易醬放飛自我好幾天,那麼白日夢也就跟著來了,開始天天開啟的無限幻想模式。「如果我………………那該有多好呀!」這大概就是人類吧。 當然,native level還是個白日夢。要不斷加油才可以向native邁進!
  • 面對孤獨,你中招了嗎?五分鐘教你面對孤獨
    而到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同樣需要團隊協作以更快、更好地實現目標。在這種大環境下,倘若一個人孤零零地自處,心懷喜悅而無人分享,心存痛苦而無人訴說,身遭不幸而無人相助,那便可稱做是孤獨了。從以上幾個身邊的實例可以發現,當人們感到孤獨時,往往拼命地逃離,但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身處燈紅酒綠,內心寂寞如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的一生都要不斷地面對孤獨,因此,能不能正確地認識孤獨,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 說說這些年人們對孤獨症的誤解
    還有人說:「自閉症不就是人們說的直男嗎?」人們把孤獨症都按照字面的意思加上自己主觀的想像理解的片面化啦!孤獨症起病於3歲之前,大約2/3的患兒在出生後逐漸表現出異常,另外1/3的兒童,早期有1-2年的正常發育期,之後才退化出孤獨症症狀。對於非退行起病的患兒,大部分患兒在1歲前就表現出孤獨症症狀。
  • 為什麼有時候越是喧鬧,越感到孤獨?
    越是喧鬧,越感到孤獨。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不再內向。把能參加的集體項目參加了個遍。各種比賽,社團活動等等。但每當我感覺自己應該很滿足於這種熱鬧的時候,卻越發的感到孤獨。等你真正地了解到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東西或者想要做什麼事情,你就會明白了。那個時候你就不會再感到孤獨了,你會因為有這段孤獨的時光而感到幸運。因為你有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動力了。你就會很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挪威政治家南森說: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自己,因此人們需要不時孤獨和沉思。